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首页 >> 大宋有毒 >> 大宋有毒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日之兵魂传说 学霸养成小甜妻 偷香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亿万盛宠只为你 谍影 明天下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 大宋有毒全文阅读 - 大宋有毒txt下载 - 大宋有毒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4章 马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然后嘛,几杯二锅头下肚,大家就可以打开话匣子随便聊了。男人们抱怨着各种不公、女人埋怨着生活的艰辛。

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洪涛就会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比如说税收政策的不合理,再比如说募兵制度中的腐败。

最让他烦心的则是马政的败坏,因为这件事儿不归他管辖,朝廷有专门的牧监,属于央企,直接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无法插手。

北宋缺马,这事儿好像是公认,但这是个伪命题。从北宋到南宋真不是特别缺马匹,缺的是可以用作骑兵的战马。

战马有点像猎犬,不是说某个品种的狗天生适合当猎犬,长大之后就一定能成为猎犬。除了品种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需要满足。比如说体格、性格、训练度等等。

训练度可以通过后天加强,但体格和性格是天生的。有的马很笨、有点马太聪明、有的马脾气暴躁、有的马过于温和、有的马比较矮小、有的马过于高大,带有这些特征的马都不能成为合格的战马。

就地区而言,东亚这一片只有西北和北部地区产的马匹才有可能满足战马的条件,云贵、四川、包括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区的马匹由于身体普遍矮小、奔跑能力不足,无法长时间在平原上作战。它们更像驴子,用于山区很合适。

宋朝从成立那天起就失去了一个战马主产地,北面有辽国挡着,不管用什么办法人家也不会大量出口战马给宋朝的。

西北刚开始倒是在手里,可是有和没有差不多,因为党项人从唐朝那会儿就实质上割据了这片地区,名义上归顺,实际上并不太听命令。等夏国成立之后,干脆就也别指望了。

没有足够数量骑兵打仗吃亏的道理宋人也懂,他们不是没想办法。相反,还出台了很多政策,从国有到私有,全方位的鼓励养马,尤其是养战马。效果嘛,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得从两个方面分析。

从宋太祖开始就沿袭了唐朝的习惯,设置左右骐骥院,专门为皇家和军队养马。后来改成了群牧司,由内官勾当,设使、副使、都监、判官等官。其职掌是:

“掌内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凡受宣诏、文牒,则以时下于院、监,大事则制置使同签,小事则专遣其副使。都监不备置,判官、都监每岁更出诸州巡坊监,点印国马之蕃息者。左右骐骥院勾当官各三人,以诸司使、副及内侍充,掌牧养国马,以供乘舆及颁赐王公群臣、蕃夷,给骑军厩置之用。”

随着马匹数量增多、用途愈广,光靠左右骐骥院和群牧司已经有点照顾不过来,随后又增设了牧养上下监,专门负责治病和繁育小马;估马司,负责评估马匹质量,核定市场售价;卖马务,把不适合用作战马的马匹转售给民间。

到了宋真宗年间,北宋养马的规模达到了顶峰,开封有两院、四监、二坊,个州县分布着牧监十四个、孳生监七个,有军马二十多万匹。就算军马不全是战马,拦腰减半,那也至少有十多万匹战马可用。

但是吧,随着檀渊之盟的签订,宋辽两国的战事平息了,宋朝皇帝也不想再去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压根儿也没纳入过宋朝领土,并不是所有宋人都以为那是失地,犯不着拼了命去抢。

至于说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假如没有后世各种专家的分析,再加上网络传播,试问后世有多少人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恐怕光是战略地位这个词儿,就够大部分人琢磨半天的了。

所以说吧,不能苛求古人和现代人一个思路,他们的视野没那么远,多半人活了一辈子也仅仅知道自己家附近的州县,超过一二百里远就全不清楚了。在这种认知条件下,谈什么战略意义都是白搭。

宋朝皇帝和群臣比普通老百姓强点有限,他们认为既然短时间内和辽国不会再有战争,那还养着这么多匹战马有什么用?养马基本就和后世养车差不多,就算一天不开每年也要耗费不少钱粮,尤其是战马耗费更大。

大家一合计,干脆,少养点吧,省出钱来干点别的。当时的宰相向敏中就曾上书皇帝:

“国马之数,方先朝倍多,广费刍粟,若令群牧司度数出卖,散于民间,缓急取之,犹外厩耳。是秋,乃诏十三岁以上配军马估直出卖。”

