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

孔璋

首页 >> 太平记 >> 太平记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八章 弹剑奏歌作苦声 七十老翁何所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弹剑奏歌作苦声七十老翁何所求

"快去快回啊,莫叫老夫等得着急!"

"知道了,您老人家就安心等着吧,管教你晚上有棕子吃!"

呼喝声中,一条小船缓缓划向湖中去了。

五月天气,已是日见回暧,洞庭湖的万倾碧波之上,人烟眼见的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

不知不觉,秦飞等三人已在这里住了两个月了。

自三月间三人离了玉女宫,只觉天下虽大,却无处可去,花平便说要来看看岳龙,秦飞和岳龙本也是旧识,一说便通,三人直奔洞庭而来,原是只想盘桓个三日五日便去,却当不得岳龙殷殷留客,再者说,花平本就是好静不好动,能得一方静土安心生息,于意便已为足,齐飞玲好容易邂逅到父亲,欢喜之下,只要能三人呆在一处,任那里也不会在乎,秦飞虽不大定的住性子,但一来花平齐飞玲都不大想动,二来,岳龙所藏美酒尚未喝完之前,他也确是不大想走。

光阴如箭,只一转眼,已是五月了。

自屈原自沉泊罗之后,南方百姓,每逢五月初五,必裹粽斗舟,以为纪念,是为端午。

岳龙本非南人,不喜食粽,却敬屈原是条好汉,每年此时,总要买三五粽子,喝一坛酒,以寄怀思。

今年却喜得有齐飞玲在,玉女宫居于湘地,这些个东西正是无一不有,齐飞玲又心灵手巧,善整羹汤,裹些个粽子只是小事一桩,自告奋勇,要来执厨,只是岛上尽多棕叶,却无糯米,便和花平计议,一起上岸去买,秦飞疼惜女儿,也要同去。

岳龙这几月来和他们处的惯了,骤然安静下来,反觉不适,一个人在湖边转了好一会,直到午后,方才胡乱弄了些东西吃了,随便扒了几口,便又来到湖边,抬着头去看湖上的帆影。

真是的,怎么这么慢啊…

身为足与姬北斗相抗的顶尖高手,虽是心有所属,却不代表他会忽视周围的每点轻微动静,一如此刻,只是一点点轻微的声响,便已让他警惕。

"何方贵客降临,岳某有失远迎,得罪了。"

"兄弟,对我也要这么见外吗?"

"君问?!是你!?"

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矜持与敌意,岳龙猛然转过身来,满面惊喜之色。

"好多年没见了,兄弟。"

为对方语气中的沉重和悲伤所染,岳龙的心情,也不自觉得压郁起来。

"自岳帅身故之后,你我,便再未见过啊…君问。"

岳飞治军极严,军中从无亲族之私,纵是岳云等人,若在军帐之上,也只能以"将军","元帅"相称,岳龙虽是他表侄,多年积习之下,仍是以岳帅相称。

"的确,四十年,一转眼,岳帅已过身四十年了。"

"英雄不再,军士空死,当日的岳家军中,还能苛活至今,算上你我,又还能有几人?"

"天下虽大,知已却廖,所可叹者,就是这么廖廖几个故旧知已,我竟还要一一亲手杀去啊!"

"你,你说什么。你疯了吗,君问?!"

"也许,我确是疯了,自四十年前岳帅身故之后,我便已疯了。"

"只要能为岳帅报仇,我什么都不在乎了…"

"为岳帅报仇?"

……

当那君问说完的时候,岳龙一言未发,沉默了好久。

终于,一声长长的叹息,将这死寂打破。

"这些年来,真是难为你了…"

"此计若成,你必为天下所唾,甚或身败名裂,更要累及万千生灵,你…"

岳龙的话还未说完,便为君问止住。

"这些话,已有人对我说过了。"

"那人是我的长辈,救过我的命。'

"但我杀了他。"

"你的目的,是要将一切还认得你的人都自这世上清除,以确保你的成功,是吗?"

"看来,你的行动,已将近了吧…"

"我虽不问世事已久,也不能坐看生灵涂炭,今天,你便不要杀我,我也要出手阻你。"

"四十年前,你我便已并称岳家军中两大高手,只为军纪严明,一直未有相较。"

"四十年,仍未算晚。"

"动手吧,君问!"

双手左右分开,无声无息的,曾经横扫洞庭的虎头双枪悄然自他袖中滑出,落入手中。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我今天来此,只是为着寻你切磋武艺啊,兄弟!"

长叹如号,撕心裂肺的叹息声中,茫茫剑气铺洒开来,罩向岳龙。

那是曾斗过陆云龙的剑,那是曾伤过刘豫的剑。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啊,君问,可是,到了今天,无论你我,都已没了退路了…"

火光闪现,白刃,红缨,金虎,化作一团死亡旋风。

当日自杨再兴之后,唯一能在岳飞金雕剑下走到三十招的枪,终于可以全力发挥。

自那残酷无情的时代苟活至今,所谓生死,对他们来说,早付之一笑,

为着各自的目标,想法与梦想,他们咬紧牙关,活到了今天。

旧日的战友与兄弟,固然会引发他们出自内心的叹息,可是…也就只是如此而已了。

他们的手,不会为此而有一丝抖动,他们的心,不会为此而有一点犹豫。

实力,唯有实力者才配笑到最后啊!

