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铭哀

首页 >> 平淡为官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唐砖 谍网 贞观憨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佣兵的战争 神医毒妃 兵锋无双 谍影 朕的后宫不可能这么乱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6章 王安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范仲淹作为大宋的宰相,他的离开无疑会给宋朝的政坛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宰相的位置将由谁来担任,光这一点,便会引起整个朝堂巨大的争议,而对于范仲淹,朝堂之上的众人无疑对他极为敬佩,当今圣上更是从小就听闻范仲淹的威名,耳濡目染之中,皆是范仲淹的辛劳,如今既要致仕,心中自然是又痛又不舍的。

范仲淹的一生,无论是史书上,还是这个平行的时空中,都可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了,现如今他要走,按照惯例,皇帝自然要下旨挽留了,不过朝堂之上的众人自然知道,以范仲淹的年纪,是再也不可能留任朝廷了,而关于宰相之位究竟由谁来担任,众人都不由得把目光,放在了徐清的身上。

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毕竟徐清陷入是皇帝的亲戚,有了这一层关系,成为宰相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再来这十几年间,徐清凭借一人之力将整个大宋治理的如此富裕,工业化、制度化,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徐清所搭建起来的,光是这一点,把徐清当做神仙来看待也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在民间,已经有许多人都把徐清当做神仙来看待了,他让整个宋朝从农业时代走入工业时代,让百姓不再因为冬天的来临而冻死,不再让失地者成为流民,并且还在海外建立了如此大的殖民地。

即便在国内混不好,还能在海外获得大量的土地成为地主,拥有一次相当于重生的机会,这样的功绩,是任何人都不能媲美的,而且如今朝廷之上,徐清的门徒几乎遍布所有的机构之中,在地方上也是差不多十占其四的地步,徐清来当这个宰相,根本就不会有人来反对,并且将会是一个向心力十分强的朝廷,也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如今许多人见到徐清都开始叫起了相公,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叫他的字或者是叫他的号了。

面对这些人或羡慕,或揶揄的相公二字,徐清虽然面上不显,可是心中却很是激动,做副宰相,他能做的就只有三司使的这点工作,其余的事情根本就插不上脚,而若是做了宰相,那么整个国家的未来,就将由自己来掌握,这是徐清最期待的事情,除了商业之外,除了赚钱之外,对于军队的建设,对于政治制度的设计,徐清都有许多的考虑,而这些都需要成为宰相才能去做,这是将宋朝,将中国真正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沽名钓誉的放弃这一次机会。

再说以四十二岁的年龄成为宰相,别说是宋朝了,便是盖中华五千年,能有此作为者也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在这清平盛世中就更是稀少,乱世之中称英雄的多了去了,想在和平的时代越级升迁难上加难,可徐清却做到了,光从这一点,徐清当然自傲,毕竟这个时代可是聚集了欧阳修、韩琦、夏竦、范仲淹这些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的人啊。

而在这之后,王安石、司马光、吕公着、苏轼、苏澈、苏洵将会接踵而至,这些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史中如星辰一般存在的人们都将会一个个走上历史舞台,而自己将见证整个宋朝最为光辉的一段时间来临,当这个时候,自己以宰相之位统帅他们的时候,徐清都不敢想象,自己到底能为这个国家做到什么地步。

他很期待,而他的期待也很快成为了现实,在赵昕三次下达挽回的旨意之后,范仲淹即将离开朝廷的消息已然传遍了整个朝廷,等到第四次上表辞呈的时候,赵昕没有再拒绝,而是同意了范仲淹的辞呈,让他可以归乡养老,为了表彰他对宋朝的贡献,赵昕册封范仲淹为太傅,封忠国公,赏范仲淹家乡田地五百亩,并赐府邸一座,让其可以安享晚年。

