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铜

平老爷

首页 >> 标铜 >> 标铜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北朝帝业 康熙大帝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奋斗在红楼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帝国吃相 
标铜 平老爷 - 标铜全文阅读 - 标铜txt下载 - 标铜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五章 羁旅同舟期共济(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庆过半,节日快乐,求票】

浪花和流水伴着两岸绵延不尽的马桑树林缓缓移向身后,阳光间或从林间透到船上,让原本就有些破旧的船身看起来更加斑驳朽烂。只有偶然出现在云端的一两只苍鹰追逐着自林中惊起的鸟群,能够让人提起一些抬头的兴趣。

这两日过得颇为单调,但这样单调的日子,却让船上的许王两家亲近了不少,连带着廖四、王小六等人和许家的伴当都有了话说,原本就是简单隔起的前后舱更显得没有了拘束。

两日的交往,许成名知道了王星平是贵阳城王氏一脉,才刚刚十四的年纪,却已是顶门立户的少东,感叹于命运多舛的同时,对这位还是半大少年的后生更是多了几分敬重。

而王星平也知道了许成名家是赤水卫世袭的武职,他自猜得不错,这位许老爷的确是卫学生员的出身,至于究竟是袭的何职,王星平不多问,别人也并不多说,矜持中带着的城府,让人小觑不得。

“想不到天成你竟是初次出远门,真不知你这脑子里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许尽忠没口子的称赞着王星平的博学,他虽也在卫学读书,但归根结底还是武人世家的『性』子,这一路王星平历数沿途地理历史,兼论天下大事,连着许成名在旁听了都不住点头,暗暗在心中又为这少年记下了一笔。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以小弟看来,若是真能读上万卷书,也不比行万里路稍差了。”

“可小弟又想,这世上能够行得万里路的又有几人?倒不如先读万卷书实在。”

王星平说完大笑,许尽忠也不拘束。

“可天成也称得是学以致用了,你昨日说被荐了在阳明书院读书,今日看来,倒真是传承了阳明先生的衣钵。”

阳明书院正是王阳明的弟子为承心学宗旨而建,贵州龙场又是王阳明曾经的道场所在,故而此地的读书人对于心学倒是都有极好的观感。

王星平谦虚道,“学以致用却不敢当,只是秉承了阳明先生的教导,能够做到格物致知已是不易了。”

“哦?天成可是于格物上有了什么心得?不妨说来听听,正好解闷。”

王阳明所言的格物在于一个格字,乃是穷究物理之意,但于此道中,确实比一般的学问要有趣许多,故而年轻人感兴趣倒是正常。

许尽忠被勾起了意头,他于心学也有所涉猎,只是对于这格物之说一直不甚明了,虽然对于面前的这位博学少年颇为敬重,但也不认为其小小年纪便能参破学究天人的阳明先生留下的功课,格物可是心学四句中的最后一层,境界自不必说。不过就如所言,权当解闷而已,以王星平这几日展现出来的才学,想来说出的东西至少不会无趣。

却听坐在一旁的廖四道:“依我看,这有什么学问,就如这半边桥的酒好,那便是真学问,别处学也学不来。”

廖四说这话听着便知是醉了,王星平也不理会,笑道:“廖兄弟莫要聒噪,自去吃酒便好。”

说完又转头对许尽忠表了歉意,“小弟这点感悟也不敢称是有所得,只是试着说说。”

“为兄恭听天成高见。”许尽忠说完先自饮了一杯,虽不算是充满期待,也算是认真听教的模样。

就听王星平慢声道出了一句:“‘湖广熟,天下足’。”

湖广和贵州、四川隔着不过一省之地,尤其贵州的粮饷还要多靠湖广出产的输运,这一句如今即便在北方,都是百姓们耳熟能详的俗谚,许尽忠若说没听过,那就只能是成心和王星平抬杠了。

“可这话若是在宋朝,却是没有。”王星平赶忙补充,靠着借用名句引话题,最忌讳的便是打哑谜。

许尽忠正不知王星平话中意思,就听站在船头一直听几人闲聊的许成名先自答了出来,“宋季常说的倒是‘苏杭熟,天下足’这句没错,那时的两湖都还是遍地瘴痢之地,倒是种不出粮食。”

王星平暗自感谢了许老爷的配合,呵呵笑道:“许兄可知这‘天下足’是如何从苏杭到了湖广?”