所谓岳家拳枪,原本无此一说,乃是由岳飞将毕生所学加以改良简化所成,本是用以教练士卒,但他本是当世有数高手,悉心之下,何事不成?更有无数江湖高手舍命相随,各献美芹,一来二去,增减损益,竟渐渐成了两门厉害武学。

自岳飞屈死风波亭之外,岳家军分崩离析,岳家子弟奔走江湖,岳家拳枪渐渐传入武林,但两般武学的境遇却又大不相同,岳家拳声名渐震,岳家枪的名声,却是一日不如一日,虽也曾出过几个高手,但若与习练岳家拳的人比起来,那实是不能作比。

这倒不是江湖人定要厚此薄彼,说到底,原是由两门武学自身所限。

岳家枪法本是施于长枪,若是战阵临敌,固是十荡十决,勇不可当,但行走江湖,又或近身缠斗,便不免失之长大呆钝。且长枪不便随身相携,行走江湖时多有不便,自然而然,流布之际,便比不过岳家拳法了。

虽也有些人想要将之改良变化,变作双枪,但一门武学若已近大成时,那必是经了不知多少锤炼试验,说改就改,却那有这般容易?尝试之人虽多,真正成功的,却只有一个。

吞江虎,岳龙。

剑尖搭着枪锋,手掌推挡枪柄,腿相绞,拳相格,只片刻间,两人已交手数十招,没一招能发挥作用,却也没有一招可以不出。

所谓攻敌必救,以攻为守,若是那一招威力稍弱,只怕就要在那一招上被人伤着。

彼此并肩多年,各自武学特点早早心自肚明,除了硬斗一路外,那有捷径可走?

至少,岳龙是这样深信着的…

他的吞江枪法共有七十一招,当日以之摄服住洞庭湖中大大小小七十一路水道湖帮,号称"一招压一路",招招强,式式猛,极是霸道,而其中最为强悍的,便是第七十一招,"枪挑洞庭"。

他已和君问斗到了第七十一招!

左手压,右手挑,强行旋出一阵极为急诡的枪风,"枪挑洞庭",已是使出!

这一式,曾让洞庭王的喉咙生平第一次尝到了锋刃的滋味,从那以后,岳龙便成为他手下第一护法,可决生死。

这一式,曾令仲长风的背上,永远留下了一道伤痕,而且,那时,岳龙已是身心俱疲,他的身边却还有十六名高手相助。

这一式,本出于岳飞的枪,出于他在朱仙镇大战时创出的枪法。

这一式,已对君问用出!

君问只是一笑。

苦涩的笑,同情的笑,不忍的笑。

一笑间,他的双手虚扬,全无预兆的,一股强劲得多的旋风自他手中呼啸而出。

当枪势为万千风刃阻得一阻的时候,他的身形,骤然消失。

当岳龙再看见他的时候,已是七弹指以后了。

只是七弹指的时间而已。

可是,这时,岳龙已是颓然躺在地上,胸口不住冒着血。

君问站在他面前,看着他,眼色很是复杂。

有同情,有悲伤,也有感谢。

只是没有怜悯。

他们,不需要怜悯。

"你,你这是什么身法?!"

岳龙的惊疑,不是为着这身法有多么奇妙,而是因为,他曾见过这样的身法。

很久很久以前,也是在这洞庭湖中……

更令他惊疑的事情,还在后面。

看着他,满面伤悯之色,君问自怀中摸出一支洞萧,油然道:"最后再吹一支曲子,让我送你上路吧,兄弟。"

萧声吹得呜呜咽咽,九转不绝,极是细长坚韧,倒似是一条山间流水,翻山越谷,犹不肯绝,一心一意,只要去投那大江大河。

听着萧声,岳龙的脸色,越来越是难看。

非关生死,对他来说,死,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这不是杨幺临死前吹得曲子吗?!你为何也会?!"

"杨幺姓杨。"

"他父亲也姓杨。"

"他有一个远堂伯父,也姓杨。"

"他伯父的面上有一块胎记,很有名。"

"…"

"你明白了?"

"我明白了,"

松弛的语气,正反映出他此刻的放松与平和。

直等到第七十一招上才来击败自己,而且,只用了一招。

自己的武功,对方根本就是洞若观火,若真要下手,自己的"吞江枪法",怕是连一半也用不到吧?

既然已经全力奋斗过,既然的确是技不如人,失败,便就可以接受。

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是从那儿出来的…

"原来,你是他们的后人。"

"刚才你用的,就是传言中的'神行甲马法'吗?"

没有回答。

君问跪下来,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兄弟,刚才在第七十一招上,当我自背后出手时,你本可以全力转身,拼个两败俱伤。"

"你没有,我很感激。"

咳嗽的越来越是艰难,已有血丝迸出,岳龙知道,自己已将不行了。

"我不出手,是因为我知道,如果刚才换过来的话,你也一样不会出手。"

"想为岳帅报仇的心意,我和你一样,只是,我下不了你那样的狠心。"

"去吧,君问,都已到这一步了,更不能再回头了。"

"小齐在岳阳,飞虎在衢州,去找他们吧。"

"带上我们的命,去给岳帅报仇吧!"

岳龙死了很久以后,君问仍未离去。

看着岳龙的脸,他有些羡慕。

多希望,也可以象他这样,无牵无挂,安详的死去啊……

可是,他不能。

现在的他,比起一个时辰前的他,更没权死。

"黄泉路上,别走得太急吧,兄弟。"

"等等我啊,此间事了,我立刻就会来追你们的,兄弟啊!"

此时,天色已斜,已是午后了。

"唉,今天怎么这么慢!"