除此之外,范仲淹的儿子们都被封爵,世代袭用,范家一代将永享国运,这样的待遇对于一位文臣来说依然到达了巅峰,从中也看得出来,范仲淹在宋朝的地位到底有多么的高,赵昕几乎以老师的礼节给了范仲淹一次最大的辞职礼,范仲淹对此也很是感怀,回到家乡之后,利用悠闲的时间便写了许多歌颂赵昕的文章,并且若是赵昕有什么疑问写信过来,范仲淹也一一回答,直到去世为止。

范仲淹的事情暂时按下不表,范仲淹离开之后,宰相之位便空余了出来,没过多久,赵昕便下旨召徐清单独入宫,见面的地方则不是寻常问政的垂拱殿,而是宋朝皇宫中只有一年一度的大朝会时才会开门的紫宸殿,这样一个消息传出来,让整个宋朝朝廷都大为惊讶,即便是要让徐清当宰相,也不用在紫宸殿召见徐清吧?

按照礼制,让一位大臣成为宰相只需要在垂拱殿问政之后,在这里,作为宰相的候选人,他将给皇帝阐明自己的施政理念以及对皇帝表示效忠,之后只要皇帝同意便可以进行认命,并不需要到紫宸殿来进行认命啊,一时之间众人有些猜不透赵昕的意思,而赵昕也没有让朝臣们猜测多久,答案很快就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三日之后,赵昕下达圣旨,昭告天下,任命徐清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军国重事,兼上柱国,领太师事,此命令一出,天下尽皆哗然。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宋代便是正宰相,已然是位极人臣了,可是宋朝为了加强中央皇权,太祖赵匡胤便在立国之初便设立参知政事一职作为副宰相对宰相进行钳制,后来又把军权划归枢密院,财权划归三司使,以此来削弱宰相的权利,所以在宋代,即便是正宰相,其权利也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只是把徐清认命为宰相,众人并不觉得稀奇。

可现在这宰相后头,竟然还跟了一个平章军国重事,兼上柱国,这在宋朝就相当于太尉一般的官了,是掌握有全国所有军队的官职,一般来说并不赐给在职的朝臣,只会赐给那些一般退休的大臣,毕竟这可就是把军权也交到了徐清的手里,这样的信任让世间众人都不由纷纷咋舌,至于太师这个称呼,原本也是给退休或者是去世的大臣们作为褒奖用的,现在也直接赐给了徐清作为官职,不过在经过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冲击之后,众人对于这个名誉头衔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惊讶了,毕竟太师除了地位超然,位列一品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

这样的认命除了北宋第一任宰相赵普之外,再也没人拥有过如此巨大的权利,现在赵昕竟然给了徐清如此大的权利,即便是素来敬重徐清的人,也不由的纷纷上书皇帝希望赵昕能够退回自己的想法,改把徐清认命为宰相,这其中还包括许多新法的拥护者,无他,主要是这个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大到甚至让他们觉得这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这对于许多大臣来说是一件很难判断的事情,臣权扩大这对于文臣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臣权扩大危急皇权,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就说不准了,此时的大宋已经一百一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了,也很少有权臣出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宋朝的这套制度将权利分散在了无数人的身上,让权臣根本就无法诞生,这样一来皇位就会安泰,皇帝没有了危险,天下自然也就太平无事了。

毕竟宋朝的制度就是建立在唐王朝覆灭的基础之上的,唐朝为什么会覆灭,就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藩镇割据所导致的,那些藩镇在自己的土地上坐着土皇帝,赋税、士兵、官员全部由自己来认命不听从中央的号令,皇帝与其说是天子,不如说是一个傀儡而已,想要改变一个藩镇的官员都不可得,正是因为这一点,赵匡胤在确立宋朝制度的时候,便把地方上的任免权收归与中央,而为了保证地方上无法拥有权力抵抗中央,还把兵权收拢到枢密院来,然后将财权归于三司使,这样一来,地方上的官员无论要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报备中央,然后从中央拿钱才可以做事,这无疑极大的稳定了地方上的政权,让百姓不至于受到地方割据政权的迫害。

