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首页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庶女有毒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明天下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章 小昭的热情招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邦尼,邦尼。”“唯尼,唯尼!”

新城欢快的叫声不停,一手拉着一个比她还大的玩偶,笑得合不拢嘴。这不是普通的玩偶,里面是人呢,能走会动。

兕子旁边是个天线宝宝,可爱的样子让她也是喜欢得不得了。

好不容易请到公主来家里做客,小昭费了老大的心思,把好玩儿的都拿出来展示,得意地说这讲那,甚至还从徐齐霖的书房里拿了东西让长乐公主欣赏。

当然,徐齐霖也能想到自己不在家,小妹便是无法无天的存在,书房里也没留下什么禁忌的东西。

即便如此,长乐公主对其中的一幅画,以及上面的题诗,还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是徐齐霖画的两幅Q版炭笔画,其中一幅也只涂了一小半的颜色。

“这是你们三个小丫头啊!”李丽质看着纸上的三个小女娃,笑道:“头大,眼大,可看着都很可爱呢!”

小昭咧着小嘴笑,说道:“我哥是个懒蛋,让他给我和两位公主殿下画画吧,总是拖拖拉拉,到现在也没画完。”

“齐霖公务忙,没那么多时间嘛!”长乐公主摸了摸挤过来看的兕子的小脑袋,笑道:“看,这是你,这是新城,一起在划船玩儿呢!”

“这是我呀,举着荷叶遮阳呢!”兕子凑过来,笑着说道:“脸上还有花钿呢!”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新城终是忍不住,放开了两个活玩偶,跑到阿姐跟前,小脑袋从长乐公主的手臂下钻了进来。

两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娃,嘻笑着坐在一艘画舫上,一个象撑伞似的手举荷叶,一个偎在她身旁,伸出的手指上停着一只蜻蜓。

“咯咯咯。”新城笑了起来,伸手指着,“看,我抓住了一只蜻蜓哦。”

长乐公主呵呵笑着,轻声念着上面的一首词,“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乘着五彩的画舫,在莲花池塘游玩,惊醒了安睡的鸳鸯。天真浪漫的少女依偎着同伴嘻笑,又折起荷叶当伞遮挡夕阳。

画和词意境相融,端的是令人赏心悦目,李丽质也不由得连连赞叹。

“这是我要送给两位殿下的,颜色还没涂道:“就是有些颜料不全,还没凑齐。”

李丽质点了点头,说道:“想要什么颜料,看我那里有没有?或者,你去公主府上看看,有便拿走。”

小昭笑着点头,把目光移到另一幅画上,那是她最喜欢最得意的,就等着别人夸呢。

果然,长乐公主拿过另一幅画欣赏起来。

身着飘飘袅袅的宫装,一个可爱的女孩正倚门低嗅着手中的青梅,眼神偷睨,娇憨羞赧之色溢于纸面。背景则是花草亭阁和一架秋千,几树近身的花枝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丽质轻轻吟诵,一个天真活泼却又故作矜持的少女形象生活地浮现在眼前,谁又没经历那时,心态和感情竟是如此相似。

嘿嘿,小昭笑着,看画中那可爱的形象,自己是更加欢喜。

“这诗余写得真好。”李丽质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微微颌首,伸手摸摸小昭的脸蛋儿,笑道:“齐霖爱你,方画得如此细腻,写得如此传神。”

兕子抿了下嘴角,说道:“我要徐小郎再给我独画一张,再写一首诗余。

“我也要,我也要。”新城凑热闹般地叫了两声,到底还是小孩心性,嘻笑着跑开,拉着两个玩偶要去园子里玩耍。

小昭赶忙招呼着新城,“先别急着外面去玩儿,厨房马上就做好饭菜了,都是好吃的,有的你还没尝过呢!”

好玩儿的,好吃的,这是孩童的最爱。新城一听,立刻停下脚步,还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

兕子咯咯笑了两声,问道:“是徐小郎送回来的方子?我也馋得很哪!”

小昭嘿嘿笑着,拿出两张纸,送给了长乐公主和兕子,说道:“公主殿下若是爱吃,回去让厨子照着做就是。”

说完,她又去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了三个盒子,献宝似的打开,笑道:“看,这都是花钿,送给三位公主殿下的。”

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通常是以金、银制成花形,贴于脸上、额前,或蔽于发上。

除了金银外,做花钿的材料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

而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图案,如牛角形、扇面状、桃子样等,而更多地是描绘成各类抽象图案,疏密相间,匀称得当。

这种花钿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绚丽鲜艳的奇葩,把女子妆扮得雍容华丽。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有趣的是粘贴花钿的胶是一种很方便的呵胶,此物一经呵气便发粘,相传是用鱼瞟制成的,粘合力很强,可用来粘箭羽。

女子用之粘贴花钿,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唾液,便能溶解粘贴。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很象后世的不干胶。

兕子和新城凑过去,立刻被五颜六色的花钿吸引住了,眼睛瞪得老大,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花钿的颜色取决于花钿的质料,如金箔片为金色,闪烁反光;黑光纸为黑色,烟烟闪亮;鱼腮骨为白色,洁净如玉;还有在蜻蜓翅膀上细描的各色图案……

连长乐公主也瞪大了眼睛,疑惑地问道:“小昭,这些都是你制作的?真是好看哪!”