"是啊,都说了要快些买的,结果,唉。"

眼见天色将暮,花平加了把劲,小船走的快了些,只是,一眼看去,却仍是瞧不见岳龙所居的小岛。

齐飞玲偏过头去,看了看西边,忽地轻声道:"…好美啊"

花平只一愣,早被秦飞将船桨劈手夺下,推了一把,这般船原就不大,他一个趔趄,已是坐到齐飞玲身边。

此时夕阳斜照,映得湖水金波闪烁,瑞彩横流,好不漂亮,齐飞玲一时之间,竟看得痴了。

花平握着齐飞玲的手,坐在她身侧,只觉如登极乐,那真是什么都不想了。

秦飞坐在船尾,看着两人,满面笑容,不住的去掀胡子。

一片宁静当中,忽有一阵幽幽的萧声传了过来。

这萧声吹得呜呜咽咽,九转不绝,极是细长坚韧,倒似是一条山间流水,翻山越谷,犹不肯绝,一心一意,只要去投那大江大河。

齐飞玲精于音律,听得甚是入味,花平虽不精此道,却也觉得甚是好听。

他们都有些入神,更是背向秦飞,所以,他们没有留意到,当听到这萧声时,秦飞的脸色,变得有多么难看……

一条小船从离他们不远处悄然滑过,般头上坐了个灰衣人,手中握了支洞萧,正在全心吹奏,他低着头,天色又已近暮,两人都看不清他样子。

忽地听到一声怒吼,道:"停船!"却正是秦飞的声音,花齐二人都是一惊,回过头来。只见秦飞立在船尾,须发飞扬,神色极是激动。

那小船却浑若不觉,自向远处去了。

秦飞嘶声道:"在下梁山后人秦飞,请问那边船上究竟是那一位,为何会晓得这?!"

见那人仍是全无反应,秦飞急燥起来。此时双船已有数丈距离,他却全然不顾,双足一登,已跃了过去。

要知人力毕竟有时而穷,无论轻功何等高强,要一跃数丈,终非人力能及,秦飞只跃到一半,真气已浊,不由自主,坠向湖面。

花平齐飞玲见状,不由得惊呼出来。

却见秦飞右手猛然一挥,将手中船桨摔向湖面,借力再翻,只一闪间,已落到到那小船上。

他所落的,乃是船尾,那灰衣人坐在船头,两人之间,犹还有一船之距。

那灰衣人听得他落上船来,肩头微微一震,停下不吹,却未开口,也不回头。

船尾原有个船夫,年纪已是不小,身轻脚浮,眼见得不是武林中人,秦飞也不愿与他为难,只道:"不许划了!"

那船夫见他如飞将军般自天而降,早吓得哆哆嗦嗦,那敢不从?

花平见他安然登船,方松了一口气。

秦飞瞪视那灰衣人好一会儿,方道:"请问阁下,究竟是那一位?为何不肯见示姓名?"

那灰衣人将洞萧慢慢收回腰间,方叹道:"被你听出来了。"

那灰衣人又道:"你若没听出来,那该多好。"

说话声中,他已慢慢转回身来,只是秦飞却正好挡住他面容,花平虽是努力,却总看不清他相貌。

当他转过身的时候,秦飞得以看清他面孔模样,心下剧震,失声道:"君问叔,是你?!"

一闻君问二字,花平面色便已大变,右手在船舷上一撑,已是急掠而出。

他的反应已很快,可是,已是迟了…

"我本已决定,若你听不出来,便放你一条生路的啊……"

当叹息声流出的时候,君问已是出手。

只觉胸口一痛,秦飞仍还未明白出了什么事。

当他的余光发现到自己的胸口正有一点艳红泌出的时候,他明白了,可是,已晚了。

花平的功力自不能与秦飞相比,连秦飞都作不到的事,他更加做不到。

可是,忘情诀的奇妙之处,往往就展现在这些地方…

将阴灭之力自足尖迫出,每一点水,便即凝起一团薄冰,虽然随之便会被他震碎,可是,便是那些微反挫之力,已足够他的身形再次腾起。

三起三落,花平已扑至小船近前,此时,离君问二字道出只是片刻,秦飞的胸口,才刚刚有血点渗出。

"速退,此人不可力敌!"

狂吼声中,秦飞的双臂,如两条雷龙般,不要命的袭向君问。

自己已是没救了,不能让他们白白送死!

当霹雳手的功力尽情发挥的时候,区区一只小船,又怎捱得住,抗得下?轰然巨响声中,那小船已是片片碎裂,溃不成形,那船夫还未惊呼出声,已摔进水中。

当船身不足以负荷这一招威力的时候,接下来的变化,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哗!"为秦飞真力所激,周围的湖水竟是冲天而起,化作一圈水墙,花平的身形撞在水墙上,只觉猛的一滞,跟着,便有一只手自水墙中探出,不偏不倚,按在了他胸口上。

花平只觉胸口一闷,一口真气再也接不上来,竟"砰"的一声,掉进了水里。

在落入水中之前,他隐隐约约听见了这样几句话:

"看你面上,今天就放他们一马,你安心去吧。"

花平的最后印象,是一个托着船夫,踏水而去的背影,以及,在自己面前,慢慢沉下的,秦飞的身体…

真是,不甘心啊…

当花平醒来的时候,已是在陆地上了。

在他身边的,是已经哭得不成人形的齐飞玲。

虽是已有心理准备,可是,当亲眼看到再也不会醒来的岳龙时,花平仍是一阵天旋地转,几乎一头栽在地上。

君问,究竟是什么人啊?!

岳龙的身边还留了一张纸,一张有着权地灵笔迹的纸,那上面,写着权地灵对花平下的"逐书"。而这原因,花平与齐飞玲也都明白的很。

那君问,至少他就不是一个会食言的人。

将两人入土的过程中,花平始终只是默默出力,连一句话都没说,齐飞玲看着他,很害怕。

不过几月之内,先后失去了父亲,师父和生于斯长于斯的玉女宫,齐飞玲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你,一定要挺住啊。

如果再失去你的话,我就真得是什么都没有了…

当两块墓碑立起后,花平一语不发,咚咚咚连磕了三个响头,方道:"飞玲…我们走吧。"

他的语声极是沉重阴郁,与平日大为不同,齐飞玲为他语声压的一滞,方道:"去那里?"

