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南宫草堂

首页 >> 大明略 >> 大明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我在大唐有块田 北朝帝业 帝国霸主 奋斗在红楼 日月风华 抗日之铁血使命 乱世枭雄 帝国吃相 大明第一狂士 
大明略 南宫草堂 - 大明略全文阅读 - 大明略txt下载 - 大明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3章 小小反击(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开春以来,山西境内多地再遭旱灾。与去年的灾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抗旱赈灾之举再次拉开。

要赈灾,朝廷就要拨粮拨银,而对于山西境内的大小官吏来说,眼下却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一心赈灾想立功者有,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者有,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者有……

去年开春之时,因贪墨赈灾银子,涉事京官与山西地方文武被打入大牢的不在少数,但此举如同割韭菜,一茬之后又长出新的来。

今年也不例外。

当然,还有去年逃过一劫的落网之鱼:有未被查到者,有上下疏通者,更有朝中有人被保下来者……

这一茬儿,人数不再少,其心更狠,其势更大,其疾更顽。

鉴于此,赈灾银两还未下拨之时,朝廷便开始商讨此事,力求从源头清理。

刑部、大理石、都察院,三法司会同户部、吏部派专人督查,每个衙门派出三人,共计十五人,先去山西境内核实历年赈灾情况。

这十五人,连同当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甚至于各州府县,对今年灾情进行重新测量:包括田地、河流、人口等。

此举力求更加准确掌握灾情,确保赈灾钱粮能如实落到灾民手里。

当然,还有稽查当地父母官,查案线索,其中一项重要的来源:对当地百姓的名查暗访。

在京城派往山西境内的十五人中,就有文泰,这位从刑部到都察院任职不久的佥都御史。

他到山西后,着重留意孟县的灾情。

孟县知县周云陇,在去年赈灾之时,非但贪墨赈银,还继续向当地百姓税赋,就连农户家中陈年存粮都不放过。

天灾人祸,当地百姓怨声载道,不少人奔走相告,纷纷到衙门告状,尽管无功而返,但此事却闹得沸沸扬扬。

当初,仲逸在西北运送药材时,在回京的路上遇到的那些村民托他向京城递血书的,说的就是孟县知县周云陇。

周云陇与严氏沾亲带故,好在只是远方亲戚,无法直达严府。他曾托人通过罗龙文向严氏送以好处。

仲逸当初请师姐仲姝在京城如家客栈誊写的礼单中就有他:这位七品知县一出手,竟是万两银子的大手笔。

自从文泰从仲逸手中接过血书之后,他曾派人秘密去过山西,血书中所写之事全部属实,无奈孤掌难鸣,他只得再等待一个机会。

此次,机会来了。朝廷派出的十五人当中来自不同的衙门,严氏权势虽大,但亦无法一手遮天,只要将孟县之事再次捅出,想保是保不住了。

文泰此举再明白不过来:借此机会对严氏下手,首先就拿罗龙文开刀。

罗龙文染指严家之事颇多,一旦拔掉他这颗钉子,严家在京城的财路部署势必要重新洗牌,如此一来便可露出更多端倪。

剩下的事,就要看朝中其他倒严势力如何把握了。

……

为捐纳之事,连日以来,仲逸奔走于山东济南府各级衙门,有袁炜的这层关照,办起事来自是顺风顺水、异常顺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回京才几日的功夫,原本想过几日清闲日子,只等外叔公与袁炜的通知捐纳之事,却不曾想偏偏遇到山西之事,朝中一场轩然大波。

这日傍晚时分,仲逸在家刚刚用过晚饭,正与师姐品茶说笑中,谁知外叔公派吴风大哥来请:说的正是山西孟县知县周云陇。

吴风不是外人,二人也有些日子未见面,仲逸留他先喝杯茶,借此机会,也正好向他了解到底发生何事?

