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铭哀

首页 >> 平淡为官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唐砖 谍网 贞观憨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佣兵的战争 神医毒妃 兵锋无双 谍影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6章 开发西部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但是问题也很快就来了,随着宋朝修建铁路的时间越来越长,许多比较好修的铁路都已经是运行开通了,可是中国的国土不像美国,除了中间的一道巨大山脉之外,其余地方就都是平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百分之七十六以上的土地全部都是丘陵,还有两条大河把中国分成了北中南三个部分,山脉之多更是四处纵横,在这种地方想要修建铁路是十分困难的。

现如今的宋朝,华北地区已然达到了现在经济规模所应该拥有的铁路的极限,再修下去也不会产生太多的经济利润了,而因为铁路的修造,导致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大联动要远远超过宋朝的其他地区,这样一来华北的人民生活状态与其他地方相比就截然不同,除了华东沿海地区还能与之匹敌以外,其余地方的经济与华北地区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样巨大的经济差异自然会导致十分严重的问题,其中第一就是华北人口的严重臃肿,城市病问题越来越凸显,这也很容易理解,华西地区华中地区的百姓如果做工,一个月只能拿一贯钱,而如果他来到华北地区的话,只要做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拿到五贯钱,这就有点像后世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一样,明明大家工作内容都差不多,可人家一个月的工资却等于中国人民工作一年所能拿到的钱,经济的发达程度让人力成本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而人们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异,西部、中部的人自然就会往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移动,这自然而然就会导致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加,城市的人口增加就会增加住房面积,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同时工厂的扩建也需要占用土地,这样一来,原本作为粮仓的华北平原大量的农田开始被侵占,整个宋朝就面临了非常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虽然现在这个问题被海外运粮计划稍稍延缓了不少,可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除此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华北平原,整个宋朝其他地方的人口开始急剧减少,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人口往往决定着它的强大与否,若是宋朝的人口全部集中在华北地区,那么其他地方自然就会衰弱,可这些地方可都是连接着无数的邻国啊,到时候要是面对入侵,难道单单依靠士兵来解决问题吗?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十分危险的,所以让这些地方也融入到发展的脚步中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统筹发展,让华西地区、华中地区还有华南、华东内陆地区也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至于落后华北地区太多,这对于整个国家都是有好处的,可到底怎么做,则让左右人都很为难。

众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修建铁路,毕竟这种交通工具能够运送大量的人口、物产来往于全国的各个地方,方便各地交换商品,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与外界的联通,只是在这种崇山峻岭之间想要修建铁路,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如今的铁路,大多时候只能在平原上形势,最多就是上一些缓坡,像这样连绵起伏的大山是根本不可能爬上去的,这也是宋朝如今遇到的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科技的限制让其余地区很难得到应有的发展。

因为地理原因的限制,修建铁路显然就是一个十分不靠谱的计划了,那么众人能够做的便只有修路来让各个城市连接到华北和华东、华南沿海地区了,这种方法说实话徐清并不喜欢,相比起铁路来说,公路有几个很大的问题,首先便是修建难度大,若说铁路是不可能修成的,那么公路就是难度大了,现在的科技,还没有人能够把一座直径上四百米的山给直接打出一个对穿的洞,山洞之中的加固方法更是无从得知,在这种状况下,若想要在这崇山峻岭间修建公路,那就只能是盘山公路。

盘山公路,放在现代人的眼中或许陌生,可在中国十年前,中国大部分地方的道路都是这种盘山公路,其危险程度是非常高的,且在这种地方修路,路也不可能修的很宽,不然成本就会快速攀升,而这种小道又极易受到泥石流的冲击而毁坏,所以对于这样的修建方式,徐清一直是不太同意的,他更喜欢用铁路这样大家伙来进行运输和载客,因为铁路更方便管理,不像公路。

再说了,此时的人类尚且没有发明出汽车来,只有汽车的原形,还全国上下找不出几辆来,就算是修了公路,也只能让骡子、马上去走,这实在是有些暴遣天物了,反正各个城市之间也有土路,既然汽车还没发明出来,干嘛不先暂时用用呢,这也是徐清反对修建公路的原因。

徐清拒绝,那就代表了官方的态度了,既然公路也不行,铁路也不行,那总要想个办法维持其余地区的发展吧,这可真的是为难了徐清了,随着市民阶级的庞大以及教育的普及,人们现如今对于远方的事情也不再是一无所知了。

就像以前,一个地方生活着的人或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村子周围小镇的事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每天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聊的也就是家长里短,而现在随着报纸业的普及,底层百姓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再是单单依靠口口相传,而是依靠读报来知晓天下事。

虽然那些贫困地区的百姓不见得读过书,可读过书的人一定比农业社会时期最发达的地区要多得多,贫苦地区的老百姓尽管生活再困苦,也一定比农业社会盛世王朝下的百姓活得好,这是必然的,工业化让人民享受到了远超农业社会的生活,即便是这个时代最落魄的人也一定比盛世王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活得好,就像一个中国再穷的老百姓,也一定比非洲那些尚处于农业社会的人民活得好是一个道理。

