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

孔璋

首页 >> 太平记 >> 太平记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民国之铁血少帅 唐砖 无敌天下 奋斗在红楼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红楼名侦探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章 人生愁恨何能免 神兮长在有无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章:人生愁恨何能免神兮长在有无间

八百里洞庭,烟波万里,浩浩荡荡,每逢天时不正,正所谓"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孤舟一叶置身其间,真比一张木叶强不了多少。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远。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苏元唱毕一曲,笑道:"尧舜去今已远,真伪难以评说,但兄弟你可知道,这君山之上,竟真有奇竹,身生泪痕,传言便是娥皇女英滴泪所化,却也有趣。"

花平奇道:"竟真有此事?"

苏元笑道:"正是,我本也不信,还与那老儿打赌,却不料输得好惨。"

花平道:"不知大哥输了什么?"

他二人已是叙过年齿,苏元年长,是以花平称之为兄。

苏元怒道:"那老儿竟要我假扮女子去进一天香!"

花平一呆,大笑起来。

正笑时,苏元手指前方,道:"到啦!"

只见前方隐隐已有陆地,苏元似是甚为熟悉此地,左转右绕,不一时,便停进一个小湾。

花平轻轻跃上岸来,只见几间小屋,数杆秀竹,风中已有酒香阵阵。

苏元精神一振,笑道:"一闻这碧螺香之味,腹中酒虫便是大动。"

却见一个老者自屋后转出,方要招呼,忽地看见花平,顿时满面怒容。竟又转身回去。

苏元早抢身过去,一把将他扣住,笑道:"你往那里去,把酒抱出来!"

那老者怒道:"没有,没有,快滚!"

苏元笑道:"你莫怪我今年带了旁人,他实是我兄弟,并非外人。"

那老者怒道:"你兄弟又怎地,我这酒岂是什么人都喝得的?"

花平不觉道:"老丈这酒还有什么讲究?"

那老者回过头来扫了花平一眼,冷道:"你这小子又有什么能耐,要喝我的酒?"

话音末毕,忽有一个女子声音冷冷道:"这小子为我玉女宫之敌,全宫上下数百人,必杀之而甘心。"

花平只一愣,苏元却已转过身来,道:"这位老先生只解酿酒,不是武林中人,莫要殃及池鱼。"

那人冷道:"我们只要花平这斯,原与他人无干,便是你,只要不来多事,我们也无意为难。"

苏元笑道:"这却难了,你们与我兄弟为难,却还说无意与我为难,岂不要我好看?我这兄弟究竟怎地得罪了贵宫,竟要如此相逼?"

只见不远处的一片小林中,一人缓缓步出,冷然道:"苏元,你最好弄明白,心月狐之名,并不放在本宫眼里,你若再不知自爱,莫怪本宫手下无情。"

花平瞧见来人身披道袍,手执玉拂,望之不过三十余岁,心中不觉大奇,看此人年纪不是甚大,难道竟能远胜齐飞玲,紫霞子等人?

苏元却是神色渐肃,道:"林宫主好瞧得起在下,竟请出了一清前辈。"

原来这道姑本是玉女宫主师妹,当年在江湖上号称"散花天女",一路散花剑法使得出神入化,闯下了好大名头,后来因一件大失意事,从了道统,久不在江湖走动,已渐无人知晓。

花平虽不知此人是谁,但见苏元神色肃穆,又口称前辈,想是玉女宫中老辈人物,只是为何如此年轻?正思索间,又见几人自远处奔来,那是玉女宫的后援到了。

玉女宫本是湖南势力,眼线颇广,早发现二人行藏。只是仲家既不介入,自度末有一网成算,是以一直只是远远缀着。待得二人买舟入湖,料想君山孤处湖中,总无处可逃,又恐以舟随之会被看破,索性以快舟先行登至君山后分开查询,一等发现便围而歼之。

待得那几人奔至眼前,花平只觉脑中轰的一声,竟是连齐飞玲也到了。

一清冷道:"你既喊我一声前辈,我便不当平手相战,让你先出三招便是。"

又道:"飞玲,丹儿,若冰,你们将这小贼拿下。"

花平这几日与苏元谈论请教,研习刀法拳谱,颇有进益,虽是正面相敌,也已可于齐飞玲一搏,但再加上白丹和吴若冰,便万非其敌,片刻之间,连遇险情,幸喜于玉女十九剑连番大战,剑招去向多可揣摸,总能及时凝运金坚,是以片刻之间,倒也有惊无险。只是此刻自保尚且不足,自是无法再行进击。但另外一边的战局,却是大为不同。

苏元见齐天玲等三人围攻花平,竟是闪身过去,在旁边大呼小叫起来。

"兄弟小心,要刺你天突了。"

"白姑娘,你一个大姑娘家,这般凶神恶煞的,不怕将来嫁不出去么?"

一清怒道:"你在干什么?"

苏元笑道:"师太既允让我三招,岂可不小心思考,总得想个十天半月再说,片刻间也想不出来,不如先观摩一下贵宫的剑法。"

一清怒道:"你…"话音末落,刀光忽已斩落!

此刀来得毫无痕迹,宛若天外飞虹,但一清是何等人物?怒斥道:"放肆!"手上拂尘一振,已是挺的笔直,如枪如剑,直刺苏元膻中,正是攻敌之必救,苏元眼见若不变招,必先被创,唯有回刀挡格,一清的拂尘却早又散开,千丝万缕,直袭向苏元头胸诸处大穴,苏元眼见破无可破,挡无可挡,长吸一口气,急退三尺,才逃出拂尘覆盖之外。

二人交手只一招,虽是苏元先攻,但一清半招已破其攻势,再出半招就将他逼退,高下可说已判,可苏元却带出了一丝笑意。

成功了!

