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

孔璋

首页 >> 太平记 >> 太平记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马前卒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偷香 至尊特工 一个人的抗日2 黑铁之堡 暴君闺女五岁半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文 祸(四)----- 无言的轻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Gx老狗!hx老狗!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成功!

文祸(四)

---无言的轻蔑

“学士张钧何罪被诛,尔何功受赏?”

西元1150年1月,北风劲吹,天寒地冻。但,在刚刚登基的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的办公场所里,却暖和到让人可以只穿单衣,甚至,还有几枝错季鲜花自在盛开,虽是北国苦寒之地,却居然妆点出几分春意。

萧肆的汗与室内温暖无关。

时任参知政事,加银青光禄大夫的萧肄,乃是当今朝堂上地位最高的官员之一,面对新皇帝的诘问,他汗流浃背,无言以对,只能不断的磕头,却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在乞死,还是乞活?

(家中妻女,能全节否……)

与大多数在君前忐忑等待的罪臣们不同,在快要昏迷过去之前,萧肆所想到的最大担忧,不是自己的家族会否被一并抄灭,而是,自己,会否,和面前这位喜怒无常,充满艺术家气质的皇帝成为表兄弟……又或者,捞到一个便宜国舅的名份?

……因为,在他面前的这位皇帝,在这方面的名声,委实,太过,显赫。

时称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但在历代年表中,这个称号却无法找到,他非祖,非宗,后世史书在写到他的12年治世时,总是会使用另外一个称号。

……海陵王。

和大宋开国天子,千里送京娘的赵匡胤一样,能够在《三言两拍》当中单独立传,还能够被人民出版社注上一行“本文全篇删除”,以“纵欲亡身”四字名传后世的金海陵,完颜亮。

~~~~~~~~~~~~~~~~

在历代皇帝当中,如果要论到艺术家气质的话,北宋二圣,南唐违命,都必定名列前茅,而能够和他们共坐谈论的,完颜亮也可以算是一位。他的诗词流传不多,但斑斑见豹,虎变龙潜之态,依稀可辨。

他吟中秋月,不赞圆美,不思远人,却恨“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于是要“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他书扇坠,乃是“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

他赋桂花,道:“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着赭黄。”

他作雪词,道:“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花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他送部下南伐,道:“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

……

而最著名的,自然是那首“万里车书盍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气魄所在,似可吞天,对当时的南宋君臣来说,看到这四行字的感受,大约也正和南唐君臣听到“岂容他人酣睡”时的感觉相若。

虽然金人尊儒、重文,甚至被讥为“金因儒亡”,但,在历代金皇帝中,如完颜亮这样爱慕汉家文学,且身体力行,尊之、重之、钻之、研之、鼓之、扬之的,也实在找不出第二个。甚至可以说,就算是在历代汉家皇帝当中,若以文事相责,也未必就有几个敢拍着胸口说自己对上完颜亮也能期必胜的。

……只可惜,好皇帝好官员固然也不妨有好文字,但好文字却从来都保证不了能当个好皇帝好官员。

~~~~~~~~~~~~~~~~

写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认为,本文的重点,将是介绍完颜亮任内,如何凭籍他的艺术才华,他的敏感与易怒,去兴起各种极富想象力与跳跃性的文祸,又或者,是和那些曾经自称“后金”的统治者们一样,精心罗织起各种缜密、狠毒、匪夷所思的文祸……是吧?

……是么?

口胡!乃们便不能将我估得到啊!

~~~~~~~~~~~~~~~~

完颜亮的任内,据说也是有文祸的,据说,他因部下做佳句而已不能及,恨而杀人。

不过呢,这个事情,怎么看都象是套上了杨广的模板,就只差一句“更能做‘空梁落燕泥’否?”,也正是因此,我对这条纪录一直抱以谨慎怀疑的态度。同谥一个“炀”字,于是就同出一个段子……这哥俩的同步率,也太高了吧?

而除掉这起事情之外,再找不出其它和完颜亮相关的文祸纪录……不仅如此,在整个金国117年的历史上,能够算是“文祸”的事情,也只有一件。

……间接导致了完颜亮登上皇位的那一件。

学士张钧,罪已诏案。

~~~~~~~~~~~~~~~~

西元1149年夏,有大风雨,坏官、民居无数,连皇帝寝殿也被雷电击破,当时还是皇帝的金熙宗完颜亶觉得这是个不详之兆,决定下罪已诏,承担这个责任的,是翰林学士张钧。

张钧,是当时金国第一等的文士,后人评论,曾说“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他接到这个任务后,精心构思,写了一篇很华丽、很得意的文章,恭恭敬敬的呈了上去。

……结果。

正如同在北京扇动翅膀的蝴蝶想不到那会在亚马逊引发风雨一样,张钧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篇文章呈上,竟会最终成就了虞允文的威名,如果早知的话……宁可报告说“小人无用写不出来”,他也不会把文章交上去吧?