花平嘶声道:"去报仇。"

齐飞玲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战,却仍是点了点头,挽住了他的手臂。

崎岖的山路上,一个绿衣女子正在上山。

山路难行,不见人烟,可她却是全不在意,如履平地,更不时停下来,左顾右盼,饱览山景。

果然不愧为五岳之首,确是不凡,只是,要和我们衡山比,那还是差得远啊…

在心中做着根本谈不上公平的比较,这女子满面笑容的,一路寻途访径,直向山顶行去。

"站住!""请留步!"

呼喝声中,两名道士自路边抢出。

绿衣女子并不惊慌,依言站住,却未道来意,只是盯视着这两个道士。

这两名道士见她不开口,又被她看到不大自在,一个年纪略大些的先道:"请问姑娘,究竟是那里来的,何事访我泰山?"

那女子并不开口,只是嫣然一笑。

她笑容极是明艳,两名道士都看的心中一荡,一时之间,几乎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总算清修之人定力甚好,顿时回过神来,那年长道士已有些不耐烦,却又知道今日泰山之上实是龙行虎过,生怕得罪错人,仍是忍着道:"请问姑娘,究竟是那里来的,何事访我泰山?"

那女子见他又问一遍,方笑道:"若是无事,便不能上山了吗?贵派几时将泰山买下的啊?"

这一句话已是不轻,两名道士都勃然变色,那年轻些的已一手按在剑柄之上,却被那年长的用眼色止住。

那年长道士心道:"今日是本门的大日子,不知有多少名门高人上山,这女子孤身一人,又这般胆大,不知是什么来头,莫要轻举妄动。"因又道:"今日是我泰山派掌门即位五年大典,数月之前,便已遍发请帖,姑娘如是执帖而来,还请示下如何?"

他这一番话说得已极是客气,那女子却恍若不闻,只笑道:"若拿不出帖子,难道我便不能上山?"

那年轻道士似是甚为暴躁,忽然抢声道:"今天玉皇顶上不知有多少宗师大侠,岂能顺便上来个人就和他们同席?你若拿不出帖子,凭什么上去?"

那女子沉下脸来,冷笑道:"既然如此,我今天倒还非要上去看看!"

那两名道士面色大变,同时退开数步,剑已出鞘。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要比剑么,好呀。"右手一振,已将剑提在手中。

那两名道士呼哨一声,双剑并举,攻了上来。

那女子只一笑,宝剑斜斜掠起,不过三招五式,已将两人攻得左支右拙,狼狈不已。

她剑光渐渐圈向一处,那两名道士吃迫不过,身不由已,渐渐靠向一起,他二人原有联剑之法,却被逼得无法施展,更几度自相碰撞,险些为自己所伤。

再斗得几合,那女子清叱一声,道:"撤剑!"剑尖一晃,已是点向那年轻道士右手"尺关"穴,她恼这人出口无礼,要先去了他兵器。

忽地听得一声长笑,道:"撤不得!"只见青影一现,一道人影直撞进来,竟是不躲不让,双指一并,直弹向剑尖上。

指剑未遇,他指上劲风已将剑尖逼得略略歪开,那女子暗暗心惊,心道:"这竟是谁?"

她方才见这两个道士太不成器,手上只用了三四成力而已,虽然如此,这人竟能只用二指之力,将她钢锋迫开,这份修为,实是惊人,她却不大服气,剑尖借着这一指之力,向一旁荡开,划出一个弧线,斜劈向那人项间。

她此刻已知那人实是劲敌,出手全无保留,那想那人竟全不回守,只一声长笑,双手一分一合,竟生生振起一团急风,直扑那女子肩头。

这一下来得极快,竟是后发先至,已攻到那女子中路,她知自己一掌之力不足御敌,迫不得已之下,挥剑回守,只觉手上一震,压力竟是不小,心下更惊:"这斯好深的功力,难道竟是王家那一房的长老到了?"

她虽自料尚有许多精妙剑术并未使用,但此人功力深厚,远胜于已,再斗下去,那也无趣,自己毕竟不是为着争斗而来,当下将剑收起,退开几步,待要说几句场面话时,一眼看清那人相貌,顿时又有些发愣。

那人相貌英挺,一眼看去,最多三十出头,那里是她想象中的垂垂老者?

那两名道士也已看清那人样子,却是惊讶尤胜那女子,竟同时翻身拜倒,恭声道:"参见掌门!"

那人只一摆手,道:"罢了。"

又怒道:"我说过多少次了,不得轻易无礼,你们都忘了吗?今日是我来得巧,不然的话,咱们泰山的脸都教你们丢尽了!"

那两名道士伏在地上,听他教训,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他发作了一番,方向女子笑道:"在下泰山刘补之,请问这位姑娘,可是玉女宫的师妹?"

那女子定定心神,躬身笑道:"在下玉女宫朱燕,见过刘掌门。"

她偷眼看看刘补之面色,又道:"方才实是多有得罪,还请刘…"

她话未说完,已被刘补之挥止,笑道:"是这两人不晓事,无礼在先,怎能怪着刘师妹?"

又道:"这几日间华山,雁荡的几位前辈都到了,我算着时间,觉得贵宫的人也该到了,是以叫他们格外留意,莫要轻侮了贵客,却仍是出了漏子,真是没用。"

又道:"请问贵宫来的是那一位前辈?"

朱燕笑道:"听刘掌门意思,是觉得我不大够格来道贺了?"