一清虽将苏元逼开,却不屑追击,只是守住门户,却见苏元竟面带微笑,已是将长刀回鞘,怒道:"你…"话语末落,忽地想起方才自己之言,顿时脸色惨白。

长叹一声,忽又笑道:"允让末让,这一战我输了,但你以为你赢了吗?"

苏元脸色一变,道:"你是什么意思?"

一清的脸,又慢慢变的冷若寒冰,一字字道:"方才一战,算你胜了,但你若再出手,我就也只好相助这几个师侄,与你再战一场。"

糟了!

苏元只觉如雷轰顶,原本对方就只求花平一人,现下一清虽被自己挤兑住,可花平却决非齐天玲等三人之敌,若是二人联手,虽是无望取胜,却未必不能逃走,可现在…

一清说话间,已是挡在花平等人身前,更已摆出进手架式,显是只等自己出手,便要一雪方才之耻。心中急转,一时间已想了六七个法子,却是没一个行得通。

自己这次,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虽在战团之中,却也均有注意那边战况,白吴等人只觉又好笑又好气,手上加紧攻势,但花平的心却沉了下去。

现在的自己,是真的没有指望了。没有苏元相助,凭自己之力,无论如何,是胜不了这三人的。

几年辛苦,几番恶战,到头来,竟全是徒劳,自己到底还是要死在玉女宫的手里吗?

突然之间,花平心中涌出一种冲动,

如果,如果反正是要死的话,为什么不把心里的疑问弄清呢?

如果这一把赌错了的话…那么也没关系了,与其让白丹或吴若冰得手,自己还宁可死在这人手下。

再战几合,花平一式"朝天阙",将齐飞玲逼退,正要追击。白丹吴若冰双剑一挽,直取花平两肋,剑势急劲,甚是凶险。

可花平知道,这两人只是幌子,真正的杀着,是齐飞玲的剑,将从两人背后袭来的一剑。

本应速退,花平却是虎吼一声,踏前一步,全身功力尽数凝到两手之上,左手反拿,一招"空悲切",如怨如诉,缠住了白丹的长剑,右手疾刺而出,正是"踏破贺兰山缺",强行震住了吴若冰。

这岳家拳创于岳飞,成于岳霆,本是军战之拳,自有一股刚猛无焘之势,此刻被花平辅以金坚使出,实有挥却千军之威,白吴二人之剑,尽被制住。但花平此刻,却已是空门大开,全然无力防护自身。

剑光一闪,齐飞玲的青锋,已没入花平的胸口!

苏元一声惊呼,再也按捺不住,怎奈一清守候已久,苏元的刀一出鞘,她的拂尘已是如蛆附骨般缠了上来。苏元本就与之相差太远,一清又是急欲雪耻,不过几合,他便被攻的连气也喘不过来,更不要说去救助花平了。

此时花平的功力尽在两手之上,以齐飞玲的修为,足可将他一剑穿心,但只入肉三分,竟便停了下来,白丹吴若冰心中同时一惊:"只几天不见,这斯功力竟精进如斯!"

花平笑了,温暖,快慰,四个字滚到了喉咙,却没有说出来

果然是你…

齐天玲却愣住了。

为什么?…

铿!

花平心意一分,手上已是扣不住剑锋,两道青光交会在他胸腹之间,顿时鲜血淋漓。

铛!铛!

却是齐天玲剑势一分,左右一荡,竟又将二人宝剑震开!

事出仓促,白丹惊道:"师妹,你…"

话音末落,花平却已仰面倒下。

忘情诀终究不是法术仙道,那两剑实已将他重创,再加上心情一松,已是支持不住。

一声怒喝,却是一清也发觉这边不对,停下手来,苏元直抢过这边,抱住花平。急道:"兄弟,你…你…"

拍的一声,一清扬手打了齐飞玲一个耳光,拂尘振得几振,已将苏元点倒挥开,对白丹道:"斩草除根!"

白丹吴若冰答应一声,双剑扬起,直刺花平,一清转回头来看着苏元,冷笑道:"你们这班人物,往往自命英雄,强自出头,我今天就看看你们两个英雄如何收场!"

话音末落,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笑道:"一清师太真是姜桂之性,但自古英雄不寂寞,你可知道?"

一清闻声一惊,回过头来,只见白吴二人满面惊恐之色,长剑竟已折断。

但见花平横卧于地,伤口却已不再流血,那老人立在花平身侧,满面嬉笑之色。

一清神色凝重,道:"你是谁?"

那老人笑道:"老儿避世已久,旧日姓名,早已忘却,只是看这小子委实不象下流人物,只怕有些误会,师太莫要错伤,何不问清前因后果,再做主张?"

"又或者,"老人仍是笑着,眼角却渐渐眯起,似针尖般望过来,"这小子不幸知道了什么事情,有损贵宫名声,必欲杀之而甘心?"

一清不再说话,一伸手,将拂尘束起,自中抽出一柄软剑,横于胸前。

她本已封剑多年,但这人一出手便震断白吴之剑,虽是二人末及防备,也着实非凡,自度末有把握胜之,只是此事切关玉女宫声誉,唯有一战。

那老人叹了一口气,忽道:"吴清心,枉你清修多年,竟还是如此看不开么?"

