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首页 >> 走进唐朝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民国之铁血少帅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北朝帝业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红楼名侦探 
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 - 走进唐朝txt下载 - 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0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新城的土地税收无论怎么看都比唐朝制订的要高,五年之内上交收成的五成,五年后上交收成的一成,但是耕种的农民还是很乐意缴纳这份税收。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农田都是新城难民共同开垦出来的,每户可以分到二十亩开垦好的田,所以前期收取五成的田赋就不会有人有意见。按照现在的亩产一石五计算,一户人家一年可以收获六十石粮食,除去上交的三十石,还有三十石的余粮,以一户四口,一人一年食用四石计算,一年下来还能剩余十四石的粮食。

新城没有了苛捐杂税的滋扰,更是废除了徭役的制度,平时农民在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在新城里做些其他的事情,每个月也可以挣上至少一缗钱。

“没想到麦饭石的效果会怎么好,某当初要是听李典军的建议,多搞些做实验田就好了”,王仁伯不无懊悔的感叹道。

“没有关系,某那里还有不少麦饭石,应该可以再搞上几千亩”,因为不知道效果如何,李烨也没有准备多少麦饭石。

“太好了,马上就要播种第二季水稻了,几千亩稻田可以用上麦饭石,就可以增产几千石的粮食”,王仁伯盘算着如何利用麦饭石,不停地搓着手,看着李烨口中念叨。

李烨看着王仁伯样子心里发笑,自己虽然不会种粮食,但是毕竟知道的不少,上次让王仁伯在稻田里养鱼,王仁伯死活不肯,结果李烨自己在几亩稻田里饲养起鱼苗来,结果收获了几百斤的鲜鱼。“王县丞,第二季水稻里是不是可以养些鱼苗,上次的效果也不错,虽然没有增加什么产量,但是收获了不少鱼”,李烨发现王仁伯好像忘记了在稻田里养鱼的事情,在一旁提醒道。

“对,在稻田里养鱼,李典军正是神人,种地的事情都会,某打心眼里佩服”,王仁伯看着李烨,不停地点头,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王县丞,还有一件事情要跟你商量一下”,麦饭石和养鱼的事情,让王仁伯心服口服,李烨决定再接再厉。

“什么事情,请李典军直说,某一定照办”

“是这样的,某不是在新城里建造了沼气池吗?生产出来的沼气给窑场使用,剩下不少废渣,某准备把这些废渣也播撒到稻田里,只要王县丞给某准备几百亩的稻田就可以了”,李烨生怕王仁伯有什么意见,不敢问王仁伯多要稻田做实验。

“李典军,你这是做什么,那些废渣有什么用处”,王仁伯没有想到李烨又出了一个花花点子,这次竟然用沼气池里的废渣,那稻田里的庄稼以后还能吃吗?

“这些废渣当然是给稻田增产的,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李烨以为王仁伯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王仁伯连连摇头道:“李典军,那些废渣倒在田里,稻田里的粮食就不能吃了,还请李典军三思”。

李烨哈哈大笑,废渣倒在稻田里,粮食怎么就不能吃了呢?“王县丞,那些废渣也是肥料,倒在稻田里不会影响粮食的生长的,王县丞还是试试吧”。

见李烨坚持要将废渣倒在稻田里,王仁伯十分为难道:“这样吧,某只能给李典军一百亩的稻田做实验,千万不能告诉其他人,否则没有人会做这样的事情”。

李烨知道自己现在是说服不了王仁伯,便改口道:“行,就用一百亩做实验,五十亩单独播撒废渣,五十亩废渣和麦饭石一起播撒,两块稻田做一个比较”。

“可以,就按照李典军的意思办”,这时候,王仁伯也没有什么要坚持的,张口答应下来。

新城第一期新开垦的农田有七万亩,经过四天紧张的收割,一共收获了近十二万石的粮食,其中有六万石粮食作为赋税上交新城,极大的缓解了新城粮食供应的压力。在王仁伯带领下,新城第二期开垦的农田已经接近了八万亩,这样新城可以播种的农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城年底将不再从外地购买粮食。

