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崛起荆南

硕鼠肥

首页 >> 赤壁之崛起荆南 >> 赤壁之崛起荆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北朝帝业 奋斗在红楼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谍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帝国吃相 大明第一狂士 
赤壁之崛起荆南 硕鼠肥 - 赤壁之崛起荆南全文阅读 - 赤壁之崛起荆南txt下载 - 赤壁之崛起荆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0章 东吴折柱(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江东撤军,刘备急问法正道:“今周瑜退兵,我军是否要追击?”

法正道:“周瑜善于用兵,必有防备,追击恐中埋伏。所谓哀兵必胜,归师勿竭。追之无益,不如不追。且我军后方尚有吴懿、张卫两路兵马未退,吴懿虽然顿兵阆中城下,未能攻破城池。但张卫猛攻汉昌,汉昌守将阎宇只有一千兵马,守之不住,城池已然被破。我军若不能先击败吴懿、张卫,终究无法集中全力去与江东争锋。”

刘备闻言点头道:“军师说的极是!”当下刘备留袁龙、彭羕守卫汉安,自领兵返回阆中去应付吴懿、张卫去了。

却说周瑜一路退到垫江,病体越发沉重,每日里思索形势,只觉得江东大军若不能夺回巴东,迟早必亡。当下命令信使召回西边的吕蒙,又派甘宁率领五千大军先期赶赴东边的临江驻守,并沿途寻找鲁肃。

如此又过了数日,吕蒙尚未回来,从巴东辗转逃来的鲁肃却已到了江州。周瑜自觉时日无多,急忙请鲁肃来垫江相见。

不数日,鲁肃来到,进寝室见了周瑜,顿时放声大哭。

周瑜躺在床上,静静地听鲁肃哭了一阵,良久才费力地道:“子敬不要悲伤!我本来去年就该死了,如今多活了年半,已是邀天之幸。我本欲珍惜这段天赐的光阴,全取长江,歼灭刘备、刘贤,真正奠定江东霸业。可惜苍天不佑,功亏一篑!”

鲁肃悲戚地道:“都怪我!若不是我疏忽大意,张飞如何能夺走鱼腹?我实在是罪莫大焉啊!”

周瑜道:“刘备、法正筹谋多时,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莫说是你,就算我亲自留守巴东,也未见得能识破诸多诡计。事已至此,子敬无需过于自责。”

鲁肃见周瑜病重之中,仍在劝慰自己,禁不住悲痛万分。

只听周瑜又道:“子敬且莫悲伤,如今巴东已失,我又沉疴难起,大军孤悬千里之外,进退维谷,稍有不慎,便有全军覆没之忧。当此之时,不可过于伤怀。我死之后,你可暂领全军,与刘贤讲和,随后东向夺取巴东。若能复夺巴东,形势便将重新稳固。但决不可放刘贤出川,切记、切记。”

鲁肃闻言,急忙推却道:“我乃败军之将,岂可统摄大军?公瑾可将此任交托于其他将领,我从旁协助即可。”

周瑜气急,喝道:“子敬勿要推却,我军之中此时除了你还有谁能主持大局?甘宁虽有大将之风,但在我军之中资历尚浅。吕蒙虽是我军宿将,却又粗鄙不文,周泰、潘璋、凌统、徐盛、丁奉等人也只可独当一面,难以统摄全局。能当此任者,非你莫属。你若再推却,便是真的要坐视大军覆灭了。子敬,你于心何忍。”

鲁肃闻言,痛哭失声,道:“既是公瑾托付,我当勉力任之。”

周瑜这才点了点头,道:“待吕蒙回来,便留他为江州都督,守卫垫江、江州等地。你却统领其余兵马东进去夺巴东,务要不惜代价,将其夺回。”

鲁肃点头道:“倘若张飞固守巴东,我军战之不胜,又当如何?”

周瑜叹了口气,道:“倘若夺回巴东,你便留兵固守,观望形势。若西川能取,则果断取之,若西川已被刘备取了,你便放弃巴郡,固守巴东,回兵争夺荆州。倘若……终究夺不回巴东,你便也率领全军放弃巴郡,乘船顺江而下,拼着沿途损失近半兵马,也要返回荆州,去与程普、黄盖一道攻取刘备所属荆州地界吧。”

鲁肃闻言点了点头,道:“公瑾之言我记下了!”

当下周瑜召集众将宣布由鲁肃暂时统领全军,随后书写表文,向孙权请罪,并将天下形势、西川形势、荆州形势都分析了一遍,最后请孙权重用贤臣良将,善保江东,争衡天下。

写完了表文,周瑜仰天叹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连叹三遍,吐血而亡。

时建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

江东全军戴孝,为周瑜祭奠。

刘贤在江阳,闻听吕蒙突然撤走,心下已有预感,急忙遣探子仔细打探,得知周瑜果然病亡,也禁不住仰天叹息。对李恢、黄权、魏延等人道:“周瑜对江东,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他虽曾算计我军,但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想来也实在令人痛惜。我欲写一片祭文,遣使去致祭,你等谁可为使?”

