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首页 >> 初唐大农枭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重生之女将星 驻马太行侧 马前卒 大宋的智慧 汉阙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步步生莲 红色帝国1924 明末之大国崛起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零三章 又来一拨送钱的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于秋没有钱了,准备低价出售一些好东西,这个消息自王门口中不胫而走。

然之后,在两三天的时间内,一大帮拿着钱的人就赶到了洺州。

这无疑又是于秋一个成功的营销策略,他向来是把东西收着卖,让花钱买了自己东西的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比如,武安县的这些大棚蔬菜。

一如他和王门所说的一样,现在大雪封路,将这些菜运送到长安洛阳去,换成粮食再运回来,一来一回的损耗就去掉了七八成,利润太少,还不如留着自己吃了。

但是让这些人以为有便宜可占,带着钱来洺州买,那就不一样了,就算降价一半卖给他们,也比自己卖出去要多赚两三成,更何况,有王门和于秋的成交价托着,他的售价根本不会太低。

所以,自从王门进入洺州,看到这些蔬菜,他就成为了于秋套路的一环,他要是不来,于秋的菜可就真的要分给洺州百姓吃掉了。

“公子,县衙来了好多人,说是来买咱们的菜的。”于安在大棚里找到正在种植番茄的于秋道。

“带钱来买东西的都是客,要好生招待,对了,都有谁?”于秋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问道。

“上的了台面的,有关中韦氏的韦兆丰,杜氏的杜冲,还有洛阳长孙氏的长孙祥,其余各家,所带钱财,都不超过五十万贯。”卢安口中所谓上了台面的意思,就是带着百万贯以上的货款来的。

“崔郑王李几家没有来人么?”于秋有些诧异道。

按说,这些北方世家,冬日里对青菜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啊!

“他们没来,但是,门下依附的小家族来了不少,或带着二十万贯,或带着三四十万贯,想要分散购入,垄断一些州县的市场,此外,幽州彭国公和任城王也派人来了,他们没有钱,就是想找咱们借一些,提供军士的伙食。”于安道。

“借?”

于秋歪头想了想又道,“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他们用朝廷拨给他们的军粮抵债的话,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优惠价。这事你去谈,粗糙的粮食换成美味的青菜,他们应该会很乐意的,让王君廓和李道宗本人有好处赚,这单生意才做的长久。”

洺州缺的是粮食,哪怕是粗糙一些的杂粮,也能用来喂养牲畜和家禽,只需要做一下交换,就能让原本只能养活一两头牲畜,三五只家禽的青菜,养活十几头牲畜,三五十只家禽,这就将青菜的价值放大了好几倍。

逐渐熟悉于秋办事风格的于安基本懂了他的意思,让所有和你做生意的人有钱赚,你的生意才会越做越宽,河北道百万人口,除了一半在洺州以外,至少有三成以上在幽州和营州,其余各州,不过是零零散散分散着一两万人口而已,五千户以上中州都没有几个。

这也就是说,河北本土最大的市场除了洺州以外,就是王君廓和李道宗的治下的幽州和营州了。

由于刘黑闼已经将北地的世家门阀屠尽,这些不用被剥削,而且还享受两年免税政策的百姓,一定会很快富裕起来,让他们享受洺州的产品,拿自家产出的粮食或者其它东西供给洺州所需,就能大大的节省于秋的一些刚需成本。

毕竟,本土的粮食物资,比外地来的粮食物资要少很多运费。

打通了王君廓和李道宗的关系,让他们从中得利,就会让幽州和营州富余的产出向洺州这边供给过来,是两利的好事情。

至于如何让他们个人谋利,则是一个账面上的功夫,如果按照河北市价,一斤蔬菜换五斤粮食的话,账目上是这么多,报给朝廷就没问题。

而实际上,于秋可以给王君廓和李道宗打个七折,一斤蔬菜,实收三斤多粮食,多出来的三成的利润让他们自己装进腰包,交换了越多,他们赚的就越多,何乐而不为呢!