来之时,文泰对吴风早要交代:若是仲逸问起来,就将山西之事全部告诉他,也好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外叔公有请,自没有不去的道理,在去往文府的路上,仲逸的心思却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若说当初从西安府回京的路上那封血书是自己收的不假,只是仅此一项,还不足以让外叔公专门请他一次。

当铺?一定是当铺。

外叔公此次叫他定是为此事而来:山西孟县当地百姓只能指正他们的知县周云陇,而要找出这位知县与严家的关系,必须要挖出罗龙文这个中间人。

同样,要撬开严家诸多不为人知之事,也得要通过罗龙文。

而作为一直与罗府有往来的仲逸来说,他所知道的,自然要比其他人多一些、深一些。

但仲逸并不看好此次较量,所谓打蛇打七寸,孟县知县---罗龙文----严氏,这三者之间跨度太大,仅是这个罗龙文,就可将此事变得复杂百倍、千倍。

论关系,周云陇与严家沾亲带故,但他们并未直接接触,从礼单来看,收东西之人也是罗龙文,以罗龙文在严家的经历,他就是死也不会露出半句。

从京城的药铺、当铺来说,冲在前面的皆是仲逸他们这些真正的东家,登记在册,与罗龙文没有半点关系。

至于从各地运送来的药材中夹带的财物,就更无法指正,每次临行之前,罗龙文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一旦出事,与罗府无关,皆是商人之间的买卖行为。

连罗龙文都难以撬动,更何况严氏乎?

退一步讲,即便牵扯到罗龙文,那同样无法撼动严氏。

吴风走在前面,刻意与仲逸拉开距离,免得遇到熟人。

“罗二管家与王满囤虽被秘密关押起来,但这副牌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至少目前如此”,仲逸想着:“罗二也只是作为对付罗龙文的手段,而王满囤则更倾向于指正后军都督府的戎一昶,还牵扯不到严家”。

按照之前的部署,仲逸并不打算立刻收网,只是如今情势有变,也只得试试了。

若自己参与捐纳,不管入仕,还是所谓‘取得身份’,一旦此事做成,仲逸便无法再以若一当铺东家的身份示人。

同时,他也无法再为罗府运送药材。

如此一来,罗龙文势必不会善罢甘休。毕竟,自己知道的事太多。若是一直能在当铺做下去,倒也罢了,而捐纳之后,一切都要变了。

至此,此事再明白不过:助力外叔公对付罗龙文,但并非用掉手中所有的筹码。

……

“你说,这个孟县的知县向罗龙文送过礼,还有礼单?”,听到这个消息,文泰着实一惊:若真能将此事做实,至少够他姓罗的喝一壶了。

外叔公此言着实让仲逸犯难:若将礼单之事全盘托出,那势必会打草惊蛇:礼单当中,不但有孟县知县,就拿陕西的情况来说,还有布政使、西安府知府,个别知县等。

若将这些人全部抬出,非但不会触及到严氏,恐怕他们以后也不会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那好不容易得到的渠道就白白浪费了。

“外叔公,孩儿觉得就目前情形来看,此次无法扳倒严氏,若仅仅对付罗龙文,无须如此大的周折”,事已至此,仲逸也只得将心中所想说于外叔公听。

“这……,倒也是个主意,至少稳妥些,只是如此一来,严氏恐怕就暂且动不成了”,文泰双眉紧锁,那神情分明心有不甘。

从刑部郎中到都察院佥都御史,文泰自知他年事已高,这将是他在朝廷当差的最后一班。

若是再耽误下去,恐怕日后就没有机会了。

文泰缓缓转身,目光却落在仲逸身上,他思虑良久,心中最终有了主意。

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以仲逸目前的行事风格来看,若能通过捐纳入仕,再历练几年,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严氏如今正是得势之时,倒严的势力还不够强大,仲逸真能做了官,再有礼部袁炜的关照,他日必将是一股真正对付严氏的中坚之力。

还要靠年轻人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罗龙文必须要出掉,否则仲逸在若一当铺的经历,将会成为他入仕的最大障碍。

“逸儿,以你之见,此事当如何是好?”,接连数日明察暗访,文泰心中已有大概,但既然要历练仲逸,何不现在就试试看?