吴清心正是一清本名,江湖上早无人知晓。如今被这老人信口叫出,不觉一惊。

那老人又道:"也罢,也罢,看来今日终究还要一战。你出手吧。"

一清收摄心神,一剑斜斜挥出,却是一式"幽水独秀",剑光闪烁不定,护住周身上下要害。

她不知老人深浅,未敢轻进,唯有先行试探。

只听一声长笑,那老人左手挥出,直破入剑势之中,白丹等人却俱是一怔。那老人用的竟是岳家拳中的"天日昭昭"。

当年岳飞被囚于风波狱,秦桧等人令其自述,岳飞并无它言,只是大书"天日昭昭"四字,后来岳霆感其遗意,创出这招"天日昭昭",最是刚猛,便如要在这一招中挥尽心中不平之气,乃是岳家拳法中第一攻招,唯以岳飞当时心情,早无自护之心,只盼与贼携亡,殉身护国,是以一招既出,自身全无防护,修为浅者多不敢妄用。

岳家拳流转颇广,多有人会,并不为奇,但这老者一出手便是如此猛招,显是下过一番苦功,造诣非凡。

一清心道:"那小子用的也是岳家拳,又向这里逃来,莫非二人有关?若是忠良之后,倒不好办"

岳武穆精忠报国,天下无不敬仰,去今虽久,余德尚存。

二人斗了一时,一清已觉渐渐不敌,虽足自保,但十招之间,不过能有二三招进手招数。

白丹眼见如此,与吴若冰对视一眼,提起断剑,攻了上去。

齐飞玲立在那里,捂着被一清打的通红的脸颊,只觉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那老人被白吴牵制,一清压力大减,顿觉自在许多,剑光霍霍,连环邀击,老人一时间倒被逼的手忙脚乱。

一清心道:"今日事难善了,无论他是什么来头,先拿下再说,花平那小子,决不能容他活命!"

猛听那老人一声长啸,怒道:"当真要玩吗?"双手一展,将旁边一块怪石击的粉碎,但见寒光四射,竟从中擎出了一对短枪,只听叮铛之声不绝于耳,三人宝剑尽被荡开。

那枪却是甚怪,并无枪托,只雕着一个虎头,枪锋便自虎头中吐出。

一清一眼看清,惊道:"原来是你,你竟未死?"

那老人笑道:"我早已死了,如今师太所见的,不过是一个老酒鬼而已。

原来这老人姓岳名龙,正是岳家之后,岳家拳枪练得炉火纯青,本是当年洞庭帮中第一战将,仲家与之数场大战,总是奈何他不得。后来洞庭王中了仲长松的反间计,将他逐出,仲长风亲带十七名高手,趁机围杀,他苦战一日,浴血坠湖,就此不知去向。却是心灰意懒,又舍不得这八百里洞庭,竟就趁机改姓藏名,隐居在这君山之上,十数年来从未显露过武功,便是苏元,也不知他其实身怀绝艺。

一清一挥手,教三人一起退后,方道:"既是岳先生出面,就教这小子多活几日,但他狠毒无耻,实为我玉女宫之死敌,还请岳先生三思。"

岳龙并不答话,拍开苏元的穴道,扶起花平。将一股内力度入,不一时,只见花平悠悠醒转。

岳龙道:"若依我看,他决非师太所说之人。但无论所为何来,今日只教他立个誓,终此一生,不告他人,贵宫从此收手,师太你看可好?"

一清自知决非岳龙之敌,他当年号称"吞江虎",纵横洞庭,未逢敌手,一言不合,常灭人宗派,今日能有这个台阶已是给足面子,当下道:"岳先生既如此说话,此事一笔勾销便是。"转身离去。

齐飞玲看了花平一眼,神色黯然,也转身而去。

花平方要说话,却委实伤得太重,只觉一口血冲上来,什么都说不出来。

岳龙笑道:"小子,别急,待养好了伤,还怕老婆跑了吗?"

又道:"你与玉女宫结怨如此,她却看上了你,当真奇怪。"

又笑道:"小子,别多想了,给我乖乖的睡一会吧。"

花平醒来时,只见自己躺在床上,屋中空无一人,挣扎着起来,只觉小腹仍是极疼,但内息运转已无大碍,自知已是无妨。想起那老者竟能惊走一清,实不知是何等人物,心下甚奇。

门一开,苏元进来。一眼看见花平。喜道:"兄弟,你好了么?"

花平笑道:"死不了啦,这位老先生究竟是什么人物,这般了得?"

但听一声大笑,道:"莫要这般客气,喊我老岳便是,小子,既然醒了,就出来喝两杯吧。"

苏元扶着花平出来,只见水边柳下,摆着一张小桌,旁边放着几个酒坛,岳龙摇头晃脑,喝得正是快活。

苏元将岳龙来历简略说了,花平惊道:"不知前辈来历。着实失敬。"

又道:"相救之恩,没齿难报。"

岳龙笑道:"不必客气,坐下喝酒便是。"

酒过三巡,岳龙忽道:"你可知我为何让你喝这碧螺香?"

花平一怔,道:"这…"不觉望向苏元。

苏元笑道:"莫看我,我还没这么大面子。"

岳龙道:"我这碧螺香虽没什么了不起,却并非人皆可喝,你方到之时,我便不给,你还记得?"

花平道:"然则前辈是?"

岳龙笑道:"你竟无意中学到忘情诀,如此福缘,岂可不共尽三杯?"

花平不觉一笑,道:"前辈见笑了,其实这忘情诀只是传说非凡,并无多大用处,前辈岂不都看到了。"

岳龙却正色道:"不然,我正要给你说这个,你可是觉得忘情诀运用起来,并无传说中的神效,是以如此说?"