许尽忠摆出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也不多话,就听王星平娓娓道来。

“其实不止湖广,再早一点,天府之国说的是关中,可到了八王之『乱』,晋室南渡,这天府二字才又给了四川,这都是沧海桑田之变,正好应在了阳明先生的格物之说上。”

这一说倒也不稀奇,若是没有千里沃野,秦汉两朝如何会定都关中?可换到现在,陕西出得最多的却是流民。

“宋时湖广有西南夷,各处土地也多沼痢瘴气,若要说能成为如今的鱼米之乡,那也是到了本朝才有的气象。”

“小弟也曾查访过往来贵阳的商贩,更是对比过嘉靖以来公开的各地公文,以苏杭为例,其地的上田年产谷是六石,折米当在三石,加上一季的春花也有一石半,总计就是四石半的出产。”

“而长沙府嘉靖初时上田也才两石半的出产,可到了如今,已经多有一年能收七石谷子的好田,折成糙米也有三石半了,换在五十年前,可是想都不敢想。”

“再说广府,许兄和先生可知南海县的上田随随便便一年便有五石精米的出产?”

许成名沉思片刻,道:“这个倒是听广里来的商贾提起过,两广的田地如今多是三作。”

明代以前,稻田一年一作都是常态,明时南方两作开始普及,但三作的水稻还是要更南面的广东才能做到。

王星平接着道:“那广南与湖广比更是烟瘴地面,可现在也是物阜民丰的好去处了。”

许尽忠道:“是了,听说外洋的红夷在广州城也多有居停,还带着不少好货品。”

能够视远如近的千里镜,他听人说起过,可是一直无缘得见,心头也痒过一阵。关于外夷不能随便拘留城中的规定,王星平并未予以纠正,但只要将话题引了出来,便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许成名也道:“说起来郭抚尚在任上时也多提及泰西的学问。”

郭抚说的自然还是郭子章,隆庆开海以来,随着沿海口岸外夷渐多,在国内又有利玛窦这样的泰西‘大儒’和李之藻这样的虔诚信徒推动,西方的格物之学早已在士大夫中兴起了一股风『潮』,前任贵州巡抚郭子章向以务实着称,对于泰西的诸多学问也是一向推崇,这在贵州的读书人中并不算是什么秘闻。

王星平听了便不失时机的介绍起他所知悉的格物之学现况,“确实如此,听闻京中徐赞善也在燕郊屯田,用的正是泰西的农法。”

“方才听天成你一番说,难道你这格物之学是着落在洋夷身上?”

许尽忠对于新奇的想法从来不会觉得奇怪,尤其是从这位天成贤弟口中出来。

倒是王星平老成得很,如今他虽然喜好宣扬见识和自家的格物之学,可终究只是为了扬名,那是张汝霖传给他的科场法门,正与日后的营销之术暗合。可要在此时扬名可不比后世,那得是实打实的好名声,若是给人留个喜好空言的恶名可就不妥了,故而说话也要有所依据。

“圣人说过,礼失求诸野,在这格物之事上想也是一般道理。”

“许老爷世居这赤水河边,川南和黔北一带的田地出产当是清楚的。”

许成名点头道,说着实情:“上田也就一两石,中田许多一年的产出都不满石。”

王星平自然知道,即便到了清代,各地的田产依然是靠天吃饭,贵州土地贫瘠,每亩产粮不足四川的一半,这是水肥与气候的缘故,倒不是农户们不勤勉,实在是环境使然。而要改变现状,就只有依靠科技一途,王星平询问贵州田地的亩产,也是要引出下面的话题。