果真是心有灵犀,爷孙俩还真有默契。

仲逸直言道:“要对付罗龙文,又尽可能暂时不触动严氏,仅凭陕西孟县这位周知县就够了”。

“哦?说来听听,这个主意倒是听着新鲜”,文泰见仲逸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立刻来了兴致,干脆稳稳落座,自己倒像个局外人了。

“外叔公可令人严刑拷打孟县周知县,贪财之人,想必骨头也硬不到那里。况且他向罗龙文送礼是事实,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先入为主,审的时候就更容易了。

只需一口咬定送礼之人已招供即可,心中有鬼,周至县必定嘴巴硬不起来。

而朝廷为了整顿山西赈灾之案,必定会拿出几个像样的典范来,孟县向罗龙文送的财物太多,当地百姓又拼死相告,皇上定不会放过他”。

仲逸继续道:“如此一来,罗龙文必要获罪,定个死罪也不为过,朝中自会有人认为他背后另有其人,我们偏偏不点破,圣上是何等睿智?他势必会对严氏有所防范”。

“好,如此甚好,即便罗龙文被查办,他在京城药铺、当铺的事没有暴露,严氏只会换个人来管。那些礼单,还有从各地用来的财物还会继续下去”,问泰补充道:“他们认为这些事并不为外人知晓,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日后有机会,加上目前掌握的把柄,才可将严氏连根拔起”。

“外叔公所言极是,孩儿正是此意,还请您老最后定夺”,仲逸见外叔公似乎并不反对自己的计划,心中立刻大喜。

“这个不难,如今我在都察院,有那份血书,还有前段时间刚刚得到当地百姓的联名举报,上折子弹劾的理由足够”,文泰早有部署:“至于刑部那边,我之前那些同僚中有故交,他们自会鼎力相助,孟县知县想逃也逃不掉”。

“若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仲逸心中终于可松口气。

其实,他心中所想,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不管如何,罗龙文是罗龙文,严氏是严氏,至少在明面是如此。外叔公没有与严氏公开抗衡,如此也会为他赢得几分安稳。

文泰年事已高,仲逸实在不想让外叔公与严派彻底决裂。

“到时外叔公只需一口咬定:当地百姓举报孟县知县周云陇,而后借助周云陇之口供出罗龙文即可。其他的不必多说,他严士蕃也无话可说”,仲逸几乎用央求的口吻说道:“孩儿实在不想让外叔公陷得太深”。

经此一说,文泰心中微微一热:论谋事,仲逸所说并无不妥之处,论孝心,他更是够格。

……

次日清晨,文泰立刻联络都察院同僚,对涉足山西赈灾贪墨案的几名官员上折弹劾,除了孟县知县外,还有一名知府与布政司属官。

“微臣文泰联名都察院数名御史参奏:据山西孟县当地百姓联名举报,该县知县周云陇并,未将朝廷所拨赈灾粮款分发到灾民手中。去年以来,朝廷已明令:免去孟县三年税赋,但该县县衙依旧向当地百姓加征税赋……”。

朝堂之上,文泰此言一出,立刻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除了都察院与刑部的部分同僚联名支持外,其他文武大多沉默不语,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当此风口浪尖,嘉靖帝岂会心慈手软?

当日朝堂议事之后,很快来了旨意:弹劾所指之人,全部关押起来,三法司着专人审理此案,无论涉及到谁,绝不姑息。

毫无意外,作为昔日刑部郎中,如今的都察院佥都御史,又作为亲临山西灾区的十五人之一,文泰当然参与其中。

如仲逸所说,文泰等御史一口咬定:山西孟县知县周云陇之案,乃当地百姓所举报,此人在当地民愤极大,几乎所有人愿签名相告。在周文陇的住处搜出现银、珠宝,还有银票若干,正在核实当中。

至于其他的,文泰并未提及,为的正是不打草惊蛇。

这日午后,文泰一行数人来到刑部大牢,正是为审问孟县原知县周云陇而来。

“打开,奉旨询问犯人”,文泰的一名随从喝道,牢头袁大头见来人是刑部之前的文郎中,他便亲自上前打开牢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亿万盛宠只为你 大妆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网游之修罗传说 懒得说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盗墓之可单开族谱 永不褪色的印记 恰似寒光遇骄阳 快穿文影视剧 仅此一月功成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逆青春 都市花语 错约马甲 渣男洗白手册 妻子的计划 刺世天罡 至尊升灵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deepseek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 逍遥侯内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庭院带着我来到了古代 这里有家咖啡厅 刀镇寰宇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藏还俗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浴血山河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云起惊鸿客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清宫秘史十二章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大明略 南宫草堂 - 大明略txt下载 - 大明略最新章节 - 大明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