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贾似道

华夏九洲

首页 >> 我是贾似道 >> 我是贾似道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唐砖 四季锦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北朝帝业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重生之铁血战将 春秋我为王 
我是贾似道 华夏九洲 - 我是贾似道全文阅读 - 我是贾似道txt下载 - 我是贾似道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4章 出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流民潮来的速度要比所有人想像的都要来的快的多。嘉熙二年四月的最后一天,当掌管临安城各大城门的殿前司兵卒一觉醒来就发现,不过一夜功夫,临安城下已经尽皆都被密密麻麻、蓬头垢面的流民所占据。人头攒动,怕是不下十余万流民。

而在视线可及的地方,能够清楚的看到还有更多的流民正以临安城为中心,聚拢而来。

消息自然也被第一时间送到了皇城赵昀的案头上。本来还没有睁眼的赵昀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睡意全无,慌忙召见群臣,不过小半个时辰,太和殿中却是已经站满了还在京中的文武群臣。

太和殿中,百官按官阶而立。就连甚少上朝的荣王爷,也是罕见的出现在了这朝会上。

其实在徽州地震之后,朝中很多人就都已经预料到会有大批的流民潮出现,毕竟能够让临安城都有震感的地震,在大宋朝已经是百年难遇了。加上之前传的不甚广的各地旱情,这些事情在朝中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可是,预料到是一方面,真正的面对又是另一方面了。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流民潮会来的如此之快,人数如此之多,不过小半个月的功夫,这第一批流民就已经到了临安城下,而且据说仅仅一夜功夫临安府外的流民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

二十万人的流民,对临安城逾百万的人口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这二十万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流民。而仅仅是第一批流民而已,而且这些流民显然都是距离临安很近之地的流民,更远的流民此刻肯定还在路上。

第一批的流民就已经如此之多,那这一次的流民潮会是何等汹涌,想想就让朝中群臣从心底赶到无力。

太和殿中,已经升任临安府知府的贾似道自然是有份在列的,而且位置还是很靠前的。只是,今天这朝会却是没有看到贾似道的人影。

各个大臣,看着那空无一人的席位,却是同一月前又有不同。作为最为年轻的入阁重臣,二十余天前贾似道是何等风光?可是如今,许多人脸上都是充满了幸灾乐祸之色。

从贾似道上任到如今也不过是二十多天的功夫,这些天贾似道四处筹粮、宴请那些富商巨贾根本不是秘密。有没有收获其实只要消息稍微灵通点的都知道,贾似道那是处处碰壁。这二十多天的功夫,即便是由赵昀的支持,怕是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天的时间内,筹措到足够养活那城外二十余万流民的粮食。

更重要的是,如今出现在城外的二十万流民,显然不会是全部。受灾百姓据说已经达到百万之数,再加上按些流寇四处烧杀抢掠所引起的恐慌,流民怕是只会更多。

国库仅有的那些粮食为了支持孟珙的襄阳之战已经大多都运往鄂州,史嵩之和余天锡离开临安城带走的更是临安城中为数不多的粮食中的一大半。

手中无粮,面对这有可能到来的逾百万流民,贾似道这临安府知府的结果会如何,不问自知。

一个时辰后,来自皇城的旨意也到了临安府。

关闭临安城各大城门,不得放任何一个流民入城;着令临安知府贾似道即刻主持赈灾事宜,不得有误。这是赵昀面对蜂拥而至的流民在朝会上同朝中大臣商量了半天达成的唯一办法。

却是将所有的事情都一股脑的扔给了贾似道。

对这样一个旨意,贾似道其实并不意外,甚至可以说,在好几天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当流民到达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诏令。

他一直在临安府中等的也正是这样一个诏令。而且显然不是他一个人在等,一大早,临安府大大小小的官吏包括殿前司营指挥使以上的将领尽皆都被召到了临安府府衙中。

贾似道是第一次知道,他的临安府中到底有多少官吏,殿前司中又到底有多少军将。

密密麻麻不下千余人的庞大官吏队伍,临安府府衙自然是不够站的。所以就连府衙外的天井中也都站满了官吏,这还仅仅是临安府中的有品的官吏,而且还不断有官吏正在赶来加入这吏员大军中。

董宋臣拿着赵昀的旨意到达临安府的时候,受召前来的临安府官吏已经就要排到临安府衙外了。

送走了传旨的董宋臣,随着贾似道击掌,十余个沉甸甸的还贴着内库封条的箱子在百余个内殿直禁军的护卫下从临安府府衙外的广场上的五辆马车上抬了下来放在了府衙前的天井中。

看到这些还贴着内库封条的箱子,一众临安府官吏不由自主的一阵骚动。不过看到立足在回廊上的贾似道,这骚动很快就平息。

贾似道对着赵毅轻轻点头,随着赵毅挥手,十余声刀响之后,所有的箱子都被打开。

“哗!”