刘补之怔了怔,看看她,忽地一拳擂出,直取朱燕小腹。

他这一拳来本是极为莫名其妙。朱燕却是早知有此一击,右手挥出,指似兰花,戮向他臂弯"曲池",同时腰只一拧,长剑连鞘荡起,竟是不偏不倚,直刺向刘补之"关元"穴。

刘补之见她仓促出手间,认穴打穴仍是精准如斯,微微一笑,却不变招。

朱燕方点到他"曲池"穴上,忽觉一股大力自他穴道上喷涌而出,极是庞巨,竟将她右手震得一阵酥麻,那里还发得出力?鞘尖虽是撞上了他"关元"穴,却见他全无反应,那自是一般无功了。

刘补之的拳此时离朱燕小腹不过毫厘之差,却凝住不发,只一笑,直起身来,正色道:"贵宫的白姑娘和刘姑娘,都不是姑娘对手吧?"

方才两人虽只过了一招,却已心知肚明:刘补之的功力固然远胜朱燕,但论到出手如电,招数精妙,却是不若朱燕,若朱燕宝剑出鞘,这一战,谁胜谁负,谁得便宜,那仍是难说的很。

刘补之心下暗暗佩服,心道:"玉女宫果然有些门道,忽然出了一人,便这般了得,难怪年纪轻轻,便能独当一面,代表玉女宫行事。"

朱燕此刻,却也正自盘算道:"刘补之一向名声不著,谁想功力竟是这等惊人,便是四五十岁的各派前辈中,能有这等修为的,也是不多,他却是怎生练得?"

两人都有些惺惺相惜之意,一时之间,都未说话,那两个道士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纳闷,却又不敢开口。

还是刘补之先回过神来,笑道:"既如此,在下理当一尽地主之谊,若师妹不弃,咱们便一同上山如何?"

朱燕嫣然一笑,道:"如此便偏劳刘掌门了。"

刘补之哈哈大笑,在前引着,两人上山去了。

本来掌门即位五年,并非多大之事,武林旧例中,少有以之惊动同道,但一来泰山派背后有王家相佐,大些门派已是无不知晓,二来泰山派此次搞的声势甚大,一般门派却也不值得强要不给它面子,是以此次即位五年大典,竟是四面来客,八方遣礼,搞得隆隆重重,还要胜过许多门派交替之事。

朱燕提前了两日上山,已有十数家掌门长老到贺,到得第三天正午吉时之前,已有近百名宾客到贺,其中不乏名门大派,便连少林武当也均有人礼到场,朱燕

心下暗自度算道:"泰山这次把声势搞的好大,若只为着一个接位五年,实是无谓的紧,只怕倒是另有图谋。"但刘补之为人却甚是深沉,朱燕虽是时时见着他,却只见着一张和气笑脸,那看到出半点端倪?

这一年的黄历上,六月初三正是个大大的好日子,泰山派早将诸事安排得当,未及正午,百余名弟子已是跑上奔下,忙个不停,眼见到正午将近,玉皇顶上,数十张桌子已是按序排开,诸色酒点早铺排的齐齐整整,只等吉时一到,便要开席。

待到日头渐中,各门各派的宾客各有泰山子弟引领,一一入席,眼见得十之九八皆已有人入坐,只待开席,只一桌离主位甚近的位子却无人入坐,有些乖觉些的已是各以眼色相询,却都不知这是何方神圣。

玉女宫身为江湖两宫之一,非同小可,朱燕自占了一桌,正坐在那桌对面,她心下也是甚为好奇,却又不便相询,只心道:"待会开席时他们总不能还不到吧?"

朱燕坐的位置很是尊重,她孤身一人入坐,又甚是年轻美貌,更兼无人识得,那也极是扎眼,下面早有人吱吱喳喳,议论起来。她虽听不清楚,却都看在眼里,只是一笑,并不在意。

刘补之看在眼中,眉头微皱,忽地折到朱燕席前,朗声道:"朱师妹,昨日竟是忘问了,贵宫林宫主以前曾提到之事,不知怎样了?"

二人昨天却那提过什么林怀素之事?朱燕微微一怔,却见机得快,已是笑道:"敝宫主曾有言,此些些小事,何劳挂齿,倒让刘掌门费心了。"

刘补之见她知机,甚是欢喜,却笑道:"即如此,倒是在下过虑了。"便向别桌招呼去了。

下面众人方知朱燕竟是玉女宫之人,无不大奇,却慑于玉女宫之名,轻薄之言少了许多。

朱燕微微一笑,自倒了杯茶喝了,看向刘补之,微微颔首,动作却是甚小,若不留心,决看不出。

刘补之却如看不见一般,竟向后面去了。

再过得一时,他换了一身大红衣服出来,威风凛凛,站在中央,先看看那桌空席,眉宇之间,微见憾意,方看向司仪,那司仪正要开口,忽听到把守弟子大声道:"玄天宫姬二宫主到!"

刘补之闻声一喜,竟是亲自迎了出去。

朱燕方知那桌竟是为玄天宫所设,心下方释然道:"原来如此,怪不得。"

要知玄天宫与玉女宫同列"江湖两宫",一向不相上下,而在北地武林中,影响势力,那是远远胜之,泰山派与之原是有些过节,玄天宫若是不来相贺,那也寻常,如今竟是姬淑礼亲自驾临,那实是给足了泰山派面子。

场中宾客听得竟是姬淑礼亲至,也都嗡嗡轰轰起来。

不一时,只见刘补之满面笑容,引了三个人进来,当先一人正是姬淑礼,后面跟着两个青年男子,年纪都不甚大,英气勃勃,顾盼之间,凛然生威,朱燕心下一惊,想道:"这两人不简单啊,一个想是苏元,另一个却是谁?"

