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圣师

午后方晴

首页 >> 我是大圣师 >> 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汉乡 男儿行 唐砖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谍影 
我是大圣师 午后方晴 - 我是大圣师全文阅读 - 我是大圣师txt下载 - 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十七章 油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朝能食用的植物油一般有芝麻油,菜籽油,大麻油,杏仁油,红蓝花子油,苍耳子油,后面两样可以忽略不计,杏仁产量有限,价格更高,大麻油味道不好。

常见的食用油还是芝麻油与菜籽油。芝麻能有多少产量?况且是在宋朝,油得多贵哪。开封地界也有人种油菜,那是当轮作或两季种的,产量比芝麻还要低,每亩均产不过五六十斤,江东油菜产量比较高,那是南方,不需要路费与过税?

因为油贵,许多农民多是用动物油脂,特别是猪油,连炒菜也用猪油、羊油。

刘昌郝在乌头渡,刻意到卖油的地方转了转。

看到那家店主在大声吆喝着,说城里李大官人家研发出一种新油,用了许多珍贵的果子,味极美,一斤只要一百文钱,量大者,还能优惠五文钱。

用了许多珍贵的果子,价格居然还能便宜?

可是老百姓也没有多想,买的人还不少。

刘昌郝之所以说出来,不是要分这个红,能分得到么?主要是想将油饼价格往下压一压。

“正好,汝言出油一成五,然吾家出油一成一亦不足。”

“一成一?”刘昌郝有些茫然。

梁小乙问刘昌郝,为什么我们不能榨油,刘昌郝粗暴地说,我不愿意做一个卖油翁。

然而仅十来天,刘昌郝便在乌头渡看到李家的新油,让他感到大作坊在这时代也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买黄豆,若是自己开办家庭作坊,同样的买豆,李阔海买豆,农民会老老实实,自家买豆,则会斤斤计较,以及斗,自家只能用标准的斗,李阔海用的斗不说是一斗一升,多一个小半升,在这个度量衡工具极不标准的年代,谁会说话?或者他家下人稍将斗装一个小“尖”,谁又会说话?

以及区域的局限性,如今年,刘梁村这边的豆略略欠收,豆价比往年每斗高了近十文,但换成了李阔海则会去洛阳、郑州、许州、汝州、陈州调豆,哪里豆便宜从哪里调买。

纯家庭式作坊,看似省了人力成本,然而设备落后,其他成本反而更高了。换成自己家,因为给佃户薪酬高,连人力成本都比李家的高。

资金因素,李家因为资金充足,豆子前面收下来,后面就可以安排人购买,换成自己家,榨出油换成钱才能继续买豆,拖到明年春天,一斗豆最少差距了十文钱。

设备齐全,人多,资金多,则能“任性”摸索更好的工艺,如李家,自己前面说了,仅十来天,新油便上市,也就是在这十来天内,人家最少做了几十次试验。换成自己,入冬也未必能摸出最佳的工艺。

设备齐全,熟工,工艺先进,出油率也必然比家庭作坊高。当然,时代的局限性还是有的,应当交通发达的大城市更适合大作坊生存,交通落后的小地方则适宜家庭式作坊生存。也就是到了现在,大作坊开始有了,然而还不多,也许到了南宋会越来越多,元朝南下,一切崩断。明朝再来,清人南下,继续崩断。

在这时代,用浸堤法榨油、或者大型机械榨油,那是不想了。只能用传统榨油来比较,李阔海家油坊刘昌郝未去过,不过去了县城里一家小作坊看了几眼,炒料压榨制油已经出现了,对火候、力度、时间等因素也很讲究,工艺繁杂。这仅是一家不大的作坊,相信李家那边工艺会更加成熟。

用这种落后的传统工艺榨油出油率是多少,刘昌郝刻意看了手机上的资料,一般在12-17%,差异有些大,工艺的原因,豆的原因,设备原因,一般是在14%左右,12%的出油率那简直低得不能再低。

然而连11%都没有达到,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官人,继续摸索……”

“吾家作坊已三十余载,论榨油技艺,孰能甚过吾家。”

“大官人,一斗豆重几何?”

“约七斤四五两。”

宋朝是一斤十六两制度,七斤四五两,略小于7.3宋斤。

大豆的堆积密度有三,豆粒的大小,豆粒的饱满,豆的自重。

一宋斗黄豆都不足7.3宋斤,说明大豆质量很不好。不过这时候,不论哪种粮食作物,皆不能与另个时空相比的。

刘昌郝不是比较,一不知道黄豆堆积密度,二不知道一宋斤是多少克,三不知道一宋斗是多少毫升,三样不知道,也无从比较。

问一问,是默算一下豆油的成本。

若是出油率不足11%,那么至少能产70%的豆饼,豆饼大约能保住生产成本。豆价不能以粮店出售的价格相比,而是其收购价,今年价格略贵,一斗绿豆价约65-70文之间,黄豆约为55-60文之间,每斤豆油成本得达到七十多文。即便明年豆价下跌到五十文以下,也达到了六十文钱。

这么贵!

