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首页 >> 大明海图志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庶女有毒 唐砖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谍影 明天下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 大明海图志全文阅读 - 大明海图志txt下载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2章 玄扈公出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郑冲一时间神游太虚,想到很多没有与郑芝龙实说的事,比如改造火器局工艺、新建水泥厂、中药厂等打算,他就隐瞒了没说。

郑冲正皱眉盘算时,徐光启见他为难的样子,忍不住叹口气道:“也罢,既然看博文你如此热心,为师就做一回出头鸟好了。”

闻言郑冲微微一鄂,抬起头来看着徐光启,只见徐光启微微一笑说道:“老夫已经是布衣之身,不过在官场还是有几分薄面,便由老夫与巡抚衙门商议,由老夫出面,号召赈济灾民,再办些以工代赈的善事。想必老夫来起这个头,巡抚衙门也不会太过介意,总好过你郑氏总兵衙门来插手此事。”

郑冲闻言大喜过望,他还没正式开口请求徐光启出面,他就自己先说了出来。徐光启三朝老臣,德高望重,名头也够响亮,沈犹龙那里一定会给徐光启面子。最重要的是,巡抚衙门正忧心赈济灾民的事,有徐光启出面号召捐纳,又办以工代赈的善事,沈犹龙不会太过忌讳,毕竟徐光启已经致仕归家,而且不是福建官场的人物,不似郑芝龙这般位置敏感。

当下郑冲深深拜谢了徐光启,徐光启却摆摆手道:“老夫出面只是挑个头,做个门面摆设,具体的事还是交给你来办理,辛苦的还是博文你啊。”

郑冲急忙说道:“不辛苦,能过百姓做些好事,和谈辛劳?”徐光启听了这话,老怀安慰,望着张灵素道:“你有个忧国忧民的好丈夫啊。”

张灵素在饭桌上一开始就听郑冲说台风后赈灾的事,觉得夫君真是个做大事的人,台风才过一天,他考虑的就是赈济灾民,甚至连灾后防疫、灾后重建都想到了。

听了这些,张灵素心头早就隐隐觉得骄傲自豪了,现下徐光启一夸奖,张灵素更是涨红了小脸急忙道:“老先生说得是,妾身一定会照顾好夫君,让他能一展抱负,不会为家中事分神。”

徐光启嗯了一声,又问道:“那博文此趟想如何捐纳?又如何赈济灾民?可有详细章程了?”

郑冲急忙道:“已经有些章程了,还只是腹稿,便想说与老师听了,给点意见。饭后我便将章程详细书明,好给老师呈送巡抚衙门。”

徐光启道:“也好,你细细说来。”当下郑冲便清清嗓子,开始说起自己的打算来。

首先是捐纳来的钱财,郑冲并不想直接交给官府来分发,谁都知道明末官府的黑暗,雁过拔毛,便是清官衙门,也会刮下二两肉来,如此层层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只怕不剩多少。

而且官府赈济灾民并没有长远打算,也只是设些粥铺施舍些米粥而已,并不会考虑后期的重建等事务,局限性颇大。

于是郑冲便想成立一个赈济灾民的民间组织,名唤慈善安平会,各处所得捐纳都由安平会统一管理运作,徐光启自然便是安平会的大招牌,名誉会长。而安平会当然也不会撇开官府单干,各项收入和支出都会由官府监督,而后定期公布账目。

听了这个建议,徐光启沉吟良久才道:“这也是一种办法,官督民办,各方面都说得过去。沈犹龙与老夫有同乡之谊,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老夫去说,此事不难办到。只是这般做了,福建官场上一些宵小之辈会忌恨老夫,不过也不必理会,老夫也不是闽人,事情办完,拍拍屁股走人便是了。”

郑冲这时候才听出徐光启的弦外之音来,原来郑芝龙和徐光启都觉得郑氏不宜插手太深,便是因为赈灾真是有很多油水可捞的,若是郑氏出头来办此事,必定会阻了别人的发财之路。不过徐光启没有这层担忧,他是松江府人氏,事办完一走了之,他也不求什么加官进爵,自然不必那么忌讳。

接着郑冲说到赈济灾民,此趟台风过后,多数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各地粮仓也都被水淹,粮食损失颇大,一定会缺粮食。眼下正是秋收之时,各地都有余粮,只是从其他省份采购粮食,一来是陆路运费颇高,二来就怕各地粮商闻得受灾,趁机囤积粮食,抬高粮价。

因此郑冲建议安平会收得善款捐纳后,拨出一部分银子来,从台湾采购粮食。台湾那里自颜思齐开台之后,移民到台湾的汉民颇多,自古汉民种地世间第一,于是数年下来,台湾产粮也颇多。台湾之地的粮食,除了郑氏商船会来采购之外,基本都是卖不出去的,因此存粮也颇多。

此趟郑氏与荷兰人议和之后,郑冲曾私下与郭怀一商谈了片刻,其中郭怀一便提到希望郑氏能来采购些台湾的粮食,给当地移民的农产品找条稳定的出路,更献上台湾情势书以供参考。

