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天地上无极

首页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亿万盛宠只为你 男儿行 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青鸾乱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崛起之第三帝国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天地上无极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全文阅读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txt下载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3章 惊雷震邻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魏国实行科举制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长江以南的蜀汉与东吴。

这道来自北方的政治惊雷,在其朝堂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激烈的争论。

成都,皇宫大殿。

昔日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激昂陈词仿佛还在梁间回荡,而今殿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沉闷压抑。

宦官尖细的声音刚刚宣读完来自北方的消息,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科……科举制?”良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才颤巍巍地吐出这三个字,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那曹魏小皇帝,竟敢……竟敢行此石破天惊之事?”

殿内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

“荒谬!选官取士,历来依靠乡评里选,考察德行,岂能如市井贩货般以文章定高下?成何体统!”

“此乃悖逆古制,动摇国本!曹髦小儿,何其狂悖!”

“更奇的是,洛阳那些世家,卢氏、王氏、崔氏……他们居然同意了?这怎么可能!”

官员们议论纷纷,脸上交织着震惊、不解,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惶恐。

他们无法理解,那个在他们印象中或许只是侥幸从司马氏手中夺权的年轻皇帝,何以有如此魄力,敢于打破延续数百年的选官传统?

无论是此前流行的察举制,还是曹魏初期设立的九品中正制,其核心都在于“举荐”,做官的钥匙牢牢掌握在各级中正官和世家大族手中。

而科举,竟要将这钥匙交给冰冷的试卷和所谓的“才学”,这无异于掘了世家的根基。

当年曹操唯才是举,颁布《求贤令》,已让天下士族侧目,视其为打破规矩的异类。

没曾想,他的这位后辈曹髦,手段更为激烈彻底,竟要建立一套不以门第为唯一标准的常设取士制度。

然而,最初的震惊与本能的反感过后,一些精于算计的蜀汉官员渐渐品出味来。

光禄大夫谯周,素有“蜀中孔子”之称,他捋着胡须,沉吟道:“诸公稍安。细想之下,此事……或许并非表面看来那般简单。”他环视众人,缓缓分析。

“如今天下纷乱,能读得起书、识得字、通晓经义的,十之八九仍是世家子弟。寒门纵有聪慧之辈,无书可读,无师可教,如何能与积淀数代的世家子同场竞技?”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眼中闪过恍然之色。

尚书令董厥接口道:“谯大夫所言极是。再者,主持科举,评定文章高下者,为何人?必然是当世大儒、学问大家。而这些大儒,哪一个不是出身名门,与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官是世家,考生大半亦是世家,这选出来的官员,难道还能有谁?”

“妙啊!”一名官员击掌道。

“如此看来,这科举制,不过是给那层不变的‘举荐’披上了一件‘公平’的外衣。既能堵住天下寒门悠悠之口,让他们看到一丝虚幻的希望,从而拥戴朝廷,又未真正动摇世家举荐人才的实质!好一招阳谋!”

想通了此节,许多蜀汉官员松了口气,甚至对曹髦生出几分“钦佩”。

此子不仅懂得枪杆子,更懂得玩笔杆子,深谙政治平衡之道。

然而,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后主刘禅,脸上却并无轻松之色。

他听着臣子们的分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无力感。

曹髦,那个敌国君主,竟有如此魄力与手腕推行新政,无论这新政本质如何,其展现出的雄心与决断力,已非自己所能及。

相父诸葛亮鞠躬尽瘁,一生以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可如今,汉室的气运似乎真的走到了尽头……一种“大势已去”的颓丧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悄然浸透了他的心扉。

他挥了挥手,意兴阑珊地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吧。”

朝臣们心思各异地散去,但科举制的消息却像一颗种子,已然在蜀汉内部生根发芽。

一些并非出身顶尖大族、或有真才实学却苦无晋升之门的中下层官员,以及部分有识之士,内心深处不免对北方那套“凭才学取士”的制度产生了一丝隐秘的向往。

毕竟,那似乎提供了一条,哪怕目前看来还很狭窄,但至少存在的、不同于完全依赖门第和关系的路径。

建业,吴宫。

吴主孙休看着手中紧急送来的情报,手指微微颤抖,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科举……以文章才学定官位?”他喃喃自语,仿佛要将这几个字嚼碎了一般。

“曹髦,他怎敢?他怎能?”

