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首页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的智慧 大夏第一假太监 无敌天下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兵锋无双 奉系江山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帝国吃相 大宋之最强纨绔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诫子书】

正如皇帝登基继位要讲究名正言顺一样,每个朝代在兴替之初也会面临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正统,也就是合法『性』问题。

比如汉高祖皇帝原本只是一个亭长,比六国贵族不知低贱了多少,凭什么最后是他坐天下?又凭什么是刘氏世世代代为天子而不会轮到别人?

当然,普通的底层黎庶是不会考虑这些事的,他们在乎的只是皇帝与臣子能不能让他们太平安生的过日子,但他们也需要一个永永尊奉刘氏的理由。而且治理一个国家首要的还是知识分子,越聪明的知识分子就越比普通黎庶要难说服,所以在汉代建国之初,刘氏就一直在急于寻找一个合适的理论,用来解释上述的两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只要一直存在,刘氏的皇位就不能说是万年永固。

幸而在孝武皇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他所提出的理论不仅解决了刘氏的燃眉之急,更是妥善的解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以及刘氏受命于天,治理万民的合法『性』问题。

那个人的名字,叫董仲舒。

他将先秦传统儒家学说与法家刑名之术、阴阳家思想结合吸收,重新打造了一套以《公羊春秋》为中心的所谓的新儒学,也就是今文经学。里面所包含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迎合了孝武皇帝的需要。今文经学也由此成为汉代官方的主流思想,从此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局面。

但是随着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今文经学自身开始出现偏离了经文微言大义的道路,变得繁复而空洞,已经不适用于治理天下,再加上王莽篡位改制的理论需要。已经渐成气候的古文经学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与今文经学分庭抗礼,争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而且大多推崇古文经的都是关西士族、通习今文经的则是关东士族,古文经学之争,由此也演变成了关东关西两方政治集团与学阀的较量。

这一争,便是两百多年。

对于皇帝来说,只要符合当前时代的需要,古今经学那个占主流都无所谓,而曹『操』有罪无罪,也全在皇帝一念之间。之所以要搞出这么大的议论,其实还是想借此机会试图改革贯穿汉代四百多年的古今经学的分歧,将其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新的儒学。

所以在见到众人之后,皇帝开门见山:“太学如今是什么个议论,诸君都知道吧?”

众人互相看了看,默契的点了点头,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等皇帝亲口为此事定下基调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为父报仇,初衷是好的,但过程未免太过酷烈。”皇帝语气不急不慢,目光放在众人脸上一个个的看了过去:“申饬的一定要做的,但若如郑君他们所言,曹『操』滥杀无辜,该入狱等事,我看还是不必。其实诸君心里也明白,此番议论曹『操』兴师复仇不过是一个题目,真正要议的,其实还是各家之见。”

“谨诺。”崔烈最是奉迎上意,抢先说道:“两家之争,皆由《春秋》而起,《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今师徒相传,又无其人,岂能奉为一经?而《公羊》言简义深,乃孔子师徒所传,堪为正统。此次议曹『操』伐徐州,愚臣浅见,当依《公羊》所言伍子胥伐楚复仇之例,许以宽待。”

话音刚落,明经博士、颍川人韩融便出声说道:“臣附议,上古有明君贤臣,相得而天下治,是以君臣的言行要述旧合古,若是不符《五经》之义,那就是叛离经道。《费氏易》、《左氏春秋》二学师承不详,《左氏》又有失载十四事,与史相悖,焉能为经?”

这两人之中,崔烈自从提拔为侍中、主持搜集图书、编撰《皇览》以来,一直都以皇帝马首是瞻;而韩融既是当时大儒,又是颍川人,背后站着什么人,一目了然。在他们两个表明态度了之后,皇帝便把目光看向了与杨氏有世交、家传《欧阳尚书》的桓典。

对于这些祖祖辈辈都钻研一经、几乎垄断了一部经书的解释权的士族们来说,他们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新学说的崛起将撼动他们固有的地位,毕竟谁也不愿意接受自己祖宗世代沿袭下来的经书被人批判的一无是处。

“春秋决狱,向来是以《公羊》为主,如今议论曹『操』复仇之事,理当照章办理。”桓典说话滴水不漏。

崔烈见机说道:“至若郑公,臣以为彼不过为太中大夫,常去太学谈经,有些不妥,恐会扰『乱』学子修习。此事了结后,不妨将其斥退,安分本职。”

这个说法让人惊异,饶是耿直的桓典都不由侧目看了崔烈几眼。

“理不辩不清,道不辩不明。”皇帝反驳道:“郑君学贯古今经学,通习各经,是当世少有的通儒。若不借此一辩,如何得知孰优孰劣?而且太学是教授道理、研习学问的地方,焉能将郑君这样的大儒拒之门外?”

崔烈本来是揣度圣意,想迎合皇帝的,没料到会错了意思。他把话强行圆了回来,支吾着说道:“唯,陛下说的甚是,正如当年孝宣皇帝于石渠阁、孝章皇帝于白虎殿召集诸儒议论一般,总得采集众议,兼听则明。”

“正是这么个道理。”皇帝点了点头,说道:“当初孝宣皇帝召集诸儒,试图论定五经同异,以求殊途同归之法,奈何众说纷纭,难以统一说辞。直到孝章皇帝亲临裁决白虎观会议,这才勉强将二者融洽,如今轮到我辈,岂能不继承先贤遗愿,博采众长,将古今两家汇为一经?”

“这……”

众人没有料到皇帝没有打压古文经的想法,反倒是想将二者融会贯通、结合成一家的理念,这让他们先前对古文经的肆意批判显得十分尴尬,相比之下,还是桓典会说话。

古今经学并不是不能兼容,好比郑玄既精通古文经,又通晓今文经,是两家经学的集大成者,可以看出在东汉中后期的时候,古文经学已经有融合的苗头。皇帝想做的,就是破除了过去古今经学的桎梏,由自己主导古今经学二者合一的历史进程,并从中添加自己的思想。

这次议论只是个开始,想必郑玄那一边也是有这么个想法,不然他也不会眼巴巴的跑到长安来,还亲自为马日磾等人张目、推动这一场因曹『操』而起的辩论。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皇帝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正所谓‘微言大义’,有繁复虚饰则删,有不合时宜则改,当年光武皇帝删改五经章句数十万字,以定经传。如今正逢诸大儒在朝,何不趁太学议论,再编撰一部继《春秋繁『露』》、《白虎通义》之后的经传出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与你为敌 官仙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重生十岁救黑爹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快穿文影视剧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万古魔剑帝 恰似寒光遇骄阳 竹马他有自闭症 花都太子 女帝天下:美男是我的 诡事绘 机破星河 都市极乐后后宫 致后来年少 即鹿 妻子的计划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问棠gl 大宁第一衙内 魔妃快投降 萌宠狂妃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重返十三岁 红楼之补苍天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铜镜约 衣冠谋冢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穿越之原始之路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水浒之往事随风 巨宋 
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 三国之献帝崛起txt下载 - 三国之献帝崛起最新章节 - 三国之献帝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