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首页 >> 大明海图志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汉乡 江山美色 调教女王 调教太平洋 唐砖 大夏第一假太监 佣兵的战争 兵锋无双 谍影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 大明海图志全文阅读 - 大明海图志txt下载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0章 结社与结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面前这三个人,黄宗羲自不必说了,明末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的长子。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着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说黄宗羲是中国启蒙思想之父,主要是他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表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主张限制君主权力。黄宗羲从民本到民主思想的发展,启发了清末君主立宪的思潮,放在明末这个时代,这种思想很危险但也很诱人。

而另外两位,陈子龙是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崇祯二年,陈子龙二十二岁,与夏允彝、杜麟征二人在松江组织“几社”。几者,绝学有再兴之几,而得知几其神之义也。最初入社者有周立勋、徐孚远、彭宾三人。

徐孚远松江人,明末诗人,以道义文章名于时。明亡后曾起兵抗清,后追随郑成功到台湾。

陈子龙、徐孚远成立的几社便是复社的重要分支之一,复社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文人社团联合而成。陈子龙、徐孚远乃几社创始人,复社在泉州办诗会,遇上他们丝毫不奇怪。

可黄宗羲怎么也会到此?难道他也是几社的人么?

郑冲很是热情的与三个未来的大牛人物交谈起来,要知道此刻郑冲就是苦恼与手下没有更多的人才帮手,要是能拐带几个历史大牛人物至麾下,那他许多事就可以顺利铺开了。

很多时候,你想要做大事,其实不光只是资金和创意的问题,关键还是人才。一个人再厉害,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包办所有事情,手下要是有几个得力的人帮助,事情就会顺利许多。

就好像历史上诸葛丞相一般,事事亲力亲为,但最后守街亭还是分身乏术,只得派其他人去,而办这事的人又是不称职的马谡,因此才会有北伐的失败。所以人才是个关键性问题,郑冲现在有了钱,有了创意,更有了郑氏的人力物力,他需要的就是可靠而且有才能的人帮忙。

三位大牛人物现在还都是小牛,与郑冲年岁相仿,黄宗羲现下二十三岁,陈子龙二十五岁,徐孚远年岁稍大一些三十一岁,而郑冲二十岁。

年岁相当,志趣相投,通过与黄宗羲、陈子龙、徐孚远交谈中郑冲发现,三人对于郑冲是极为羡慕的。年岁比他们三个都小,三人却都还在为了科举出仕而苦苦挣扎,而郑冲却已经建功立业,得万岁爷御旨嘉奖。

好似三人这般才情横溢的读书人最渴望的是什么?就是能一展所长,为国效力,造福百姓,建功立业,名留青史啊。可惜黄宗羲现下还在发奋读书,历史上他到崇祯十五年都还科举落地,未能考上进士,陈子龙是崇祯十年才与夏允彝一起高中进士,徐孚远则更是直到入闽跟随郑氏之后,才被封了个兵部给事中的官职。

面对三个郁郁不得志的人,郑冲的功成名就自然让他们羡慕,加上郑冲刻意结交,因此相谈甚欢。

问起黄宗羲何以来泉州时,黄宗羲尚未答话,陈子龙抢着说道:“今岁太仓张乾度(复社创始人张溥字)在泉州召集复社八闽诗会,太冲(黄宗羲字)经友人周镳介绍参加复社,并与万泰、陆符及其弟宗炎、宗会等建梨洲复社,引为复社一支。太冲高才,有他加入,我复社便是如虎添翼了。”

正说话间,黄汝良与徐光启从马车上下来,两人在车上也听到了郑冲与人说话,听得是复社的青年才彦,当下也下马车来相见。

郑冲见两位老牛下车,急忙上前引见了。三位小牛听得眼前的人是黄汝良与徐光启时,更是惊喜万分。黄宗羲也不顾地上淤泥,便要拜下,口中道:“不想在此地得遇两位老大人,真乃万千之幸。”

徐光启笑着扶起黄宗羲,同时制止陈子龙、徐孚远二人同样的动作后道:“此处不是见礼的地方,三位心意我二人知道,不必多礼。”

黄汝良却面色不善,略带嘲笑的口吻道:“听闻复社来泉州办秋岁诗会,想不到一场大风来了,你们还没走,居然还要接着筹办诗会啊。可怎么只见你们三个?听闻当年复社虎丘大会时,可是来了上千文人士子,弄得是满城衣冠,诗文盈路啊。”

郑冲见黄汝良这般神态,忍不住微微一鄂,难道复社得罪过黄汝良?怎么才见面就这般冷嘲热讽的?

