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行

督金卫

首页 >> 帝国行 >> 帝国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双龙传 中华第四帝国 青鸾乱 大夏第一假太监 偷香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一个人的抗日2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奉系江山 帝国吃相 
帝国行 督金卫 - 帝国行全文阅读 - 帝国行txt下载 - 帝国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7章 伐卫(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听完百里燕细说,周空心生疑虑:

“现在出兵,七月下旬也未必能完成集结,是否仓促了些?”

“先吓唬吓唬卫国,同时做最后的谈判,我料定卫国、长孙都不会答应条件,因此真正开战还有些日子。最重要的是得把卫国人拉回来,好拉近了收拾。”

“这么说,此番是要动真格的了?”

“不错,要么不动,动则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你的镇军抵达甘府之后,当年裁撤的旧部重新归建,同时补充新兵由你节制。不过你的镇军现在有一万两千人是新军,新军暂由我节制,因此重新归建的旧部与新兵由你另作安排,你要又有个准备。”

当年裁军和整编,咸军裁撤兵员近五十万人,多数是招降纳叛的黑巾军兵卒和咸军老弱兵丁,此番征召一百余万兵员有三十余万是当年三十至四十岁间的老卒,十七万是新军制实行以来陆续服役期满退役的兵员。

这些再服役兵员军事素质过硬,具备高度丰富作战经验,退役裁撤后平日种地务农,接受定期整训,重新征召入伍,其战斗经验与常备镇军相当。

尽管部分人年纪有些大了,但并不妨碍这些兵丁作为基层骨干和下级军官以老带新的作用,同时武备营将补充中上层军官,以便于短期内迅速完成建制重建。

翌日早朝,百里燕请奏出兵,一石激起千层浪,太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父王,长孙并未对我国所提要求做出反应,我国便出兵攻卫,如此毫无利益可言,有损我国国力,儿臣以为出兵不妥。”

这时百里燕说:

“太子殿下,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卫国攻入房岭,其意在阻断思水江下游,趁我水军主力未到时,先行攻过思水江,从北方威胁我甘府、上关等地,此时再不出兵,我国将彻底丧失出兵时机,并在陆路与卫国接壤,届时我国将两面受敌,严重威胁我国腹地安全,此不能不查。”

“司农大人此言荒谬!我国与卫国签有互好国书,卫国缘何要攻我咸国,若非司农大人出尔反尔执意出兵,如何又会与卫国为敌。”

“太子此言差矣。我国不攻卫,卫国便不会攻入房岭、糯汤、清田、高蓄了吗,臣看不见得。以臣之见,卫国西线已胜券在握,东线出兵是早晚之事。即便我国安享太平与卫国互好,卫国就能放过长孙?与其祈望卫国高抬贵手,还不如我国奋发图强自御外敌。”

太子、百里燕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咸王这时说:

“太子与永兴侯所言皆有理,赵卿以为现在发兵可否妥当?”

“启禀大王,老臣以为思水江下游水道至关重要,若被卫国捷足先登,卫军将从下游攻入高蓄,再由高蓄攻入清田,甚至桑南。而此两郡于我甘府、上关、彭源、咸西乃至丘南接壤,届时我国四郡直接暴露于卫国兵锋之下,如此大坏局面极为险恶,臣赞同即刻出兵,先从水面遏制卫国从下游过江之举。”

话音落下,陆亭训说:

“臣也赞同出兵,思水江下游水道不利大船作战,卫国极易赶在我发兵之前先行过江攻占高蓄、清田,并在我国北面陈兵,日后卫国若主动来攻我,威胁的不仅仅是我国本土,更严重威胁我国通往中原的商道,于情于理都应出兵。”

赵逊、陆亭训立场鲜明,出兵态度坚决,外朝异议之声迅速压制,咸王故作举棋不定之色说:

“两位爱卿都赞同出兵,可有哪位爱卿不赞同出兵?”

