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监国

一剑白骨哀

首页 >> 锦衣监国 >> 锦衣监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配修仙:小师妹的逆袭 诡道求仙,从将自己炼成傀儡开始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都市之逆天修仙 银锁金铃记gl 洪荒之盘王证道 大道惟一 我家徒弟又挂了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从前有座灵剑山 
锦衣监国 一剑白骨哀 - 锦衣监国全文阅读 - 锦衣监国txt下载 - 锦衣监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534章 治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面对贾愿带有考核意思的问话,诸葛亮微微一笑,从容不迫,朗朗言道:“主公的决定很英明。我军连续数年以来,北抗辛蛮、刺塔;南击红巾余党;西进京城破董猛;东渡大洋剿水寇,将士们南征北战,早已疲惫不堪,若此时举疲惫之师远征袁丁,即便是胜,也是惨胜,亮以为此不可取。”

话锋一转,诸葛亮继续说道:“休养生息虽为良策,然必须要有相应对的法度来支撑,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亮以为,主公应破除旧有的一些律法,制定顺应时势的新法,让治下百姓们有法可依,军中将士有法恪守,这样一来,军中府中秩序井然,上下一心,数年之后则大事可期。”

说实话,开始的时候,一些将官对诸葛亮礼敬,完全是看在姜宁的面子上,认为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纵使天纵奇才,但毕竟年纪还小,尚不足以托付重任。没想到诸葛亮一席话说下来,有理有据且见解独到,让原本心中不服的将官们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地听着诸葛亮的分析:

“至于开办学院之事,这个提议虽好,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众所周知,当今世上最好的学府莫过于鹿门山学院了,水镜先生和吾师庞德公两位高士坐镇鹿门山,天下名士,无不仰慕,主公若想开办学院,至少也要找几位名动天下的鸿儒来镇场,才能和鹿门山学院一争高下,否则的话,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前来潜心修习就会有难度”

顿了一顿,诸葛亮继续说道:“不过,主公广招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入学,教授他们各种技艺,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对主公从心底生出感恩之情,待他们学业有成,择其中佼佼者录用,分派到各个郡县和军中做官,这一点,亮十分认同。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许多颇具天赋之人,只因家室穷困,最终导致碌碌无为。主公现在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学业有成之后,必定殚精竭虑以报主公培养、知遇之恩。此不但可以解决我军现在中下层官员奇缺的窘境,说不定,还可以发掘出一些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才出来。”

说道这里,诸葛亮眉头一皱,又说道:“先前亮曾言,开办学院之事困难重重也在于此。主公越过世家豪门,给了寒门士子一条康庄大路走,那么最后,必然导致那些士族无路可走,试想,大批天下寒士都被主公收拢,那些世家望族又怎肯甘休,必群起而攻我?所以,开办学院之事,主公还要慎重考量,要么就不办,要办就要文武并进,彻底压制士族门阀。”

缓缓吐出一口气,诸葛亮又道:“至于数年之后,我军休养生息之后又该何去何从,亮在来时的路上亦曾反复推敲。亮以为,方今天下,诸侯并起,现在主公元气大损,其他诸侯必定趁机扩充实力。陈留宇宫照烈,实为当代枭雄,他必然会将陈留颍川等地连成一片,进而图谋兖、豫,此人,乃是主公亦敌亦友之劲敌;河北袁丁,虽因伏击主公之事,名声大损,但其毕竟家室深厚,门生故吏遍天下,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因此,袁丁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他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鲸吞冀、青,并且虎视徐州,此人,是主公以后进军中原的第一道考验,我军应当把他放在首要目标之上,时刻注意他的动向。”

“除此二人之外,江东孙氏世代英豪,江东又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孙氏久后必为一方霸主。不过主公与孙氏渊源深厚,幽、并与江东之间,又隔着整个中原,因此,主公和孙氏短时间内将无利益冲突,可以和孙氏结为联盟,在江海之间用船只互通往来。以为犄角之势。”

“剩余的荆州元表乃是守城之主,胸无大志;益州元璋,昏庸暗弱,必不能长久;南阳袁白,为人刻薄,全无人主之姿……凡此种种,皆非主公敌手,不消数年,这些人中必然会灭亡大半。”

