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铭哀

首页 >> 平淡为官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亿万盛宠只为你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抗战之烽火 佣兵的战争 奉系江山 唐朝工科生 谍影 帝国吃相 澳洲风云1876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07章 城市的变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同时凭借着徐家强大的影响力,这几家报纸在全国和汴梁城都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并且最先开始刊登广告,从而达到了自我盈利的目的,三家报纸有娱乐新闻也有时事新闻,可以说是整个宋朝划时代的一份报纸,也是从此之后,报纸这个形式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宋朝人民,只要是住在城市里面的,每天买报纸看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必备的项目,只要识字的人就会买。

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广播,也没有电视,更没有新闻联播,想要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除了看报纸,没有什么其他的途径,这也就导致报纸的销量非常的好,大宋官方报纸启明报月刊一个月的销量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三百万份,这在现代这样一个媒体发达多元的时代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其中许多乡村的人,他们虽然无法立即买到报纸,可为了了解天下所发生的事情,就还是会到临近的县城去买报纸,虽然是过期的报纸,但也要了解外部世界的状态,这是如今乡村人都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毕竟这个时代发展的实在太快了,若是放在以前,农村人十年不进城,都没有关系,因为十年的时间,小城市根本就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原本该有多大,现在也依然只有多大,三十年前走过的路也依旧是三十年前的路而已。

别说是小城市了,便是大城市,诸如汴京,扬州之类的城市,周围乡村的百姓就算三年没去,偶尔去一趟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不是路痴,沿着大道走,基本就不会有任何犯错的可能,因为那个农业时代,社会的变化是极为缓慢的,咱们中国从汉代开始算是真正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然后修建了第一座大型的恢弘城市长安,那个时候的长安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口,到后来唐代则达到鼎盛,据说那个时候的长安有一百万左右的人口。

到底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但自此之后,中国的首都人口就很难再超越这个数字了,宋朝的汴梁城之所以人口多,那是因为将周围的城市圈都给统计进来的缘故,若仅仅算开封,人口也差不多一百万左右,前后千年的时间,直到清朝时期,北京城的人口也大概就是百万上下而已,而从唐代到清朝,这中间的时间却过了一千多年左右,人类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即便穷极一个人的一生,也有可能还是原本那一座城市而已。

但现在却不行了,住在昆山、广州、汴梁周围的居民,只要三年没有进城他们就很难避免在城市之中迷路了,因为随着汴京城人口越来越多,各大城市圈内的卫星城市也在不断的扩张,整个汴梁首都大概有七千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开封作为首都,他的面积在六百平方公里左右,这整整六百平方公里属于建城面积,是完全建设完毕的。

在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行政面积,什么优势建城面积,所谓行政面积,就是一个政府所统辖的地区面积,比如说当今的杭州市,其管辖范围在一万二千平方公里,又比如上海,其管辖范围在六千七百平方公里左右,从行政面积上来看,杭州是上海的两倍,上海明显要比杭州小得多,但是人们却根本不把杭州和上海在经济上做比较,而杭州在经济上也确实是不如上海。

我们常常在上海会有这样一种错觉,觉得上海非常的大,到哪里都是各种各样的房子,高楼大厦,很先进,也根本望不到边,但其实上海的行政面积在新中国的国土上其实是非常小的,在所有直辖市里也是最小的一个,之所以会给人这种感觉,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上海的建城面积非常的大。

所谓建城面积,就是已经被建设起来的土地面积,比如说杭州,行政面积在一万两千平方公里,非常的大,但若要看经济效益,行政面积大不大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不然那就是新疆西藏的城市更有优势了,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建城面积,杭州诺大的行政辖区里,建城面积不过小小的五百平方公里而已,而上海虽然行政面积小,但是建城面积却已经达到了三千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所以你在上海,是很难看到农田或者是森林的,因为大量的土地都被用来做经济建设或者是给人住了,从中也可以看出上海的经济实力强劲,这就是所谓的建城面积,以及它的作用。

而整个汴梁首都圈,在工业革命之前,其主城开封的面积大概在一百平方公里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房屋大部分比较低矮,所以面积相对来说就要大许多了,但还有很多穷人是住在一起的,形成很狭窄的空间,就像那些贫民窟一样,三四十万人住在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上,这种情况在宋朝的首都并不常见,大部分人还是有个歇脚的院子,所以四百平方公里大概就是开封府的面积。

而在首都圈之外,大概还有十几个县左右也归开封府管,相当于是卫星城,毕竟开封城住了那么多的人,光是靠城外那点粮食自然是不可能将整个城市的人养活的,若是没了粮食,还可以通过大运河从南方运粮,但城市里的人总不能光吃粮食不吃菜吧?

