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月幽殿殿主月幽钰

首页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白色年华 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爱上野玫瑰 大清第一纨绔. 快穿炮灰:好美,你一定是女主吧 风起北方 人设oc,脑洞合集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月幽殿殿主月幽钰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全文阅读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txt下载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56章 古杨林深寻匠意,夜灯影下续手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敦煌的春日晨雾总带着沙砾的温柔,天刚蒙蒙亮,院角的胡杨苗就被露水洗得发亮,嫩白的芽尖顶着颗露珠,风一吹就滚落在沙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棠棠是被老木匠爷爷的脚步声吵醒的,扒着窗缝一看,老人正背着个藤编背篓,里面装着水壶、馕和几块胡杨木坯,显然是在为今天的行程做准备。

“爷爷!我们今天要去胡杨林深处吗?”棠棠套上浅粉色外套就往外跑,头发还翘着两缕,怀里揣着昨晚和小石头一起整理的胡杨叶标本册。老木匠爷爷笑着点头,伸手帮她理了理衣领:“是啊,今天带你们去看‘千年胡杨王’,那棵树比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树干上的纹路能讲出好多故事,说不定还能帮你们找到新的手作灵感。”

说话间,小石头也揉着眼睛跑出来,手里攥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装着她昨晚用沙绣针法绣的胡杨叶——虽然针脚还不熟练,却能看出叶片的脉络,浅绿的丝线边缘还沾着点沙粒,是敦煌独有的印记:“棠棠!你看我绣的胡杨叶!今天去胡杨林,我要找片真的胡杨叶,比着绣得更像!”

苏晓棠和江亦辰也陆续起床,厨房里飘来驼奶的香气,林阿婆正站在土灶前煎馕,金黄的馕片上撒着芝麻,咬一口脆生生的,混着驼奶的醇厚,是敦煌春日特有的早餐味道。“快吃,”林阿婆把馕递到孩子们手里,“今天去胡杨林要走不少路,多吃点才有力气,我还装了沙枣馍和卤羊肉,饿了就在路上吃。”

早饭桌上,老木匠爷爷拿出张泛黄的羊皮纸,上面画着简易的胡杨林路线图,用炭笔标着“千年胡杨王”“月牙泉支流”“古木雕刻遗址”几个地点:“我们先去古木雕刻遗址,那里有古人刻的胡杨图案,能帮你们理解‘顺纹刻’的道理;再去看千年胡杨王,感受下老胡杨的韧劲;最后沿着月牙泉支流回来,还能捡些独特的胡杨叶和石头,做手作素材。”

江亦辰接过羊皮纸,指尖能摸到纸张的粗糙,炭笔的痕迹有些模糊,却透着岁月的厚重:“这张图有年头了吧?上面的遗址以前没听说过,说不定能发现些有意思的刻木技巧。”老木匠爷爷笑着点头:“是我年轻时跟父亲去胡杨林时画的,后来很少有人去那么深的地方,你们运气好,这个季节风沙小,正好适合探索。”

饭后,一行人背着背篓向胡杨林出发。敦煌的春日上午风很轻,阳光透过胡杨枝的缝隙洒下来,在沙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路边的骆驼刺越长越旺,浅绿的叶片上覆着层细沙,偶尔能看到几只蜥蜴从沙砾下钻出来,飞快地窜进胡杨丛里,惊起几只停在枝桠上的麻雀。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就看到前方的沙地上散落着几块巨大的木石,上面刻着模糊的图案——有的是胡杨的轮廓,有的是骆驼的身影,还有的是看不懂的古老符号,正是老木匠爷爷说的“古木雕刻遗址”。“你们看这块木石,”老木匠爷爷蹲在一块半埋在沙里的木石前,用手拂去表面的沙粒,“上面的胡杨纹路是顺着木材的天然纹理刻的,古人没有复杂的工具,全靠观察木材的‘脾气’,才能刻出这么顺的线条。”

江亦辰蹲下来,指尖摸着木石上的纹路,能清晰感受到线条与木材纹理的契合,像是从木石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原来‘顺纹刻’的古法是这样,之前刻木总想着追求精致,却忽略了木材本身的纹理,这次真是学到了。”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和木坯,试着模仿古木上的线条,果然,顺着木坯的纹理刻,线条格外顺畅,连之前总容易断裂的细线条,都变得稳固起来。

苏晓棠则被一块刻着飞天图案的木石吸引了,虽然图案已经模糊,却能看出飞天的飘带是用曲线刻成的,与胡杨的枝干曲线呼应,透着灵动的美。她拿出绣绷和浅绿丝线,试着在绣布上勾勒飘带的曲线,指尖不自觉地模仿木石上的线条,绣出来的飘带竟比之前更有韵味:“原来刺绣也能借鉴刻木的线条,把敦煌的粗粝和江南的细腻结合起来,效果这么好。”

