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首页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马前卒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纵天神帝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红楼名侦探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穿越影视风云录 
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 回到北宋当大佬全文阅读 - 回到北宋当大佬txt下载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蒲氏一族,已经开始了真正的迁徙,从广州迁徙到泉州来。

广州与泉州的地理位置是有区别的,两广之地,如今还属于开发不足的地方,官员贬谪多去这些地方,广东真正要崛起,还得是明清时期。

泉州在广州之北,离江南更近,相比而言也离权力中心汴梁更近,而且泉州产好瓷好茶,所以在宋朝而言,泉州的贸易比广州是要发达很多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朝廷对于广州的掌控力是比不上泉州的,所以这些胡番商人把落脚的首选放在广州,也是最安全、最方便的选择。

如蒲氏一族,从越南占城到广州来,慢慢发展之后,又从广州迁徙到泉州来,这很符合外国人稳扎稳打的规律。

到得蒲氏这般的巨商,到泉州来发展也是迟早的事情。真正能在泉州站住脚,蒲氏一族也就彻底在东方站住脚了。

其实历史上的蒲氏,是很有眼光的家族,也是很有能力的家族,决策者也很有魄力。哪怕是说他们在宋朝最后时刻倒戈相向,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而言很气愤,但若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而言,其实这是一次很明智很成功的抉择。

毕竟蒲氏是外国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大宋倾颓的时候选择与蒙古人站在一起,想要世代的荣华富贵,也无可厚非。

从这个角度而言,蒲氏其实是相当有智慧的一个家族。

不过话也说话来,敌人就是敌人,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也就不谈什么角度了。

甘奇把钱给蔡济,让蔡济付了船厂的股金,也让蔡济去购买了许多瓷器茶叶,乃至江南的丝绸之物,装满了两艘船。

船队出发了,从泉州往南,过广东广西,过海南入南海,过马六甲,过印度洋。

生意上的事情,甘奇也懒得多操心,他也知道这一趟稳赚不赔,哪怕是自己的两艘船沉在半路上了,蒲志高也不可能让甘奇赔钱。

甘奇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了蒲志高。

甘奇要两样东西。

一样是棉花,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与阿拉伯,但是在印度与阿拉伯。这个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用起来作用极大,特别是中国这种跨维度极广的地方,很多区域都属于极为严寒之地,有了棉花,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还能促进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所以甘奇要很多棉花籽,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

还有一样东西,兴许比棉花还要重要。那就是一种稻谷,占城稻,就在中南半岛,就在越南。只是一直没有人重视这个东西。

占城稻为什么这么很重要?因为它属于热带稻种,它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一年能熟两季,什么意思?就是说一片水田,一年能种两次稻谷,能收两次稻谷。

占城稻进入中国的时期,其实也是宋朝,只是如今还没有来,更没有真正推广。

甘奇要加速这个进城,在中国许多亚热带区域,在中国许多夏季很长,而且很炎热的地方,都是很适合种这种两季稻谷的。这能大大的提高南方粮食的产量。

所以甘奇宁愿不要什么价如黄金的香料,也要这种热带稻种,能运几船就运几船,巨资收购。

当然,两季稻也有两季稻的劣势,一是口感差了一点,二是产量略低,但是两季加在一起,那产量是远远超过中国传统的一季稻的。除非袁隆平把杂交稻谷推向的一个高度,才能打败两季稻。

在这个食物紧缺的时代,口感差完全不是问题,所以说占城稻就相当于没有缺点,甘奇只盼望等到船队回来的时候,能有大量的稻种,立马就可以在泉州推广,泉州就是极为适合两季稻的地方。

两季稻是一个大杀器,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就能更多的解放生产力。

泉州,在甘奇心中,其实可以称作一个特区,他想把这里打造成真正有资本主义开始的地方,他想在这里看到工业的萌芽。因为这里太适合了,天高皇帝远,商业发达,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也丰富,一切的基础都有。

这些都是要一步一步实施的,现在首要之事,就是把棉花与占城稻的事情落实,农耕型文明,粮食产量能大幅度增加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甘奇带着憧憬,亲自到港口去送船队出发。

