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首页 >> 大明基建录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将军好凶猛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雅骚 汉阙 北朝求生实录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奋斗在红楼 一个人的抗日2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章 暴雨杀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春的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缠缠绵绵织了半月,应天府的墙根都浸出了霉斑。朱允炆立在文华殿檐下,看着阶前螭首吐出的浑水在青砖上积成小潭,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袖中竹制比例尺 —— 这是他让王钺用三节榫卯接成的,刻度精准到半寸。

“殿下,吕氏娘娘宫里的枇杷熟了,遣人送了两筐来。” 王钺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托盘里的枇杷还沾着雨珠,果皮上的绒毛却已被湿气打塌。

朱允炆接过枇杷,目光却黏在檐角的排水槽上。那是刘伯温督建宫殿时设的巧思,本该将雨水引向暗沟的石槽,此刻正被落叶堵得只剩窄缝,浑水顺着槽沿漫流,在阶下冲出道浅沟。他忽然笑了,将剥好的枇杷塞进嘴里:“王钺,明日替我取份《应天府舆图》,再找工部要些前朝修官沟的旧档。”

王钺捧着空盘的手一顿。这半月来,太孙殿里堆的尽是 “匠作之物”:炭笔磨秃了三支,量绳被雨水泡得发涨,连工匠画墨线的木斗都摆在案头。那些画满曲直线条的绢帛上,“分区导流”“蓄排结合” 的字迹旁,还批注着 “榫卯衔接沟壁”“仿秦代五角陶管形制” 的小字,看得他一头雾水。

“殿下要这些做什么?” 他忍不住问。

朱允炆没回答,只是望着天边愈发浓重的铅云。他知道,这场憋了半月的雨,很快就要来了。那些在现代水利课本里滚瓜烂熟的公式,那些关于北宋福寿沟、唐代朱雀街暗渠的记载,终于要在这个时代派上用场。

五月十三的子夜,惊雷像巨斧劈开天幕,将文华殿的琉璃瓦照得惨白。朱允炆猛地坐起时,窗外已响起千军万马般的轰鸣 —— 雨点密集得能砸碎窗纸,狂风卷着水汽从窗缝钻进来,在地面洇出蜿蜒的水痕。

“殿下!” 王钺举着灯笼冲进来,裤脚全是泥浆,“东配殿的官沟堵了,水漫过门槛了!”

朱允炆踩着湿透的锦靴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庭院里的汉白玉栏杆已没入浑浊的积水,水面漂着折断的芭蕉叶,打着旋儿涌向西北角的暗沟入口 —— 那是他前日特意标记的 “淤塞重灾区”。远处宫墙顶部的石质水槽本该排水,此刻却被雨水冲垮了边角,混着城砖碎屑砸进水里,溅起半人高的水花。

闪电撕裂雨幕的刹那,他看清了更远处的景象:秦淮河的水正顺着聚宝门的缝隙倒灌,城南方向隐约传来哭喊声。他深吸一口带着土腥的湿冷空气,胸腔里那颗属于现代工程师的心脏正剧烈跳动。

“王钺,备车。” 他转身抓起案上的绢帛图纸,“去奉天殿。”

“可殿下病还没好!” 王钺急得跺脚,昨夜太孙还咳了半宿。

“再等,城南就要淹到腰了。” 朱允炆的声音透过雨幕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灯笼的光晕里,他苍白的脸竟泛着异样的潮红。

凌晨卯时的奉天殿,气氛比殿外的雨水更冰冷。

朱元璋高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被烛火照得暗沉,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死死攥着工部呈上的灾情奏报。阶下,工部尚书薛祥领着一众官员跪成排,朝服下摆全是泥污,额头的汗珠混着雨水往下淌。

“年年修官沟,年年疏河道!” 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鎏金瑞兽镇纸蹦起三寸高,“洪武八年修胭脂河,征了三万民夫!十五年浚胥溪,耗银十万两!” 他的声音像惊雷滚过殿宇,“如今一场雨就淹了半城,朕的钱都喂了狗吗?!”

薛祥的头磕得砰砰响:“陛下息怒,臣已加派工匠疏浚……”

“疏浚?” 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殿外,“方才内侍来报,西华门的城砖都泡松了,再漏下去要淹到太庙了!你告诉朕,怎么疏?”