张钧的原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们只知道,其中,有“惟德弗类,上干天威”和“顾兹寡昧眇予小子”的这样两句话。

这其实也是罪已诏的传统套路,告天,罪已,岂可不“深自贬损”?张钧却没有想到,完颜亶,可不是完颜亮,后者一看就懂的典故,对前者却如读天书。

……于是,翻译者来啦。

“肄译奏曰:‘弗类是大无道,寡者孤独无亲,昧则于人事弗晓,眇则目无所见,小子婴孩之称,此汉人托文字以詈主上也。’”

时任参知政事的萧肆,翻译了这篇诏书,并注写了一篇笔记,叫《一萧之见—汉人们是怎样侮辱大王的》,呈给了完颜亶。他说:寡,就是亲人死光啦,昧,就是说不懂人事,眇,那是说眼瞎,小子,那是婴儿。“顾兹寡昧眇予小子”八个字连起来读,就是说:“请您可怜一下我这个又瞎又傻,全家死绝的小东西吧!”皇上啊,这是什么诏书啊,这分明是用文言文骂人啊!

《金史》记曰:“帝大怒,命卫士拽钧下殿,榜之数百,不死。以手剑剺其口而醢之。”

活生生打了几百下还没有打死,于是完颜亶跑下去,亲手把张钧的嘴剖开,怒气还是没消,于是吩咐,把张钧作成了肉酱。

如果就到这里,那么,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嫉妒与陷害”的故事,然而,高潮还没到呢。

面对着暴怒的皇帝,萧肆的盟友,左相完颜宗贤一脸忠诚,出班叩禀。

皇上啊,张钧他……他是太保大人推荐的啊!

于是,时为太保,领三省事的完颜亮,被自朝中逐出。

……这,是他在登上皇位前的最后一次被放逐。

就在当年,完颜亮返回帝京,并组织了一次干净利落的政变,杀兄继位。之后不久,他按照惯例大赦,给官员们进爵增职,再之后不久,就是本文开头处的那句问话。

面对完颜亮的诘问,萧肆只余下了颤抖,无言以对,看着这样的对手,完颜亮也失去了送他去和完颜亶与完颜宗贤作伴的兴趣,他说,我杀你很容易,但倒怕别人说我是在报私仇啊!于是除名,放归,囚家不得出门。

……被《金史》列为“佞臣之尤”的萧肆,就这样离开了政治舞台

~~~~~~~~~~~~~~~~

既然说到了完颜亮,那接着来上几段艳词,也是很自然的,对吧?

《乳香》

“红稍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吐气香》

“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裙内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

上文引自集诗《十种香》,不必全征,咱们也能看出这是堪与一等公韦爵爷之《十八种摸》并驾齐驱的妙诗,但闺房艳香当中,却自有血腥气味。

……那是一个皇后,一个太子,和无数“其它人”流出的血,影影绰绰,千年不散。

~~~~~~~~~~~~~~~~

那是西元1075年的事情了,西夏驸马和大理皇子的义兄的义兄,已经当了21年皇帝的耶律洪基面无表情的坐着,脚下,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匍匐于地,颤声禀告:陛下啊,萧峰这厮的确是自带绿帽光环啊!马长老请他到家里吃酒,老婆就出墙了,慕容复和他齐名,未婚妻就被人抢了,而您不幸和他结拜了兄弟……现在,您后院也……也那啥啦!

这是一个严重的指控,对象是当今辽国的皇后,是当今皇太子的生母,是早在1044年就嫁给耶律洪基,已经和他做了30年夫妻的萧观音。

根据史书的记载,萧观音是个很出色的人,“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而且还很有妇德,经常告诫耶律洪基要节欲养身。耶律洪基还是梁王的时候,两人就结合了,30年来琴瑟和谐,虽然近来两人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对耶律洪基来,还是很难立刻相信这个指控。的确他知道萧观音精擅音乐也喜爱音乐,的确他知道萧观音非常欣赏那个叫赵唯一的伶官,的确他知道他们的夫妻关系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指控,太严重了。

于是单登提出了证据,由皇后手书的《十种香》,这样的艳词,皇后是写给谁看的呢?