“假设亮以上种种判断皆已成真,天下之势则渐趋明朗,主公可兵分两路,主公自引一军南下征讨袁丁,将冀、青两州纳入治下,则退可自保无虞,进可虎视中原;再派一上将北上,清剿辛蛮、刺塔、鲜卑及余扶等异族,然后施以教化,令其或迁居内地,或恪守汉律,则我军北疆无忧,可安心以向天下矣。”

至此,诸葛亮已经把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整个大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落针可闻。良久之后,姜宁方才在诸葛亮构想的宏图中清醒过来,举起双手,慢慢的鼓起了掌。随着姜宁的鼓掌,其余文武们也都钦佩的站起身来,向着诸葛亮抚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绝。

贾愿笑呵呵的说道:“恭喜主公再得一大才。”姜宁哈哈大笑道:“孔明之言,诸君觉得如何?”

因为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姜宁识人之明的名声,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诸葛亮也因此正式确定了姜宁麾下第一能臣的地位。其大局观的洞察和细节上的微控,都足以让其他人心悦诚服。

在散会之后,姜宁让赵虎妥善安排崔州平等三人食宿问题,然后把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鲁肃、徐庶以及顾雍等文官留了下来,共同商议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几人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先对内部官员进行局部调整,以便让众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身份问题,姜宁封给他大都督司马之职,总览幽、并二州军政大权。同时。姜宁还把涿郡太守崔守官升一级,出任并州牧长史,随同高顺前去并州整顿州务,随同崔守同去并州的,还有和诸葛亮一同前来幽州的崔州平三人,经过诸葛亮的推荐,觉得他们出任一郡太守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崔守升迁后空出来的涿郡太守一职,则由荀略推荐的张既担任。

其次,就是李儒的身份亟待解决。李儒是新近投效姜宁的。以前曾是董猛麾下的谋主,考虑到他的性格和能力,姜宁在明面只封给李儒一个参军的职位,但却把新组建的潜龙交到了他的手上,等到潜龙训练成型之后,贾愿就撤出潜龙,由李儒来掌控潜龙这支特殊部队。

在武将方面,姜宁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因为姜宁现在兼任着幽并大都督之职,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基本上镇守北疆的官职,姜宁都可以自由分封。除了冠军将军赵虎、征北将军马越和镇北将军黄勇这三位已经升无可升的武将之外,其他武将基本上都是官升一级,张冲等人在原职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升迁,姜宁还上表请元协下旨封他们为列侯。至于齐天,姜宁对他倒是不太好直接进行封赏,毕竟齐天的并州牧的职位是元协亲封的。还有着奋威将军的名号,于是姜宁同样上表元协,请求封齐天为飞龙将军。

对官职调整完毕之后。姜宁又把调整的方向指向了军队之中。因为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营精锐损失惨重,所以姜宁把公孙入云原有的白马义从并入天归营,把高顺原有的陷阵营并入地归营,并在军中挑选精锐之士并入两营之中,不论是幽州人还是并州人,甚至是已经迁居到幽州的刺塔人,只要忠诚度没有问题,作战勇猛的,都有被选中的资格。姜宁还把此次扩充的名额放宽,限定每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多招收一万名精锐,使每个营的人数达到两万之众,进而升级为军,不再称营。

同时,麒麟营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人数同样也维持在两万左右,与天归、地归一样,今后将被称为麒麟军,而不再称营。在原本的三军精锐扩充之后,姜宁还单独成立了一军,号飞龙军,这支军队全部由精锐骑兵组成,与天归军不同,飞龙军将配备长柄兵刃和全身重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作战部队。飞龙将军齐天,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同样,齐天麾下的并州狼骑,也将全部并入飞龙军,除了四军精锐之外,姜宁并没有再扩充其他的兵员。四军精锐扩充完备之后,就将达到八万之众,其余的军士也有七万余人,姜宁麾下的人马届时将达到恐怖的十五万。这样一个数字,对于偏远的幽、并二州来说,已经是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幽、并的人口本来就不如中原各州,赋税粮草也较之相差甚远,能维持十五万大军已经相当艰难。而且姜宁不可能穷兵黩武,他还要留下足够的青壮劳动力来保证两州百姓的正常生活。

