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铭哀

首页 >> 平淡为官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亿万盛宠只为你 贞观憨婿 即鹿 佣兵的战争 兵锋无双 医统江山 奉系江山 谍影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4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安的脸色很是严峻,他心中虽然有了答案,可是这个答案,与他自己的初衷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此刻,如果再不想出办法来制衡朝廷,此战就必然会败,而若此战一败,天下权柄将尽归于父亲,到时候朝堂新制度的建设,也必然会拿捏在父亲的手中,依照父亲的行政理念,自己心中那个上行下效,从上而下,简单而又有效的政府就不可能搭建完成,想到这里,徐安的脸色一横,他站起来跪在赵昕的面前,说道:“臣请陛下,重用中官!”

“当啷。“赵昕吓得手腕一抖,把旁边的洗笔台给打翻了,里面带着墨色的污水流了出来,沾满整个书桌,也污染了赵昕的衣袖,但赵昕却丝毫不觉,他只是死死的盯着徐安,脸色都有些发白了,中官,便是太监,徐安这番话,便是要让自己重用太监,从而遏制朝廷的发展。

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过,比如说汉代的中常侍,这些太监不仅仅拥有极大的权利,而且还可以封侯,甚至还能废立皇帝,掌握军权,与外戚和士族相抗衡,制约士族势力的发展,而在宋朝之后,有明一代,宦官的势力也十分强大,魏忠贤,刘瑾,汪直全部都是赫赫有名的太监,而也正是在这些朝代,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集权都不够有力,官员的势力太过强大,这个时候,皇帝就会把宦官这样神器拿出来,用以制约士族的发展。

而在这里要说一下,历史书上,往往将明清形容为是皇权制度的巅峰,认为这两个朝代,是封建集权制度的高峰,天下大权几乎全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其标志便是从明朝开始以后,天底下就没有宰相这个职务了,甚至朱元璋还在临死前说,天下谁敢妄言宰相者,必死的遗言,因此被认为皇权制度的高峰。

但世事往往并不简简单单是教科书上那么简单而已,在朱元璋、朱棣时代,皇帝还能够掌握大权,令行禁止,但等到之后的皇帝时,因为精力所限,已然不是可以掌控朝局的程度了,要知道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为了保持国家的平稳运转,他几乎每天都只能睡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全国大小事务,全部都要向他来报备,也只有朱元璋才能够撑住,等到朱棣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便开始建立大学士制度,让翰林学士们来充当机要秘书,给自己提一提意见,从而让自己轻松一点。

等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继位(朱棣的儿子明仁宗只在位一年的时间便离世,时间并不长),便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皇帝定鼎天下之后是要享受的,而不是整天案牍劳形,天天看奏折的,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学士开始秉正,从机要秘书开始成为拥有否定全的内阁,内阁制度开始有了雏形。

而之后的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直到明武宗,也就是传说中喜欢打仗,偏爱妇女的正德皇帝时,已然是对于朝政之事开始懈怠起来,此时的内阁开始慢慢掌握实权,拥有了足以与军权相抗衡的能力,皇帝想要罢免一位官员,必须要由内阁同意才行,而官员的任免权,也由内阁所掌握,内阁选定几人然后交给皇帝来批驳,最后确定人选,这就是正德时候的事情了,而等到正德皇帝离世以后,嘉靖皇帝在位,这位皇帝权谋之术堪称冠绝大明,但他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便也给内阁很大的发展机会,从这时开始,内阁制度开始正式在明朝建立起来。

皇帝通过内阁相六部九卿发布命令,而六部九卿也通过内阁向皇帝递交奏疏,内阁成为了朝廷和皇帝的中间人,而在这个时候,内阁的阁臣们通常会兼任六部尚书,原本的大学士头衔,不过正五品而已,但有了尚书头衔之后,就是正二品,是真正的宰辅之臣了,而此时内阁制度基本已经形成,到后来的万历皇帝,更是三十多年不上朝,啥都不干,更是给内阁制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内阁负责草拟方案,决定用人,此时的皇帝已然是没有什么权利了,若是继续下去,就跟赵昕一样,皇帝会被直接架空的。

而明朝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用家仆来与朝臣进行对抗,从而达到双方相斗,皇帝坐收渔翁之利的结果,汉朝也同样是如此,相比起明朝的皇帝,汉朝的皇帝无疑更惨,整个国家基本被外戚、士族和宦官所掌控,真正皇帝手里的权利真是少得可怜,而任何一方得势,皇帝都会陷入危险之中,所以到汉朝后期,往往许多皇帝都是幼年登基然后莫名其妙就死了,而宦官们甚至封侯,这种事情在明朝还是不可能发现的,其主要原因就是明朝的士族力量终究还是无法与汉朝相比的。

要知道在汉朝,许多士族是拥有军队的,整个国家的集权制度尚且还不明朗,科举制度也没有应运而生,整个社会处于刚刚从封邦建国的封建时代转化到帝国时代,在这个时间里,士族往往是这个地区的诸侯,在战争失败以后成为士族,在当地几乎拥有领主一般的权利,自己铸造钱币这在汉代是合法的,只要你能开采到铜矿就可以自己来制造货币,这就是汉朝,所以为了阻挡士族对皇帝的伤害,重用外戚和宦官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而明朝不同,他已然是封建集权统治的高峰了,士族虽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已然不能够与汉朝时候相比,所以明朝的宦官,论权利远远没有汉朝和唐朝的太监来的大,这其实跟社会的发展情况有着很深刻的关系。