花平闻言一愣,道:"前辈请明言。"

岳龙道:"你与玉女宫这些天来交手,竟什么都没悟出来?"

花平奇道:"在下委实不明。"

岳龙怒道:"笨蛋!武功是死的,人是活的,一样是玉女十九剑,难道一清尼姑和白丹那小女娃儿用来会一样么?"

花平闻之大惊,竟就愣在那里。

过得片刻,他忽然大笑起来,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一弯腰,道:"多谢前辈指点,请受我一拜。"

岳龙笑道:"早说不用客气,此理既明,便更当苦练。"

忽又叹道:"其实莫说是你,便是忘情书生重生,若再有太湖之战,只怕也无法全身而退。"

苏元见是话缝,问道:"前辈何出此言?"

岳龙叹道:"武林中常有传说,说是无名小子偶得前人所遗神功,依法修练,于是天下无敌,却不知长江后浪推前浪,万物皆竞,武学又怎会停滞不进?"

"当年忘情书生太湖一战,阴阳五行,从心驱使,虽是时人无法破得,但百年来的有心人,又岂会不设法推敲研习?

说得高兴,岳龙端起酒来,一饮而尽,又道:"上官家乾元手独步江湖,号称能焚天灭地,不让火烈;少林金刚不坏身刀矢难伤,足与金坚比美;百毒门人可将毒力潜入对方经脉再行催发,于理正同星爆;至于华山冰魄掌,传说正是风夺迷于忘情书生交手后悟出。凡此种种,皆是近百年来武林新创,当初忘情书生藏身船腹,忽以火烈焚船现身,技惊四座,可现在便是苏元这小子也能以火劲毁桥,又何足为奇?"

"你所强者,乃是博采众家之长,但限于功力,却都无法推至顶峰,反不如这小子精修一门,一刀破万法,也是一途。"

"以你现今功力,足可成名立万,但若要将忘情诀妙用尽数发挥,却非有二十年苦功不可。"

花平笑道:"晚辈早无意江湖,前辈若是不弃,情愿追随于此。"

岳龙看了他几眼,笑道:"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欲避世,也先当问问自己是不是都放得下,别的不说,齐飞玲那女娃儿你忘得掉么?"

花平不觉怔住,他实已无心江湖,但回想起与齐飞玲相识以来诸般事情,却又如何割舍得下?

岳龙笑道:"莫多想了,你终不是我这里人,但你伤势未愈,还是先在我这里将养些时日,你既学了岳家拳法,正可以每日陪我练练。"

他这般说法,实是欲将平生绝技相传,花平又岂会听不出来?当下拜倒在地,喜道:"多谢前辈!"

苏元笑道:"兄弟你能入岳前辈门墙,福气不小啊。"

岳龙却是正色道:"莫这般说,我早无意收徒,也没这耐心,只是让你陪我练练而已。"

他既这般说,花平也不便相强,却仍是磕了三个响头,方肯起身。

再饮得几杯,苏元起身道:"花兄弟,岳前辈,我要告辞了。"

岳龙奇道:"你往年总要盘桓三五日才去,怎地今年如此之急?"

苏元笑道:"今年三月间,几个泰山派的小子惹上了子真姐,被她教训了一番,却招出了什么'五大夫剑',当时宫中有事,无暇纠缠,后来说定今年九月十五会于泰山王母池,今天已是八月十七,我也该去了。"

岳龙皱眉道:"泰山派势微多年,不足为惧,但那'五大夫剑'成名已久,听闻极不好斗,你莫要轻敌。"

苏元笑道:"不光是我,'破碎星'关大哥,'灭没星'房长老都会赴约,再说,姬…二宫主大约也会到,谅来那'五大夫剑'也不能怎样。"

他说到姬字时,微微一滞,岳龙早听在耳里,道:"姬二宫主?"

苏元苦笑道:"正是姬宫主之妹,现居我宫'胎神星'之位。"

岳龙笑道:"姬北斗精修易经,自中悟出无上武学,玄奥微妙之处,与忘情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她学得了乃兄几成?"

苏元却苦笑道:"别管几成,她最好还是莫来,不然不知还会惹出什么事来。"

他似是不欲再说,向花平道:"兄弟,你且在这安心住些日子,他日有缘,你我携手再闯江湖。"

不再说话,只一拱手,便登船而去,

岳龙举杯遥送,笑道:"乘风来,踏月去,心之所往,行必从之,好个'心月狐',姬老儿有福啊!"

苏元昼夜兼行,不一日间,早入了山东之地。此时方是九月初五,他心道:"当年梁山三十六友聚义,横行天下,七省官军也制他不得,一向好生倾慕,今既有缘过此,左右还有十天,何不去登临一番?"

水泊梁山自破灭以来,官府只恐再为渊巢,严禁民间居住开拓,已是渐渐荒废,苏元一路登临,只见满眼破败之色,心下暗叹:"这班人旧日是何等的英雄无敌,只今岁月轮转,竟已是如兹景象。"

登的一时,渐渐近了山顶,看着天色渐暗,心道:"量来也没什么地方投宿,左右天气尚热,不如便在这山顶歇一夜吧。"

昔日梁山聚义厅虽早为焚去,但旧日规模,依希尚在。残屋断壁,虽是不堪,苏元却浑不在意,拣了半边偏殿,找到一张长桌,便自倒头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苏元忽然惊醒,侧耳细听,竟有悉悉索索之声,向殿中过来。心道:"深夜相聚,不知是些什么人物,泰山之约在即,莫再多惹是非,避之为妙。"纵身上梁,横卧下来。

