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南宫草堂

首页 >> 大明略 >> 大明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唐砖 极品驸马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明略 南宫草堂 - 大明略全文阅读 - 大明略txt下载 - 大明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7章 请神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乡间小道、空气不错,是个游玩的好去处。

只是地里劳作之人无暇顾及,忙秋收、忙一年的生计才是根本。

单人单骑,仲逸不紧不慢走在花草林间,按照仲姝提前为他备好的图纸,那个村庄似乎也不难找,只因初来的缘故,更多是边走边看的状态。

乡间晚秋早,林间问声好。农夫指山路、就在正前方。

当仲逸来到这个村庄时,村民们大多还正在地里劳作,留守家中的大多为老人妇孺,十分的安静。

肖大可祖籍就在这里,世代居住有些年头了,如今家中有老母亲、兄嫂。

肖大可在家排行最小,也是最孝顺的一个,只因他的老娘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平日里大多是大可的两个嫂嫂伺候着,而大多花销都是大可负责。

老人年纪倒也没那么高,所以大可一家全力以赴医治,两个兄长也还算孝顺,与嫂嫂们的日子也勉强能过得下去。

‘谁要是能治好我娘的病,我肖大可就是做牛做马也愿意,空口无凭、立字为证’,这是肖大可经常说的一句话。

怎么说也是盐课提举司的库副使,肖大可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足见其内心频临崩溃。

母子连心,想让老人安康度过晚年,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可说的。

奈何当地郎中医术有限、老人患疾可谓疑难杂症,大理当地名医好药用了不少,就是不见好。

据此,这也成了大可一家最头疼的一件事。

仲逸得知这个消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日肖大可早早离开衙门,一问其他衙役才说出了此事的缘由。

身为盐课提举司的提举,仲逸理应多多了解下属之事。

一家还算不错的农家院落,收拾的干干净净,除了摆设有点少外,居家过日子的感觉还是颇为浓厚的。

得知仲逸的身份后,肖大可的两位嫂嫂立刻热情接待了他,她们的男人还在地里干活,得要晚饭时分才能回来。

想必如此年轻,又不按套路出牌的仲大人,在很多衙役家户中,早已‘家喻户晓’。

“仲大人,你真是个好官啊,这么多年来,盐课提举司的,除了与大可交好的一些兄弟外,就没有那位大人来过我们家,大可,苦啊……”。

说话的是肖大可的大嫂,看她一身朴素的衣衫和粗糙的双手,足见她平日里的操劳颇多。

大可身为盐课提举司的库副使,经常向老人讲述衙门里发生的事儿,仲逸这位新来的提举大人,自然早就说给家人听了。

她的二嫂更是如此,明显的农家妇人。

肖大可的兄弟各有各的忙活,平日里伺候老人的事情自然也就落在了她们二人身上,这一点着实不易。

老人是单独居住一间房屋,收拾的还算不错,光线很充足,子女们用心之深、用心之细。

孝顺不一定就大鱼大肉、锦衣玉食,关键在于一片真心。

肖家兄弟这样做,让仲逸感到颇为欣慰。

或许也正是因为此,老人才能这么多年活了下来,否则,身体早就被拖垮了。

“你是……我们大可在衙门里的大人?我们大可是不是闯什么祸了?他可是个很老实的孩子,大人……”。

在二位儿媳的搀扶和解释下,老人缓缓靠在被套上,大体弄清了仲逸的身份。

仲逸有些吃惊,有人的意识还算清楚,既能很快理解自己的身份,还不忘惦记着自己的小儿子。

“娘,不是大可在衙门惹事了,是这位提举仲大人听说你身体不好,专程来看你来了”。

一位妇人解释道:“仲大人说了:为免惊扰四邻,他没有带衙役,也未着官服,就一人骑行而来,这是仲大人对我们大可的厚爱啊”。

老人听后连连点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位年轻的仲大人真是好人啊,大可能跟着这样的提举大人,真是福分啊,要好好干,不能坏了衙门的规矩”。