棠棠和小石头则在遗址周围捡着小块的木片,有的木片上带着天然的纹理,像小骆驼的身影;有的木片边缘带着虫蛀的小孔,像星星的形状。“我们用这些木片做‘迷你胡杨摆件’吧!”棠棠举起一块带着胡杨纹理的木片,“我刻小兔子,你刻小骆驼,放在一起就是‘双城迷你摆件’!”小石头立刻点头,从背篓里拿出小刻刀,开始在木片上描线,虽然动作笨拙,却格外认真。

中午时分,大家在遗址旁的沙地上休息,林阿婆拿出带来的沙枣馍和卤羊肉,沙枣馍甜软,卤羊肉咸香,混着驼奶一起吃,格外顶饿。老木匠爷爷坐在胡杨枝上,给孩子们讲古木雕刻的故事:“以前的手艺人没有纸笔,就把想刻的图案刻在木石上,传给后人。他们觉得,木材是有生命的,刻木不是改变木材,而是帮木材把藏在纹理里的‘故事’讲出来。”

棠棠听得入神,嘴里的沙枣馍都忘了嚼:“爷爷,那千年胡杨王的纹理里,是不是藏着很多很多故事?”老木匠爷爷笑着点头:“是啊,每一道纹路都是它经历过的风沙、雨雪,等会儿看到它,你们就能感受到了。”

下午,一行人继续向胡杨林深处走。越往深处,胡杨树越粗壮,有的树干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深褐色的树皮上布满了沟壑,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却透着顽强的生命力。走了大约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千年胡杨王”——它的树干比周围的胡杨粗三倍,枝桠向四周延伸,像一把巨大的伞,覆盖了近百平方米的沙地,树干上的纹路格外清晰,有的像河流,有的像山峦,还有的像奔跑的骆驼,仿佛真的藏着无数故事。

“你们看这道纹路,”老木匠爷爷指着树干上一道蜿蜒的纹路,“像不像月牙泉的水流?这是几十年前一场大雨后,雨水顺着树干流下来形成的,后来慢慢变成了纹理,成了胡杨王的‘记忆’。”江亦辰走上前,指尖摸着纹路,能感受到木材的温润,仿佛真的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我要把这道纹路刻下来,做成‘胡杨记忆木牌’,让它把敦煌的故事带回南京。”

苏晓棠则坐在胡杨王的树荫下,拿出绣布和丝线,开始绣“胡杨共舞图”的核心部分——千年胡杨王的轮廓。她特意选用深褐色的丝线,模仿树干的颜色,用粗针脚绣出沟壑,再用浅黄丝线绣出枝头的嫩芽,让古老的胡杨透着春的生机。绣着绣着,她突然想到,可以把江南的银杏叶绣在胡杨王的枝桠间,让两地的树木在绣布上“相遇”,于是拿出金黄丝线,小心翼翼地绣出几片小巧的银杏叶,与胡杨芽相映成趣。

棠棠和小石头则在胡杨王周围捡着独特的胡杨叶,有的叶片边缘带着波浪形的曲线,有的叶片上带着红色的斑点,像撒了把碎红。“我们把这些叶子压成标本,贴在纪念册里吧!”小石头举起一片带着红斑的胡杨叶,“这片像不像敦煌的晚霞?贴在照片旁边肯定好看。”棠棠立刻点头,从背篓里拿出标本册,小心地把叶子夹进去,还在旁边用彩笔标注:“甲辰年春,千年胡杨王下的胡杨叶,像晚霞一样美。”

林阿婆则在胡杨王旁的沙地上,用树枝画着敦煌的传统图案,教苏晓棠如何将图案融入刺绣:“你看这个‘胡杨缠枝纹’,可以绣在绣布的边缘,既好看又能保护绣线不磨损,是敦煌沙绣的传统手法。”苏晓棠跟着学,用深绿丝线在绣布边缘绣出缠枝纹,果然,原本略显单调的边缘变得丰富起来,还透着敦煌的特色。

傍晚时分,一行人沿着月牙泉支流返回。支流的水很清,能看到水底的沙砾和游动的小鱼,岸边的芦苇长得更旺了,浅绿的芽尖在风中轻轻晃动,偶尔有几片胡杨叶落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顺着水流漂向月牙泉。“你们看,那片叶子像不像我们的胡杨苗?”棠棠指着一片飘在水面上的胡杨叶,“等我们的小苗长大了,也会落下这么多叶子吧?”

