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前缘录

猫妖九尾

首页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官道之1976 权少抢妻:婚不由己 重生追美记 龙图案卷集 女配修仙记 老身聊发少年狂 港岛大亨 快穿炮灰:好美,你一定是女主吧 宫阙弦音第二部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 猫妖九尾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全文阅读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txt下载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章 冰水禅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隆元年的冬至,京城落了场罕见的大雪。荣国府的琉璃瓦被白雪覆盖,像铺了一层莹白的玉,唯有稻香村的黄泥矮墙,在风雪中透着几分烟火气——墙内的书房里,一盏油灯燃得正旺,灯花“噼啪”轻响,映着母子俩的身影,在墙上投下暖融融的轮廓。

十岁的贾兰穿着件半旧的青布棉袄,袖口磨出了毛边,是李纨用自己的旧袄改的。他正趴在八仙桌上练字,手腕悬得笔直,笔尖在宣纸上划过,“修身齐家”四个字写得工整有力,只是眉梢微微蹙着,显然是累了。桌角的炭盆烧得通红,却暖不透他冻得发红的指尖——为了练出稳劲,他听了李纨的话,特意不戴手套,说“苦寒磨心性”。

李纨坐在对面,正缝补贾兰磨破的袖口,银针在油灯下闪着光,线脚细密得像稻禾的纹路。她的素色布裙上沾了几点墨渍,是方才给贾兰蘸墨时溅上的,发间的忆莲簪泛着淡淡的暖光,悄无声息地将一缕莲香渡到贾兰的指尖,驱散了寒意。这几年,她的白发又多了些,像雪落在青稻上,却依旧梳得整齐,用那支银簪绾着,透着沉静的力量。

“娘,”贾兰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掌心的朱砂莲印在油灯下泛着浅红,“宝二叔说,功名是‘光宗耀祖的顶戴’,可您总说‘功名如冰’,到底哪个是对的?”他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眼神里满是困惑,“昨日琏二婶娘来,还说我将来要考状元,给荣府争脸面呢。”

李纨放下针线,从桌上端过一个铜盆——盆里是她傍晚接的雪水,此刻已冻成了实心的冰,冰面光滑如镜,映着油灯的光,像一块剔透的水晶。“你看这冰,”她指着铜盆,声音温和却有力,“天冷时它坚硬如石,能支起柴薪,能映照人影,可天暖了呢?它就化成一滩水,什么都留不下。功名就像这冰,爵禄高登时人人羡慕,可一旦失势,便如冰融水散,连痕迹都剩不下。”

她又往炭盆边挪了挪铜盆,冰面很快渗出细密的水珠:“再看这水。冰化了是水,水冻了是冰,可水比冰更长久——它能浇田灌禾,能滋养生灵,能穿石裂岩,即便被蒸发成云,也能化作雨落回人间。德行就像这水,看似柔弱,却能长久,哪怕你一无所有,德行还在,就不算真的败落。”

贾兰似懂非懂地凑近铜盆,指尖碰了碰冰面的水珠,清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娘是说,我不用考状元,只要做个有德行的人就行?”

“不是不用考,是别为了‘争脸面’考。”李纨摸了摸他的头,目光落在他掌心的莲印上,“你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修德行,不是为了荣府的簪缨,更不是为了娘的‘养儿防老’。你若有德行,即便只是个秀才,也能被人敬重;你若失了德行,即便做了状元,也会遭人唾弃。这就像水,无论成冰还是成云,本质都是滋养万物的本心,不能变。”

贾兰点点头,重新拿起笔,这次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娘,我懂了。我读书是为了‘修德行的水’,不是为了‘争功名的冰’。”他蘸饱墨汁,在宣纸上写下“德行为水”四个字,笔力比之前更稳,掌心的莲印也亮了几分,与铜盆里的冰光相互呼应。

夜深了,贾兰在旁边的小床上睡熟后,李纨依旧坐在铜盆旁。雪还在下,书房的窗户没关严,寒风卷着雪沫飘进来,落在脸上冰凉刺骨,可她却浑然不觉——铜盆里的冰正在慢慢融化,水珠顺着冰面滑落,“滴答”落在盆底,像极了灵山菩提树下的露珠声。

她想起了李守中教她的寒山禅师诗句:“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初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当年她只当是寻常佛理,此刻看着冰水转化,突然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撞开了,多年的执念与困惑,都在这“冰融水”的瞬间,变得通透起来。

她曾以为“养儿防老”是做母亲的本分,是她历劫的“业果”,可现在才明白,这“养儿防老”和“功名如冰”一样,都是虚相。贾兰是她的孩子,却不是她的“依靠”;她护他长大,却不能替他走完一生;她盼他安稳,却终要看着他独自面对风雨——就像冰终会融,水终会流,母子缘分也是一场“冰水相转”,聚时珍惜,散时从容,才是真的“空相”。

“如冰水好空相妒”,警幻仙子册页上的判词突然在脑海中响起。她以前不懂“空相妒”是什么意思,此刻看着铜盆里的冰水,终于恍然大悟——世人妒的是“冰的坚硬”,妒的是“功名的耀眼”,妒的是“母子的圆满”,可这些都是会变的“相”。冰融水散,功名成空,母子别离,才是世间常态,执着于“妒”,执着于“留”,不过是自寻烦恼。