随着箱子被打开,原本心思活络有些准备的吏员们,再也不能保持镇定,哗声四起,安静的官吏群陡然间如潮水般翻涌起来。

整整十五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面都密密麻麻放满了银元宝。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几乎不敢直视。

贾似道冷冷的看着这些站立的吏员,没有制止。这些人,他感到面熟的怕是仅只百分之一,能够叫出名字,怕是更是不足二十个人。

想过临安府会有足够的吏员够他使用,只是他没有想到,当这些他基本上连见都没见过的吏员都站在面前的时候,竟然会是这样的多。

骚动持续了足足盏茶的功夫,才逐渐停歇。

无数双眼睛聚焦到了贾似道身上。

“这是圣上从内库中拨给本官的十五万两银子。除本官外,四品百两,五品八十两;六品六十两,七品四十两;七品下每个吏员二十两,尔等只需在事后到通判房中登记即刻领到这些银子。”

偌大的临安府府衙,瞬间一片死寂。

相对于看到这些银子的震惊,贾似道这番话带给这些官吏的惊讶要更甚。没有人想到,听到的会是这样一番话。这是要做什么?瓜分皇上的银两吗?

“你们不用担心,这些银子不是本官贪墨的,而是圣上赏给你们的。至于为什么赏给你们,听完本官后面的话,你们就知道了。

刚刚的圣旨尔等也都听到了,如今临安城外有数十万的流民汇聚,而且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出现在临安城外。接下来这一段时间,圣上需要你们真正的为我大宋着想,尽心为朝廷办事。这些银子,算是提前赏给你们的。”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这里,底下的临安府官吏们心中总算是安心了。

“不要高兴的太早。”等到高呼万岁的声音逐渐消散,贾似道陡然笑了,继续道:“此次赈灾,临安府和本官全权负责,殿前司辅助,想必你们刚刚从圣旨上也都听到了。”

“下官等唯大人马首是瞻!”

“呵呵,不要着急表忠心。该赏赐给你们的银子,圣上已经给你们了。本官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此次赈灾中,有人敢给本官拖后腿,贪墨粮饷,克扣粮食,索要贿赂,不尽心办事者,本官肯定会让你们后悔今日拿了这白花花的银子。本官不会给任何人狡辩的机会,只有三个字给你们,杀无赦!”

“哗!”

一众官吏听到贾似道这杀无赦三个字之后,顿时一片哗然。不过,这骚动很快就又安静了下来,很多人眼中都露出不以为然之色。

太祖有旨,刑不上士大夫。

没有人认为贾似道真的敢作出这样大不道之事。

对下面一众官吏的神色贾似道自然都看到眼里,不过他并打算继续费这口舌。

“该说本官都已经说了,诸位同僚可以前往通判房领取银子以及本官划分给你们的任务了。殿前司诸将留下即可。”

“下官等告退!”

不过片刻功夫,满满堂堂的不下千余位临安府大大小小官吏就都蜂涌离去,前往通判房领银子了,那里余赐正在等着他们。

殿前司来的军将不多,不过百余位而已。

赵琦已经被赵昀撸去了殿前司指挥使的位置,贾似道如今也是暂领殿前司指挥使,至于曾经跟贾似道起过冲突的殿前司副指挥使郑阔,这场中却是没有看到。

不过这些自然跟贾似道没有关系,他不来贾似道也懒得问。

“这里,还有五万两饷银,也是圣上赏赐给殿前司的。留下两万辆你们这些人分了,剩余三万两全部充作饷银分发各部。”

“谢大人!”

两百多位殿前司将领听到贾似道这话无不大喜,齐齐躬身道。

“不要谢我,要谢就谢圣上。该赏赐给你们的银子,圣上已经赏给你们了。那三万两银子,如果有谁敢克扣半分……嘿嘿,本官不介意再借用一下内殿直的军刀。”

听到贾似道这话,原本心中还准备大写小心思的都指挥使们,心中不由自主的一个哆嗦。

借一下内殿直的军刀?

当初,贾似道上一次借内殿直的军刀,可是亲手砍下了一个绿林大盗的脑袋。这件事,不是秘密。基本上所有的殿前司兵卒都知道,因为他们本就是目击者。

借军刀,也就说要亲手宰了他们了。

“末将等不敢!”

不管心中到底是怕还是不怕,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表现出来。

对这些殿前司军将的恭敬,贾似道不置可否。正如他对待那些已经一窝蜂去领银子的临安府官吏们的话一样。他知道有些话,说出来永远是没有多少效力的,这些老油条显然都不是吓大的。

不过,这些贾似道心中都清楚。

信还是不信,都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只需要把丑话说在前面,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要看他们这些人会怎么做了。

“现在,你们带着银子回去把饷银都发下去,然后整队跟本官出城。”

“啊!”

“大人,圣上已经下诏封了城门,我们如何出去?”

“是啊大人!”

听到要出城,这些殿前司的军将们,顿时急了。

“圣上是封了城门,不让那些流民进来,可是本官不出城,怎么赈灾?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个时辰后,本官会在南门等你们。”

“是,大人!”

“末将遵命!”