"牙"的一声,几个人推开殿门,走了进来。

只听一个尖细的声音道:"朴老大,你神神秘秘,带我们到此,说是有法子对付那小子,究竟怎么办,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只听那朴老大笑道:"老三,不要急,马上你便知道了。"就不再作声。

便听下面几人连连咒骂,却都是在骂"那小子"。

苏元听得一时,已是明白,心道:"原来是小梁山的人。"

这小梁山本是单县,聊城一带帮会,因此地本是梁山旧处,便自称小梁山,但一向为非作歹,却与当年染山好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豪气大不相同。苏元听得是他们,顿时心下好生不屑。想道:"那朴老大自是朴英了,听闻他本出身洪门,使得一手好洪拳,在山东境内可说是一把好手,小梁山又是人手颇众,不知是那一家的少年英雄,竟能逼得他们这般狼狈。"正思索间,忽听得门外有落地之声,却是极轻,恍若无物,惊道:"这却是谁?未听说小梁山中有这等轻功好手啊。莫非是朴英约来的?"

他眼界功力远胜朴英等人,是以朴英等尚无知觉。犹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痛骂"那小子"。忽听得一个冷冷的声音道:"各位请我来,就是为了听你们骂人的么?"

朴英闻声一愣,却已是满面欢颜,喜道:"是史兄么?真是得罪了,快请进来。"

苏元心道:"史兄?莫非是两汉三绝?"便已听朴英又道:"老三,少杰,这位便是腿绝史先生,你们还不见礼。"

苏元暗笑道:"果然是他。"

原来这人唤作史不负,与"拳绝"边不为,"掌绝"国不入,以及汉五湖,汉四海兄弟合称两汉三绝。在苏北鲁南一带大大有名。

只听朴英道:"不知边先生和国先生…?"

史不负道:"他们明天到。"

苏元不觉皱起了眉头,心道:"听关大哥说,这三人殊是不弱,什么了不起的少年,小梁山竟要将三绝尽数请来?"

果听那史不负又道:"朴老大,你也是几十年的老江湖了,什么人物没见过,怎地被一个黄毛小子吓成这样?"

只听朴英苦笑道:"史兄,你还不知道我吗?岂是喜欢惊动朋友之人?但这小子委实太过嚣张,偏又功夫了得,少杰在他手下连三招都走不过。仔细想来,若不请些老朋友把这面子找回来。我们小梁山当真只有散伙了。"

又道:"史兄既还有事,只管去办,我兄弟今天见到史兄金面,晚上总算能有个好觉了。"

史不负道:"既如此,我明天正午准到锦华楼。"便转身出了殿门。

就听那尖细之声道:"朴老大,你半夜上山,就是为了来见他一面?"

朴英笑道:"不错。"

那尖细之声怒道:"直接请他去锦华楼不是更好?"

朴英叹道:"你道两汉三绝这般好请?若非我旧日和那边不为有过一面交情,连这一面也是休想。"

忽又笑道:"但既能请动他们,那小子也就嚣张到头了。"

说笑声中,几人已是出了殿门。

苏元听得他们走远,翻身下来,心道:"那少杰当是陈少杰,听说他是少林俗家弟子,一路罗汉拳已是得了真传,竟也走不过三招,不知是什么人物。关大哥当年曾与史国二人交过手,据说着实不弱,不如明日去那锦华楼看看。"

翌日早上,苏元进了梁山县城,问了几人,原来那锦华楼乃是梁山县第一座酒楼,只今日已被朴英包下了。

苏元心道:"你终不成将整条街都包下来?"看看正午将至,上了锦华楼对面的一座酒楼,要了间靠街的雅座,将酒保喊过,三言两语,早将前后之事盘出。

小梁山原是当地一霸,但数日前,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少年,也不知怎地,便与小梁山的人动起手来,砸了他们的赌场,陈少杰出来护场,不料只三招就被擒下,狼狈不堪,还是朴英出来压住阵角,与那少年定下今日之约。

那酒保口角灵便,又甚是饶舌,口说手比,陈少杰怎么一推一挡,那少年又怎么一格一一拍,说来倒也如在眼前,只是听在苏元这等行家耳里,却委实是错误百出,心下暗笑,想道:"看来也问不出什么了,不如安心等着看戏吧。"

忽听那酒保又道:"只是也有些奇怪,他从头到尾,都是冷着一张脸,就象别人都欠了他几百吊钱一般,就是在打赢了之后,也还是冷冷的,听小梁说,给他端水时正面看了他一眼,只觉全身都象浸在冰水里一样,他大着胆子喊了他一句好汉,他却说他不是什么好汉,朴大爷他们作过什么事,他也根本不放在心上,只是看他们不顺眼罢了,小梁也不懂他是什么意思。"

苏元却是一震,心道:"难道是他?"

忽地听到对面一阵喧哗,抬眼一看,只见一群人说说笑笑,已是到了锦华楼下。当中一人人高马大,一身锦袍,听声音正是朴英,身旁一人,甚是干瘦,脸色灰朴朴的,神色却甚是倨傲,那自是史不负了,只听他冷笑着对朴英道:"朴兄,你只管放心,大哥他们便是不来,又能怎地,谅他一个无名小卒,有多大能耐,我待会便为你讨回这个场子来。"

苏元心下暗笑道:"闻说这史不负最是狂傲,目中无人,果然不假,只这一句话,就已将小梁山的人都得罪了。"果见那群人多有些面色不豫。忽见陈少杰戟指路口,怒道:"那小子来啦!"苏元转过头去,只见一个灰衣人从街角转出,缓步向这面过来。

他离锦华楼也不甚远,只数十步路,但他戴着一领斗笠,又低着头,苏元虽是运足目力,却也瞧不清他的样子。

这条大街两边此刻已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中间更多杂有小梁山的人,无不怒目相向,手按刀柄,但他缓步过来,就似全没看见街上有人一般。

那史不负却早按捺不住,怒道:"兀那小子,你史爷爷在这里等着,还走这般慢,可是想多活一会么?"