底下却也多有与玄天宫相熟者,已有几人笑着招呼道:"苏老弟,好久不见啦。"(朱燕心道:"果然是他。")却没人和另一人招呼,那人也不以为意,只是默然跟在姬淑礼后面。

他面色冷冷的,一丝笑容也无,和苏元大不相同。

待走到北首一席时,他忽地神色一凝,眼中寒光闪现,却被苏元看在眼里,只一笑,搭着他肩头,说了几句话,两人过去了,那桌人却甚是紧张,为首的还好,他身后两人竟已将兵器握在手中。

朱燕虽不认得那桌人,方才却有听到介绍,知道那为首的唤作朴英,乃是山东运城一带帮会之首,心道:"似这等小帮小会,那有胆子去惹玄天宫?难道那人竟不是玄天宫的人?"忽地想起一人来,面色微变,心道:"难道是他?"

随后各各入席,却也没什么好说,无非是些繁文缛节,陈词滥调,来贺宾客多是老于此道之人,倒也罢了,朱燕却是大不耐烦,心道:"着实无聊的紧,早知如此,真不该来。"

刘补之却似知她心事,向这边桌上斜斜一瞥,微微一笑,似是安抚,又似是相劝,他神色本极肃正,这下眼神使得甚快,旁人多不知晓,朱燕心下微微一动,心道:"他对这桌很在意,是想和我玉女宫有什么合作之事吗?"却不愿教人看出形略,低头避开刘补之视线,自捏了颗果子吃。

刘补之见她低头,神色微微有些失望,却只一闪,便又若无其事的自向后面去了。

此等礼仪本有一定之规,待到大礼一毕,便当遍谢各路宾客,却未必非要是掌门亲自开口。

要知他已站了一天,便是人之常情,也该要喝口水,吃些东西了。

只见一个矍烁老人站到场中,朗声道:"今日是我泰山派的好日子,多谢各位远道来贺,俺在此先谢过了。"说着便是团团一揖。

他却甚是有名,周围宾客多有识得,慌忙站起还礼,一时之间,极是热闹,有些个后知后觉的,已在小声议论道,"他不是王七公子吗?几时入了泰山派啦?"

王灵机将周围议论都听在耳中,却是面不改色,只笑道:"今日来客之中,有与我泰山一向交好的,也有与我泰山派曾有过些小过节的,今日能够不记前嫌,都来相贺,不管怎样,俺们总得谢过。"说着又是团团一揖,众人忙又站起还礼。

他这一句话却已说得甚是奇怪,有些有心人听在耳中,已觉得不对,眼色相交,已是心生疑窦。

苏元听在耳中,仍是笑容可掬,却不忘盯了姬淑礼一眼。

姬淑礼自然知道他意思,虽是不大情愿,却也暗暗服气,心道:"他俩看的倒也明白。"

原来早在数日之前,苏元肖兵便已详细计议,均料此去决非寻常与礼,泰山派必有它算,当时便和姬淑礼说定,要她无论何等挑衅约战,都不能答应,一切都先由苏元计较。

苏元心道:"听他意思,只怕马上便要翻脸。果然没有看错。"

又想道:"二宫主是最后一张王牌,决不能轻易出手,还是得先挡上一阵,若仍是这老家伙,还好办些。"

他自去年与王灵机一战来,所进非小,自料已颇能与他一战,若他仍以去年相度,则便是忽出奇兵,以弱搏强,也未见不能。

果然听到王灵机笑道:"去年姬二宫主也曾光临敝山,当时原是有心与二宫主谈论些武学心得,却是为诸多俗事相绊,不能如意,难得今日方便,二宫主可肯一展贵宫绝学?"

姬淑礼只听他说到一半,便已蠢蠢欲动,待他说完,一个"好"字正要出口,忽听到一声轻咳,却是肖兵发出来的。

姬淑礼方被他咳的一滞,苏元已横了她一眼,含笑站起,道:"二宫主不便轻易出手,难得七公子有兴,便让在下陪七公子走几手如何?"

王灵机却也早知他必会先行出手,笑道:"那也无妨。"

又笑道:"今日却不比去年,若是在下出手重了时,还望勿怪。"

苏元笑道:"比武过招,一时失手,那能怪人。"说笑间,已是走到场中。

他二人去年相斗之事,双方均不愿外泄,肖兵更非多嘴之人,此刻骤然说破,下面众人大感意外,顿时便有些乱了起来。

刘补之此时已又出来,却换了一身衣服。他虽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却只是一笑,并不开口相阻。

肖兵心道:"泰山派果然是有谋在先。"

又想道:"以我三人此刻之力,一一过招,无需怎样担心,若是当真乱起来,这里许多人在,却也不能坐视,只消应付得过眼前这一会儿,莫在山上留宿,径下山去便是了。"

苏元知王灵机决不能先行出手,笑道:"在下献丑了。"一刀出手,缓缓推向王灵机腰间。

王灵机笑道:"好客气啊。"一出手,竟是不闪不让,径直来拿苏元刀身。

他这一下极是托大,但看着下面人群眼中,却均觉理所当然:要知苏元虽也有名于江湖,但若和堂堂的王家七公子比起来,那却实是不能做比,两人便是这般平手相战,王灵机都已可说是委屈之极。

苏元果然不敢用强,刀身翻转,去叩王灵机小腿。

王灵机仍不退让,身形一冲,一拳击出,打向苏元脸上,他这一拳虽是后发,却是极快,苏元不得已之下,斜退两步,避开了这一拳,那一刀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两人一攻一守,都未用全,未届两招,苏元先手之利,已全被消去,下面多有识货之人,嗡嗡轰轰,赞扬起来。