听到要出城,一干将领的回应起来显然就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了。

对此,贾似道只是冷冷一笑。

……

贾似道到南门的时候,守卫城门的殿前司兵卒已经将南门前的流民统统驱赶到了数百步之外。因为有贾似道的命令,所以并没有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只是用箭一点点的将百姓驱赶开来。不过即便如此,依然很是有不少的百姓因为躲避践踏而受伤。

之所以驱赶开来,是因为贾似道很担心,一旦他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那些流民们会一窝蜂的冲城。对这些饱受饥饿的流民来说,临安城内才能给他们唯一的活路。

万一弹压不住,怕是这赈灾还没开始,整个临安城就要被流民所占据了。虽说如今临安城外,只有不到二十万人,虽说还在增加,可是这二十万人相对于偌大的临安城来说,显然如今威胁还是不够的。更何况,并不是二十万人都聚集在南门外。

贾似道如此,只是为了以防万一罢了。

毕竟,一旦那些流民真的脑袋一热冲城了,那么不用怀疑,朝廷肯定会选择出动大军将这些进入城中的流民驱赶出去,驱赶的时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显然谁都无法控制。

有备无患,自然是最好的了。

贾似道到了不久,临安府千余吏员在内殿直禁军的护卫下也到了,这些吏员显然已经被分作了十余组。每个组里却是都由一个官衔最高的官吏领头,这些官吏的手中却是都多了一些纸张。

“大人,一应计划下官都已经分发下去,只是……”

余赐看了看那些明显没有当回事的官吏们,有些担忧的对贾似道道。

“你是担心他们做不好?完成不了任务?”

“正是!”

“呵呵,不用怀疑,他们肯定完成不了,这千余官吏,我不需要多,只需要能够留下三成是可用之才,就足够了,剩下的……嘿嘿。”

“那大人为何还要给他们尽皆赏赐银子?要知道,那可是圣上从内库中抽调出来给大人,让大人买粮的……”

“嘘!”

贾似道瞪了一眼神情有些激动的余赐一眼,“二十万两银子,能买到多少粮食?你知道会有多少流民么?我估计百万之数怕是还是最为乐观的估计了。既然都已经跟那郑怀瑾等人达成了条件,就不用再多浪费这二十万两银子了,”

“可是大人,如果被台谏知道,大人这可是欺君之罪……”

“我会禀告圣上的。何来欺君之罪?不仅会禀告圣上,而且这二十万两银子,我也会原封不动的还给圣上,你就放心吧。”

“那大人为何还要将这些银子用陛下的名义赏赐给那些官吏甚至还给殿前司兵卒做饷银?他们必然会贪墨大半……”

“我知道他们会贪,这是我让他们贪的。可是,如果我不让他们贪的时候,他们还在贪……嘿嘿,我的银子,不是那么好拿的。

好了,这些事情都不重要。那些临安府的官吏子生信不过,我肯定是更信不过的。所以,子生和平甫、公明就越好辛苦些了。出城之后,按照计划,首先将各地难民按州府、族事划分,切记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还要让那些流民选出德高望重之人来做他们的首领;然后,让殿前司兵卒带着他们去伐木搭建房舍;还要留下足够的地方,准备接纳更多的流民。

只要这些流民不聚集在一起,那么此次赈灾,我们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告诉那些流民选出的主事者,哪一区域房舍搭建的够快,搭建的多,秩序井然,本官会优先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还有药材等物。唉……怎么又给你说着系了,计划上我们都推演很多遍了,辛苦了,子生!”

“下官等定不辱使命!大人尽可放心!”

就在两人说话的功夫,一万殿前司兵卒已经在殿前司都指挥使刘向的统领下赶到了临安城南门。殿前司一共还有五万兵卒,当然这五万兵卒是报给兵部的,据贾似道估计殿前司实际上的兵卒人数应该还没有四万人。

如今城外流民汇聚,城内已经是人心惶惶。他自热不可能将殿前司的兵卒都抽调出城,这个时候临安城城内的安稳其实比城外还要重要。

毕竟,城外的流民缺衣少食,只要朝廷能够提供粮食,安抚好他们。这些流民,就不会是多大事儿。如果城内乱了,那么所谓的赈灾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看到刘向到了,贾似道拍拍余赐、周坦和秦寿三人的肩膀,猛然挥手。

在连串“嘎吱嘎吱!”的让人压根酸软的声响中,临安城南门在城外无数已经等的心急如焚的流民注视下,缓缓洞开。

“城门开了!”

“城门开了!”

城外陡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呼喊,紧接着就是无数密集的脚步声传来。

听到这声音,贾似道神色不由自主的一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男欢女爱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众神世界从虫族开始崛起 魔法种族大穿越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科技衍生 穿成八零异能女 林家娇娘 奶爸的异界餐厅 我在东京养赛马 余生遥向晚 洛公子 柯南之我只是想找份工作啊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斗罗之我的老婆是银龙王 软软娇妻驭恶夫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逍遥侯内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狂魔战神杨再兴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 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 日月悬空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我是贾似道 华夏九洲 - 我是贾似道txt下载 - 我是贾似道最新章节 - 我是贾似道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