他话音末落,朴英早接口道:"那是自然,谅这小子见过什么世面,一听说是史先生在此,那正是吓得连路也走不动了。"话音方落,两边已是爆起连声大笑。

但那人却是甚为沉得住气,竟似全无所觉,仍只是缓步前行,苏元心道:"这人好沉的定力,这史不负只怕今天要倒霉。"

众人笑了一阵,却见那人全无反应,也觉无趣,渐渐停将下来,那人脚下不停,已是走到距朴英等人丈许之地。

苏元心道:"要动啦。"果见那史不负一跃而起,却只是身影一闪,便又已掠回朴英身旁,神色甚是自得,众人正不明就里,朴英却已喝彩道:"史兄好身法,这便是’云龙九现’罢?"

苏元心道:"果是一流身法,但那少年竟能看破他不过是虚招欺敌,掌定身心,恍若不觉,更是不凡。瞧起来,只怕史瘦子就算方才想要变招伤敌,他也必有应付之法。"他见史不负骄狂无礼,心下甚是不屑,是以便也不客气起来。

原来方才史不负一闪之间,已将那人头上斗笠踢飞,小梁山徒众至此方觉,立时爆起震天彩声。

那人斗笠既失,苏元早看的明白,不过二十来岁年纪,甚是清秀,心下暗暗好笑,"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看他年龄只怕也不比花兄弟大,只不知是不是那人。史瘦子这般自大,今天把他挫辱一番,倒也大快人心。"

小梁山徒众正喝彩间,那少年已是缓缓抬起头来,史不负正自冷笑,与他目光一触,也为之一窒,他转了半圈,目光所过,竟如有人喝令般,登时鸦雀无声,这些人本都是凶顽之徒,可不知怎地,与他目光一对,无不机灵灵一个冷颤,再无一人能笑得出来。

那少年转过身来,看到他的笠帽落在一个小贩担上,竟再不理史不负,直走了过去。

史不负登时勃然大怒,但总算顾及身份,不愿在这少年背后出手,喝道:"接招罢!"身形腾起,早翻到那少年前面,左足取他面门,右脚却是扫向他腰间,

这一式"千山叠翠"正是史不负平生得意绝技,腿势虽是狠辣,其实尤有六成余力含而未发,只要对手有半点退让,便可将十余道后着一一发挥,他虽是骄狂,究竟身经百战,见这少年如此托大,也不敢怠慢,一出招便已尽展所长,他听说这少年拳法了得,不欲与他近身,料想自己这一轮急攻他万万接不下来,那时将他踢倒,交由朴英处置便是。

双腿方要触身,那少年双手一抹一拍,便见史不负身形急转,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落在丈余之外,小梁山诸人见他翻的漂亮,落地又是极稳,均道他又露了一手,生怕又错过奉承,都是大喝其彩,更有人啧啧道:"你看人家史先生的轻功,这真是…"

苏元心下暗笑道:"出丑啦!"

方才两人虽是一触即分,但看在苏元这等行家眼里,却是清清楚楚:那少年右手抹起,食中二指正取史不负脚弓,左手拍下,看是无用,但史不负若不变招,那便正是将右腿送到他手下,他腿力再猛,以横犯直,却终不能敌。总算尚有余力,一屈一弹,还想变招攻他中路,可那少年右手顺势斩下,直切他膝下三分之处,本来腿胜于手,但史不负一攻不成,其势已颓,不敢用强,只有先行退让。那少年也不追击,将笠帽拿起,吹了吹,又戴在头上。

小梁山诸人中聪明些的已是看出不对,住口不响,只有些不明就里的犹在夸说史先生功夫了得,轻功不凡,吓的那小子动也不敢动。

史不负耳听称颂之语,只觉句句都是在讽刺于己,又见陈少杰脸上竟有幸灾乐祸之色,心下愈发着恼,怒吼一声,又行攻上,他此时已知这少年并非易与,沉住了气,展开一路细密腿法,在他周围游斗,自恃功力深厚,腿长臂短,利于久战,静等他露出破绽。

苏元也不觉微动,心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这史不凡确有真材实学,并非浪得虚名。"

那少年似已被踢的透不过气来,双手挡碰托镇,半点攻招也无,但却守得极是缜密,史不凡虽占尽上风,急切之间却也攻不进去。

苏元看了一会,皱起眉头,心道:"这是什么武功?"

他眼力远胜余侪,已然看出那少年双手上下翻飞,看似招式繁复,其实都是从一招中化出,便是一上来破去史不凡攻招的那一抹一拍,他越看越奇,心道:"倒有点象少林铁线拳,但精练轻快远在其上,不知是那家英雄所创?"他生性好武,此刻见那少年只凭一招拳法便能与史不凡相敌,不觉也有些见猎心喜起来。

又看了一会,他忽地想到,"他守得虽密,但半点进手招式也无,那他三招擒下陈少杰,用得又是什么招式?"

苏元这边想的入神,那边朴英早皱起了眉头。

陈少杰见他神色凝重,靠将过来悄声道:"大哥,怎么了?"

朴英微微摇了摇头,忽道:"他那天与你交手,用的是这套拳法吗?"