仲逸毕恭毕敬的听着,生怕多说一句就会打断老人的思路。

家教,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

之后便是老人的‘絮絮叨叨’:“听大可早就说过……好多次了;这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大人是……从五品,怎么这位仲大人如此年轻?……嗯,年轻……还是个娃娃……”。

“娘,你说什么呢?这是提举大人,不敢……”,一旁的妇人急忙劝道。

仲逸连连摆手:“不妨事、不妨事,老人若是想说话就说吧,有人陪着说话对身体好……”。

来此之前,仲逸早已备好笔墨纸砚,大可家几乎不用这些东西,二位夫人几乎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默默的收拾出来一张桌子。

“大娘,你说说看,平时都有什么症状?”。

仲逸摊开纸墨、开始记录起来。

‘这位仲大人,还会看病啊?真是了不得……不过啊……我这病吧,也就没有什么治了,若是能两腿一蹬、两眼一闭,倒也给孩子省心了’。

老人开始自言自语起来,有些能听清,有些便无法听清,时不时的打个瞌睡,看上去有些困乏。

仲逸只得示意两位妇人协助,尽快让老人将病情说完……

出了老人的房间,仲逸将当地郎中之前开的药方再誊写一遍,同时将每次把脉、用药后的情况一一记录。

一旁的两位妇人说的非常细致,直到最后才微微问了一句:不知仲大人是否认识什么名医?

仲逸收起纸笔,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句:“在京城时,本官倒是认识一位太医,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两位妇人对视一眼,惊的目瞪口呆,良久站在原地不动。

‘娘,你的病这次一定能医好了……’。

还是二媳妇反应快,急忙跑向老人房间,一个天大的喜讯。

见二人缓过神来,仲逸安慰道:“所谓对症下药才是关键所在,李太医如今不在身边,没有亲自把过脉,本官只能将这些症状、连同用药情况记录下来,到时看他还有什么安排”。

一个农家妇人,若非因肖大可在盐课衙门的话,她们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什么一品、二品的。家有老人卧病在床,多年打听名医良方,对这方面极为关注。

李时珍的大名,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比内阁首辅更为‘如雷贯耳’。

肖大可曾说过‘仲大人是从京城翰林院来的,就在万岁身边当差,相当了不得’,原本以为只是听听而言,没想到这次真的成真了。

堂堂的李大医,仲大人竟能如此轻松攀上交情,在二位妇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

‘仲大人……寒舍粗菜淡饭,你务必要用些饭菜再走……’,一位妇人望着院中叽叽喳喳的老母鸡,开始准备着饭菜。

仲逸微微一怔,这才想起似乎忘掉了一件事。

“哦,对了,这是五百两银子,若是不够的话,回头让大可向本官随从程默说一声便是”。

仲逸将银票放下,二位妇人连连推辞,死活不敢接受。

提举司的仲大人能亲自过问老人病情,还帮忙找的李太医,怎么能让他再颇费呢?

仲逸只是说了一句:“回头告诉大可:让他在衙门好好干就行,其他的就不要操心了”。

离开村庄后,仲逸直奔盐课提举司衙门,不大会儿的功夫便见到了前面的两个人影。

‘仲大人,事情办得如何?’。

程默急忙上前牵住缰绳,身后的刘妙妙也快步跟来,眼神中竟满是欢喜。

仲逸微微点点头,之后将程默拉到一旁,从包袱中掏出几封书信。

‘你马上去趟京城,路上所需我都办好了’。

仲逸依次说道:“这是给都察院佥都御史樊文予的、还有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李太医……”。

末了,他笑道:“当然,还有我那二夫人、三夫人”。

程默重重点头,立刻将东西收起,瞬间跨上马背,向京城方向而去。

“包袱还有些银子,路上当心”,仲逸再次叮嘱了一句。

程默大声回道:“仲大人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呆在原地的刘妙妙目送程默离去,见仲逸朝这边走来,上前微微道:“公子,你说过的话,不会反悔吧?”。