其实李阔海心中很满意,油不像碗碟这些商品,细心一点能用好几年,它是跑量的,那怕刘梁村那么穷法,每户人家平均起来一年也要消耗四五斤麻油,换成大户人家,有的一年能消耗好几百斤油。

此外,新油没有什么异味。

刘昌郝暂时还没有想到,不过李阔海立马察觉出来了。

就像香菜,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人会憎恨无比。虽然许多人喜欢食麻油,但也有人憎恶麻油的味道。所以才出现刘昌郝在乌头渡看到的一幕,卖油的店家大喊着,用了许多珍贵果子榨出来的新油,味道鲜美。

还有一条刘昌郝暂时没有发现,因为豆油色浅,李阔海在不影响其味道的情况下,暗中兑对了一些芸苔子油,也就是菜籽油进去,使得每斤新油成本下降了近4文钱。

不要小看了这四文钱,它就是净利润!

当然,若是出油率能达到一成五,明年豆价稳定,新油成本每斤只需四十来文钱,这个价格,能横扫整个京城。

刘昌郝准备得不充分,无法用人情还价,只好强行讨价还价。

“大官人,太贵,豆也贱。”

黄豆比芝麻便宜,按道理,豆饼也要比麻油饼便宜。

“一石百文。”

“大官人,若是新油易卖,油枯更多,汝家售与谁?”

宋人已经认识到油饼的作用,如南宋陈旉在他所着的《农书》里就清楚地记载着这一段:

若用麻枯尤善,但麻枯难使,须细杵碎,和火粪窖罨,如做曲(酒曲)样。候其火热,生鼠毛,即摊开中间,热者置四旁,收敛四旁冷者置中间,又堆窖罨。如此三四次,直待不发热,乃可用,不然即烧杀物(作物)矣。

已经无限接近正确处理饼肥的方法。

但是用油饼的人家然不多,因为用量少了不管用,如种甜瓜,每亩最少得用两石以上,像刘昌郝家的薄地得用三石。实际宋朝的油饼卖得不贵,想一想另个时空豆粕的价格。可相对于可怜的产量那就很贵了,一亩地两石油饼,两百多文,试问一亩地能有多少净收入?

李阔海家以前出来的油饼,也许让人一起买走,然而只要他家开始大规模生产豆油,油饼也会越来越多,又是这个价,到时候慢慢积压吧。

“且吾欲买之数乃一千多石。”

相信在宋朝没有那一家会买一千多石油饼,这也是压价的条件。

“一千余石,”李阔海忽然想到刘梁村耕地状况也释然:“汝舍得。一石九十文,不能再少。”

只要李阔海将新油打开销路,到时不用讲价也会降到九十文,除非宋朝普遍性的发展大规模养殖业,又发现豆饼能当饲料的奥秘,但继续还下去,则变了味道。

刘昌郝说:“好吧。”

刘昌郝三人拿着李阔海写的条子来到李家油坊,不在县城,而是在乌头渡下游的草市边上,油饼就放在油坊后面一个大仓库里,不仅有麻油饼、豆油饼,还有菜籽饼、大麻油饼,以及做灯油的桐油饼,但桐油可不仅是能做灯油,用场很多,冬天时刘昌郝同样要用到这个物事。

刘昌郝向坊头借来扁担、箩筐、铁锹,三人先将外面的油饼掀到一边,不是外面的油饼不好,而是这批油饼马上就要用,里面的油饼已有了一段自发酵的过程,运回去能缩短发酵时间。最里面的又不能要,李家这样胡乱地堆在一起,最里面的可能发过了头。但在宋朝,谁又能弄懂这其中的区别?

秦韦两人开始往船上挑,刘昌郝站在边上看账看秤,秦瓦匠力气真的大,每一担都是两石多。反正以刘昌郝的小身板,不要说挑,担都担不起来。

船逆流而上,到了乌头渡,天色已经临近黄昏。

刘昌郝回家喊人,又继续借车子,借了七八辆车子,足足拉了三四趟才将两百石油饼拉回家。

庄木匠说:“原来是枯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特别是刘梁村这片土地,刘昌郝说了好几次改良,想改良则需要大量的肥料,在刘梁村,即便刘昌郝花钱买“肥力差”的牛粪羊粪,都买不到多少。用草秸做沤肥,大伙也是忽信忽疑,没想到刘昌郝真正的底牌是这些油枯。

“庄叔父,何止油枯,油枯仅是小头,大头是在后面,路修好了,汝自会知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恰似寒光遇骄阳 超凡大航海 官道之色戒 无限群芳谱 重生八零锦绣盛婚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限制级末日症候 都市极乐后后宫 宋檀记事 田野花香 林岚秦小雅 很纯很暧昧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猫妖,谈恋爱打钱!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斗罗世界的巫师 和傲娇竹马官宣了 洪荒之太上老子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红楼志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世子请叛逆 
最近更新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紫鸾记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弃婿崛起之路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日月悬空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 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我是袁蜜水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十万大山:1840 这个王朝叫大兴 
我是大圣师 午后方晴 - 我是大圣师txt下载 - 我是大圣师最新章节 - 我是大圣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