陈少杰怔了怔,道:"好象不是,他那天出手如风,招招都是托肘拿腕之势,倒有点象是擒拿手。"

朴英叹了口气,道:"只盼国老大他们能及时赶到。"

陈少杰犹豫了一下,终于忍不住道:"但我看这小子已被踢的透不过气来…"

朴英不再说话,只摆了摆手,陈少杰不敢再言,躬身退下。

若论武功,朴英其实殊不输于史不负,但他为人深沉多智,向不轻动,那日赶到之时,陈少杰已被擒下,他末知深浅,不愿出手,后来反复询问出手情况,心想那少年年纪轻轻,能有多少功力,不过有几手精妙拳法而已,自料足有六七成胜算,却想趁机结纳两汉三绝,卑词厚币,请动三绝出手,本是料可必胜,不料现在变成这般情形,若那少年再出奇招,只怕史不负也讨不到便宜,虽说谅他决不是这自己这一众人马之敌,但史不负气量极窄,折了这个面子,只怕便要迁怒于已,那于他本意自是大违,是以他心中不住盘算,要想个法子,趁现在史不负犹占上风时不露痕迹的助他一招,或是拆开战团,但两人斗得极是激烈,朴英虽是多谋,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出法子。

正思量间,忽听有人笑道:"真是英雄出少年,连我也动了怜才之心,老三,住手吧!"众人眼光齐刷刷的射了过去,只见一个身着绸袍的老者正自人群中挤出,满面都是笑容,身侧跟着一个中年壮汉,甚是高大,两手布满厚茧。

众人一阵哗然,朴英却是大喜,快步迎上,笑道:"国先生,边先生,你们几时到的,怎不告诉我一声,我这真是…,唉,得罪啦。"

那老者正是掌绝国不入,只听他哈哈笑道:"朴老大好生客气,又不是外人,喊我老国就行了,这位小兄弟着实了得,我们这些老家伙真是该金盆洗手了,却不知小兄弟是那一位高人门下?"他说到这一句时,已是转过身去,欲和那少年攀谈。

苏元冷笑一声,心道:"好个老狐狸,明知再打下去史不负也难得手,便这般叫停,倒象是手下留情一般。"

他居高临下,看的明白,国边二人早已到了,只是不动声色,挤在人群当中,直到这时才现身出来,那自是如苏元,朴英等看出史不负未有胜算,才现身止战。

那少年却仍是冷冷的,道:"我没师父。"此语一出,周围又是大哗。

有宋之时,最重师道,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是不便说出师承,那也是常事,但这般直言无师,却是无礼之极,朴英与国不入同时一喜,心道:"那就好办了。"

朴英笑道:"这位小兄弟真会开玩笑,你没有师父,这一身武功难道是自己练出来的吗?"

那少年仍是不动声色,道:"正是。"

国不入也笑道:"自行修练能有这般修为,那已是极为难得了。只是,小兄弟,武功再强,总抬不过一个理去,你武功虽好,但倚武横行,那就说不过去,你既没有师父,我年龄又痴长了你几岁,说不得,只好与你讲讲这武林中的道理了。"

苏元心道:"来啦。"朴英与国不入的心机,他已是看的明明白白:既知道这少年没什么后台,又已将倚武横行的帽子套住,那下面自是要动手了,这少年眼见功力也不是如何深厚,手上功夫再硬,想在国不入手下取胜,终究渺茫,只是…苏元冷冷一笑,喝了口酒。

想得的确很好,但是,如果真是那个人的话…只不过,下面好手众多,若真是恼羞成怒,众起攻之,如何助他逃生,倒真该想一想了。

此时的大街上,那少年终于主动开口了。

"终竟还是要教训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辈是吗?那还等什么,动手吧。"

冷冷的语言,讥讽的口气,饶是国不入老奸巨滑,也为之老脸一红。

就连苏元也皱起了眉:这少年怎地如此冷傲?但不知怎地,他却感觉不到讨厌之意,只觉得他这般说话时,竟是自然之极,就好象是天经地义,他便该如此说话一般。

话说到这个份上,国不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忍,面色一沉,道:"小兄弟好大的口气,老夫便来领教一下你的拳法。"双腿微屈,左掌横守腰间,右掌立于胸前,攻守毕备,只这一起手,朴英与苏元便不约而同的暗叫了一个"好"。

早在二十年前,国不入的二十七路"放鹤手"便已名震一方,自与边史诸人结拜之后更是极少与人动手,今日眼见史不负,边不为二人对这少年都难言必胜,又被他语言挤到无路可退,只好出手,但他甚是爱惜名声,终怕落个以大欺小之名,又想那少年方才守得虽是严密,但出手攻人之际,总有破绽可寻,心中计议已定,喝道:"老夫让你三招,出手吧。"

那少年踏前一步,呼的一声,一拳直取中宫,正是天下使拳人无不会用的"黑虎掏心"。

国不入心道:"这小子竟如此放肆,再不给他吃些苦头,倒要让朴英看了笑话去。"双手一圈一引,已将他带开。

国不入源出太极,这放鹤手便是从云手中变化而出,最擅借力打力,后发制人,所谓"放鹤"指得便是只消为他掌力带动,便如豢养之鹤,收放随心,对手再做不得主。他口说先让三招,却也没安好心,料想那少年必要全力猛攻,只消将他身形带乱,那自己源源发力,足可将他困住,将他气力耗尽后,再让朴英出手,他既未伤人,将来若还有什么是非,那也自要落在朴英身上。

他见那少年拳法甚佳,原想未必能轻易卸开,脚下已是斜踏罡步,待要退让,那料竟一招便将他带开,不禁一愣。这时那少年背后已是空门大露,他右手一紧,便想拍下,总算想起三招之诺,强自收住。