仲逸笑道:“我说什么了?反悔什么?”。

刘妙妙红脸低头,之后说了一句:“就是伺候公子左右……”。

掏出一块银子,仲逸郑重其事道:“你还是回家吧,这些银子足够盘缠了。回去好好孝敬你爹娘、过日子吧”。

跳上马背,仲逸欲返回盐课提举司衙门。

‘君子当言而有信’。

刘妙妙立刻挡在面前,泪汪汪道:“莫非?公子也嫌弃我不是?我真是清白的……落这个恩情,不报答……这一生都心有不安”。

仲逸胯下马儿后退数步,瞬间向前奔去,听的身后一阵追赶。

“盐课提举司衙门,你来找一个姓仲的人”。

勒住缰绳,仲逸大声说了一句:“如果你要来的话,将你家人全部带来,要向他们说清楚”。

噔噔噔、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只留下一脸茫然的身影……

回到盐课提举司衙门,大门口的衙役立刻上前将仲逸的马匹牵走,顺便说了一句:知府大人来了,都等了有一个多时辰了。

仲逸随口问道:“有没有说是所为何事?”。

一名衙役上前答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

大理府知府姓曹,名叫曹春,居正四品。在来盐课提举司前,仲逸就曾见过了。

见仲逸进来,曹春立刻起身相迎、满面春风:“仲大人真是日理万机,要见一面,还得在这里先品一杯好茶才行啊”。

他的身后,是同提举王核、副提举姜军,还有吏目蔡一书。

“谁说不是呢,我们仲大人自上任以来,可谓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如今我们盐课衙门也是上下一心、干劲十足”。

闭着眼睛都能猜到,说这话的,自然就是同提举王核了。

仲逸脸上同样露出笑意,只是声音没有这么大:“不知曹大人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盐课提举司并不归属于大理知府衙门管,但毕竟在人家的地面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归是少不了要打交道的。

“仲大人的说那里话,谁不知道你们盐课提举司才是最富的衙门,本官想巴结还来不及呢”。

曹春见仲逸似乎没有再继续寒暄的意思,这便开始切入主题:“本官有些话,想单独与仲大人说,不知是否方便?”。

仲逸还未开口,一旁的王核、姜军还有蔡一书立刻起身道:“二位大人先说着,下官们还有些俗务要处理,暂先告退”。

虽不是同一个衙门,曹春却能如此轻易向这三位下了‘逐客令’。此举,若不是真有事,那便是这些人之间相当的熟悉了。

“不知曹大人有何要事?若是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差人来说一声就行,何必劳你亲自跑一趟呢”。

仲逸从衙役手中接过茶杯,笑着对曹春说到:“如此也好,下官也喜欢开门见山”。

曹春放下瓷杯,面露难色道:“听说仲大人打算要扩建盐场?还得要占用不少耕地,是也不是?”。

这消息是从何而来?

才刚在盐课提举司说过的,知府衙门怎么就知道了?

“是有此想法,不过还要与老灶户们商量,若是那块耕地下确实能开井的话,怕是要占用些地了”。

仲逸说道:“当然,这都是才有的想法,能否切实可行?何时动工,占用多少耕地,还一时说不上来”。

曹春微微点点头:“哦……若是这样,到时占用的那些耕地可就不能下种了……可惜耕地本来就少……若是不补些税赋,百姓们恐怕要有意见了……”。

这话说的,那里是百姓有意见?分明就是你知府衙门有意见了嘛。

关于占用的耕地,仲逸早就想好了补偿之策,只是一时还没有来得及说而已。

‘那……依曹大人之见,此事,当如何?’,仲逸端起茶杯,稍稍挪挪身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家仙田 逍遥人生 官道之色戒 抗战之血染山河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修神外传 不可名状的道尊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我想当巨星 狂野十八少年时 大魔王娇养指南 18路公交车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红楼之薛霸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家父吕奉先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大周九皇子 
大明略 南宫草堂 - 大明略txt下载 - 大明略最新章节 - 大明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