即便是像现在这样,把军队的人数维持在最低线上,姜宁依然感到头疼不止。在沙县一战中,天归和地归两军精锐丧失的战马、铠甲、战刀等军备,虽然在战后回收了一些,但大部分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能再配备到军中使用了,尤其是战马,补充起来颇为困难。还好贾愿细心,把死去的战马身上的马蹄铁等装备都回收了回来,否则的话,重新打造可供数万匹战马装备的马上三宝,那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太始商会的财力不是无限的,可禁不起姜宁这样挥霍,通过预算,姜宁得知眼下太始商会的财力,最多只能供应两支精锐军队的重建,其余的两军精锐和普通士兵的军备物资问题,还完全没有着落。太始商会发展的虽然迅速,但毕竟时间还短,成立至今还不足五年,尚不能独力应付这样规模的扩军。

当务之急,是要在短时间内尽快筹集一笔资金,重建麾下的精锐大军。同时,书院的建设也要尽快提上日程,还要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招揽几名德高望重的名士压阵,才能起到广招学员的效果。另外还要制定一系列适合幽、并二州发展的律法,使治内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促进经济上的发展。

接下来的几天,姜宁陷入了无比的忙碌之中。既要组织精锐军队的重建;又要亲自视察场地,以便建设学院;还要时常去太始商会总部,和外公易老丈核算财物的具体运用,忙的他甚至都没时间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了。用后世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就是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事业奋斗中去,这句话,简直就是姜宁眼下处境的最好诠释了。

就在姜宁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个人的到来,让姜宁不得不抛下手头所有的工作,亲自去迎接此二人。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姜宁的父亲元鹰和岳丈锦尚。迎入府中之后,姜宁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恭敬的问道:“父亲,岳父,你们怎么回来了?”

元鹰冷着一张脸,哼了一声说道:“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父亲?某问你,你回来之后,可曾去拜望过为你日夜流泪的母亲?可曾去看望过为你牵肠挂肚的衣儿?”

姜宁被问的张口结舌,小声的回答道:“孩儿这不是忙么,各种事情都快把孩儿累趴下了。”

元鹰听着姜宁的辩解,脸上的怒气更盛,刚要开口斥责,一旁的锦尚伸手把元鹰拦了下来,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元鹰兄,你就收起严父的架势,也不知道是谁一路上喋喋不休,担心姜宁的安危来着。”元鹰老脸一红,重重的哼了一声,坐了下去不再说话。

锦尚转过头看着姜宁,笑呵呵的说道:“姜宁,老夫和你父亲前来,没有别的意思。本来就是想来看看你,担心你在沙县一战中受到什么损伤。后来听说你上表天子,表奏麾下文武升迁之事以及开办学院一事,老夫和你父亲就向圣上讨要了天使的差事,借机回来帮助你。”

“帮助我?”姜宁疑惑的问道:“您二老均是朝中重臣,难道还能一直留下来不回京城了吗?”

元鹰伸手指了指锦尚,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你这个好岳父,逼迫着为父辞了官职,告老还乡,一同回来帮你打理那些琐事么?!你岳父连自己的府宅都变卖了,准备资助与你,你还不赶快谢过你岳父!”说到最后,元鹰原本略带严厉的语气,慢慢的变得软化了下来。

锦尚伸手入怀。缓缓掏出两样东西,左手拿着一卷圣旨,右手捏着一张清单,同时递给了姜宁,口中说道:“这是天子的圣旨。天子已经同意你表奏的一切事情,准许给你麾下众将加官进爵了,并颁给你临机专断之权,你可以自主裁定幽、并两州内的一切事物。至于这张清单,是老夫的全部家产。老夫把家产变卖之后,换来的钱都记在上面,现在老夫可是身无分文穷鬼一个了,以后就要靠你赡养了。”

姜宁心中一阵感动,伸手接过圣旨和清单,有些哽咽的说道:“岳父大恩,某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小婿给你叩个头。”锦尚虽然是鸿儒。但为人清廉,手中自然不会有大量的财富,可是这份情义,却让姜宁感动至深。连见到天子都不用跪拜的姜宁,在温暖的亲情之下,心甘情愿的对锦尚行起了跪拜大礼。

