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首页 >> 初唐大农枭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圣旨到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山庄的孩子们平时是舍不得吃鸡蛋的,这些原本在他们看来是滋补品的东西,是病人和虚弱的老人们才有资格吃的。

而且,现在每个鸡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只可以每天生一个蛋的鸡,他们就更加不会吃了。

然而,山庄里的鸡,每天能生上万枚蛋,不吃全部留着干什么呢!

所以,于秋对此有新的规定,每个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吃一枚鸡蛋,还有一碗牛奶或者是马奶羊奶喝,晚餐也不仅仅是杂粮糊糊这些东西了,除了一碗正儿八经的米饭之外,还有一两样蔬菜和一枚咸鸭蛋,每两天还必有一道荤菜。

没办法,现在山庄里的钱太多了,就应该奢侈一些,否则,大家都不知道挣钱的意义是什么了。

眼瞅着山庄里的孩子们越长越壮实,有关于孩子们在山庄的伙食,以及受到的教育等等消息,就传到了每天都与山庄有沟通的寡妇村里。

这里方圆五十里内,已经有二十多个超过五百户的村子了,生活着好几万人,其实已经不能用村来形容了,更像是一个人口密集的集镇,当可以停泊上千艘船的码头修建好之后,于秋就一直想给它起个名字,经过与一番斟酌之后,最后取了一个简单的名字。

‘洺津渡’。

这一个初一修建好,就成为了北方最大,且最热闹的码头。

今天,于秋是应大家的要求,到洺津渡来挑选孩子补充进山庄的,因为憨子他们开辟出来的那处水库周边的房舍,已经修建好了,于秋想要复制山庄的模式,让那些孩子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文化知识,以及耕种,做工,养殖的本领。

现居住在洺津渡范围内的饥民们,都有机会将孩子送去山庄居住和学习,只要年龄达到七到十岁,男女都不限,反正这段时间于秋在洺山方圆二百里的范围转悠过两遍之后,又发现了六处可以简单改造成百亩以上蓄水库的地方,如果都按照于秋的山庄的模式复制,至少可以安置下过万的孩子们居住生活。

当这些饥民们的后代,在这里可以获得学习进步的机会了,他们也就在这里定下来了,对于秋的忠诚度,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算是于秋的封地中第一批的原住民,反正,于秋现在又不缺识字的教书先生。

数百个居住在洺津的卢氏族人,都被于秋分配了教孩子们读书的任务,他们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用来教书可惜了,即便是作为主政一方的州县长官,都绝对没有问题,可在于秋这里,他们没那么值钱,他的准则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服从命令,贡献出自己的劳动力,才会有饭吃,包括那些水平已经可以堪比大儒的卢氏族老们也不例外。

卢恒彰现在也就只敢在长安叫嚣自己是范阳卢氏的新家主而已,他根本不敢回到河北,这边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成为于秋的地盘,这些卢氏族人去到长安,也未必有什么家产分给他们。

而且,董放已经正在这些卢氏族人中推动改姓运动了,一些背景没有问题,愿意跟着于秋谋出路的底层族人,都已经开始改姓于了。

虽然于秋并没有强制要求董放这么做,但是,董放固执的执行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原洺州别府改姓于了的那些人,对于秋的忠诚度有了更大的提高,而随着更多的人改姓,他们将不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会和原先效忠卢氏一样,效忠于秋这个于氏家主。

这种大家族集体改姓分家的事情,其实很常见,至少底层族人的抵触不大,看山东田氏,由于家族人口太过庞大,直接被汉高祖刘邦下令改姓分家,从第一,第二开始,排到了第八。

其实于秋并不想将自己的势力发展成家族门阀式的,也不会以血缘远近,来给属下不同的权力地位,他只会凭这个人的能力,和对自己的贡献度,来相应的分配给他好处,照搬的其实是后世企业管理的那一套。

但是,目前来说,让他们跟着自己姓,是对控制他们有一定的好处的,一些饥民百姓也提出了改姓于,于秋亦都没有拒绝,那都是他们的自由,反正于秋没有让他们将自己所有的产出上交到自己手中,姓于和不姓于,他们都需要凭借自己的双手挣吃食,基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