光把部分战马退役转卖到民间当生产资料宋朝群臣还是觉得不过瘾,那么多养马的国营单位留着也是废物啊,干脆,裁撤掉一部分吧。

于是从天圣五年开始,诸牧监就开始一年比一年少,剩余的也主要放在河北和开封附近。

又过了十多年,战马基本更新换代两三批了,很多牧监也都荒废许久,西北突然乱了,然后夏国建立,还打了好几个大胜仗,把北宋原本就不太富裕的骑兵消灭了不少。

这下北宋君臣们有点傻眼了,才又想起养马的重要性,忙不迭的想恢复。王安石弄了那些马政改革,就是为了快速恢复战马数量。

可是吧,农耕民族毕竟是农耕民族,作诗再好也代替不了自然规律。马匹这个玩意是群居动物,种群数量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就无法快速繁衍。

再加上原本能搞来种马、健康骒马的西凉各州变成了敌人,这下连种子都成问题,更别提大量繁殖了。

指望辽国帮助?恐怕最笨的宋朝大臣也没往这方面想,因为是不可能的。虽然宋辽两国几十年相安无事,但从长远上讲依旧还是主要对手,不打仗可以,但帮着你搞军事那是不可能的。

情急之下北宋这些看书太多、想象力太丰富的理论家又开始出歪招了,搞出各种各样的政策试图快速恢复马匹数量,但收效甚微。

其它的办法洪涛没亲眼所见,无法评价好坏,反正秦凤路的牧马监效率就非常低下。低到一个什么程度呢?三年时间出栏了不到四百匹马,其中能披甲上阵的战马只有八十多匹,其它的只能当做驿马使用。

前些天洪涛在府衙里看过这份公文,当时也没觉得少,但和这些牧民聊过之后,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人家说按照秦凤路三个牧马监的基础、投入和人手,每年不出五百匹战马以上就应该砍头,这还是考虑到天灾、疫病减员之后的保守估计。

因为秦凤路北边这几个州县都是不错的马场,虽然山多了一些,没有凉州那边大片的草原,但仅就河谷盆地和缓坡的山坡,也够放养几万匹好马的。

有了这个基数,再加上适当的管理、合格的驯化,每年上千匹适龄好马出栏真不是问题。去掉一多半不适合当战马的,那还得剩下几百匹呢,怎么算也算不出八十这个数来。

那为什么秦凤路牧马监的效率会这么低呢?有几户牧民给出了答案。人家说了,他们就受雇到湟州西边的牧马监当过养马人,那些牧马监的宋官根本就不是在养马,而是在祸害马。

贪污马匹的钱粮不说,还没有几个真正懂马的人,马匹数量一旦不够就去找周边的牧民买。牧民肯定不会把自家的好马出卖,也没关系,次一点的马人家也要,要是赶上朝廷下来人检查,还高价收购。

这样一来势必就会造成马群退化,一窝不如一窝,再这么搞下去别说战马,就连驿马也驯不出来多少,只能拉车用。

可是秦凤路牧马监如此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朝廷的群牧司就不知道吗?这个问题是由富姬回答的。她本身就是内官,又和织锦院的女官有交往,对这些监作中的猫腻很是了解。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这些牧马监的主官居然和带兵主将一般,也是定期轮换的,好像三年一任。

你说带兵的主将怕造反,更换频繁一些可以理解,养个马也轮换,就有点瞎来了。是没有懂技术的官,就算他想刻苦学习,还没学利落呢也得滚蛋,新来的还是个棒槌,这是图什么呢?

这次是黄蜂给出了答案,不图什么,就图是个官职。牧监是个好出成绩的职务,不懂技术不要紧,只要肯花钱买好马充数,熬三年妥妥的升迁,就当是花钱买官了,还不用担负罪名。

这下洪涛全明白了,不是找不到懂养马的官吏,而是这些官吏根本没机会上任。各地牧马监的职位都成了升迁的捷径,全被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士人抢走了。

可是读书人有几个甘心养一辈子马呢?恐怕一个都没有,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打算来好好养马,就是混日子的。多花点钱怕啥,想必这些人家里也不缺钱,图的就是这条仕途捷径。

在这种状态下要是能把马养好才怪,王安石和神宗皇帝再有本事、再精明,也想不到他们费了半天心思要恢复的马政,却被下面的官员当成了晋升的踏脚石。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宋檀记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花都太子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御心香帅 抗战之烽火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蛊真人 江湖尘事 都市花缘梦 网游之修罗传说 诸天刀皇 鬼吹灯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至尊神农 清穿皇妃要娇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梦回西晋娶女帝 带着战神回明末 赵匡胤演义 穿越古代无理造反 大明狗腿子 大齐之君上传奇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从纨绔到拥兵千万! 穿越之铁血捕快 重生美好 
大宋有毒 第十个名字 - 大宋有毒txt下载 - 大宋有毒最新章节 - 大宋有毒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