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首页 >> 大明基建录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亿万盛宠只为你 调教女王 调教太平洋 青鸾乱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崛起之第三帝国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章 蒸汽初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文八年的深秋,金陵城像被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裹着 —— 街面上,新科举取士的榜单还贴着,偶尔有穿青衫的书生驻足,指尖划过自己名字时眼里亮着光;巷弄里,挑着担子的货郎吆喝着 “美洲金薯苗”,竹筐里的薯藤翠绿,引得农妇们围上来问东问西;就连《金陵新报》的报童都比往常嗓门大,“南北玉黍试种成功!亩产超粟麦三成!” 的喊声,混着秋风飘进皇宫的朱漆大门。

整个帝国都透着股 “动” 的劲儿,像一架刚上了发条的座钟,齿轮咬着齿轮,一圈圈转得愈发有力。可端坐于乾清宫的朱允炆,目光却没落在这热闹里 —— 他的心思,早飘到了格物书院深处,那座藏在槐树后的 “力工坊”。

他记得上个月去 “火龙” 实验室时,石油分馏出的煤油点亮灯盏,那簇比松脂灯亮十倍的火苗,曾让他想起工业时代的微光。可光有灯不够,要撬开那扇沉重的工业大门,还得有能 “扛活” 的动力 —— 不是靠天吃饭的水力,也不是时有时无的风力,是能攥在手里、随叫随到的 “力”。

这日天刚蒙蒙亮,朱允炆没带多少随从,只让王钺牵着马,悄悄往格物书院去。越靠近力工坊,空气里的味道就越特别 —— 没有书房的墨香,也没有御膳房的肉香,是金属被切削后淡淡的腥气,混着煤炭燃烧的烟尘,吸一口都觉得 “硬”。老远就听见 “咚!咚!咚!” 的闷响,那是水力锻锤在砸铁块,每一下都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陛下!您怎么来了?”

墨衡的声音从工坊里传出来,带着点意外的沙哑。朱允炆抬眼望去,只见个穿粗布袍的身影快步迎上来,袍角沾着铜屑,袖口磨出了毛边,连鬓角都沾了点黑灰。再看他的脸 —— 比去年见时清瘦了不少,颧骨微微凸起,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像两簇被风吹得更旺的火苗,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

“来看看你的‘大家伙’。” 朱允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指尖触到墨衡的胳膊,只觉得硬邦邦的,全是紧绷的肌肉。

墨衡立刻引着他往工坊中央走,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半拍:“陛下您瞧!总算成了!”

朱允炆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瞬间被那东西吸引了 —— 那是个两人多高的庞然大物,活像用铜铁拼铸的 “异兽”。卧式的锅炉是它的躯干,泛着暗哑的铜光,鼓鼓囊囊的,像憋着股劲;缠绕的管道是它的筋骨,粗的如碗口,细的如手指,纵横交错地贴在锅炉上;最显眼的是中间的汽缸,锃亮的金属壳里,一个黑漆漆的活塞正一推一拉,带着根胳膊粗的连杆 “哐哧、哐哧” 地动,活像巨兽在缓慢呼吸。

连杆的另一头,连着个磨盘大的飞轮。飞轮上刻着细密的纹路,每转一圈都发出 “轰隆” 的闷响,震得旁边的木架都跟着颤。飞轮边缘还套着根粗皮带,皮带另一头绕在镗床上,带动着镗床的钻头空转,“嗡嗡” 的声音混着 “哐哧”“轰隆”,竟有种说不出的节奏感。

“这就是…… 蒸汽机?” 朱允炆往前走了两步,指尖轻轻碰了碰锅炉外壳,立刻被烫得缩了回来 —— 温热的触感里,藏着滚烫的力量。

“是!” 墨衡的声音都在发颤,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陛下您去年说的‘大气压力’和‘真空’原理,我们反复试了!一开始密封总出问题,铜垫片被蒸汽冲开了十几次,工匠们把石棉、麻布都裹过,最后还是按您说的‘柔性密封’,在铜垫里掺了羊毛,才把气堵住。阀门也改了十七次,之前总卡壳,现在总算顺了!”

他指着活塞,眼睛里闪着光:“现在这台原型机,不用靠水力,不用等风来,烧着石炭就能转,已经连续转了十二个时辰,没停过!”

朱允炆没说话,就站在机器旁听 —— 听活塞 “哐哧” 的搏动,听飞轮 “轰隆” 的转动,听镗床 “嗡嗡” 的轰鸣。这些声音不算好听,甚至有些嘈杂,可在他耳里,却比宫里的编钟还动人。他想起前世课本里的蒸汽机图片,想起工业革命的浪潮,再看看眼前这台粗陋却结实的机器,胸口里像有团火在烧。

这不是图纸上的幻影,是真真切切能 “干活” 的动力!是挣脱了自然束缚,把热能变成机械能的第一步!比满剌加缴获的黄金珠宝,比西域进贡的宝马良驹,都珍贵百倍!

“现在能带动多少活?” 朱允炆压下心里的激动,声音尽量平稳,“比如…… 矿上的水排?”