肖兵听在耳中,心下冷笑,却是面无表情,两道眼光,只不住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苏元站定脚步,心道:"他果然用的还是汉方八击,果然好生托大。"

他和肖兵在上山之前曾数次细议,将泰山派上下高手,相好门派,都一一计到,这王灵机可说是现下泰山派中第一高手,两人自然不会轻轻放过。

细细计议之后,两人得出一个共识,要对付王灵机,让苏元出手,当会比姬淑礼出手更为有效。

姬淑礼身为姬北斗之妹,号称是玄天宫第二高手,名声在外,便是王中孤来到,也不敢轻敌,王灵机自更不敢怠慢,他也是当世一流高手,若当真打起精神,以不败为胜,小心应付,姬淑礼虽是略胜于他,但要分出胜负,却非得斗个三五百招,元气大伤不可。

与姬淑礼相比,苏元的名声差的还远,但二人间名声上的差异,却不能真正代表二人实力上的差异。

经过了姬北斗数月苦心,周龟年几度指点,现下的苏元,能够以一敌二,自田奥心和艾权的手下胜出的这个苏元,已远远胜过了去年泰山之会的那个苏元。

但王灵机却不知道。

去年以方朔八击与苏元过招,只因一时大意,本可轻易胜出的战局,却被苏元逼成了平手,他的心情,绝对不会舒服,这一点,苏元肖兵都是深信。

只要苏元以一些细微的动作和神色来暗示他去年之事,必然能够影响到他的判断和决定。

只要,只要他会有"仍用八击来教训这小子"的念头,苏元便至少有了一半的胜算。

虽只见过两遍,但看在天道传人的眼中,这世上又有什么武功招式能够有资格称奇道绝?

不下于十次的对练与揣摩,两人虽不敢说推想出了汉方八击的所有变化,却有自信,至少,要在王灵机的攻击下自保,已是足够。

肖兵能做的,到这里已是极限,要想胜出,则要靠苏元自己了…

两人翻翻滚滚,打的一片烟尘,只一会儿,已是过了四十几招,苏元虽是落尽下风,却也未有露出什么破绽,王灵机虽是威风八面,一时之间却也没有胜机。

还在去年之时,苏元便已向肖兵悉心请教,问得了这汉方八击的来历依托:昔日汉武封禅,令群臣做赋,东方朔独出于众,乃是"盖将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桓,微九河其线,小七泽其杯,盈彼王屋,太行,终南,五老,岷,番,雁荡之秀,拔天台,会稽之奇。"当时语惊四座,无不道是天人之作,汉武却仍不满意,自索大笔,一挥而就,只十六字,却是"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八句八叹,字字如钟,东方朔虽向以才学自负,却也心悦诚服。

说到底,这八击虽然着着小巧细腻,但出招用意,却是气吞万里,睨视天下之意,而它的厉害之处,也便在于寓豪于秀,藏强于弱,对手若不知底细,交手之际,那是极易堕其算中,但苏元已知底细,王灵机若想只凭功力变化强行败他,那却谈何容易。

围观群雄见苏元竟能支撑这许多时间,都有些吃惊,议论之声,又渐渐大了起来,却和方才已大是不同,指指点点,已多有对王灵机不大恭敬的意思。

刘补之听在耳中,却似是全不在乎,脸上始终是笑的一团和气。

肖兵面无表情,心下自度算道:"若依先前所议,现下已是成功了一半,后面的…"

苏元此时心地一片清明,一招一式间,出手越来越小,动作越来越慢,小心翼翼,不动声色间,已将王灵机渐渐带到北首。

两人此时方位,苏元面南,王灵机向北,这时方值正午,阳光极是强烈,王灵机背向阳光,还觉不着,苏元的双眼却为阳光所照,必得眯成一线才能视物。

肖兵不动声色,右手缩入袖中,握住了六七枚铜钱。

他一见苏元步法方位,便知他已觉时机渐至,将要发动,他二人虽是为这一击计议已久,但事到临头,肖兵却终是有些担心,心道:"若只是不得手倒也罢了,最多输去,能和王灵机斗到六七十招,已是不枉。但若是王灵机竟想趁机将苏兄毁去,那便只好出手了。"

王灵机久斗不下,渐渐焦燥起来,心道:"若教他再相持的一会,便是胜了,也已面上无光,说不得,只有用本门功夫了。"

汉方八击乃是王灵机隐入泰山这些年间所创,他成名多年,所倚仗的却是王家内典中的一路"苦昼短。"。他一来觉得今日乃以泰山长老身份出战;二来也是未忘去年之事,仍是想以八击将苏元败下,以是不用。但现下眼见难以速胜,于势却已是不得不用。

琅琊王家自晋以来,历传青箱之学,无论文武,均是当世儒学正宗,又杂有佛老诸流之学,繁复纯正之处,犹在少林之上。这一路"苦昼短"乃是晚唐时一位大儒依托李贺诗意所创,雄奇鹬诡,匪夷所思,王灵机最好诗酒,以之偏爱,当年手灭燕子墩,荡平羊山集,便是靠的这路功夫。

他相信,苏元最多能够撑过青天高举和黄地自厚两招,要接下"日暧月寒煎人寿",他绝对做不到。

他却不知道,苏元,正在等着他变招。

……

"小苏,你到底想怎样?"

"就算你守得了几十招又能怎样?靠守又守不赢。"

"的确,守是守不赢的。"

"可是,防守可以让人急燥。"

"急燥,便会失去耐心和谨慎。"

"急燥的人会失去判断力。"

"急燥的人,就会尝试改变。"

"…小肖,你喝酒了?"