不多时,于秋大棚蔬菜田乘着马车来到了武安县衙,洺州各县的县衙,不像李唐朝廷那样,设置的是公堂,主要用于审案判决。

它更加像是一个酒楼客栈,摆着各种精美的座椅茶几,主要是用来接待客人的。

因为在于秋将权力结构重新分配了之后,县衙不负责审案宣判之类的事务了,只负责民政,又叫做民政署,独立出去的法院和治安署才有审讯室,和用于判决的公堂。

而且,法院和治安署不仅可以捉拿审问犯罪的百姓,官员有不法,他们也一样可以进行审问,宣判,民告官这样的事,在洺州,是允许的。

而民政署所担负的职责,也不像李唐朝廷那边,负责给百姓设立条条框框的规矩,征税收,征徭役之类的。

他们只负责两件事,公共建设和产业发展。

比如武安县要修建县衙的房屋,这属于公共建设,他们就可以去人到各个乡里协调抽调人手,来城里上工。

再比如于秋要在武安县种大棚蔬菜,这属于产业发展,需要人手,他们就去各个乡里协调,抽调人手,并且告诉他们工作时间,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平时没事的时候,各乡里的里长,会组织大家干分配到各户的责任田,还会做一些开沟,修渠,引水的工作,遇到上一级有抽调,才根据实际情况协调人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期的百姓愚笨,生产能力差,而且,目前他们得靠于秋发给他们的救济粮过生活,临时用集体制度管理他们,会让生产力放大许多。

倒是干活才有饭吃这一条,是洺州一直以来执行的规矩,大家都很理解。

不过,等明年分配到户的责任田地里有了产出,各家都有了余粮,这种临时执行的集体制度,也会解除,于秋想要打造的是一个自由的洺州,至少,百姓们是选择经商,还是选择务农,务工,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果然如于安所说,县衙里的人不少,百多平的大厅里,数十张铺了暖和的皮毛毯子的靠背椅都坐满了,连两边的小厅里面,都坐满了人,于秋一到,他们顿时就围了上来。

“在下长孙祥,奉族叔长孙无忌之命,前来与于都督交涉些买卖……”

“在下韦兆丰,奉族兄韦挺之命,前来与于都督谈些买卖……”

“在下杜冲,奉族叔杜淹之命,前来与于都督交涉些买卖,这里,还带了族兄如晦的信函给于都督……”

来的都是些没有出仕的年轻人,对于秋还算恭敬,纷纷向他抱拳,自报家门。

实在是他们不恭敬不行啊!前几日尉迟老黑和程咬金家突然就卖起了豆芽和馒头,大家一打听之下,才知道他们是与于秋合作做的产业,上百个摊子,直接将长安一百零八坊开了个遍,生意火爆的不行,这种日进斗金的买卖谁不想做?

更何况,这两个大嘴巴一早就将于秋会在洺州修建洺山书院,教学生科学技术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家里,他们家的小子哪里藏的住事,与各家的小伙伴或道别,或相约,没两天,就搞的长安人尽皆知了。

这科学技术,可就是搞这些新鲜名堂的东西,各个收到风的家族,自然是不肯落人后,要跑来探探于秋的口风的。

“洺州是个十分开放的地方,非常欢迎各位客人到洺州来贸易和交流,大家一个个来,我一定会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长孙祥你先说。”于秋一改之前那种拽拽的模样向大家道。

看到他这个姿态,到场的许多世家子心里便道,于秋果然是缺钱了,如果不缺钱,他能把姿态放这么低吗?

之前卖粮种的时候,他可是又限量,又拍买,现在却是一个个来,一个都不打算放过的样子,一会儿到了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杀杀他的价。

“在下奉族叔之命,是想向于都督买些新鲜蔬菜瓜果到长安洛阳售卖,如果可以的话,我长孙氏还想比照尉迟家和程家那样,和于都督您合作,在关中和洛阳修建大棚,种植这种反季节蔬菜,在市场上售卖,不知道于秋都督需要些什么条件?”长孙祥既然获得了第一个发言的权力,便也不避讳他人了,直言不讳的道。

“蔬菜瓜果倒是可以卖些给你,不过,这修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可是个十分复杂的技术活,投资相当的大,所需人手也特别多,我需得知道你长孙氏具体要做多大的规模,才好与你们谈价钱。”于秋点头道。

众人一听有门,立即就兴奋了起来,纷纷朝于秋喊道,“于都督,我家长辈也是想与都督合作,修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条件可以任您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人生: 逆战狂兵 全世界在追杀我 恰似寒光遇骄阳 红楼梦之王熙凤想要幸福 医品至尊 彪悍田园:王爷,请吹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此作品未予显示。 清明上河图史记 田园医女娉婷传 首席指挥一妻控之爷的禁锢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逍遥人生 机动风暴 此生需得风解意 霍尔特人 三国之召唤猛将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容少的下堂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大宁第一衙内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魔妃快投降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犬子汉高祖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红楼情种 主播闭嘴!皇帝黑料都被抖出来了 
最近更新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花屋湘军传奇 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大秦:寒门小娇妻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红楼之皇权枯骨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乱世帝匪 侯门第一纨绔 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