李恢道:“我愿前往!只是主公在江阳等了这么久,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在等周瑜死去。如今又遣人去江州,必定有所谋划。还请主公明示。”

刘贤道:“周瑜病亡,我恐江东继任之人心生怯意,不敢再攻略巴蜀,反而领兵退回荆州,那可就对我军大为不利了。你此去江州,除了代我祭奠周瑜之外,首要之务就是说服继任的鲁肃,请他继续出兵攻打西川。”

旁边黄权闻言,皱眉道:“如今巴东被张飞夺取,江东大军的首要之务乃是夺回巴东,又岂会继续攻打西川?”

刘贤道:“有张飞镇守巴东,江东军如何能夺得回来?待其在巴东碰的头破血流,自然会与我军联合。”

黄权道:“若江东军夺不回巴东,或许更大的可能不是反过来攻打西川,而是全军乘船,从水路撤回荆州。江东水军强盛,若走江面,谁人能挡?就算沿途没有接应,数千里水路上暗礁潜流密布,江东军会受些损失,但至少也能保全大半士兵。”

刘贤叹道:“这就是我担心的!所以才要遣人去江州,说服鲁肃放弃返回荆州,转而继续攻略西川。我想只要鲁肃看到了夺取成_都的希望,多半仍会留在巴蜀,继续与刘备争锋。”

黄权道:“刘将军要如何助鲁肃夺取成_都?”

刘贤打开地图,对黄权道:“你看,如今江阳、僰道皆在我军手中。江阳以北,有张任率军一万堵住沿沱江通往蜀郡的大道。但僰道以北的犍为郡境内此时却是十分空虚,几乎可以说全不设防。若我军将江阳转交给鲁肃,请他在此敌住张任,我军再从僰道沿岷江往北进攻,旬月之间便能直抵成_都平原。刘璋暗弱,若见我军兵临城下,多半会开城投降。若能如此,益州反掌可得。”

黄权闻言沉默片刻,看了看地图,再看看刘贤,叹道:“刘将军于地图之上,纵横捭阖,决胜千里,真不愧是在曹操、孙权、刘备环视之下,仍能逆势崛起的英雄人物。此计虽好,江东众将也多半会心动。但我料鲁肃仍旧会以巴东为首要目标,不会顺着刘将军的意图行事。”

刘贤惊讶地道:“这是为何?若依我之计,夺取成_都虽说不上轻而易举,但也有八九成把握啊!江东军如今已得巴郡,若再得蜀郡,益州精华之地便尽在掌握之中,就算夺不回巴东,也有足够的钱粮养兵,并继续压制刘备啊。”

黄权幽幽地道:“刘将军却是忘了,鲁肃不是周瑜,他得不到孙权毫无保留的信任。巴东若在,孙权便能通过信使遥遥掌控鲁肃大军。倘若巴东不在,鲁肃大军孤悬千里之外,与江东音信断绝,孙权岂会不担心鲁肃拥兵自立?所以孙权为了保证其对军队的控制力,同时鲁肃为了向孙权表示忠心,江东士卒也为了打通与家乡的联系通道,君臣将士都会齐心协力将巴东作为首要的攻取目标。蜀郡虽好,终究要排到后面去了。”

刘贤闻言,恍然之后又有些震惊,道:“若是如此!必将大大妨碍我军夺取荆州的大计。须得想个办法阻止江东军撤出益州。”

黄权思索了一阵,摇头道:“鲁肃想要夺回巴东很难,但刘备没有水军,阻拦不住江东军乘船返回荆州,我们无计可施。”

刘贤来回踱了几步,突然道:“却也未必!若是打造百余丈的铁索十数根,以之横在江面,再在江中栽上木桩,多置巨石,人为制造出许多礁石,然后刘备军再乘坐小船不断骚扰,江东船只不明水情,如何能够过得去?”

黄权、李恢、魏延等人闻言,纷纷倒吸了口凉气,像是看鬼一样看着刘贤。只听黄权道:“铁锁横江,木桩为礁,的确是好计!只是此举颇为耗费人力、物力,就不知道刘备愿不愿意依计行事。”

刘贤笑道:“刘备也怕鲁肃率领大军返回荆州,到时江东集中兵力攻击关羽,刘备所属的荆州地区必定保不住。说起来,他应该比我们更想将鲁肃大军困死在巴郡。”

当下刘贤取出纸笔,奋笔疾书了一阵,命人火速送往巴西交给刘备。随后转头对李恢道:“你可速速持我祭文前去吊唁周瑜,我想周瑜新亡,江东军心不稳,鲁肃多半也会想要修复与我军的关系,你此去必会受到礼遇。倘若鲁肃同意联合进攻蜀郡当然最好,倘若他执意要先取巴东,那也由他。刘备只要采用了铁锁横江之计,鲁肃必定会在巴东碰个头破血流。到时走投无路,自然会转而与我联合。”

李恢领命,当即领着几名随从,带着刘贤亲笔写的祭文,往巴郡吊唁周瑜去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重生十岁救黑爹 红牌弃妇带球跑 历代风云五千年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潇湘书名 吾为人,镇压神明 剑神在此 千万别看纯靠瞎写 小马宝莉逐梦之旅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大宋暴君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铜镜约 玉符传奇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巨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赤壁之崛起荆南 硕鼠肥 - 赤壁之崛起荆南txt下载 - 赤壁之崛起荆南最新章节 - 赤壁之崛起荆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