锦尚笑呵呵的扶起了姜宁,向着元鹰一指,说道:“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父亲,为了回来帮你,他可是抛弃了一生的坚持。他那里,还给你准备了一份厚礼呢。”元鹰闻言,微笑着向着堂外招了招手,数十名随行军士抬着十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把箱子放在大堂中之后,向着姜宁行了一礼,之后就垂首退了出去。

姜宁疑惑的看着眼前十几个大箱子,惊诧的说道:“父亲哪里得来这许多的财物?”元鹰被姜宁的这句话气的差点没跳起来,怒斥道:“混账!你这个不孝子,为父为官清廉,上哪给你找这么多钱去?自己打开看看。”

姜宁迟疑着打开了一口箱子,跃入眼帘的却并非是他想象中的金银珠宝,而是一捆捆的竹简。元鹰的声音再度响起:“看清楚了么?为父为官清廉,一个铜钱都拿不出来。这些书简,是为父在东观临摹来的副本。东观内所有的藏书,为父都抄录了一份,现在,这些临本都是你的了。”

东观内所有藏书的临本?姜宁惊讶的长大了嘴,不可置信的看着箱子内的书简。眼下,姜宁正为开办学院的事情发愁,父亲恰到时机的送来这些书简,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东观,是皇室的图书馆,里面藏有各种珍稀且极具研究价值的藏书,可谓是汇集古往今来所有文明的大成之所,因此,东观内藏书的价值,单从文明方面来讲,甚至不亚于黄金。姜宁得到这些藏书,就等于得到了天下间所有学问的总纲,完全可以把这些藏书当做教学大纲来使用。

更重要的一点,东观内的藏书,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对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人都想一饱眼福却不得其门而入。现在姜宁有了这些藏书,还怕招揽不到名望足够重的教师么?还怕招揽不到数量足够庞大的学员队伍么?姜宁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临本,真想大喊一句:临本在手,天下士子尽归我有!

转过身,姜宁带着兴奋地神色,刚要好好谢谢自己的父亲,元鹰却摆着手说道:“其实,为父之所以能把这些临本带来幽州,是圣上的意思。你若要谢,就谢圣上。”姜宁闻言顿时醒悟了过来,东观是皇室图书馆,历代皇帝都对东观的防护极为严密,若没有元协的同意,纵使元鹰有着皇伯的身份,也不能私自抄写东观内的藏书。

姜宁面向京城的方向,缅怀的呢喃着:“小协子,多谢了。”

“好了,现在公事都说完了,咱们该说说私事了。”元鹰开口打断了姜宁的思绪:“随为父入后堂去看望你母亲和衣儿。”

听着元鹰的话,姜宁的脸上又是一阵尴尬。自从回到幽州之后。姜宁还没有去看看望过母亲母亲和妻子锦衣,倒不是姜宁薄情寡义,实在是因为孙尚香的事,让姜宁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们了。现在元鹰提出去后堂,姜宁只得硬起头皮,跟随在元鹰和锦尚的身后,走一步蹭一步的向后堂走去。

一路上,姜宁都在思索稍后见到母亲和锦衣之后,该如何开口把孙尚香的事情告诉她们。谁料刚刚走到后院门外,就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衣儿姐姐。你的琴声真好听,不像尚香,只会舞刀弄枪的。不如,你教我弹琴。”锦衣的声音随即响起:“琴技只是小道。姐姐到是很羡慕你呢,舞的剑那么有气势。若是姐姐能有你的一招半式,也能在战场上守护夫君了。”

这是……孙尚香和锦衣的对话?姜宁立刻感到自己的脑筋有些不够用了,她们俩是怎么玩到一起的?听口气,好像还相处的很融洽?她俩,不横眉冷对,姜宁就要烧高香了,可是现在怎么会是这么一个状况?而这个状况,到底又是哪样的状况啊?姜宁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脑筋出现了短路的问题。

步入后院,姜宁急忙抬眼看去,看到锦衣坐在椅子上,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张古琴;而孙尚香则是斜倚在锦衣的身上,双手环抱在锦衣的脖颈之上。看二女的样子,分明就是闺密一般,哪有半点隔阂。

“你们……怎么会……”姜宁张口结舌的想问清楚两人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可是却又不好意思当着元鹰和锦尚的面。把想要问的话直接问出来,欲言又止的样子,让锦衣和孙尚香同时爆发出了银铃般悦耳的笑声。