甘奇也有些着急,着急自己的官还太小,与他想要做的许多事情匹配不上,他要当大官,掌权在手。

着急升官的甘奇,在泉州第一个月的海关税收出炉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往汴梁城上奏,甚至把押送税款的时间也提前了。

涂丘的家产也清查出来了,现钱八十六万贯,加上变卖的许多东西,一共九十七万贯。加上泉州第一个月的海关税收十九万贯,一共一百一十六万贯。

这么多钱,甘奇派遣折克行,带着两百号人马押送入京。只走陆路,不走水路,避免任何闪失。

临行之前,甘奇也把折克行召来好好交代了一番,甚至连安营扎寨、住店都强制规定了许多细节,也规定折克行一定全程官道,不可抄近路小路……

泉州一个小小福建海滨之城,一个月能收近二十万贯的海关税收,这大概又要把老皇帝惊得目瞪口呆。

甘奇还在奏折上明言,每年有两个海关税收的旺季,一个是起西北季风的时候,一个是起东南季风的时候。西北季风就是出海的季节,东南季风就是船队回中国的季节,这两个季节,就会是关税的最高之时。

只待海关税收的事情真正进入正轨,便是这两个季节,甘奇都有把握收到两三百万贯的关税。

这是何其惊人的事情?几乎可比汴梁了,就算还差汴梁一点,那差不得多少了。

泉州商税,比得上汴梁,这种事情,整个大宋谁敢相信?

东京的老皇帝,看着先到的奏折,两眼张得大大,直问包拯:“甘道坚所言当真?所言当真吗?”

包拯是相信甘奇的,最为三司使的包拯,此时也是激动非常,大黑脸上难得出现了笑意,笑得也不太好看,口中立马答道:“陛下,欠款已经在押解回来的路上了,此事岂还能有假?定然是千真万确的。”

老皇帝抬手准备拍案,却又停在了半空,有问一语:“包卿,此事可不能哄骗朕啊……”

包拯笑道:“陛下,他甘道坚就算想哄骗,他也变不出这么多钱来啊,便是劫掠也劫不出这么多钱来,他这个知州还要当下去,他这若是哄骗,便是把他汴梁城所有的产业都变卖了,他也凑不出这么多钱来。”

老皇帝这才相信了,拍案的手就放了下来,拍得御案一声大响,口中说道:“天生甘道坚,天生甘道坚呐!朕得此良才,真乃苍天有眼,护佑大宋万年。”

包拯也笑道:“老臣暮年,能有此弟子,也感与有荣焉。”

老皇帝已然站起,说道:“传旨意,擢升甘道坚为从五品朝请大夫,赐红色官袍。”

甘奇的目的是达到了,朝请大夫,是个文散官,就是一个荣誉头衔,但是品级是实打实的。

包拯连忙代替甘奇谢恩:“老臣在此替甘道坚拜谢陛下隆恩圣眷。”

“该他的,一桩桩大功,如何升官也不为过,古有甘罗,十二岁使赵,计赚十几城,拜为上卿。今有甘奇,初入仕,便屡立奇功,等他归来,再加升迁也是应该。甘氏一族,自古就出少年天才,而今又出天才,是为美谈。”老皇帝是真的高兴,他这一辈子当皇帝几十年,其实就两件事,一件事就是与西夏打仗,这件事情做得不太成功。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多赚钱,省着花。为此也有励精图治的改革,都不太成功。

陡然间来了一个甘奇,忽然把他人生两件大事中的一件给解决得差不多了,可见老皇帝此时的兴奋。

包拯陪着笑,心中也乐开了花,他其实也没有想到甘奇这么有能耐,这么给他长脸。

甘奇又升官了,这个消息传到了赵宗汉耳中。

赵宗汉激动不已地回家,迫不及待跟赵曙说道:“兄长,了不得了,道坚在泉州又立大功,又升官了,官家上午刚封的朝请大夫。”

赵曙最先的反应是疑问:“这才去了几个月?泉州穷乡僻壤之处也能立大功?”