小昭笑着摇头,说道:“我哪有那么厉害,是我家商铺很快要出售的。”

原来如此,长乐公主伸手拿过小盒子,一根晶莹的玉指轻轻拔动,作为女人,也极是喜欢这些亮晶晶的精致小东西。

“阿姐,给我贴一个呗!”新城伸小手拈起一个,是她喜欢的小兔子。

“好。”长乐公主笑着拿过来,呵了几口热气,贴在了新城的眉心。

“我也要。”兕子也伸手拿起一个自己喜欢的。

一会儿工夫,三个小女娃的眉心便都贴上了花钿。本就眉清目秀,此时更显俊美。

“哇,真好看。”长乐公主发现和这三个小女娃在一起,她也变得象孩童,有了那般简单的高兴和喜悦。

小昭乐得咯咯出声,对三位公主说道:“明天去我家商铺看看,还有别的好东西,看好了随便拿。”

“明天不是去看戏嘛?”兕子有些不解地问道。

“商铺和戏院离得不远,都在城外。”小昭解释道:“咱们或者早点走,要么看完戏再去。”

“好啊,好啊!”新城就喜欢新鲜的东西,此时又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更加地雀跃起来。

……………..

唐朝后期,漕运已经是命脉所在。因藩镇割据,经常扼断运路,京城长安屡次出现粮食危机。

正由于漕运事关重大,度支一职(后分为度支、盐铁转运使两职)许多时候都是由宰相兼任,如何提高漕运效率以及保障关中地区粮食供应的问题,也一直是唐朝政府重要的研究课题。

不过,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漕运成本仍然很高。晚唐李骈任度支时,每石米的运费依然维持在七百文钱。

而此时京城市场上的米价,每斗(十斗为一石)才四十文钱。因此,李骈主张不再从江淮运粮进京,改为交钱,每石米折算为七百文钱,然后朝廷拿钱直接到京城市场上采购粮食入官仓。

李骈的这个主张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正确的。朝廷不再从江淮运粮进京,改为从京城采购官粮,把贩运粮食的事情交给民间商人去做,还真有点市场经济的味道。

如果这项改革如果搞成功的话,不仅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朝廷上下的漕运问题,而且可以促进粮食市场的繁荣,甚至可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但问题是,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以民间商人为主体的粮食调剂市场。

也就是说,当时的政治体制与李骈构想的粮食改革政策根本不配套。所以,李骈的改革方案一出台,便遭到了时任丞郎的王铎的质疑。

王铎认为如果官粮从京城市场上采购,将会导致京城的粮食供应紧张,价格大涨。而从江淮运粮充实关中,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可以救济沿途许多贫苦百姓。

显然,把漕运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才是王铎的主张。但是,由于李骈的改革方案看上去对朝廷有利,最后仍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方案推行后,果不出王铎所料,京城粮价猛涨。粮食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粮价大涨马上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强烈不满。

而商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则趁机囤积粮食。朝廷想从京城市场上收购粮食,居然没有商家愿意卖。

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大出乎李骈的意料,不到十天,李骈便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请求辞职,乖乖地摘下了头上的乌纱帽。

徐齐霖思来想去,也认为依靠民间商人的运输不靠谱。民以食为天,若因粮价暴涨,或是闹出饥荒,这可不是小事。

既然民间商人承担不起这个重任,那就换一种思路,由大盈库来管理这个航运公司,对运输的物资进行调控。粮多了就改运布帛钱财,还能减少运量。

同时,南北货物的交流也能掌控在手,从更高的层面加以调控,尽量使运输船只来回不走空,提高运输的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把漕运的费用真正降下来。要知道,别看开陆路绕过了砥柱之险,运费降到每石七百文差不多已是极限。

当然,七百文已经是节省了三成,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徐齐霖来说,还想更进一步。

漕运嘛,主要是南粮北运,或者是换成布帛钱财。而船只再往南走,便几乎是空船,相当的浪费。

至于那些运货买卖的商人,则需要另雇船只,花费既高,又很辛苦麻烦。

嗯,算是国营的航运公司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国家着想,而不仅仅是赚钱,甚至是囤积居奇,发国难财。

徐齐霖觉得已经考虑清楚,便开始提笔书写,上奏朝廷。

“徐丞。”一个小官吏进门躬身,呈上《民声报》,说道:“刚刚送到的。”停顿了一下,他又有些犹豫地问道:“徐丞看过,能否让下官也读读新闻。”

徐齐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算什么,我看过之后便送与你了。”

“多谢徐丞。”小官吏躬身致谢,退了出去。

嗯,《民声报》总算是打响名头了。徐齐霖暂时放下笔,翻阅着报纸,特意留心着新闻版面。

显然,因为李二陛下的首肯,隶属于大盈库的《民声报》得到了很多朝廷允许公开的消息。

比如徐齐霖手中的这份报纸,便登载着科举的日期和注意事项,以及李二陛下要亲自殿试以定进士名次的事情。

改革终究还是开始了,离自己提建议不过半年时间,李二陛下还真是有魄力。看来,他也是对士族早有不满,正好借机削弱。

今年封卷糊名誉写殿试,明年制科,这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健哪!徐齐霖沉思半晌,也不由得佩服李二陛下的深谋远虑。

以最小的动荡,或者说是以徐缓的手段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确实是上策。从这方面来看,李二陛下和徐齐霖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这也很正常,他们处的地位,看问题的角度,都决定了他们的想法和行动,会有差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帝姬 小师妹她又凶又靓 武侠之气运掠夺 都市神级超人 极道天魔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神仙门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星落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