孙休自己就是皇权与世家权力博弈中的产物,深知在东吴,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势力有多么庞大。

他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几乎都需要与这几家的代表商议,皇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掣肘。

他无法想象,曹髦是如何顶住洛阳那些顶级世家的压力,强行推动这项明显对世家特权构成潜在威胁的政策的?

而且,洛阳世家那些老狐狸,居然还同意了?

他们到底达成了什么秘密交易?

曹髦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或者说,动用了何等恐怖的威慑力?

“陛下,”丞相濮阳兴面色凝重。

“此事实在非同小可。曹魏行此新政,意在收揽天下寒士之心,其志非小啊。”

大将军丁奉则更关注军事层面:“若此策真能让魏国人才辈出,国力增强,假以时日,对我东吴绝非好事!”

就在孙休与心腹重臣忧心忡忡之际,位于建业城各处的顾、陆、朱、张四大府邸中,气氛同样极不平静。

顾家府邸,密室之中,几位家族的核心人物齐聚。

“曹魏此举,究竟是虚张声势,还是真要自毁长城?”一人疑惑道。

另一人冷笑:“毁长城?未必。方才收到北方消息,仔细想来,这科举或是换汤不换药。乱世之中,知识掌握在谁手中?还不是我们这些家族。寒门拿什么和我们争?所谓的公平考试,最后考上的,十有八九还是我们的人。”

“话虽如此,”一位较为年长的族老忧心道。

“此例一开,便是给了底层人一个念想,一个希望。短期内或许无碍,但长此以往,十年,二十年,难保不会真有寒门俊杰脱颖而出,逐渐挤占我们的位置。温水煮青蛙,其害更甚于猛药啊!”

陆府、朱府、张府之内,类似的讨论也在上演。

他们都看到了科举制对世家长远利益的潜在威胁,但更让他们心惊的是曹髦推行此政策的决心和手腕,以及洛阳世家竟然妥协的事实。

这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魏国统一天下的趋势,随着司马氏内乱的平定和曹髦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似乎已难以阻挡。

他们原本还存着凭借在江东的根基,未来与北朝谈判时争取有利条件的想法,但科举制一出,极大地增强了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和对底层民众的吸引力,这让他们未来的谈判筹码大打折扣。

更让他们感到无力的是,这个政策站在了“道义”的高点,受益的是数量庞大的寒门乃至平民阶层。

如果东吴的世家公开强烈反对在本国实行类似政策,不仅会遭到皇室的猜忌,更可能失去底层民心,引发内部动荡。

可若是同意……那无异于亲手打开潘多拉魔盒,一点点瓦解自身家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曹髦……此子当真可怕。”最终,几乎所有的东吴世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他们不明白曹髦是如何说服洛阳世家的,只能将其归因于曹髦如今如日中天的个人威望和强大的军权支撑,使得世家不得不暂时低头。

尽管蜀汉和东吴的统治阶层,在短暂的慌乱后,大多自以为看穿了科举制在当下的“本质”——一场精心设计的、旨在笼络人心而并未真正触动世家核心利益的政治表演。

他们也绝不会允许这种可能埋下隐患的制度在自己的国家内推行,哪怕它披着“公平”的诱人外衣。

然而,历史的车轮已然被曹髦和成济合力推动。

科举制的诞生,如同在看似坚不可摧的世家门阀高墙上,凿开了第一道细微的裂缝。

这道裂缝初时或许微不足道,但阳光和雨露终将透过它,滋养墙下的种子。

思想的闸门一旦开启,便再难完全闭合。

天下有识之士,尤其是那些苦无门路的寒门才俊,心中那颗向往公平与机会的种子已被播下,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破土而出。

这股悄然涌动的暗流,正在无声地侵蚀着蜀汉和东吴统治的根基,为未来天下的最终归属,埋下了决定性的伏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恶毒女配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武道凌天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满唐华彩 明末风云:开局卖掉辽阳城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大宋小农民 大唐最牛女婿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穿越大康王朝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游龙戏唐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重生之项羽崛起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最近更新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明末:铁血山河 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 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大明巨匠 烟雨龙魂路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 抗倭战神 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 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 南诏残魂 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 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 我在明朝修铁路 楚汉争霸演义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扶苏已死,秦匠当立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天地上无极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txt下载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最新章节 -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