"他没喝酒。"

"唯有二宫主你不出手,我们才能有所恃,才能平安离山。"

"所以,王灵机必须由我来击败。"

"你疯了,小苏?!"

"我们没疯,这是最好的着法,也是胜算最高的着法。"

"只要苏兄冷笑着出场,并着意暗示去年之事,王灵机十有八九,会仍用汉方八击。"

"你有把握破去?"

"没有。"

"但是,我有把握,不会在这一套武功前失手。"

"然后呢?"

"当他无法得手的时候,他就会变招。"

"从一套武功变成另一套武功,无论怎样的高手,也都有破绽,这破绽或者很小,但一定会有。"

"你抓得住?"

"我抓得住。"

"首先,苏兄会让王灵机轻敌。"

"你们莫小看他,那老家伙其实很细,不是那种大意的人。"

"所以,他才会轻敌。"

"…"

"我不明白。"

"王灵机去年和苏兄交过手,这就是我们的胜机所在。"

"他了解去年的苏兄,也会给他以相当的重视,可是,他不知道,现在的苏兄,已远非去年可比。"

"当他以为自己已给了苏兄足够的重视的时候,其实,他已是在轻视苏兄了…"

"…"

"第二,那个破绽只要出现,我就能发现。"

"那一套武功,肖兄弟已见过两次了。"

"见过两次的武功,对他来说,已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和他拆解对练过十多次,我相信,我现在,也能够了解。"

"纵然如此,以王灵机之能,你最多能有一个机会,你可明白?"

"我只准备出一刀。"

"一刀胜不得他,便再出千刀万刀,也胜不了他了。"

"那时,就只能麻烦二宫主了。"

"…"

"大哥说过,此行由你节制,你看着办吧。"

"但是。"

"…"

"不要冒险。"

"败没关系,千万别受伤,一定要平安退下。"

"…属下得令。"

王灵机右手一拳落空,若依本来套路,此刻最好的着法,自是由这一式"大驾中嵩"顺势变为"壮微九河",反抽苏元腰间。

可是,他的右手并未折回,反而以更快更猛的势头,斜斜挥起!

"苦昼短"起手式,"劝酒飞光"。

可是,只是挥到一半,一阵强烈的光芒,就刺进了王灵机的眼睛。

那光,来自苏元的刀!

本是背对日头,却没想到,自刚才以来,苏元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机会。

这个把钢刀横起,将阳光反射入王灵机眼中的机会!

本来若是一直面对阳光,以王灵机之能,自也不会在乎这些些阳光,可是,这些阳光,却是在他最没想到,最不在意的时候来的!

他当然不会被一线阳光击倒。

这些阳光能够干扰他的出手,但苏元要想利用这个机会伤到他,却仍是未够。

只是,苏元所求的,本就不是现在的决胜。

利用这个机会,苏元终于自王灵机的压力摆脱,退开一步,将刀扬起。

当王灵机的双眼终于回复过来时,也正是苏元的刀挥出的时候!

干天,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地。

玄天八功。

在一瞬间,空气中突然似是充满了炎热,酷寒,厚重,浑然…等种种奇怪的感觉。

突然之间,这些感觉又都没有了。

去,去那里了?

是那里,是他的刀上!

八功合一,劲透刀身,那金刀本是色泽暗淡,突然之间,竟也似有五色光芒隐隐透出!

这,这是什么刀?

王灵机自然不知,这刀本为杨业所用,也不知斩过多少猛将勇卒,饮过多少豪强鲜血。

这一刀,竟似挟天地之威,用鬼神之力,自虚空中突然而生,无往无终,只为着要在王灵机颈中走一遭而来!

三尺,两尺,一尺!

大叫一声,王灵机身形急退!

他怕了!

名震山东的王七公子,王灵机,他在害怕!

这一刀,竟有着一种创世开天,杀神弑佛的狂放和快意!

这是什么刀?!

先机一失,再不能自制,王灵机身形一退,竟急掠十丈,"砰"的撞翻了一张桌子,方才停了下来。

身形虽停,神志未回,他的双眼,仍死死盯在苏元的刀上,就好象,那刀上藏了千百个虎豹狼蛇,会随时冲杀出来。

周围人群那想到竟会突然有此变化?大惊之下,顿时乱成一团。

王灵机却似全未听见周围声音,他的手,竟还在颤抖!

这一刀…太可怕了!

朱燕也觉得有些凛凛,心道:"这一刀,那里是人力能及?"忽地想道:"泰山派这一下好生丢脸,他还能笑得出么?"不觉看向刘补之。

却见刘补之竟仍是满面笑容,就好似胜的是王灵机一般。

他竟缓步踱出,笑道:"苏兄好俊的刀法!我们输啦!"

此语一出,顿时又是一阵大乱。

王灵机猛然听到这一句话,大吃一惊,怒道:"补之,你?!"

刘补之早截道:"王长老,您辛苦啦,来,扶王长老去后面歇息一会。"

早有两名青年弟子应声而出,走向王灵机,竟当真来搀他胳臂。

王灵机勃然大怒,双手一带,将两名弟子远远带开,脸涨得通红,却似是想到什么事情,呼呼喘了几口粗气,自向后面去了。

刘补之也当真了得,竟似是全无所知,仍是笑道:"教大家见笑了。"

又向姬淑礼笑道:"教二宫主见笑了。"

姬淑礼笑道:"岂敢岂敢。"

又道:"我们还有些事情,只怕等不得礼毕,,想先行告退,刘掌门你看可好?"

刘补之笑道:"请。"

姬淑礼等三人从容离席,一笑而去。

刘补之目送三人远去,脸上笑容仍极是温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大劫主 整颗心为你跳动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三国凭实力截胡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白话三侠五义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