墨衡立刻收敛了兴奋,老实回答:“回陛下,目前力道还不如大型水排,烧的石炭也多 —— 烧开一炉水,得用两筐石炭。但它有个好处,不受地域管!山里没水、冬天结冰,它照样能转!我们还在改锅炉,想把气压再提一提,传动也能再优化…… 等改好了,矿坑排水、工坊织布,甚至您之前说的‘火车’,都能用它!”

“火车” 两个字刚落地,工坊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钺脸色凝重地跑进来,身后跟着个穿信使服的汉子 —— 那汉子肩上的驿旗都被风吹得歪了,裤脚沾满了泥点,脸上全是汗,一进门就 “扑通” 跪下:“陛下!八百里加急!辽东矿务局急报!”

朱允炆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记得半个月前,辽东矿务局刚递过奏报,说新开了处大型煤矿,煤层厚、质量好,要是能采出来,明年京城的石炭就不愁了。怎么突然来加急?

他快步走过去,接过信使手里的漆封竹筒。竹筒还带着点寒气,显然是从北方快马加鞭送来的。拆开蜡封,里面的信纸皱巴巴的,字里行间都透着急:“辽东新矿巷道深至三十丈,地下水骤涌,人力水车、畜力水车皆不足,矿坑日积水数丈,恐三日内被淹,请求朝廷速调劳力或解排水之法,否则矿废人危!”

朱允炆把信纸递给墨衡,指尖在纸边捏出了道印子。

墨衡接过信,飞快地扫了一遍,先是愣了愣,随即眼睛猛地亮了 —— 刚才还带着疲惫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连呼吸都急促起来:“陛下!您的意思是……”

“把这台蒸汽机拆了。” 朱允炆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半分犹豫,“装箱,让神机新军精锐护送,火速运往辽东!你挑力工坊最好的工匠跟着,到了矿上就地组装,专门用来排水!”

这话一出口,墨衡都跟着倒吸一口凉气。

谁都知道这台原型机有多金贵 —— 是几十号工匠熬了半年,拆了改、改了拆,才攒出来的唯一一台能连续运转的机子。现在要拆了运去辽东?路上要是磕了碰了,零件坏了,怎么办?辽东天寒地冻,工匠们到了那儿,能不能顺利组装?万一装好了用不了,不仅矿坑救不下来,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 “蒸汽火种”,也可能被浇灭。

连旁边的王钺都忍不住开口:“陛下,此事是否再斟酌?原型机尚未完善,远程运输风险太大……”

“风险大,可机会更大。” 朱允炆打断他,目光落在那台还在运转的蒸汽机上,“墨卿,你刚才说,想让它带动矿坑排水。现在,实战的机会来了。实验室里转得再久,也不如到矿坑里真刀真枪地试 —— 哪里漏了、哪里卡了、哪里力道不够,到了那儿都能看明白。技术不是憋在屋子里想出来的,是在干活里练出来的。”

墨衡看着朱允炆的眼睛,突然用力点头:“陛下说得对!臣这就去安排!保证把机子完好无损地送到辽东,让它把水排了!”

说干就干。力工坊里瞬间忙了起来 —— 工匠们从库房里搬来油布、毡子,小心翼翼地把蒸汽机拆开。活塞、连杆、飞轮、管道,每一个零件都用棉絮裹好,再塞进铺了干草的木箱里。锅炉怕冻裂,外面裹了三层毡子,还特意绑了两个炭盆,准备路上保温。

墨衡亲自点了工匠 —— 都是跟着他熬了半年的老手,最熟悉这台机子的脾气。神机新军也来了一营人,个个披甲带刀,守在木箱旁,眼神警惕得像盯着猎物的鹰。

第二天拂晓,车队从金陵出发。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列,车轮上裹着防滑的麻布,在深秋的土路上碾出两道深痕。墨衡骑在马上,怀里揣着图纸,时不时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看里面的零件有没有移位。他知道,这一去,不仅要救辽东的矿坑,更要让这 “蒸汽” 的声音,在北方的土地上喊出声来。

两个月后,辽东。

腊月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矿坑口的积雪堆得有半人高,连空气都透着股冻人的冷。矿工们裹着厚厚的棉袄,缩着脖子围在一堆 “铁疙瘩” 旁,眼里满是怀疑。

“这就是朝廷派来的‘救星’?”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矿工啐了口唾沫,唾沫落在雪地上,瞬间冻成了小冰粒,“看着比水车还笨重,烧煤就能抽水?别是骗咱们的吧!”

旁边的年轻矿工也跟着笑:“上次来的水力水车,还得靠山上的泉水,这铁家伙要是没水没风,烧煤就能动?我看悬!万一炸了,咱们都得埋在矿坑里!”