铜盆里的冰已化了大半,冰水混合着,倒映着她的身影。她看着水中的自己,白发如霜,素裙布钗,像极了稻香村的老妇人,可眉心的碧光在暗处一闪而过,那是她未泯的佛性。她想起了灵山的七宝池,想起了地藏菩萨的誓约,想起了自己“渡众生”的初心——原来她的“渡”,不只是渡贾兰,更是渡自己;她的“证道”,不只是护业果,更是悟“空相”。

“当年你向我立誓,说‘愿历九劫养儿防老之俗,换众生悟母子皆空’,如今你终于悟了。”一道沉厚的声音从窗外传来,李纨抬头一看,地藏菩萨的虚影正立在雪地里,业火莲的微光驱散了风雪,“你护贾兰长大,不是为了‘防老’,是为了让他成为‘德行之水’,让世人看到,比起功名之冰,平凡的德行更值得守护——这才是你誓约的真谛。”

李纨起身走到窗前,对着地藏深深一拜:“弟子愚钝,直到今日才悟透。以前总怕他荣时我枯,怕他败时我苦,如今才明白,他的荣枯是他的命,我的修行是我的道,母子一场,不过是‘冰水相转’的缘分,无需执着。”

“你能悟透,便是莲心圆满的开端。”地藏的虚影渐渐淡去,只留下一句佛语,“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你与贾兰的缘分,不是‘养’与‘被养’,是‘渡’与‘被渡’,他因你修德行,你因他悟空相,这便是最好的因果。”

风雪依旧,地藏的身影已消失在夜色中,可书房里的暖意却更浓了。李纨回到铜盆旁,冰已完全化成了水,水面平静无波,映着油灯的光,像一面小小的镜子。她伸手摸了摸发间的忆莲簪,簪头微微发烫,一道碧光从簪尖渗出,落在铜盆的水中——水面上竟开出了一朵小小的莲影,与她眉心的碧光一模一样。她想起了贾珠在世时,曾陪她在稻田间看荷。那时她还不懂“冰水禅机”,只盼着与他白头偕老,盼着孩子承欢膝下。如今贾珠已去,她独自带着贾兰,却比那时更通透——失去的像冰融,留下的如水长,贾珠的温情、荣府的繁华,都成了“冰”,而她的德行、贾兰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水”。

天快亮时,李纨将铜盆里的水倒进了院中的稻茬地。雪地里的稻茬吸饱了水,泛出更浓的碧光,像藏在雪下的生机。她知道,等开春后,这些稻茬会重新发芽,长出新的青稻,就像她的修行,在顿悟后更进一层;就像贾兰的成长,在德行的滋养下,会越来越茁壮。

第二日清晨,贾兰醒来时,发现桌上摆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羹里的莲子是碧色的,泛着淡淡的莲香。“娘,这莲子是从哪里来的?”他拿起勺子,惊喜地问道——这莲子和稻香村的碧米一样,都是带着佛气的宝贝。

“是你掌心的莲印化的。”李纨笑着递给他一双筷子,“你昨日悟了‘德行为水’,莲印也替你高兴,就结出了这颗莲子。将来你若能一直守着德行,这莲子会变成满池的莲华,比任何功名都金贵。”

贾兰信以为真,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吃着,莲子的清甜顺着喉咙滑下,让他浑身都充满了力气。他不知道,这莲子是李纨用自己的莲心佛光所化,是她对他最后的护持——等他将来爵禄高登,莲印碎裂时,这颗莲子会护住他的德行,不让他在繁华中迷失本心。

这日午后,贾母派人来叫李纨和贾兰去荣庆堂。刚走进院子,就听见王熙凤的大嗓门:“老祖宗,您是没看见,昨日张御史家的公子中了举人,那排场!八抬大轿游街,全京城都羡慕呢!咱们兰小子将来定比他有出息,中个状元,让老祖宗也风光风光!”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拉着贾兰的手,摸着他掌心的莲印(李纨已用布条缠住,只露出一点边缘):“我的好重孙,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到时候奶奶给你办最热闹的庆功宴!”

贾兰没有像往常一样低头害羞,而是抬起头,声音清晰地说:“太奶奶,我读书不是为了排场,是为了修德行。娘说,德行像水,比状元更长久。”

满屋子的人都愣住了,王熙凤刚要打趣,却被李纨递过来的眼神制止了。李纨对着贾母微微一拜:“老祖宗,兰儿说得对。咱们荣府如今虽看着繁华,却如寒冬的冰,若不养德行这‘水’,将来冰融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屋子的绫罗绸缎,“兰儿的出息,不在状元榜,在他的本心。”

贾母愣了愣,随即叹了口气:“还是你想得长远。”她看着李纨素净的身影,突然想起了稻香村的青稻和碧米,“你那稻香村的水,确实比府里的胭脂水粉更养人。兰儿交给你,我放心。”

从荣庆堂回来的路上,贾兰牵着李纨的手,踩着雪地上的脚印,突然问道:“娘,刚才你说荣府是‘寒冬的冰’,是什么意思?”