黄宗羲也是微微皱眉,但还是恭敬有礼的道:“本来此趟也有数百文人士子齐聚泉州的,但大风来了之后,张乾度领一众人等分散各处书院、寺庙避风。之后大水满城,也不能走脱。今日水退,便商议分派人手出来探路,我三个便自告奋勇前来查看城内形势。”

黄汝良闻言嗯了一声,板起脸孔道:“年青人不好好念书苦读,整天附庸风雅,搞什么诗文结社,卖弄什么风流,整天招蜂引蝶,招惹良人。既然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风刮来了,你们也该顺应天时,早早散去。你们看着满城疮痍,还有心思办诗会?”

被黄汝良教训了几句,三人都有些愕然,郑冲也微微惊讶,但似乎从卖弄风流,招蜂引蝶,招惹良人这些字眼中感觉到了什么。联想到这趟黄小姐也来到了泉州,难道这黄小姐也和自己媳妇一样,从前与复社的哪位才子有什么情愫之事?是以黄汝良才这般厌恶这些复社才子?

黄宗羲等三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中二期还没过,加上都是史上有名的硬骨头,岂会任由这种指责?

当下陈子龙一揖之后,毫不客气的顶了回来:“毅庵公的话,晚辈不敢苟同。我等结社并非只为附庸风雅,卖弄风流。我复社之内,多是精研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互勉互助之举。更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崇祯初年,我复社更是忧国忧民,抨击阉党,正本清源,此等义举,岂会是附庸风雅、卖弄风流?”

徐孚远也道:“不错,此趟虽然遭遇大风,但我等志向不变,更是要迎难而上,以显我复社百折不挠之气魄。区区大风大水,也难挡我等鸿飞之志。”

黄汝良重重的哼了一声,差点就要破口大骂,徐光启急忙止住后,看着徐孚远皱眉道:“你是徐孚远?”

徐孚远对于徐光启这个松江同乡名宿似乎有些畏惧,当下急忙躬身道:“正是,徐老大人有礼。”

徐光启淡淡的说道:“不敢,记得你是徐阁老幼弟徐陟公的曾孙?”徐孚远连忙应道:“正是,老大人明鉴。”徐光启口中的徐阁老正是明朝三大牛人之一的徐阶,郑冲这才知道原来徐孚远还是徐阶的族曾孙。

徐光启哼了一声道:“你这般胡闹,有损徐阁老英名啊!”见徐光启话说得重了,徐孚远更是一脸惶恐,陈子龙却帮腔道:“徐阁老一世英名,如今暗公兄(徐孚远字)继承衣钵,诗文结社,与一众忧国忧民的青年才彦一道奔走,何以会有损徐阁老英名?”

徐光启瞪了陈子龙一眼,冷笑道:“陈子龙,我也记得你!你十六岁举童子试,县试中名居第二,府试也位居高等,但在院试中落选。次年再次在院试中落选,直到十八岁时,第三次参加童子试,才得成生员。天启六年,补松江府学生员,父病殁,居家守孝,闭门不出。你现下还是个生员,不好生读书科举,却偏偏学人结社,将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无谓的空谈之上,还大言不惭忧国忧民!我问你们,你们复社直至今日,可曾做过一件真正为国为民的事实?”

三个小牛一时语塞,郑冲也觉得有些尴尬,人是他想结交的,不想却被与自己同行的两位老先生没头没脑教训了一顿。郑冲已经猜到黄汝良不待见复社三人,乃是因为黄小姐的缘故,而徐光启帮腔难道是纯粹出于帮黄老出口气?看黄汝良那样子,多半黄小姐的事让他很是气恼,但又无可奈何,所以才将火气发在三人身上。

郑冲急忙开口劝道:“黄老太傅,师傅,两位先消消气,我等都是晚辈,年轻气盛,不知深浅,有不是之处,也请多多包涵。”

郑冲将他自己与黄宗羲等人并列晚辈,意思便是他与三人都是一路人,还望两位老先生口下留情。

黄汝良却不吃这一套,指着郑冲怒道:“你也休要说情,你记好了,若是你也加入复社,今后便休登我黄家大门!”郑冲一愣,没想到这般严重,当下急忙道:“老太傅切勿动怒,有话慢慢说。”

徐光启轻咳一声道:“博文,今日结社,他朝结党,我与老太傅都是最痛恨党争的,你还不明白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大帝姬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无限群芳谱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武侠之神级大师 都市神级超人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我在大唐有块田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我在大唐有块田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伐清1658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黑魔法三国传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戏说嬴政 穿越梁山成霸业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情牵盛世恋歌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 大明海图志txt下载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 - 大明海图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