新城年底预计可以收获二十五万石粮食,不仅可以满足新城一年的粮食供应,而且还能向大行城和大同江城供应多余的粮食。

乾符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新城百姓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的时候,第一部新城条例正式公布。很少有人知道李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公布新城条例,第一部条例中到底有什么内容,更没有人明白第一部条例对于新生的新城意味着什么。

第一部新城条例一共有十六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个就是《新城公约》的发布,全文如下:“新城所有的百姓必须知道以下权利,这些权利生而有之,人人平等,上天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新城所有的百姓之间建立他们的城市与机构,而机构之正当权利,来源于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机构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新城百姓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百姓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机构,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百姓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机构。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机构企图把百姓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百姓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机构,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为了证明所言属实,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敬畏,必须把他们不得不宣布出来的原因,奉上天之神明的旨意。”

《新城公约》全文四百二十八个字,主要内容是李烨起草的,但是遭到了监督机构和行政机构所有人的异议。他们感觉李烨把《新城公约》作为所有条例之首太过匪夷所思,所有人都不明白李烨脑子里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公约岂不是支持新城的百姓与刚刚成立的机构做对吗?

《新城公约》的表决被暂时搁置下来,作为第二条例的《新城百姓文明公约》,就让监督机构和行政机构的人松了一口气,表决一致通过,大家都能够接受《新城百姓文明公约》的六十四个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在新城百姓中传播学习。

接着《新城行政机构条例》、《新城监督机构条例》、《新城选举条例》和《新城公务员薪酬条例》也一个个表决通过,到了讨论《新城公务员条例》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不得进行与本岗位相关的商业活动,以及公务员的惩罚制度上,最让讨论者不解的是公务员在辞退后,终身不得参与行政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工作。

而且,条例中还指出如果公务员与家族成员,合谋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家族中三代不得参与行政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工作。李烨这不是在搞株连吗?大部分人对于李烨这个决定表示了不满,大家其实心里一直都把公务员当成了朝廷的衙役和文书。

现在李烨把他们称作公务员和警察,叫什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李烨花了许多口舌与大家讨论公务员和警察不加约束时,对于新城以后的危害,为了能够较大程度的杜绝和威慑这种事情的发生,李烨采取了一些比较激进的手段。

没有人理解李烨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李烨到底在预防什么,双方在很多的细节上发生了分歧,这是李烨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李烨不知道他们的出发点到底是否考虑了新城的未来,双方各持一词,李烨作为实际的管理者,但是在众多的压力面前不得不选择做出一些让步。

毕竟,李烨的理念太超前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最后,公务员的惩罚修改成二代内不得参与公务员的选拔和任用,其他一些细节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修改,才算最终得以通过。

接下来的《农业管理条例》、《商业管理条例》、《手工业管理条例》、《新城税收管理条例》、《金融管理条例》、《新城规划管理条例》、《新城交通管理条例》和《新城行政处罚条例》被一一通过,没有遭到太多的质疑和抵制。原先李烨感觉最难通过的《新城行政处罚条例》竟然是全票通过,多少让李烨有些意外。

李烨一开始担心在设计行政处罚时,处罚的力度不是不过大让大家难以接受,比如发现商业诈骗时,如果初犯将处以商品价值十倍的罚款或最低五百钱的处罚,再犯时将除以行业禁入原则,永久性不可经营相关的行业。再比如故意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时,如果致人死亡时,以过失谋杀罪论处。这些在李烨看来已经很严力的处罚力度,讨论中竟然没有什么人反对,全部被人采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肥水不流外人田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都市极乐后后宫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无限群芳谱 软妹子重生记 蛊真人 皇家小娇妻 未来天王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班超传奇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走进唐朝 钢城小草人 - 走进唐朝txt下载 - 走进唐朝最新章节 - 走进唐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