李纨看着远处荣府的琉璃瓦,白雪覆盖下的建筑宏伟却透着几分冷清:“府里的人都执着于‘冰’的坚硬,却忘了‘水’的长久。你看二婶娘,总想着敛财撑场面,像在冰上堆柴,柴越多,冰化得越快;你看宝二叔,总想着风花雪月,像在冰上描画,画再美,也留不住。”她握紧贾兰的手,“只有我们,守着稻香村的‘水’,守着德行的‘水’,才能在冰融时,依旧安稳。”

回到稻香村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稻茬地的雪上,泛着晶莹的光。贾兰松开李纨的手,跑到院子里,拿起扫帚开始扫雪,动作麻利,脸上满是认真。李纨站在廊下,看着他的身影,发间的忆莲簪泛着暖光,心口的莲心也平静而通透——她终于明白,“冰水禅机”不是让她放下母子情,而是让她以“水”的包容护着“冰”的短暂,以“空相”的通透守着“德行”的长久。

夜里,李纨再次魂归灵山。七宝池的莲华都朝着她的方向绽放,佛祖坐在莲台上,笑着对她说:“你已悟‘冰水之喻’,离莲心圆满只差一步。”他指着池水中的倒影,那里是贾兰将来金榜题名的景象——他穿着状元红袍,站在朝堂上,神情沉稳,掌心的莲印虽淡,却依旧透着红光,“他荣时,你不必枯,因为你已将‘德行之水’种进了他的心里,这比你的莲心更长久。”

地藏菩萨递给她一碗七宝池的水:“这是‘忘情水’,却不是让你忘母子情,是让你忘‘执念情’。喝了它,你便能在他荣时,笑着看他展翅,在他老时,安心送他远行,在你归位时,无憾无悲。”

李纨接过水碗,一饮而尽。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没有忘记贾兰的笑脸,没有忘记稻香村的稻浪,只是忘了“养儿防老”的执念,忘了“莲枯”的恐惧。她对着佛祖和地藏深深一拜:“弟子明白了,最好的护持,不是把他绑在身边,是教他做‘水’;最好的修行,不是远离红尘,是在红尘中做‘水’。”

天明时,李纨醒来,发现自己的白发竟少了几根,眉心的碧光也柔和了许多。她走到院中的稻茬地,雪已融化了大半,露出湿润的泥土,泥土里的稻根泛着碧光,像在积蓄力量。贾兰也醒了,正蹲在田埂上,用小手给稻根培土,掌心的莲印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红光。

“娘,”贾兰抬头对她笑,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等开春了,咱们的青稻一定会长得比去年更旺!”

李纨走过去,和他一起蹲在田埂上,伸手抚摸着稻根:“是啊,一定会更旺。”她看着远方的天空,雪后的天空格外蓝,像灵山的云海。她知道,荣府的“冰”终会融化,贾兰的“荣”终会到来,她的“莲心”终会归位,可这些都不再是她的执念——她是李纨,是佛莲化形的母亲,是稻香村种稻的修行者,她的“冰水禅机”,早已化作田埂上的泥土,化作稻根下的清水,化作贾兰掌心的莲印,在红尘中,静静生长,长久流淌。

这年的冬天格外长,可稻香村的暖意却从未消散。书房里的油灯依旧每晚亮起,映着母子俩的身影;铜盆里的冰水依旧在寒夜转化,诉说着禅机;忆莲簪的莲香依旧弥漫在院落里,护着德行的“水”,守着圆满的“果”。李纨知道,她的修行还没结束,贾兰的成长还在继续,可她不再迷茫,不再恐惧,因为她已悟透“如冰水好空相妒”的真谛,在冰水转化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证道”之路——做一汪滋养万物的水,护一株坚韧生长的兰,在红尘的风雪中,开出最通透的莲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园香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北唐风云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送灵少女 超神学院之我不是配角 夫人孕肚藏不住,禁欲总裁找上门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止末白马怕青牛(GL) 混在现代当阎王 爱一场 我从安朝来,整日只想去父留子!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网配之我们结婚了 易界杀手之王 景家五姑娘 全球末日后我觉醒了自然亲和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退婚另娶?成全你,当皇后不香吗 
最近更新掌御神帝 青君 快穿之龙主的快穿之旅 刚成仙,你说这里是洪荒? 凡人修仙:修仙葫芦 寒刃旧青囊 欢迎你们来到童话小镇 综影视:不知名迷人角色 博士娘亲带娃逃荒:灵灵泉在手 重生港综开出租,开局送阴阳眼 DNA:财阀继承人 综影视之从紫萱开始 火影:妹妹怎么被我养成病娇了 快穿前任女配来袭!男主变疯批了 伏牛刘家修仙传 我靠香艳误会,卷成天下第一 失业以后遇到鬼 我的灵尸女友是最终兵器 柯南世界里的异人 凤舞朱阑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 猫妖九尾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txt下载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最新章节 - 金陵十二钗前缘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