听到二女的笑声,易月从房间中走了出来,笑着说道:“你们两个疯丫头,又在笑些什么?”一句话刚刚说完,就看到了站在院子中的二老一少三个男人,脚下的步伐顿时停止了下来,定定的看着姜宁,眼中早已湿润的不成样子,大滴大滴的泪水,滑落脸庞。

看到母亲落泪,姜宁心中羞愧难当,连忙上前两步,跪在母亲面前,自责的说道:“母亲,孩儿不孝,让你担心了。”易月放声大哭了起来,将姜宁一把搂在怀中,伸出右手在姜宁的后背上用力地拍打着,边打边哽咽的说道:“翅膀长硬了是么?回来都不知道先来看看娘了是么?还差点丢了性命,你是想让娘为你操心死不成?”

元鹰急忙走上前去,低声劝慰着妻子:“夫人,好了好了,姜宁平平安安的回来,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啊,当着衣儿她们的面,你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再说,姜宁现在已经是幽并大都督了,不是小孩子了,你多少要给姜宁留点颜面才对……”

“你住嘴!”易月对着元鹰薄怒的说道:“你还说这些?当初要不是你,让姜宁八岁就上了战场,又怎么会有今天这许多烦恼?还有,当初你一个人跑到京城去了,把我们孤儿寡母扔在幽州,你个没良心的”

元鹰的惧内是出了名的,在儿媳面前被易月指着鼻子一顿痛斥,元鹰涨红着脸,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到哪里了。最后还是锦尚站出来解了元鹰的窘境:“算了算了,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说那些不开心的事做什么。”说着,锦尚还向元鹰暗中使了个眼色。

元鹰会意,拉起易月的手,向着房中走去,边走边小声说道:“夫人,某给你赔不是啦,有话咱们到房中慢慢说,你看,姜宁和衣儿他们还在呢,多少也给某留点面子是不是……”在元鹰的语言攻势之下,易月这才破涕为笑,白了元鹰一眼,然后跟随元鹰走进了房中。

元鹰夫妇进入房间之后,锦衣款款走到锦尚身边,向着锦尚福了一福,然后父女俩就在一旁说起了悄悄话。说起来,锦衣已经数年没有见到父亲了,虽然她心中很想和久别胜新婚的姜宁温存一番,但也不忍心就此冷落了自己的父亲,要不怎么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呢。

另一边,孙尚香轻轻走到姜宁身边,在姜宁的耳边轻声说道:“伯母好霸气哦,我以后就要像伯母那样!你觉得怎么样?”孙尚香的这句话,顿时让姜宁泪流满面,一脸委屈的看着孙尚香,可怜巴巴的说:“不要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最后一页 逆青春 福艳之都市后宫 白色年华 花都太子 大奉打更人 完美世界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魔艳武林后宫传 超级电力强国 无限群芳谱 艳福不浅 诛天之六界共生 斗罗土着 快穿:回收金手指从种田开始 权力巅峰 第九特区 快穿攻略之赚钱养反派 他的小祖宗甜又野 红尘都市 
经典收藏无限之美剧空间 九鼎记 不灭武尊 穿越从龙珠开始 白袍总管 主角?我夜风打的就是主角! 人在综武,我攻略女侠就变强 极道仙圣 苟在修仙界当灵脉 我儿是天命之子 明经书鉴录 人在六扇门,签到破案成剑仙! 洪荒之冥河问道 浮生流雪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异梦红尘 开局聊斋打铁十五年 漫漫武仙路 重生之最强审判 邪医毒妃 
最近更新多子多福,从穿越段正淳开始 修真与机甲的命运交织 携众美争霸业 穿越后我成为了弃女 开局获得武侠基建系统 红衣侠女 锦衣卫,杀敌屠神,我的加点人生 浮萍千里飞天下 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 穿越从金庸到洪荒 北域兽灵 清霄剑 综武:我欧阳克反派到底 最强系统:笑傲九霄 摆烂宋青书:坐等掌门之位 剑影狼魂谁主江湖 穿越诸天,我的系统不对劲 高武:我的软饭系统早到了20年 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锦衣监国 一剑白骨哀 - 锦衣监国txt下载 - 锦衣监国最新章节 - 锦衣监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