但这仍然不足以打动耶律洪基,他叫来皇后,让她证明自己的清白。

面对这样的质问,萧观音因愤怒而泪流满面,她解释说,这些词是单登拿给她读的,并告诉她说这是宋朝皇后写的,因为知道她的书法好,所以想请她抄一遍。按照单登的意思,宋国皇后的诗,辽国皇后的字,两大强国赏着咱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么?

萧观音一直以诗名,她从文学的角度证明说,这不可能是她的作品,作为证据,她强硬的指出,那天她在抄写的时候,就认为这不是适合贵人们读的文字,并且即兴赋诗一首,写在了这抄本的后面,她说,那才是我的诗,你读下吧!

于是,耶律洪基翻到了最后,于是,他的脸色更难看了。

《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的确,这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妻子的文字,但这不等于他就会开心,相反,他现在倒是真正的生起了气。

“我不过就是最近来你这边少了些而已,但你不仍然是皇后吗!你儿子不是立了太子吗!你这样乱写,算什么意思?!”

抓住字纸,在空中用力的挥动着,耶律洪基咆哮如雷,“你说她是赵飞燕,那我是谁?你不是很会写东西吗?下面是不是要去史官那里写了?‘湛于酒色’这样的话,你准备什么时候放我身上?”

而萧观音也没有害怕,她再度重复了她已经重复过好多次的观点:“你是皇帝,收几个人没什么,但那也得是良家女,耶律乙辛他兄弟媳妇那样的,你也收进来,你也专宠,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

……他们所争论的焦点,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文祸史中了,早在三百年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青莲诗仙,就因为这同样一个典故,被从长安赶了出去。

……西汉,成帝,专宠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姐妹的汉成帝,被班固严厉指斥为“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於邑。建始以来,王氏始执国命,哀、平短祚,莽遂篡位,盖其威福所由来者渐矣!”的汉成帝,历来都是劝诫君王远色的好标本,也历来都能够有效的把君王激怒。

如果争论只是进行到这里,那么,这件事情也无非就是夫妻间的再一次吵闹,但是很快,北院大王耶律乙辛,带着枢密直学士张孝杰,气喘吁吁的跑进了宫,一见面,他就大声说:“皇上,赵唯一一个汉人,竟然敢睡我们辽国的皇后,生可啃,熟也不能啃!”

耶律洪基愕然了,他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不能因为皇后看你过去的弟媳妇我现在的小老婆不顺眼,就这样胡嘞啊。

耶律乙辛满面愤懑,说,皇上啊,汉人的弯弯绕很多哩,皇后读汉人的书读多了,弯弯绕也很多哩,这些事情我也说不大清楚,还是让汉人自己来讲吧!

于是,枢密直学士张孝杰一脸严肃的跪下,说,陛下啊,请你把那首怀古再拿出来读一下。请您把第一句的第五个字,第三句的第一和第五个字抽出来读。

……赵、唯、一!

如果《辽诗话》的说法属实,那这就是打垮了萧观音的最后一击,当发现自己的妻子竟然把赵唯一的名字镶进诗里,还写在那样一组艳词后面,耶律洪基的怒火终于喷了出来,他把事情托付给了耶律乙辛,而后者也很快就撬开了赵唯一的嘴巴,他承认自己和皇后通奸,还举报出了另一名叫高长命的伶官,说,他也有份!

于是,赵唯一族诛,高长命斩,萧观音自尽。

对这件事,很多人是不相信和强烈反对着的,那其中包括枢密使这一级的官员,也包括洪基的儿子,辽国的太子,《续通鉴》记载说,“太子投地大呼曰:‘杀吾母者,耶律伊逊(乙辛)也!’”但他的愤怒救不回自己的母亲,反而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两年后,耶律乙辛上奏,萧速撒等八人谋立皇太子,有谋逆事,耶律洪基很快做出决断,尽诛相关人等,废皇太子为庶人,囚上京。当年十一月,“耶律乙辛遣私人盗杀庶人浚于上京。”

~~~~~~~~~~~~~~~~

关于萧观音事件,历来正史记载,皆以“冤”字相许,事实上,仅仅三年之后,耶律洪基就为萧观音平了反,耶律乙辛先被囚禁,随后因“谋亡入宋”的罪名而死。而各种各样的细节和理由也被挖掘和记录下来,《辽诗话》说,单登是嫉妒,是因为她曾经和赵唯一比赛琴技不敌,《续通鉴》认为,单登是因为萧观音不允许她接近耶律洪基而怨恨,而《辽史》则从耶律乙辛把自己兄弟媳妇献给耶律洪基这件事入手,分析了他为什么一定要弄死萧观音。

……是吗?

我倒不这样认为,不过,这个答案,其实也根本不重要就是了。

~~~~~~~~~~~~~~~~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当纳兰性德用这阙词来凭吊萧观音的时候,她的血已经流出六百年了。辽已亡,金已亡,宋已亡,元已亡,明已亡,至于鸦片战争,那还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

除了纳兰这样的,又有几人还记得辽国曾经出过这样一件事,曾经有过一个能写好诗词,精音乐的皇后?而就算加上纳兰,又有几个人在乎萧观音事件到底是真是伪?

