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首页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日之兵魂传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游戏民国 谍影 重生之铁血战将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赚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朝很富,朝廷很穷。因为朝廷养富了士大夫,也养富了商贾,更是不限制土地兼并,让富者愈富,穷者更穷。

每逢灾年,颠沛流离的百姓,丢弃自己的耕田,到处找寻吃食,而地主们,配合着粮商,把粮食价格一路炒高,从而使那些贫寒的人,即便是有些积蓄,也为了有口吃食而返回赤贫。

而朝廷,这个大家的朝廷,却被地主和士大夫们掌控者,坐视不管,待那些原本自足的黎民,将耕田出卖后,便撺掇着朝廷,一次又一次的转民为军……

赵曦翻看过国朝自开国以来,所有的朝议诏令,也对照过国朝自开朝以来的编年记录。

很不幸,他看到的只有错误,而没有正确,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为私利而短视,置朝廷于不顾的嘴脸。

这又是一次大灾年,他都能想象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此时该是如何的欢喜……

甚至就是自己护卫营的这些骨干核心,估计家里也准备着分享这又一次的饕餮盛宴。

没办法,他不能也做不到一个人面对整个朝堂,面对整个无耻而贪婪的士大夫阶层。

从儿时拉拢六家做食品,到后来拉拢一大群人做铜铁矿,拉拢一大群人做毛线,做石炭,做钢铁,做那些有别于土地收益的事,就是想让他们转一下眼,涨一点见识,别老盯着那些苦哈哈的那点土地。

只是赵曦担心自己高估那些人的智商,低估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所以,不得不做一些准备……

没让他太失望……

“曦儿,汝在护卫营所谋,娘舅家传话了,所有行动以东宫为首,步调一致。”

曹皇后专程到东宫这里来说的,她知道,要说守密,内苑比不了东宫。

虽然她还不大清楚儿子到底谋划了什么,娘家人传话也是这样云里雾里的,但她知道应该是需要保密的。

不是传话的不清楚,就是曹霖也不清楚,只是将太子殿下所做的安排叙述一下。

然后,家主就把曹祥唤回去,并带来了这些话。

“三哥,爹爹也传话了,高家与东宫一致。”

说是都说完了,可都是一脸的疑问。

“京兆府、河北大旱,势必在青黄不接时,此两地粮价会暴涨,甚至会有大量流民涌到开封府。”

“一旦粮食涨价,流民就会变成贫民,乃至乱民。吾只是做些预防……”

“带个话吧,让在京兆府和河北道的自家商铺,或者是粮商的,把所有仓库腾空,然后准备接收粮食。”

“若有可能,再营造些库房,最好在国道的周边……”

对于同一战线的,赵曦不介意为他们提前布局。

这一次为大旱付出,得让他们在以后有所收获,更何况都是自家人。

眼看就要到栽种时节了,老天仍然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意思。

筒车的灌溉,对于整个中原大地,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太多的土地挨不着河流了,靠天吃饭才是农事的现状。

老爹已经求雨三次了,老天爷压根不搭理这个所谓的天子。

受天人感应的影响,臣工已经让老爹下了三次罪己诏……一样没用。

让开放常平仓的朝议不是一次两次了,可在朝堂上嚷嚷了多半个月,还是没定下来。

汴梁城里打米价,已经从三十文涨到了五十文一斗……

“陛下,臣奏请朝廷着令汴梁钱监制币,以缓解子民无钱购粮之困境……”

这谁呀?赵曦都不知道人家这想法是怎样形成的。

没搭理,没法搭理,跟这样的人争辩,都会拉低自己的智商。

“陛下,太子殿下曾言,粮丰多制币,粮欠少制币。刘侍郎所言荒缪,制币会致新币贬值,同时推高粮价。万万不可!”

有跟傻冒一般见识的。

“陛下,臣奏请朝廷开放常平仓,以每斗三十文米价出卖,从而解决如今米价上涨之势,也让汴梁子民无缺粮之忧,防恐慌之势。”

不管是不是别有用心,最起码理由是充足的,道理也说得过去。

赵曦从来不单从字面上去考虑这群朝臣,因为他们没一个单纯的人。

反倒是那个傻冒有可能是最单纯的。

“此言差矣!如今斗米五十文,并未到子民恐慌之地步。”

“汴梁有漕运,年运力六百万石,如今漕运已开,新粮即将上市。汴梁子民,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京兆大旱,河北道大旱,此两地并无漕运之便利,也无年入六百万石之粮食。如今大旱,势必导致流民无数涌致汴梁。”

“常平仓所备,乃应对三地之流民。如今开放常平仓,待流民至,以何物安置?还望陛下三思。”

多少次了,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相公们不表态,老爹也就不定夺,也没法定夺。

王中正和李宪回来时,带来了安南的国书,那是给政事堂。而给曦儿的书信,赵祯是看到了的,

也知道曦儿为今年的旱情做了准备……只是一些典籍,外加新币。

这时候,没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事了。

只是赵祯没想到,安南居然三五文就一斗米……

如今,在漕运还没运到粮食时,儿子这边已经有粮食进城了。

只是儿子说不到时候,赵祯也只能等。不过,在心中有底时,看臣工们嚷嚷,确实是种享受。这两年,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多了。

轨道运行开始,原本走蜀道的那些运输队伍,赵曦直接调配到了河北道和京兆府,在粮食到了汴梁后,迅速的分派下去,运送到所有有旱情的州府郡县。

正如朝堂上所言,汴梁城有漕运,每年有六百万石的粮食进城,每斗五十文,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恐慌。

而京兆府,河北道,据皇城司所报,已经到了每斗百文的程度。

每斗百文,这是赵曦拟订的承受极限,倘若超过这个极限,他必须得有所行动,否则恐慌将会蔓延。

唉,有时候是没办法的事,有些钱即便不想赚,也不得不去赚。

就如现在,赵曦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将米价打到每斗三十文,一是储备还不足,还有就是,整个灾情还没到最危机的时候。

可他又不想任由米价上涨,就需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出卖,以此来缓解米价的涨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男欢女爱 亿万婚宠:老婆,你好甜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魔法种族大穿越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我体内有个修仙界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诡秘之主 科技衍生 林家娇娘 奶爸的异界餐厅 我在东京养赛马 余生遥向晚 洛公子 柯南之我只是想找份工作啊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软软娇妻驭恶夫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狂魔战神杨再兴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日月悬空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布袋外的麦芒 - 我成了仁宗之子txt下载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节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