群臣噤若寒蝉。谁都记得洪武十年,户部主事赵乾救灾不力,当场被拖出去斩了。太子朱标去世后,陛下的脾气愈发暴戾,此刻谁开口谁就是替罪羊。负责纠察的御史站在殿角,笔尖在记录册上悬着,连呼吸都放轻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轻微的骚动。一个清朗却虚弱的声音穿透死寂:“皇祖父,孙儿有策。”

所有人猛地回头。只见朱允炆披着素色披风,在王钺搀扶下缓步走入,披风下摆还滴着水,脸色白得像宣纸。他走过丹陛时,不慎踉跄了一下,却依旧挺直脊背,在御阶前跪下,动作标准得无可挑剔。

“允炆?” 朱元璋的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关切,“谁准你出宫的?病糊涂了?”

“孙儿不敢。” 朱允炆叩首,声音却稳了下来,“昨夜观雨,见官沟淤塞、河水倒灌,辗转难眠。臣翻阅前朝水利档册,偶得一法,或可解燃眉之急。”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死水。翰林院学士宋濂悄悄抬眼,见太孙膝边露出半截绢帛,上面似乎画着线条。御史周观政忍不住出列:“太孙殿下,治水乃军国大事,需通堪舆、晓土木。您深居东宫,恐……”

“周御史可知,应天府地势西高东低?” 朱允炆打断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城南聚宝门内有三处洼地,官沟于此交汇却管径过窄,恰如人肠打结;玄武湖与杨吴城壕本可蓄洪,却因堤岸失修无法连通。这些,孙儿都查过旧档。”

周观政噎住了。他任御史三年,竟不知聚宝门有三处洼地。

朱允炆抬手,王钺立刻将绢帛呈上。内侍展开图纸时,殿内响起吸气声 —— 那上面用炭笔勾勒出应天府全貌,以不同颜色标注着水流方向,新挖的引流渠像血脉般贯穿全城,在低洼处标注着 “蓄水区”。

“此乃‘分区导流、蓄排结合’之法。” 朱允炆解释道,“沿用现有官沟基础,在聚宝门、西华门开挖三条支渠,宽三尺、深五尺,用榫卯结构衔接条石加固沟壁;再将玄武湖与杨吴城壕挖通,筑临时土坝蓄水,待雨停后再泄入秦淮河。”

他指着图纸上的红点:“此处是旧年疏浚的沙子河故道,只需清淤即可复用,无需大兴土木。三日之内,必能排尽城内积水。”

朱元璋的目光在图纸上停留了许久。这图纸没有工部图纸的繁复花纹,却处处戳中要害 —— 西华门的渗漏点、聚宝门的淤塞处,全是刚刚内侍禀报的灾情。他忽然想起上月,宫人说太孙在殿内修宫灯,将断了的榫卯接得天衣无缝。

“你怎么敢保证有用?” 朱元璋的手指敲击御案,“若弄巧成拙,淹了太庙,谁担责?”

朱允炆抬起头,迎上祖父锐利的目光。烛火在他眼中跳跃,映出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坚定:“孙儿愿立军令状。若三日无效,甘受廷杖之罚,自请贬为庶人。”

王钺吓得脸都青了,想拉他的衣角,却被朱允炆用眼神制止。殿内静得能听见烛花爆裂声,所有人都盯着御阶上的皇帝。

朱元璋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复杂的情绪:“好个敢担责的孙儿。朕给你人手 —— 工部、内官监全听你调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薛祥,你带工匠跟着太孙,要是出半点差错,朕先斩你!”

薛祥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臣遵旨!”

朱允炆谢恩起身时,才发现掌心全是冷汗。他扶着王钺的手转身,听见身后朱元璋的声音传来:“明日朕要去西华门看,若见不到水退,你自己去宗人府领罚。”

走出奉天殿时,雨已经小了些。王钺小声问:“殿下,真能三日完工?”

朱允炆望着天边渐亮的曙光,笑了笑。他的方案借鉴了北宋刘彝的福寿沟理念,又结合了明代官沟的实际情况,自然胸有成竹。更重要的是,他赌对了祖父的心思 —— 这位出身寒微的帝王,最看重的从来都是 “办实事”。

宫墙下,积水正顺着新踩出的脚印流淌。朱允炆知道,这场暴雨不仅淹了应天府,更将他这条潜龙,从东宫的阴影里,推向了朝堂的风口浪尖。而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全球贬值,我穿回来后带飞全家! 独醉天涯 穿越后,太子妃靠种田轰动全京城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重生之赖上隐婚前夫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萌宠狂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大明:朕杀敌成神 钢铁界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 烟雨龙魂路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我在明朝修铁路 李世民重生水浒 糊涂县令贾清廉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 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三国:美女收集者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书虫眼中的历史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大明金算盘 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 
大明基建录 墨染此世 - 大明基建录txt下载 - 大明基建录最新章节 - 大明基建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