郑冲于是记在心头,既然要采购粮食,台湾粮食价格便宜,而且走海路节省运费,须知这年月走陆路运输粮食,差不多三成的粮食要被运送的牲口吃掉,牛马的嚼口费可是不低的,而海运则能省下一大笔嚼口费。

而且去台湾采购粮食,那里是郑氏说了算,说一钱银子一石粮食收购,绝对就是一钱银子,拉到大陆后,卖给安平会一两银子,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这价格比去邻省卖粮食绝对要省钱。这样一来,郑氏捐出去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附带刷一波声望,绝对双赢的买卖。

徐光启听闻从台湾采购粮食,忍不住问道:“听闻台湾乃红夷盘踞之地,怎会卖粮食与我们?”善良的徐光启还不知道郑氏已经背着大明王朝单独与荷兰媾和了,郑冲则早已经想好了说辞,便道:“大佛郎机人占据了台北,听闻今岁粮食大收,我们便去台北买粮食便可。顺道可与佛郎机人商量一下,看是否可以联手夹攻台南的红夷。”

艾儒略闻言也点头佐证道:“正是,听闻西班牙人占据了台北,他们有意与明国联手对付尼德兰人的。”有了艾儒略这位西方贤者的佐证,徐光启也没多想,殊不知他的这位弟子蒙骗了他。

当下郑冲继续说着赈济灾民的章程,粮食采购来之后,便在安平会运作下,各处先开办发放钱粮之所,但凡前来登记以工代赈的灾民,先发三天口粮,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而后领取米粮便要以工分竹筹来换取。

工分竹筹便是安平会在各处开设的工程现场,只要灾民去现场做工一天,便可记得一天的工分,以竹筹计数,凭竹筹来安平会领取相应的钱粮。

这种以工代赈可以兼顾重建事项与灾后防疫,灾后重建,需要清理街道和倒塌房屋,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样以工代赈,满足了灾民需要的赈济,同时也不养闲人,更可加快重建速度,一举两得。

而郑氏开办的以工代赈场所便是重建各处的码头、船坞、船厂、火器厂、火药厂、水泥厂、中药厂等等地方。至于真正的家园重建,郑冲打算只开设一小部分工地,其余大多数的重建交给当地驻军来完成。正好可以展现郑氏军马的军民鱼水一家亲,同时若内地军马谁敢阳奉阴违,正好以赈灾重建不力为由收拾掉!

郑冲仔细算过了,一个成年男子一天需口粮三斤,这时候没后世那么多油水,一天三斤面饭是绝对吃得下的。而安平会每天给口粮四斤,这个用工价格,绝对比平时请一个工人来的划算。

而老弱妇孺则可安排做一些灭杀虫蝇、打扫街面卫生、四处喷洒石灰杀灭病菌以及准备热水、熬制汤药、照料病患等防疫的简单工作,同样可赚取工分竹筹,不过老弱妇孺的工钱就要少一半了,一天两斤粮食足矣。

听闻郑冲说起水泥来,喜好科学的徐光启眼前一亮,又开始歪楼,细问起水泥如何制作,有何功用来。郑冲详细解释道:“水泥乃是石灰石反复煅烧后研磨细致,再按比例与些粘土粉末混合搅拌而得,具体工艺学生回去整理后交给老师。这水泥可用于粘合砖石,可用作修桥铺路,更也修葺城墙,总之用途广泛。比之现下用的糯米姜汁绝对要划算得太多了。”

一想到古人用糯米姜汁来做修城墙的粘合剂,郑冲总觉得一阵阵肉痛,那都是粮食啊。至于水泥在明末的制作,郑冲也很有信心,古人的技法绝不会比现代人弱,烧制水泥也绝对不会比烧制各种牛叉的瓷器要难,那么难烧制的瓷器都能烧制出来,更何况是水泥呢?

而制药厂郑冲也有信心能办好,成品药在现在还没有出现,明末制药的手艺也绝对不会比清朝胡雪岩那个时候弱,将中成药做成丹丸散等形式售卖,绝对有市场。居家旅行,带些备用药丸,绝对方便。今后还可用在郑氏的远洋战船上,军队对这种成药的需求量也是极大的。

听了郑冲制药厂的主意,徐光启笑道:“看来你这趟去王家盘桓,倒也颇有收获啊。”徐光启还道是郑冲去了王家,接触了医道之后才有这想法的,却不知道郑冲是带着这想法刻意去结交王家的。

闻得这话,郑冲忍不住脸上微微一红,心头暗想:“若是师傅知道我是先有这想法,才借着带孙家兄弟去看病的机会结交王家的会不会气得暴跳如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宋檀记事 官道之色戒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艳海风波 大帝姬 三国之风云再起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都市神级超人 重生之天才神棍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神仙门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大宋网红苏眉山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回到古代过日子 秦末之霸王再世 唐刀陌刀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 大唐:公主逆天路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星落门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大明海图志 仙和风 - 大明海图志txt下载 - 大明海图志最新章节 - 大明海图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