“真要说起来,贵州乃至播州,归附中国也就是宪宗朝以后的事情,即便如今,地方也多是羁縻之制,汉民比起土人稍好一些罢了,还懂得积肥烧荒,但比起江南还是差得多了,再说两广和湖广自宋代拓植到现在也有五六百年了。”

“朝廷想要改土归流,官府想要保境安民,根结还在钱粮上,若是能够引入泰西的农法,让职方所出能供职方所耗,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再有汉民外逃他省,这也实是一桩好事,我与张学宪都是一般说的。”

改进农法,这是快速提高粮食产量的不二法门,如何获取土制的氮磷钾肥,王星平多少知道一些,再加上此时西方农法的书籍多少也有一些传入,并不担心无所依仗。但话还必须要借着洋夷的口说出来,否则是没有人会去相信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来说什么农事,要知道即便是如今,王星平也是个尚未下过田的富家少爷,真以为有人会去信什么‘天授之才’不成?

最后王星平自然还不忘把张汝霖给抬了出来,逢人便说自己是学政官的门生,那是卖弄,但如他这样潜移默化的点出一段关系,那就是高明的提醒。其实关于他与张汝霖的关系,许尽忠的伴当之前便从廖四那里‘打听’到了。对于许成名的身份,王星平心头也有了个大概,看言谈就不会是什么不入流的,只是不说破罢了,但既然好歹没有穿越到一般的破落户人家,他便更要好好将自己包装一番,而紧扣实际恰恰是其生平最大的优点。

许成名是武职,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不会不懂,赤水卫当着水西北上永宁的官道,不是寻常地方。这么些年,安家尾大不掉,可不是因为官军不想做事,实在是一旦沾上军事,便处处离不得一个钱字,是以西南的改土归流才会艰难。

“我倒是知道泰西的火器犀利无匹,比之我大明的火铳,威力更甚。”

不出所料,许老爷成功的将问题从粮草扯到了军械上,这也是此时士人对于军事的态度,后勤自然重要,但做起来太难,好在此时无论官军还是土酋,都是一般做派,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的轻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话连说书的都懂。大明工部所造的火铳,不光威力不足,质量更是堪忧,光是炸膛一项便能让人敬而远之,故而虽然从国初时火器便已经装备军中,但越是到了后面的几位皇帝,用得倒是越少了。

“那是因为泰西的工匠用了新的法子。”

王星平接话很快,重要的话语不需太多,能够点到关键才是。

许成名听了王星平的话,果然眼前一亮,“天成?难道你知道泰西火器秘法?”

许老爷不像自家儿子,识人的本事不差,一路行来,自然能够清楚眼前的少年学识非凡,既然天下地理都能如在掌中,不知从什么地方读到过泰西的火器秘法也就不算是多么让人惊讶了。

王星平自然知道大明的火器和此时最先进的枪械区别在何处,作为军事人员之一,这些相关的技术史料他可没少涉猎,但之所以没有对人宣扬,还是有着要待价而沽的心思在。

“可惜,星平不过一商人,私造火器在大明可是死罪。”

许成名那瞬间燃起的心情似被少年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当头浇灭,但马上便发现的话中的重点。

面前的少年分明在说——在商言商,私造火器在大明的确是死罪不假,可若是官造呢?王星平等着对方揭开神秘的面纱,同行了这几日,眼看离着合江越来越近,正好试探一番。

可王星平的心中决计没有想到,许老爷此时心头冒出的一句正和以前评价过他的那人一样。

‘真是只小狐狸。’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超凡大航海 综影视:路人甲穿越之旅 快穿文影视剧 网游之修罗传说 渣男洗白手册 欧皇?我吗?也就十连出金吧 寂寞繁生 神反转之大力出奇迹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诡事绘 重生豪门女学霸 争雪 深海世纪 逆青春 无限群芳谱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孤鹰惊世 最后一作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deepseek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重返十三岁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锦衣血诏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标铜 平老爷 - 标铜txt下载 - 标铜最新章节 - 标铜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