而在中央朝廷上,赵匡胤则吸收了唐朝宰相太少,权利太过集中的问题,将宰相分成了数个,并且用参知政事这类副宰相来分拨宰相的权利,从此之后,宋朝便再也没有出过权臣,这无疑是宋朝制度的优越性,可因此也让宋朝的行政制度变得无比庞大,且十分拖沓,任何政务处理起来都需要经过重重关隘,宰相多自然权利也就被分的越来越稀少,原本经过一个人便可以做到,现在却必须要过无数的关隘才能将事情办妥,这样一来权臣虽然没有了,可朝廷就有了冗官的问题。

可冗官总比造反来得好啊,前者只是多花钱多花时间而已,后者可就是能颠覆朝廷的了,自古以来,权臣的下场要么就是称帝如王莽、曹操,还有五代十国、南北朝的开国君主们,要么就是被满门抄斩,或者是被挖开祖坟鞭尸,如张居正、霍光都是如此,如周公一般得以善终的人,历史上寥寥无几,这便是权臣的危害。

而现在赵昕的命令,等于是把行政权和军权全部交到了徐清的手中,这已然与权臣没有了任何的区别,虽然众人知道赵昕信任自己的这位老师,可是毕竟人心难测啊,现在的徐清是一个忠臣,可等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久了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呢?没有人能够猜得到,曹操刚开始的时候不也只想做一个汉朝的忠臣么,到后来随着权利越来越大,从宰相到魏公,再到魏王,一步步的权利扩大让他最后成为了汉朝真正的掘墓人。

若是曹操不反,谁又能说曹操不是忠臣呢?徐清也是如此,现在的一切只是现在的而已,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现在徐清才只有四十二岁而已,正是一个人年富力最强的时候,凭借现在的科学医疗手段,徐清最起码还能活上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之后,徐清还愿不愿意从这个位置上下来,还是会再进一步?没有人能够知道,所以所有人都害怕局面失控,这样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

大臣的奏表可以说是淹没了赵昕的案几,而徐清也是招待了一批批关心此事的人士,这其中既有自己的老友如欧阳修,也有自己的老上司如夏竦,还有刚刚才离任的范仲淹,富弼以及他的学生们,甚至还有刚刚登上官场的司马光、苏轼、苏辙、苏洵,所有人见到他之后说的都是劝他不要担任这个职位,不然恐留名于奸臣传中。

唯有一人于众人意见不同,在徐清面前大肆鼓励徐清让他一定要接下这份责任,并且还说天下已然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此时徐公若是执天下行政大权,必然能够将大宋建立起一个更为辉煌的国度,并且在徐清的面前便说出了“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话,面对这位叫做王安石的学生,徐清心中默然,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同时也最有争议的变法家,还真是从小便对变法这件事很感兴趣啊。

之所以他会遇到王安石、苏轼这些人,这也是一件十分巧合的事情,那是欧阳修来见他的时候,正好是一年一度的科考结束的日子,而欧阳修正是这一届的主考人,按照科考的规矩,考生们自然要拜主考官为师,所以这些进士们便成为了欧阳修的学生,且此时的欧阳修已然是宋朝的文学宗师了,他在士林中的名气可比徐清大得多了,所以想要入他门者可谓十分众多,其中有名的便又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而王安石和司马光也是经由欧阳修引荐这才在宋朝大放光彩的,可以说欧阳修的眼光真的是十分老道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大帝姬 特种兵在都市 莽荒纪 林岚秦小雅 很纯很暧昧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重生长嫂奋斗记 都市神级超人 我在大唐有块田 阴阳刺青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夏水流长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绿茵表演家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大宋网红苏眉山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烽火燃情山河虹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班超传奇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水浒英雄传说 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 戏说嬴政 穿越梁山成霸业 我的女皇老婆 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