“千真万确啊,我是从吏部之人那里亲耳听来的,说是什么海关税收之事立功了。”赵宗汉说道。

“年初中的进士,这才几月啊?十月,就穿红袍了?”赵曙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可不是?吏部之人也是惊讶连连,正在给道坚置办官服与诰命,还要刻新印鉴呢。”其实赵宗汉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反应跟赵曙如出一辙,以为别人是在说笑。

“我的个亲娘,道坚啊道坚,如此良才,竟然成了咱家女婿,当真是有天助啊,献甫,你赶紧去道坚府上一趟,把这个好消息与小妹带去,让小妹也欣喜一下,如此也好安稳一下胎气。道坚这个孩子,一定要养好。”赵曙高兴之中,还带着惊骇。这大宋朝至今,从来就没有跟甘奇这样升官的人。

赵宗汉点着头:“我这就去,先上街买些好补品一并送去。”

赵曙忽然抬手:“稍后,也一并再去打听一下,看看道坚升官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细节都要弄清楚,回来报与我知晓。”

赵宗汉一拱手,飞奔而出。

赵宗兰的肚子,是真的越来越大了,再过三个多月,就要生产了,如今大姐赵宗梅没事就往甘奇家去,就是怕赵宗兰有个三长两短。

赵宗汉带着甘奇升官的消息过来,大大咧咧的赵宗梅,直接大喊:“摆酒摆酒,今夜家中摆大宴。去把甘先生的那些学生弟子们都喊过来,把我家吴承渥也喊来。还得去请各家的夫人小姐们内院也摆几席,陪着小妹开开心心的。”

小厮们这回是有得忙碌了。

还不知道自己又升官了的甘奇,忽然又做了一件让整个泉州震惊的事情,那就是竖旗招兵。

泉州本该有一千多号禁厢军的编制,而今数目还差得远,甘奇准备把编制招满。

招兵之处,不在泉州城,而是在下面的县里,泉州下辖的县,越往西北,越是丘陵山川,山民生活不易,甘奇提高了待遇,招兵应该是不难的。

泉州还有几处铁厂,里面匠人矿工也不少,招这种人入伍当兵,也是极好的选择。

甘奇要一支军队在手,泉州这种要害之地,五百人太少,一千人甘奇都觉得少,甘奇甚至想上奏东京,扩充编制。哪怕这奏折还没有上到东京,甘奇招兵也准备多多益善。

多出来的人,不一定非要占用禁厢编制,还有税丁,衙差,这些是甘奇自己能说了算的。税丁要扩充到至少一千多人,衙差也要扩充。

甚至甘奇自己也准备用招收船工水手的名义,甚至是招船厂护卫的名义,还要组建一支准军事力量,为以后舰队做打算。

说来说去,甘奇就是要把手中的刀磨锋利。

反正就是一件事,出钱,要人,待遇从优。

有泉州知州这个官职在身,甘奇做什么事情,都毫无束缚,占了大义,占了名头,不违法,不逾越。

五百人太少,五千人,甘奇应该就暂时比较满意了。

这一日,甘奇兴致大好,忽然唤来蒲志高,说要出海看看。

蒲志高也是激动不已,早早看了天气,备好船只,只等甘奇上船。

甘奇到得码头之时,身后百十号人之多,有铁甲的军汉,有蔡家的子弟。

上船之后,蒲志高问道:“今日风和日丽,甘相公想出海多远?”

甘奇直接答道:“先去烈屿看看,看看你们蒲氏一族在烈屿上生活得如何?”

蒲志高倒也不多想,笑道:“迁了大半丁口过来了,房屋还在加紧建造,恰好,小女也在烈屿,今日便去烈屿,小人做地主之谊,一定把甘相公以及诸位招待妥当。”

地主之谊?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讽刺,甘奇倒也不作声色,只是哈哈大笑,站在船头,抬手一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农家仙田 官道之色戒 大奉打更人 宋檀记事 武炼神帝 一拳和尚唐三藏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田园大唐 快穿女配冷静点 重生弃女当自强 我要做球王 全民魔女1994 软软娇妻驭恶夫 谍涯无痕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倾世宠妻 鬼医嫡妃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学名张好古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靠读懂人心立足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伏羲夫妻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回到北宋当大佬 祝家大郎 - 回到北宋当大佬txt下载 - 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 回到北宋当大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