但他这一愣一紧一收,身形略滞,已失了"进退观机,动静随心"的掌诀,那少年竟如知道般,也不回头,身形急退,一肘便攻向他心口要害。

国不入大吃一惊,双手一合一推,托住这肘,借劲向后飘开,虽说并未吃亏,但他的放鹤手讲得便是以静制动,借力打力,象这样第二招便被逼得以硬击硬,那实是多年未有之事。

那少年转过身来,忽地左手一扬,似要去打国不入的右肩,但他与国不入尚搁着丈许之地,国不入惊道:"劈空掌?"举手一格,却只觉掌上空荡荡的,半点劲力也无,更是惊讶。

那少年道:"好啦,你已让过我三招,出手吧。"

国不入心下益惊,再不敢存有轻视之心,凝起八成真力,缓缓推出一掌,他此刻已知这少年拳法之精,决然不在已下,只盼能仗着几十年功夫,以力降会,将他压服。

那少年不动声色,左手探出,竟似要硬接这掌。

国不入心下暗喜,"你这是自寻死路,须怪不得我。"掌缘微微颤动,去势愈慢,他料这少年终不敢与自己比拼内力,暗暗力凝左手,只要他一退,便要欺身直进,硬拿他胸口大穴。

不料那少年竟是不躲不闪,啪的一声,两掌已然相接。国不入方要摧动内力,忽觉手上一滑,竟几乎掌不住身形。大吃一惊,左手翻起,一掌印向他胸间

那少年更不迟疑,右手圈起,画了个半圆,国不入只觉全身剧震,左手攻招已被他化开。

国不入面色大变,喝道:"住手!"纵身跃开。

那少年倒也听话,并不追击。

国不入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盯着那少年一字字道:"你师父是姓王还是姓曲?"

他方才与这少年过了一招,先被他以"四两拨千斤"之法化开右掌攻势,那也罢了,跟着右手画的那个半圆,却是太极门不传之秘"乱环诀",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忙跃开,心下惊疑不定,想道:"竟是本门弟子?是掌门师兄的徒弟,还是曲师叔又开了门墙?"

那少年却是神色不变,淡然道:"我早说过,我没师父。"

国不入怒道:"那你这乱环诀又从何学来?"

那少年冷道:"我不知道什么乱环诀正环诀,这招叫'有无相生",国先生只怕误会了罢?"

国不入那里肯信?料他若非本门弟子背师逃出,那便是偷师所得,想到此处,杀机大盛,叱道:"小贼还敢胡说!"纵身上前,两人复又战在一处。

这次却与方才大不相同,国不入手下再不容情,全力扑击,二十七式放鹤手绵绵不绝,如丝如扣,构成了一张大网,不住收缩,将那少年置于网中,可那少年却是全不为其动,只是自顾自的在画圈,国不入只见他双手左上右下,生生不息,虽只是一式"乱环诀",却被他用的变化万端,竟是自行构出一个小小天地,自己的攻击虽如狂风骇浪,但不是被化去,就是被避开,泰半无功而返,心下愈惊,"这斯竟把乱环诀练到如此地步,怪不的敢于背师而出,但他怎地又不用阴阳诀?"

他两人所用武学相近,都是虚多实少,变幻万千,远远望去,就如舞蹈一般,的是好看。

苏元也是大惑不解,"他方才所用拳法虽是来历不明,但确是外家路数,怎地一下变成内家正宗,竟也用的炉火纯青?"

又斗了一会,朴英眼见不对,忽地喝道:"国先生,象这种背师小贼,人人得而诛之,何必污了你的手!"一挥手,数十名小梁山子弟立时一拥而上。

忽听一声大笑,如练刀光凌空劈下,当先几人只觉手上一轻,兵器已是脱手,跟着蓬蓬几声,还没看见人家样子,便被踢了出去。

出手之人自是苏元,他横刀胸前,向朴英笑道:"胜负未分,朴兄却象是认定国先生必败无疑,果然眼力独到啊。"

朴英心下大怒,他已看出国不入难以速胜,决定一拥而上,含胡过关,不料被苏元一口道破,更咬定他认为国不入必败,那实是对国不入大不尊敬,果见史不负边不为都有些不悦,看了过来。

朴英踏上几步,冷然道:"象这种欺师灭祖之人,谁能容他?这位兄弟这般说法,可是想包庇于他?不知…"还没说完,苏元早笑道:"不劳费心套问,在下苏元。朴兄口口声声欺师灭祖,此罪非小,请问有什么证据?"

朴英面色大变,心月狐之名,他岂有不知?那少年孤身一人,倒也罢了,玄天宫之力,却不是小梁山惹的起的。强压怒火笑道:"这是国先生说的,难道是国先生弄错了么?"轻轻一句话,已将事情推到了国不入身上。

国不入心下暗骂,却也无可奈何,笑道:"这位小兄弟所用,分明便是我太极门武功,却又矢口不认,若有人在阁下面前以贵宫武功伤人,请问…"

他话音未落,忽听一个女子声音笑道:"天下之大,武功之博,偏你才是武学正宗?再说捉贼拿赃,你半点证据也没,却在这里行凶欺人,以长凌幼,以众欺寡,倒是光明正大了?"

众人无不大惊,向说话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紫衣女子笑吟吟的,坐在苏元方才跳下来的窗口,拿着他的杯子,正在喝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大奉打更人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大劫主 整颗心为你跳动 圣印至尊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明朝皇帝往事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大明抄家王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重生大明1635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白话三侠五义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