所以凭借着这些认识字的人,生活在贫穷地区的老百姓自然而然就能通过报纸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而只要知道了外部世界的繁华,又怎么能够忍受自己生活地方的穷苦呢?这就像是现代的中东、非洲为什么暴乱频发跟手机的普及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在手机普及之前,一般民众很难了解到外部的消息,所以即便自己过得苦也就得过且过了,可通过手机,他们便能立刻登上网络了解到那些发达国家的生活,这一下一般人怎么受得了,然后就要找原因啊,而对于这些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劣的人,又哪里会想到自己的国家不行是因为没有赶上工业化,没有赶上信息时代这些比较晦涩难懂的东西呢,只会把问题归结在政府身上,毕竟这是最容易,且不需要什么解释的方式了。

而那些有利可图的投机者们便也借着这股风头开始鼓噪起来,到最后一个个国家覆灭,民不聊生,这其中跟手机普及信息有着十分巨大的关系,此时的宋朝也是如此,在得知外部世界的繁华之后,心里自然把贫穷的愿意怨恨堆积在了朝廷上,许多士绅纷纷开始联名给朝廷上书,要朝廷给他们修路搭桥,在重重压力下,无法徐清只能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并不成熟的时代,便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毕竟民愤现在还不大,只要朝廷愿意开启基础建设的计划,就能平息一大部分的民怨,到时候只需要拖下去就行了,反正这路本来就难修,到时候修上个十年二十年的,等到汽车技术成熟了,或者火车修造技术成熟之后再大规模扩建也不急,到那时百姓也不会责怪他们,而若是现在不修,这些百姓就会立即闹起来,现在的宋朝最需要安稳,可不能闹起来,所以徐清便采取这种维稳的方式,开始执行起了自己的基础建设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所有难修的工程,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又或者是桥梁,全部放缓脚步,等待新科技的诞生,而那些丘陵之间的盆地则赶紧先把盆地之中的几个主要城市用公路和铁路连接起来,比如说河西走廊的两头,四川平原,陕北平原这三处地方,都是环绕于丘陵和山脉之间,但却是广阔的平地,在这种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巨大的城市群(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先把它们串联起来,就能带动这些大城市的经济,紧接着再把平原之中相互连接的村镇土路夯实一番,然后扩建一到两倍,保证这些村镇之间的道路可以保持八辆马车交互行驶,这也算是给未来公路的铺设做一个预备工作,至于山村之中,那徐清就不管了。

这样一来,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能够有一个上升,经济也能开始发展,而国家的投入也可以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把省下来的钱放在城市建设上,此时的国家并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也确实很难培养,如今的宋朝,只能依赖煤矿作为主要能源材料,污染无疑是非常大的,至于减排这种事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徐清的规划之中重工业、轻工业都是重中之重,也是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的。

徐清能够做到的就是让首都范围内不受到威胁,其余地方么,徐清就不管了,也不是他不愿意管,而是实在不能管,无论是英法,还是美日都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时间段,直到电力得到了普遍应用之后,人类才可以对其进行管控,现在的徐清显然无能为力,只能放任污染,扩大产能。

而像这些工厂的修建自然只能选择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里水陆交通方便,物资来往也十分迅捷,无论是消费人口和消费市场,还是运往海外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所以只能选择这种地方,这当然会造成地方差异加大,可徐清也没有办法,谁叫宋朝太大了呢,他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把西部、南部、中部的几个地方打造出一些旅游城市来,让华北的人去旅游,稍微带动一下当地的经济,也好让双方的成绩不至于那么难看。

还有一种办法自然就是移民了,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虽然如今移民还属于空谈,但已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踏上去往新大陆的征程了,只要移民就能够减轻华北地区的压力,这样一来就算经济不平衡徐清也无所谓,到时候就可以无条件的让其他地区的人口往华北地区涌入,这样一来把人口集中在整个华北地区也无所谓,至于周围的防御,则只交给当地的军队,这虽然会让军队的压力增大,可这也依旧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徐清又能怎么办呢。

但是即便徐清已经尽可能的保证各方的平衡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徐清还是把在丘陵之间施工想的太过于简单了,是的,平地确实很适合开发铁路,可是铁路所需要的钢筋水泥还有火车头,都需要从华北地区运进去,其难度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几十人因为泥石流、破伤风感染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致死,除此之外,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华北地区大为不同,瘴气弥漫,与现代远远不可相提并论,那时的四川,全部人口甚至都不超过一千万,在这种状态之下,想要开发发展无疑是非常难的,徐清只能赶紧下令让他们继续减缓速度,而当地人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为了修铁路、公路而牺牲的人们所以倒也消停下来了。

不过当地的民生问题又必须要解决,最后徐清想了很久,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开发河运,利用长江极其支流,来保证西部、中部的发展,让当地的百姓不用再继续穷困下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大帝姬 特种兵在都市 莽荒纪 林岚秦小雅 很纯很暧昧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重生长嫂奋斗记 都市神级超人 我在大唐有块田 阴阳刺青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夏水流长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绿茵表演家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回到古代过日子 秦末之霸王再世 唐刀陌刀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 大唐:公主逆天路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班超传奇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水浒英雄传说 我的女皇老婆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