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铭哀

首页 >> 平淡为官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唐砖 抗战之红色警戒 谍网 佣兵的战争 唐朝工科生 游戏民国 谍影 帝国吃相 澳洲风云1876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4章 慷慨解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清这样的想法并没有很快获得整个朝堂的认可,想要从银行借钱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里面的钱都是有主的,若是要借钱,必然就要还利息,现在虽然是在打仗,可是这并不能成为随意掠夺他人财产的借口,宋朝虽然是封建王朝,可总的来说还是尊重财产私有权的,这些商人一没犯法二没投敌,直接将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这显然是一件不讲道义的事情,也是绝对不可能做的。

可若要是付出利息,那么就算是最低的利息,四千万贯的财产,十分有可能会诞生出六百万贯以上的利息,这还仅仅是第一批借款所需要承担的利息,这笔钱最多只能支持朝廷继续开战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可谁都不能保证战争能够在三个月里结束,后面如果还要继续打下去,那么就必须要借更多的钱来作战,到时候利滚利,那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该拿什么来建设呢?新政又该如何维持呢?

这显然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对此徐清等人也是毫无办法,此时的状况就是看谁能够耗得越久,谁就是胜利者,而谁先支撑不住,那么就谁先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松懈下来,不然要面临的,将会是一笔压垮宋朝的负债和辽国更为强大的压迫,这是宋朝所不能承受的。

所以在众人讨论过后,尽管还是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可是向银行借款以支持朝廷继续作战的想法已经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认同,除此之外,陈执中作为宰相还带头提议将捐出自己一年的薪俸以及自己私人财产的一部分,大约七十万贯,以此来支持国家继续作战,陈执中的做法让许多人都心生尊敬,当然也有很多人更加讨厌起了陈执中这个刚正不阿的老头来。

毕竟他都带头捐了,他们这些人又怎么可能不捐呢,所以朝会开到最后,一场议论是否应该向银行借款的会议变成了战争捐款的预备动员,所有在这次朝会上出列的人纷纷都捐出了一大笔钱来,包括徐清自己也捐出了一年的薪俸以及十万贯铜钱来,没办法,作为一个小地主出生的士大夫,他可真的没办法去跟这些世家大族们比有钱,像刚才顶撞徐清的那个年轻人一开口就是六十五万贯铜钱,这样的手笔,徐清是做不到了。

不过他倒也不自卑,反正自己该捐的都捐了,要再捐也只能是卖房子了,可自己现在住的这房子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皇帝赵祯借给自己住的而已,理论上来说,除非他把《韵社》给卖了,不然是真的没有钱了,所以他倒也问心无愧,同时看着眼前这些士大夫们慷慨解囊的样子,徐清不得不感慨,这宋朝的士大夫们,终究还是有那么点骨气的,不像明朝末年的士大夫们,崇祯跟他们要钱竟然一毛不拔,这一个王朝的知识分子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的是气数已尽,不怪他人了。

到最后这笔捐款汇总在一起,旁边的史官拿着笔粗粗一算,最后得出了一个数字,今天就朝堂上这一百个人,总共就大概捐了八百万贯铜钱左右,这个数字别说是把徐清给感动了,就连赵祯都感动的不行了,赵祯不由自主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眼睛里面都泛起了泪光,他伸出自己的手指指着眼前的老少爷们,真诚的说道:

“大宋养士百年,今日得诸公扶保,共赴危难,朕感佩于心,诸公,朕,朕,朕….”

说到最后,或许是太激动的缘故,赵祯一下子也说不出话来,赵祯这番泪眼婆娑的样子,一下子让台下的人也激动了起来,徐清虽然没有那么激动,可周围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君臣共同赴国难的壮烈感,被这种感觉一影响徐清便也激动了起来,还有些人即使心里觉得现在的状况,有些莫名其妙,可看到台上的老板和台下的一众大佬都纷纷激动了起来,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便也开始激动了起来,由陈执中带头说道:

“陛下莫哭,我等士大夫,世食君禄,享天下百姓之供奉,受天下恩泽已是百年有余了,如今国难当头,辽兵进犯,我大宋正值危急存亡之秋,此战若胜,则天下归一,百姓熙然,此战若败,则我等尽为辽国臣妾已,值此天下局势将明之际,若是能为我朝奠定万世之基业,为天下百姓开创万世之太平,勿论己身财富,我等纵是粉身碎骨,也必然含笑九泉。”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陈执中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便一同大声喊道,这一声‘万岁’,可以说是徐清自从来到中枢以后听到的最热烈的一次了,这些长久待在富贵乡中的士大夫们,在这‘万岁’声中,罕见的流露出了杀气与勇气,这是男人该有的气量,却在儒家文化的长久熏陶下,慢慢掩藏在了仁义礼智信中。

直到现在,被内心深处的生死存亡和古仁人的壮烈气息所引诱爆发出来,而当这些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也凝聚在杀意之下时,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到底能爆发出如何的威力,即便是这个时代掌握着至高权利的人也根本说不清楚。

等到第二天,包括徐清、范仲淹,还有《大宋早报》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抓紧刊印了关于朝堂所有人捐款的事情,其中像是范仲淹所创建的《文社》更是有许多大文豪在他的报纸上写下了不少催人振奋的文章来歌颂这些人。

而徐清在这方面也不落于人后,直接就把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当做是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随后便刊印全国,这一下子,整个宋朝都沸腾起来,不少商人开始拿着钱到当地的官府捐钱,还有不少城市里的百姓则是自动开始要求服兵役,这样的状况传到京师,其震惊程度简直比士大夫们在朝堂上捐了八百万贯还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

