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首页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抗日之兵魂传说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抗日之铁血使命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乱世枭雄 重生之征战岁月 帝国吃相 三国小兵之霸途 大宋之最强纨绔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七六九章 漕运之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军南征,对于现在的朝廷,好像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相比最早的官家南征,再到后来吕公着主导的南征,在平灭西夏以后,章惇的南征,朝廷的重视程度,根本没得比。

先帝时,倘若西北战线有个歼敌五百的奏报,绝对是可以举国大庆的,甚至告慰祖庙都没人非议。可如今,远征大理,欲行灭国之事,汴梁城的子民,也顶多说一句:无非一撮尔小国。

这就是对比,也正是几十年赵曦想要让大宋具备的性格。

十万新军南征,真的用不着朝廷担心。朝廷此事关注的,或者说已经开始吵吵的事,是漕运。

漕运因牵连太子遇袭一事,官家在一怒之下,直接让给各州府驻军强行接管漕运,实际上,就是叫停了整个漕运的运送业务。

当然,赵曦不至于不顾一切,就仅仅为发泄怒火。之所以敢在这个时间叫停漕运,是因为,本年度漕运南粮北运的任务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漕运一年一度的歇业期。

“官家,漕运整顿刻不容缓,此事一发,朝廷正好以此为契机,对漕运全面整顿。如何整顿,还需要官家定个章程。”

国朝的漕运衙门设置相当复杂。开封设排岸司和纲运司,将漕运分为两个系统:排岸司负责运河工程管理及漕粮验收、入仓,纲运司负责随船押运。

运河所经的曹郓济泗等州和广济军均设排岸机构,共有15名指挥和7500名兵士,汴京则有排岸分司四处。

汴京四排岸司:东司在广济坊,掌汴河东运,江淮等路纲船输纳及粮运至京师,分定诸仓交卸,领广济装卸,役卒五指挥,以备卸纲牵驾,以京朝官二人充任。西司在顺城坊,领汴河上漕,以京朝官一人负责装卸;南司在建宁丰台,领惠民河、蔡河,京朝官一人充任,广济两指挥一千人为额;北司在崇宁坊,建隆三年置,领广济河,以京朝官一人充任。

从管理上看,纲运司服从排运司的调度,验收、卸粮、入仓等重要环节均由排岸司主持,业务上两司之间有比较严格的交接制度。

漕运从设置到先帝朝时,在轨道未贯通整个国朝全境之前,漕运担负着整个汴梁百万之众的口粮保证。

这样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上漕运一体多年经营,沿途地方州府势力介入配合等等,导致漕运衙门忘乎所以了。

朝廷不管派遣怎样的朝官统领,都难以改变漕运内部铁板一块的蚕食朝廷利益的弊端。漕运,已经成了国朝最大难题。

自官家执政,诸多事务均要比漕运紧要,又有轨道运输的介入,南粮北运完全能满足国朝北方的粮食用量,倒也没在意漕运的弊端了,或者说一时没腾出手来去管。

这一次,既然有太子遇袭事件,确实是整顿漕运的机会。内阁大臣也都是这般认为的。

“诸位阁老可有议定?”

赵曦早就有过改造漕运的想法,也想过很多办法,哪一个都好像存在缺陷。

怎么说呢,漕运说白了,在国朝就相当于一个垄断性的大型国有企业,从职能上几乎可以影响汴梁乃至国朝的稳定,从业务上却只担负了南粮北运,同时,在朝廷供养的情况下,漕运的势力从未断过谋取其他利益,并且不断的做挖国朝墙角的事。

“官家,内阁也有商定,内阁以为,漕运可以借用轨道模式,或者直接由轨道接管······”

轨道模式?轨道模式是怎样的,轨道模式其实就是由朝廷掌控主干道,而国朝的各地方势力、士族阶层、地方乡绅等,瓜分了各支线利益的模式。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公私合营,并由朝廷有绝对控制权的经营模式。

并且,在朝廷控制的这部分权限中,也是由国朝的世家大族和各种势力参与的。

这样的模式,不是纯粹的国有,却借用了国有的名,在实际运营中,具体执行人不仅仅受朝廷监管,更需要给所有东家负责。

轨道实行这样的模式,是因为轨道的经营的风险小,可以确保各方的收益,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漕运,在一定程度上,漕运的风险是要高于轨道的,这是由漕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抗力,或者说是难以避免的风险。

就目前的状况,航运相比陆运,风险还是要大一些。

漕运之所以由朝廷供养,就是因为漕运的风险存在,让任何经营者都不敢保证盈利。这是没法跟轨道比的。

如果漕运以轨道的方式运营,或许自己在位时可以压着,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但是,赵曦不确定在以后,会不会因为利益的纷争,而导致整个漕运崩溃。

只要有各方势力介入,逐利是应有之义。一旦漕运不能满足各方势力的诉求时,就是漕运分崩离析之时。

至于让轨道接管漕运,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漕运最终将轨道也拖垮了!

“诸位阁老,漕运真正的弊端在哪?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漕运如今入不敷出,不断在朝廷身上吸血的。搞不清楚这一点,漕运的整顿就没法彻底了。”

“官家,正如官家所言,漕运目前就是在朝廷身上吸血,而所谓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地方和漕运相互勾结,不顾漕运本身,以各种手段和方式肆意擢取朝廷利益!”

“老臣不否认漕运本身的风险,但是,每年漕运奏报的翻船事故、船只修缮和更新,船只泄露以及漕运兵丁的抚恤等等,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被贪渎的?监察官上船,也做不到时时刻刻的盯着。官家,老臣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整个漕运从根子上已经完全烂掉了!”

“官家,漕运衙门现在几乎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朝廷不管如何调整朝官进驻,都无法深入。监察衙门也如此。”

见官家的态度明朗了,王安石根本没等富弼用委婉的方式陈述,就直接接了官家的话头,将漕运真实的情况讲明了。

这些话,王安石在内阁议事时也说过,但内阁的大多数都以保证稳定为由,建议既往不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我们是兄弟 被迫脑补百分百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韩娱之大言不惭 在仙侠世界拍电影 工业造大明 重生嫡女种田忙 全世界在追杀我 爱情逃兵 官道之色戒 古典白话合集 医品至尊 醉夜沉欢:一吻缠情 重生局大佬重返人间 快穿之年代旅行记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全球高考 首席指挥一妻控之爷的禁锢 后福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重生南非当警察 大明:朕杀敌成神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风花醉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夏水流长 无敌天下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天路迢迢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最近更新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医冠权宦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左传游记 风雪战火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汴京风云录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带着武库回明末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十国风华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