在古代,粮食脱了壳之后放在袋子里,通过水运、陆运或许还能进行,但是蔬菜这种东西,放在船上几天就得烂,必须得就近种植就近卖,所以这周围几个县大部分时候是干这件事的,所以整个汴梁周围几乎都是农田,是用来耕种的,建城面积加上县城大概也不过两百平方公里左右,这还是算上许多小镇、乡村集市才有的面积。

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改造就开始进入到快速阶段了,首先就是原本的马路要进行重新修缮,接下来就是扩建城市面积,原本的农田则要变成工厂,路面上还要修建铁路,短短十五年的时间,汴梁城的建城面积就从两百平方公里暴增到六百平方公里,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三倍左右的增长,这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这也带给了周围百姓巨大的出行困难,原本走到哪只要让有经验的老人带着也就没事了,毕竟在以前,出远门全靠经验,那是一个没有民用地图,没有GPS的时代,出门靠的就是经验,可是原本的道路早已经不复存在,曾经的农村也都变成了高楼大厦,便是再有经验的人,也根本不可能还认得原先的老路,试想想看,原先的汴梁城如今已经不过是首都区内的三个区了,而整个开封城则有十六个区,其中皇城独占一个区,皇室贵胄独占一个区,上流社会独占一个区,有钱有独占三个区,中产阶级独占八个区,剩下两个则是贫民区,他们人数最多,但却住的非常狭小,而这就是如今汴梁城的主体状态。

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三个县被吞并进了汴梁城中,还有十几个小镇成为了汴梁城的一部分,在这种状态下,你如果不去读报纸,了解现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开封城到周围各县的道路上就不会再有任何的农地,那时这些地方将会全部化为首都圈的一部分,就像东京一样,将周围所有的田地全部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一个小小的东京,人口却达到了三千万左右,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圈,也是世界排名第一的GDP城市,如今的汴梁城正在向着这个方向靠拢。

并且人数更多,建城面积更大到那时,整个城市的面积将会超越人们心中的想象,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怪兽,如今虽然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但也正在向着这个速度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在这种时候,即便是乡村的农民,只要是识字的,都会买一份报纸,用来了解如今这个世界的情况。

这甚至还让不少的乡村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卖报员,这些人先联系好村里想要买报纸的人,然后再每天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将这些想要买报纸的人把报纸带回来,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如果有月刊的话,则就可以赚一大笔钱,毕竟月刊的价格可比日刊贵多了,不过如今的农民大部分都不穷,买一份报纸的钱还是有的,所以倒是有不少勤劳的人靠着这件事致富了。

甚至还有不少的地方,在跑过几次之后突发奇想,开始召集人马筹建了公司,其业务就是专门给乡下人送报纸的,只不过业务范围从一个单一的村庄变成了好几个,十几个村庄,而买报纸的地方也从城市里的报亭变成了直接从报纸发行商那里去买,这样一来,首先价格下降,二来量也大,一个村庄的报纸最多三四十份,一个报亭是足够了,可十几个村子,一天就要好几百份的报纸,一个报亭显然是吃不消的,所以还不如干脆找报社直接买来更加划算,通过这种方法,最为原始的快递公司开始诞生,而许多原本就存在的快递公司,也就是俗称的镖局也发现了这是一个赚钱,且不用承担太大风险的行业,一下子便在全国成立了无数的快递公司,专门负责运送报纸。

报纸业的繁荣也造就了许多文人可以从事报纸行业,以前这些文人除了科举考试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了,毕竟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若是考不上那么这一辈子也就完了,可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文化产业的复兴,这些没有考上科举的文人则也找到了一条新的路,比如说给报社写文章,散文、小说、游记都可以,没有这个水平写一点新闻稿也是大有人在,如今全国上下,大概有上千家报社媒体,雇佣的编辑、写手、小说家更是多达上万,可以说是养活了一大批的文人。

除此之外,国家还提倡进行文学上的研究,让这些读书人到大学里面担任文学教授,教授学生们中国古代的历史,还有哲学、文学,所谓文史学这三样,无疑是让许多读书人找到了新的路子,虽然就业人数没有像媒体业那么多,但也大概有几百人进入了学校,他们是整个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其中大多数人丝毫不比科举里的进士差,但就因为本人或许并不是特别热爱当官,或者是对官场中的是非看不惯,这才不愿意进入官场,像这种人历史上比比皆是。

就比如当年元朝攻克宋朝,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的时候,许多汉人为了不在元朝当官,同时也能自己过活,便纷纷从事了文学艺术的创作,其中关汉卿就是最为典型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明明是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元朝却发展出了十分璀璨的元曲,从而流传后世,这就是许多读书人,不愿意当官之后的去所。

像这样的大学文学教授、哲学教授、历史教授一般都需要举人或者是进士的功名才可以担任,至于报社的编辑那水平就差距比较大了,如果是大报社,比如启明报,那就起码得举人才可以,至于城市报的话,便是秀才也可以担任,若是八卦报纸,那只要会写字就行了,至于那些连举人、秀才也考不上的读书人,仅仅拿个童生或者贡生的名头,又不愿意去从事挖人八卦,背后损人的工作,则可以进入宋朝在全国开设的上万家学堂中去教书,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又解决了一大批的工作问题。

所以徐清的改革虽然遭到了传统保守派的反对,但这些反对的人大多数都是上流人士,至于保守派的底层,虽然对于徐清的改革也多有芥蒂,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十分感激徐清的改革措施的,不然他们许多人或许一辈子都在苦求功名,但却什么也得不到,始终做一个被人嘲笑的对象而已,哪里能像现在,只要不懒,不沾染赌博之类的恶习,混到中产几乎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官道之色戒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田野花香 无限群芳谱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醉吟江山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全球高考 软妹子重生记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明末边军一小兵 都市之神级选择系统 都市之最强狂兵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我在大唐有块田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红楼之补苍天 玄宇宙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唐刀陌刀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烽火燃情山河虹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班超传奇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水浒英雄传说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戏说嬴政 穿越梁山成霸业 我的女皇老婆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