话音刚落,中大夫谭乐上前说:

“臣反对。”

“哦,谭大夫为何反对。”咸王无视问道,心里不太痛快。

“启禀大王,卫国乃西海虎狼,攻卫实为不智之举,且不说劳命伤财枉费我国将士性命,败了还将危及大王社稷,即便胜了也无利可图。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与卫国言和重归旧好。”

谭乐所言很快得到太子响应,其说:

“父王,谭大夫所言字字珠玑直切要害,卫国虎踞西海兵锋锐利,我国国力虽盛,然人口不足堪用,与之相争如两虎相搏必有一伤,即便侥幸胜了,也是惨胜。而那时,只能是便宜了其他诸侯,而害了父王江山社稷,还请父王明鉴。”

“太子所言不无道理。”咸王表示肯定,但话锋一转却说:“但如今卫国已从德康发兵北上威胁我国本土,寡人焉能放心。诺卿,你以为我国若不发兵,卫国可有从东线退兵之可能。”

“启禀大王,前番好歹我国出兵能得长孙六地,取卫国之土,大有利可图。而今以我国不发兵换取卫国东线撤军,这可就亏大了呀。

更何况我国本就未发兵,籍此未成行之举与卫国交涉,岂不是授人以柄送上门给其讹诈吗。其若以东线撤兵为条件,向我国勒索,那时怎办。如此不仅令卫国探得我国心虚不敢用兵,反助长其嚣张气焰,实为不智之举。

臣以为,要么先发兵再谈判,要么干脆不发兵也不谈判,任其发展。但任其发展的结果恐怕便是卫国与我国陆路接壤,日后其若攻我,将再无天险可依。”

诺一言话音刚落,卢皋上前说:

“启禀大王,诺大人言之有理。比之日后诸侯威胁,卫国若得长孙土地,日后必成天下一统之势,我国若不发兵,便是等于坐等日后被卫国吞并。此战不在于我国能得多少土地人口,而在于在日后五十年内能否存立,倘若只图眼前安逸,而罔顾子孙祸福,便是自取灭亡。

而今我国与卫国虽有互好国书,然卫国却丝毫不顾及我国感受,在西线胜券在握之际,悍然在我国门口发兵,可见其从头至尾是利用我国按兵不动以拖延时间,待其完成西线作战,便即刻在东线发兵,取得地利之便,好为日后彻底吞灭长孙,攻打我国打下根基。

其若是真有诚意,又怎能不顾我国感受悍然东线发兵,可见其是蓄谋已久。臣甚至担心,长孙战败之后,卫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攻灭我国,夺取我国富庶土地,从而为其扫灭天下提供财力。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卑劣,大王不能不防。”

“卢卿所言有理有据,寡人深以为意。”咸王肯定道,下刻与高勋道:“高卿,发兵之事你一下如何?”

“回大王,臣也赞同发兵,不论能否取得利益,关键在于我国东面、南面皆有强邻,如今唯有西面长孙孱弱,倘若连西面亦被卫国取而代之,到那时,我国可就真是强敌环伺处境不妙了,此乃臣之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现在内阁之中除太子一人外,其余皆赞同发兵,情势彻底倒向主战派,咸王思考片刻迅速做出决断:

“既然多数爱卿认为发兵更为有利,为国运长远计,即日起诏告列国诸侯,咸国对卫宣战。永兴侯!”

“臣在。”

“寡人任命卿为主帅,卢卿为副帅,举我全国之兵攻卫,爱卿可有把握取胜。”

“请大王放心,臣定不负大王使命。但臣有一事相请,还请大王恩准。”

“爱卿但说无妨。”

“启禀大王,此番攻卫关乎国运,臣以为,各地勋贵皆应该共御暴强随军出征,故而臣建议号召勋贵参战以充实我国兵源。”

咸王闻讯窃喜不已,遂是悻然允诺:

“爱卿此议甚好,寡人准奏。”

“大王英明!”

百里燕附和道,赵逊突然说:

“当此关乎存亡之际,老臣身为司马,替国出征责无旁贷,老臣请命随军出征。”

赵逊年事已高,咸王并不打算安排他出征,如今赵逊主动请战,咸王不太好驳其面子,遂不无担心说道:

“赵卿年事已高,寡人于心何忍呐。”

“大王放心,老臣年虽已老迈,然尚能拉的动硬弓,迈的开健步,日食熟肉三斤绰绰有余,只要一息尚存,老臣这一颗赤胆忠心便永远是热的,还请大王恩准。”

“这……”咸王犹豫,遂看向百里燕问道:

“永兴侯意下如何?”

“回大王,臣愿让出主帅,追随赵帅,绝无怨言。”

“那好,寡人改命大司马永兴君为三军统帅,永兴侯改任副帅,卢卿继续以大司马使之职随军出征,陆亭训大将军尽速移交陔陵城防于禁军,另着太尉张佑,即刻返回陔陵复职,总督各路军马粮草辎重,即日起,我国对卫宣战!”