工匠们没工夫跟他们辩 —— 墨衡带着人,正跪在雪地里组装机器。手指冻得通红,连拿扳手都有些费劲,只能时不时往手里哈口气,搓两下再接着拧螺丝。锅炉最难装,几个工匠围着锅炉,一点点调整管道的角度,生怕接错了地方。

整整两天两夜,工匠们没怎么合眼。直到第三天中午,那台 “铁巨兽” 才重新立在矿坑口 —— 锅炉上的雪还没化,管道上结着层薄冰,可活塞、连杆、飞轮都归了位,看着比在金陵时更显粗犷。

“点火!” 墨衡一声令下。

工匠立刻往炉膛里添了满满的石炭,用火种引着。火苗 “噌” 地一下窜起来,舔着锅炉的内壁,黑烟从烟囱里冒出来,在雪地里拉出一道黑痕。炉膛里的温度一点点升上来,锅炉外壳上的冰开始融化,顺着铜壁往下淌,在地上结成小冰柱。

“压力够了吗?” 墨衡盯着压力表,声音有些紧张。

负责看表的工匠咽了口唾沫:“回墨大人,快了!还差一点!”

又等了半刻钟,压力表的指针终于指到了红线。墨衡深吸一口气,对旁边的大徒弟说:“扳气阀!”

大徒弟攥紧了气阀的手柄,用力一扳 ——“咔嗒” 一声,手柄却纹丝不动。

“怎么回事?” 墨衡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大徒弟额头上冒出冷汗,又试了两次,还是扳不动:“阀…… 阀门卡死了!”

周围的矿工们立刻哄笑起来:“我就说不行吧!这玩意儿就是个摆设!”“还不如多派些人来挑水呢!”

墨衡没理会那些笑声,快步走过去,蹲在阀门旁仔细看。他用手摸了摸阀门的边缘,发现结了层薄冰 —— 辽东太冷,管道里的水汽冻住了,把阀门卡住了。

“拿机油来!再拿个小锤!” 墨衡喊道。

工匠立刻递过机油和小锤。墨衡让大徒弟往阀门缝里滴机油,自己拿着小锤,轻轻往阀门上敲 ——“笃、笃、笃”,力道不大,却很有节奏。敲了十几下,他对大徒弟说:“再试试!”

这次,大徒弟一扳手柄,“嗤” 的一声轻响,阀门终于动了!

紧接着,汽缸里传来 “哐哧” 一声巨响 —— 那声音比在金陵时更响,震得旁边的积雪都簌簌往下掉。活塞猛地往前推,连杆带着飞轮 “轰隆” 一转,转得比之前更快,皮带带动着水泵,“嗡嗡” 地响了起来。

所有人都安静了,连刚才嘲笑的矿工都闭了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泵的出水管。

一秒、两秒、三秒……

突然,一道浑浊的水柱从出水管里喷了出来!水柱有碗口粗,“哗哗” 地落在雪地里,瞬间积成了一个小水洼。水越喷越急,越喷越远,带着矿坑里的泥沙,在雪地上冲出一道深色的痕迹。

“出水了!真出水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矿坑口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老矿工跑过去,伸手摸了摸水柱,冰凉的水溅在他手上,他却笑得合不拢嘴:“真能抽!这铁家伙真能抽!” 年轻矿工们围着机器,看着飞轮不停转,听着活塞不停响,眼里满是兴奋 —— 他们再也不用顶着寒风,一趟趟往坑外挑水了!

墨衡站在人群里,看着那道水柱,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在金陵力工坊的日日夜夜,想起路上的风雪,想起刚才阀门卡死时的紧张 —— 现在,一切都值了。

可他没敢放松。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匠们分成两班,日夜守在机器旁。白天,他们跟着机器转,记录下每一个问题:“巳时,汽缸漏气,用石棉绳缠了三圈才堵住”“未时,飞轮轴承发热,加了猪油润滑”;晚上,他们围着油灯,把当天的问题记在册子上,每隔几天就由快马送回南京的力工坊。

力工坊里的工匠们收到册子,立刻照着改进 —— 把石棉绳换成更厚的,把轴承改得更光滑,新的零件做好了,再由快马送到辽东。

就这样,机器越用越顺,抽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矿坑里的积水一天天减少,原本快要被淹的巷道,渐渐露出了干燥的地面。矿工们开始重新下井,矿坑里又传来了 “叮叮当当” 的凿煤声。

一个月后,捷报传回南京。

乾清宫里,朱允炆拿着捷报,手指轻轻拂过 “蒸汽机运转正常,矿坑积水已清,可正常采煤” 这几行字,突然笑出声来。王钺站在旁边,看着皇帝的笑容,也跟着松了口气 ——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救了一个矿坑,更是为大明撬开了一扇新的门。

窗外,金陵的春天快到了,柳枝已经冒出了嫩芽。朱允炆望向格物书院的方向,仿佛能听到力工坊里新的机器声 —— 那是比之前更响、更有力的 “哐哧” 声,是蒸汽的 “初啼”,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蒸汽的力量,终于挣脱了实验室的束缚,开始咆哮着,改变这个世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恶毒女配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武道凌天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拐个帅鬼萌萌哒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满唐华彩 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大宋小农民 大唐最牛女婿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穿越大康王朝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游龙戏唐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重生之项羽崛起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最近更新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从流民到燕云王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 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 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看故事悟人生 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九域雄皇 大明第一CEO 开局迎娶双胞胎 赘婿掌心娇 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 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 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 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 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 天问:大秦末路 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