士大夫们捐钱,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应该的,毕竟他们享受着整个国家最好的资源,甚至可以说,光是士大夫阶层所占取的财富就绝对超过整个宋朝财富的一半以上了,所以战争来临,灾难毕现的时候,他们只要还视这个国家为自己的祖国,当然要为了这个国家也好,又或者是为了自己的财富也好去拼命,去拿出自己所能拿出的全部东西去帮助这个国家度过难关,这是必须得。

可这些百姓却不同,从理论上来说,其实朝廷并没有帮他们做了些什么,只是最近一两年不再有天灾导致大面积死亡了而已,只是有许多看不起书的穷人看到了书而已,其他的事情,朝廷并没有帮他们做过什么,而尽管因为徐清的关系导致宋朝的识字率开始上升,可是不识字的人还是占据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他们从小到大没有读过什么叫做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没有人知道孔子口中的君子之风应当如何,当这个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出手相助,甚至就算是在这个时候造反,徐清心里也不会恨他们。

毕竟古代封建的统治到底有多么的烂,徐清早就看多了,那些地方官,口中念着仁义道德,肚子里却满是男盗女娼,对于这些官员的治理能力,徐清是非常怀疑的,这一点从朝堂之上的捐献就能看出来,宋国最有权势的一百个人合在一起,便能轻轻松松的拿出八百万贯来,就能看得出来,当官的到底是多么的有钱,而在他们的统治之下,百姓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的文明昌盛,也给了底层一个可以向上爬的通道,不像欧洲或者是日本所采取的封建制度,让有才的人也永远不可能获得贵族那般的权利,可儒家文化也同时让这些士大夫们开始慢慢变成了职业官僚,面对自己所统治的区域,他们开始渐渐丧失了背负天下人心的野望,而是钻研进了如何为官的道理之中。

这不可避免的会让地方治理出现很大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世袭传承的土地贵族自然要更加珍惜自己领土上的百姓,从这一点上来看,儒家文化对于责任心这三个字,确实有所欠缺,尤其是越往后的朝代,能谨守住这三个字的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普通百姓支持朝廷,乐意当兵、出粮,这实在是让徐清和其余众人都有些震惊。

而这也同样引起了徐清的好奇心,这些百姓平日里不骂朝廷就不错了,这个时候竟然会如此慷慨解囊,甚至还想要上前线,其中的原因徐清真的很想了解了解,为此他专门趁着一个休息日离开了开封城,到了近郊的一片乡镇中去,随便找了几个正在排队想要当兵的壮汉聊了聊,通过跟他们的聊天,徐清这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想要参军了。

原来这些人大多都是通过报纸才知道战局到底到了什么地步的,而其中不少的慷慨激昂之句,经过酒楼茶肆的说书先生之口一一呈现在了天下人的面前,而在这个过程中,徐清还专门找来那些在前线牺牲了的烈士家属,把他们请到汴京之后,就负责给《韵社》的作者们讲他们的心情,然后让那些作者们用简单的文笔将这些丧失了亲人的悲怆之情全部写在了报纸上,这一下原本不关自己的事,通过这一个个简单朴素的故事,自然引起了天下百姓的共鸣。

毕竟谁没有爹娘呢,而人家却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这样的的气节,对于老百姓来说,显然是很管用的,也正因为这种种事先的铺垫,导致民间对于此战的关切程度一下子就热烈了起来,直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话出来,再加上不少报纸还把有些商人捐钱,一家五兄弟齐当兵的事情大肆报道,这本来就已经酝酿得颇为雄厚的气氛顿时被点燃,也总算让他们下定了来当兵的意愿。

听完壮汉们的这番解释,徐清这才彻底了解到,媒体这个东西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强大,而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对于他打仗能不能赢,有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让徐清下定了要尽早立法的决心,只不过一想到立法这事儿,徐清的心中就又犹豫了起来,此时的宋朝法律,并没有十分完整的体系,可以说很像是英国的条例法,而非普通意义上的大陆法系,这样的法律体系对于徐清来说,无疑是十分陌生的,想要改革,自然也非常的难,所以对于此时,徐清只能去找包拯帮忙,毕竟这位宝龙图曾经当过很长时间的开封府尹,在刑名上颇具造诣,并且为人耿直刚毅,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让这样的人来主持法律的改革,显然徐清是放心的。

对于徐清的拜访和请求,包拯也很是重视,不过并没有直接答应徐清,而是让徐清给他点时间让他想一想,对此徐清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为官数载,他也已经是三十几岁的人了,自然知道其中有许多需要讨论的地方,以包拯的身份地位,也不可能直接答应下来,所以徐清也没多说,便直接告辞了,从此之后便开始专注在了战争与招生这两个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可以说是全部放到了一边。

而此刻的战场上,局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辽国在财力上的底子终究非常的薄弱,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输送,所需要消耗的粮食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至于钱财,那更是辽国朝廷所根本支撑不住的,而不同于宋国的事,辽国可没有银行这样的金母鸡给他续命,也没有一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匹夫来跟他共患难,在坚持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辽国的国库终于支撑不住,辽国皇帝逼不得已,最终向整个王朝境内下达了增税的命令。

此令一出,天下皆惊。

(本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官道之色戒 大帝姬 无限之信仰诸天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后宫春春色 穿书之末世崽崽不好养 快穿大佬在线逆袭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重生长嫂奋斗记 红尘都市 都市神级超人 金粉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我在大唐有块田 阴阳刺青师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一统大宋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平淡为官 铭哀 - 平淡为官txt下载 -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