李世民在范阳的事情刚一处理完毕,就迫不及待的就赶到了洺津来看于秋对于卢氏的改革和洺津渡的新规划,而在洺津渡这个最热闹的当口,十几艘大官船也停靠在了码头的泊位上,船上下来了好多穿着宦官服饰和举着仪仗的人,李世民和他身边的人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朝廷来颁旨的队伍。

“这是颁旨的宦官和仪仗,代表着我父皇和朝廷的脸面,你要表现的恭顺一些。”李世民十分客气的拉着于秋往码头走道。

“我尽量吧!”于秋耸了耸肩道。

他知道李世民这么殷勤,就是想要顺道去自己的山庄看看,因为接旨以后,他可能就要回长安修养,再来河北,不知道是几时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古人所谓的礼仪,于秋是感觉很可笑的,到目前为止,他都没有给李世民行过礼,可况是一个根本不知道姓名的太监。

很快,于秋就和李世民等人来到了码头上的开阔地,那手捧圣旨的宦官倒不敢对李世民托大,先向他拱手行礼问好了一番之后,又道,“既然秦王殿下和诸位有功之臣都在,那么,有关于陛下对于河北诸事的诏书,奴婢就一同宣读了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之后,就当仁不让的站在了最前列,于秋很麻利的就退到了身材高大的秦琼和王君廓,李君羡等武将身后,微微低头作默哀状,算是行礼了。

那宣旨的宦官,最先宣读了李渊对所有河北百姓的一封恩旨,大致的内容就是免税两年,给六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发一些粮米,柴碳的补贴,给无产无田的百姓上户籍,分房屋,田地,这是大战之后,朝廷安抚地方,必须要做的姿态。

然之后又展开一封诏书念道,“门下:秦王世民,平定河北有功,可加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共前封食邑增至三万户,主者施行……”

一连串的中书门下宰相的签名宣奉之后,最后念出了李渊批的‘制可’两个字,这封诏书,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有了法律效应。

不过,听到这封诏书的李世民心情是复杂的,这天策上将是军府,可置武官,他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司徒,大行台,尚书令这些官职全部加在他头山,似乎有些过了,可以看出,李渊有让他弃武从文的意思,这肯定是李建成的谋划,目标是他手中的兵权。

而念完李世民之后,就到了秦琼,王君廓,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了,爵位到顶的武将们,基本就是加了点实食邑,再有一些铜钱丝帛的封赏,倒是特别给房玄龄和杜如晦加了官,就让李世民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要知道,他二人都算是秦王府的幕僚,属于为他个人服务的从属官,如果加了朝廷的官职,那么,他们就要上衙当差,听朝廷的宣调了,这同样是李建成的手段,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两人就会被李建成找借口调到偏远的地方为官,根本帮不上李世民的忙了。

“大哥还真是有点迫不及待啊!此番回去,我只怕要好生应对了。”李世民心中默默盘算着,诏书也终于念到了于秋这一块。

内容同样的简单,封永年县公,职洺州都督,赐洺山方圆二百里山林田地尽数归其所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食邑,金钱丝帛的赏赐,一概没有,除了一套从二品的官服看上去料子还行之外,那些鱼符印鉴之类的东西,都感觉很不上档次,用起来也肯定不顺手。

于秋原本想上前接了东西就走的,又突然想到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开口道,“内侍官远来洺州,我应该尽一尽地主之宜的,便请你与诸位到我的山庄中歇息游玩两日,不知可好?”

“好,当然是好,王侍监你应该不着急着回去的吧!且与本王一同到于都督的山庄去歇息两日,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李世民在于秋的话音一落之后,立即就反应了过来,拉着这位叫王门的内侍监的手不放,生怕他不同意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无限之信仰诸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很纯很暧昧 绿茶美人在恋综杀疯了 网游之修罗传说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 
初唐大农枭 爱吃鱼的胖子 - 初唐大农枭txt下载 - 初唐大农枭最新章节 - 初唐大农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