……那个答案,根本不重要。

~~~~~~~~~~~~~~~~

清,纳兰性德。

到目前为止,这个系列仅仅提到了一次清朝的文祸,应该说,这是很违和的。

说到“文祸”两个字,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朝。

以异族而主神州,清人从开始就抱着极大的警惕,文网之密、文案之多、手段之狠、力度之大,皆为前所无有,毫不夸张的说,“文网”这东西,正如同“封建帝制”一样,在清人手中,达到了我国数千年来的最高峰。故章太炎作《讨满族檄》,数清廷十罪,特列“反唇腹诽,皆肆市朝”与“焚毁旧籍,靡不烧灭”二罪于内。

关于清人为何如此偏爱文字狱,为何频繁大兴文字狱,正规的口径一向是:这是因为满汉民族*矛盾,是为了奴化汉人思想……然而,我也一向不能接受这样的解释。

因为,这种说法解释不了为什么汉人政权的朱明是我国文祸史上在清朝以前最为奇峻险拔的一座高峰,解释不了为什么还在打仗的康熙年间反而文祸甚少,天下大定的乾隆年间才开创了文祸史的新纪元……

为什么只发生在清朝?这种说法,没法解释。

须知,上面的理由,完全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身上……但事实却是,清朝才是例外,是异类,是“thEONE”

自永嘉以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控制中原,甚至消灭掉南方汉人政权混一宇内的次数,一掌难数,但如清朝那样的深挖细找、缜密无遗,在历代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中,却是绝无仅有,多数情况下,来自北方的统治者们皆如章太炎的评价:“胡元虽虐,未有文字之狱!”

从北魏开始,一直到辽、金、元诸代,文祸难寻,虽然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传说,但认真梳理之后,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这么三项。

……北魏崔浩史案、辽萧观音私伶官案、金张钧罪已诏案。

萧观音案与张钧案上文已述,那很明显只是皇族的内斗,借题发挥,至于崔浩案,也更多的是鲜卑军事贵族们对北魏汉化政策的反弹,是新老贵人间的战争。(崔浩事详见《文祸—流遍了,郊原血》篇,此处不再赘述。)除了这样的事情之后,我们很难再找到其它的事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并不在乎治下的文人们在说什么,在写什么。

~~~~~~~~~~~~~~~~

“快然有熙雍之治,字句皆无忌惮,又曰‘不讳体’”

这句话,是朱权说的。

他是朱元璋十六子,长音律,自号丹丘先生,尝著《太和正音谱》,定新乐府体一十五家,其中的第五家即“盛元体”。许以“字句皆无忌惮”,可说一语中的。

元人治世,让文人看不懂的地方很多,比如他们重祭孔,重四书,却废了科举,不以文字取士。比如他们极为防范民变,却独松文网。在元人文字当中,“夷、狄、胡、蕃”这样的写法比比皆是,如果放到明清,可以说满街都是“讪谤、讳碍”之文。宋朝的遗老们可以公开表示对宋朝的怀念,并且这还不妨碍他们继续安居官位,类似嘲笑皇帝的《高祖还乡》,抨击政治黑暗的《窦娥冤》这样的杂剧,都可以大摇大摆的上演,刊行,与清人那种缜密无遗,有杀错没放过的文网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但这却不能令我感到欢欣。

鲁迅先生曾说:“……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而每当我阅读元朝的历史资料时,我总会想到这句话,总会在幻觉中看到一个人,他一边漫不经心的抠着鼻子,一边随意的挥着手,对下面跪着的人吩咐:

“……只要他们手里没刀,想说什么,都随他娘便!”

孔璋字于西元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名门艳旅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御心香帅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蛊真人 全球高考 江湖尘事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至尊神农 全村虎豹豺狼,空间寡妇带崽逃荒 上古强身术 吃鬼的男孩 清穿皇妃要娇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穿越者之火影传奇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带着战神回明末 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夏镇远侯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三国:开局娶了大乔 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 三国之现代魂 大明英宗朱祁镇 时空乱叙 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 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太平记 孔璋 - 太平记txt下载 - 太平记最新章节 - 太平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