毕竟越到后来,皇帝的权利越大,士族对其的制约就越小,既然如此,又何必要用宦官来制约士族呢,根本就不需要了,就像清朝,士族已然被皇权彻底压制了,所谓的内阁,军机处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而已,根本不掌握任何的权利,那么皇帝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用太监来制衡大臣了。

至于宋朝,这是一个很奇葩的时代,论中央集权能力,并不如明朝和清朝,但是宦官的权利却并不大,南北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之中,真正出名的也不过一个童贯而已,而就这一个还是打仗得来的名头,跟明朝、唐朝、汉朝的宦官们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其中原因么,也是莫衷一是,或许是宋朝本就是一个天子与世大夫共治的时代,既然是共治的时代,那么自然不可能去压制官员,再来则是宋朝有着很明显的边患,无论是辽国、西夏,还是金国以致后来的蒙古,都是足以颠覆宋朝的强大边患,在群敌环伺的情况下,宋朝即便只有士族这一根支柱,也确实不会反到哪里去,因为面对强大的外环,所有人必须要团结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又或者是明清两代,都没有那么严重的边患问题,自然士族的力量就会做大,然后就会开始分裂,形成党争,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进行分化了,而这也是太监势力登场的原因,而现在徐安提出这个建议,无疑让赵昕感到无比的震惊,宋朝皇帝很少用太监掣肘过朝廷,而现在徐安突然提出这一点来,赵昕心里自然是一慌了。

“陛下,如今朝堂已然是被宰相大人所掌控,军队也已经听命于宰相,这个时候,若是不再立刻培养一股新的势力,必然会使朝堂倾覆,此时唯有立即组建自己的人马,才好与宰相分庭抗礼啊。“

徐安心里也很是纠结,作为文人,他当然是看不起太监的,认为他们是下等人,只不过是一群家奴而已,可此时他却必须这么做,相比起士族来说,太监没有家庭,这样一来自然没有顾忌,再者太监是皇帝的家奴,想要罢免他们,只需要皇帝一道旨意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经过朝廷的批准与否,这就是用太艰难的好处,也是为什么后世明朝的太监尽管那么厉害,但只要皇帝想杀他,只需要下达命令就可以了,而在历史上,死在首辅任上的明朝首辅,总计也不超过五个,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赵昕的脸上明显有纠结的表情,他也明白,这个时候用太监好似已然是最好的办法了,但作为宋朝的皇帝,他也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真的用起太监来,必然会使满朝上下招致非议,毕竟太监为官,这可不是一个好名头啊,说不准自己就会受到万民的唾骂,这让赵昕有些下不了决心。

一旁的徐安见此,不由开口劝道:“陛下,如今天下万民已然沸腾,此事唯有当机立断,立刻成立新的机构来建立权威,不然只要再晚一步,宰相必然会有所动作,倒是雷霆万钧之下,臣辞官无所谓,但陛下之权,恐将全数交出啊,难不成陛下真的想学上古之明君,垂拱而治了吗?“

这番话让赵昕勃然色变,他脸上的表情重新又纠结起来,在权力面前,道德简直就像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般脆弱,想想未来若是只能当一个宫中天子,手中无半点实权的橡皮图章,赵昕的双眼之中便燃起了战斗的火焰,他看着徐安说道:“若是要用中官,则必须要想好一套制度来约束他们,不然汉唐之事,或不远以。“

所谓汉唐之事,就是在汉唐的时候,宦官权利太大,甚至连废立皇帝的事情都能干,这是赵昕所不允许出现的情况,自己使用宦官是为了夺权,而不是为了害死自己,驱狼吞虎,这可不是赵昕想要的,所以既然要使用这支军队,就必然要想好万全之策,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江山永固,权利在手。

徐安见赵昕下了决心,便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心中已有一些头绪,会尽快拟出一个方案交给陛下来定夺。“说着徐安便准备告辞了,回到家中,徐安来到书房把房门一关,宣布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房间,等到三个时辰之后,徐安这才打开大门走了出来,手里正是拿着一叠厚厚的奏章,脸上满是憔悴,还带有一些不知名的情绪。

他知道,这封奏章递上去,必然会使朝堂上出现一个权力的巨无霸,满堂诸公,无数的官员将会因此而遭受打击,甚至会使不少官员遭受死亡的威胁,这是徐安所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士大夫,他现在将要亲自将这头猛兽放不出,去吞噬自己同行们的性命,即便是徐安这般铁石心肠的人,也不由脸上现出了一丝犹豫之情。

自己真的要这么做么,宦官秉政,这到底是对是错,我真的是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么,有那么一瞬间,徐安只觉得自己好像这一切从开始都已经做错了,自己好像已然陷进了权力的陷阱之中,但此时的他却已经无法置身于外了,看着手中的奏折,徐安苦笑了一声,但随即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父亲大人,我一定能够证明,你所坚持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唯有集合天下之力于一处,于一人,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这一点,我一定会证明给你看,给天下人看的,徐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便上了汽车,重新向着皇宫而去,而大宋朝的政治局势,也将因为这封奏折而彻底改变了。

第二日,赵昕下旨,宣布天下官僚贪污者甚多,而司法却无力监管,导致百姓之民脂民膏尽皆被官僚所吞没,为此,天子圣心独运,不忍见天下万民受苦,特由大内总管太监,张世忠担任东厂厂督,负责纠察天下官员行事,以禁官僚贪污成风之事。

此法一出,天下皆惊,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大奉打更人 特种兵在都市 田野花香 莽荒纪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醉吟江山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全球高考 大宋之最强纨绔 软妹子重生记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明末边军一小兵 都市之神级选择系统 我在大唐有块田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我的灵异笔记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 班超传奇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星落门 水浒英雄传说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情牵盛世恋歌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