对卫战事出乎意料的开局登场,既没有利益诉求,亦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以至于消息传开之后,各方势力犹感是做梦。

太子府后花园中凉亭下,早朝刚散不久,对卫宣战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西寰是最先得知开战消息的第一人。

“什么,咸王对卫国宣战了!”

“是的公主殿下,太子传来的消息,内阁一致同意,对卫宣战。”

季宁飞快说道,父亲季锦昇说:

“难道长孙妥协了吗!”

“不可能!”西寰否定道:“若是长孙妥协,本宫怎一点消息也没有。”

季锦昇这时又说:

“可若不是长孙妥协,咸国发兵做什么呢!”

“父亲,据太子传出消息说,百里燕担忧卫国沿江攻取房岭、糯汤扼控下游水道过江攻取高蓄、清田。”

“这……恐怕是百里燕之托词,骗骗太子与文吏可以,焉能骗得过行伍之人。”

“长孙主力尽在西南,东南守军较为薄弱,卫国由东线攻入房岭等郡确实要比西线作战更为容易,然东线接壤之地丘陵居多,卫国纵然猛攻,没有个一年半载哪里能打下四个郡。更何况打下七个郡便是耗费了两年,攻取四郡绝不会少于一年。

百里燕此时出兵根本毫无道理,即便担心下游水道被卫国所控,大船作战不便,然咸军亦有内河三五千石战船,其战力在卫国水军之上,加之还有火炮,咸国水军根本无需担忧卫国扼控下游。”

季锦昇分析得不错,咸军是一支远海作战与内河作战兼备的水面力量,尽管大船体形限制了战舰在内河的机动,但咸军也装备有大量内河三千石、五千石战船,列装有海军淘汰的637型舰船钢炮,具备压倒性优势。

卫军要渡河,就必须坐船,即便依仗陆地火炮支援,但也不可能全线铺开。因此咸军完全有能力全面封锁航道,杜绝卫国渡江,甚至主动出击全歼卫国水军也不无可能。

但问题也来了,百里燕主动出兵的动机是什么?既没有得到长孙的允诺,同时还要面对处于守势的卫军,咸军强攻之下占不到什么好处。

“不对,其中定是有诈。”心中暗忖,季锦昇与西寰说:“殿下,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百里燕定是还有我等所未知雷霆手段。”

“能有何雷霆手段,难不成还如上次招降纳叛收编叛军一般,买通卫军投降,他做梦呢!”

叛军不同于正规军,士气低迷的叛军更不是正规军。任何一支正常的正规军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和国家诉求,要想瓦解绝非易事,瓦解一两支容易,瓦解多数根本不可能。

叛军是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混杂组织,其没有统一的号令没有可以团结部众核心的诉求和价值观,因此在诱惑面前,乌合之众的叛军更容易被物质所收买,如果无法被收买,也意味着其本质上已不同于普通叛军。

因此继续收买政策并不是明智之举,西寰当即予以了否定。但百里燕的为人西寰非常清楚,她又不得不相信季锦昇的判断是正确的:

“前番挫败了百里燕讹诈两郡时,季将军断言百里燕不会出兵,而今百里燕反其道而行,季将军以为其能有何雷霆之举?”

“公主恕罪,此番属下也猜不出百里燕究竟意欲何为,眼下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静观其变。贸然再做干涉,只怕百里燕再生变故,中了其奸计。”

西寰脸色不悦,但她何尝不知道百里燕根本就是个怪物。

“罢了罢了,即刻差人去将马仲宁召来,本宫要见他。”

“诺,属下即刻去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恰似寒光遇骄阳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竹马他有自闭症 黑色虚言 惹婚成爱1总裁上司,请留步 无限群芳谱 不当替身后,我上婆媳综艺爆火了 西游番番版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古典白话合集 三国小术士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蓝星之星际之旅 魔艳武林后宫传 末世女配反逆记 鬼吹灯 即鹿 天才狂女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血火河山 重生南非当警察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红楼之薛霸王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无敌天下内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战火与权力 绿茵表演家 三国之一马平川 北宋诡事录 大秦:开局三千精甲复国称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回到大明当才子 捡个女帝当老婆 神仙门 
最近更新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堪破三千世相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庶民崛起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纨绔世子觉醒 明风再起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嘻哈史诗看古今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帝国行 督金卫 - 帝国行txt下载 - 帝国行最新章节 - 帝国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