苏晓棠笑着点头,弯腰捡起一片落在岸边的胡杨叶,叶片上的纹理清晰可见:“等小苗长大了,我们每年都来,捡它的叶子做标本,刻木牌,绣帕子,让它成为我们情谊的见证。”江亦辰也捡起一块河边的石头,石头表面光滑,带着淡淡的青色纹路:“我要把这块石头刻成‘月牙泉石牌’,一面刻月牙泉,一面刻秦淮河,放在家里,让它提醒我们,两地的水是相通的,情谊也是相通的。”

回到小院时,天已经黑了。院角的胡杨苗在月光下泛着淡绿,棠棠和小石头立刻跑过去,给小苗浇了水,还把今天捡的胡杨叶放在旁边,像给小苗盖了层“叶子被子”。“小苗小苗,今天我们去看了千年胡杨王,它好高好大,以后你也要长那么高哦!”棠棠小声地跟小苗说话,小石头则把今天绣的胡杨叶放在小苗旁边:“这是我绣的叶子,给你做伴,你不会孤单啦。”

晚饭吃的是林阿婆做的“胡杨芽炒鸡蛋”,新鲜的胡杨芽带着微苦,和鸡蛋一起炒,苦中带香,格外下饭。棠棠第一次吃胡杨芽,虽然觉得有点苦,却还是坚持吃了几口:“这是胡杨的味道,我要记住,以后回南京了,就再也吃不到了。”林阿婆笑着给她夹了块鸡蛋:“傻丫头,以后想吃了,就给阿婆写信,阿婆给你寄晒干的胡杨芽,你自己在家炒。”

饭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煤油灯旁,分享今天的手作成果。江亦辰拿出刻了一半的“胡杨记忆木牌”,上面的纹路已经清晰可见,透着古木的韵味;苏晓棠展开“胡杨共舞图”,千年胡杨王、银杏叶、缠枝纹完美融合,既有敦煌的粗粝,又有江南的细腻;棠棠和小石头则展示着她们的“迷你胡杨摆件”和胡杨叶标本册,脸上满是自豪。

老木匠爷爷拿起木牌,仔细看了看,点头称赞:“你这木牌刻出了胡杨的‘魂’,比之前的作品更有味道,看来今天的古木遗址没白去。”他又看向苏晓棠的绣帕:“这绣帕把两地的特色融得这么好,以后要是有人看到,肯定能猜到你们是南京来的朋友,带着江南的温柔,又懂敦煌的风情。”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大家都沉浸在手作中。江亦辰继续刻“胡杨记忆木牌”,煤油灯的光映在木坯上,线条愈发清晰;苏晓棠则在绣帕边缘绣上“胡杨缠枝纹”,浅绿的丝线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棠棠和小石头则用今天捡的木片和胡杨叶,做了个“胡杨小挂饰”,用红绳系起来,打算挂在各自的书包上。

夜深了,敦煌的星星格外亮,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棠棠靠在苏晓棠怀里,看着江亦辰刻木的身影,小声说:“妈妈,我不想回南京了,我想一直待在敦煌,和小石头一起刻木、刺绣、看胡杨。”苏晓棠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说:“我们虽然要回南京,但我们的手作会带着敦煌的味道,我们的情谊会跨越千里,只要我们记得这里的胡杨、这里的朋友,就像一直待在这里一样。”

江亦辰放下刻刀,走过来坐在她们身边,手里拿着刚刻好的“胡杨记忆木牌”:“你看,这木牌上的纹路,是敦煌的胡杨;我们回南京后,刻的竹牌上会有秦淮河的水,只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我们跨越两地的情谊。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来敦煌,看胡杨发芽,看月牙泉变清,让我们的手作和情谊,像胡杨一样,一年比一年坚韧。”

老木匠爷爷和林阿婆坐在石凳上,看着一家人的身影,眼里满是温暖。林阿婆轻声说:“以后你们来,我教你们做敦煌的‘胡杨酱’,用胡杨芽和沙枣一起熬,能放很久,你们带回南京,吃的时候就能想起敦煌的春天。”老木匠爷爷也点头:“我教你们刻‘胡杨根雕’,胡杨根最有韧劲,刻出来的东西能传好几代,让你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知道南京和敦煌的情谊。”

院子里的胡杨苗在夜风中轻轻晃动,嫩尖朝着星星的方向,像是在回应大家的约定。煤油灯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手作的声音、轻声的交谈、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成了敦煌春日最温暖的夜曲。

他们知道,这段敦煌的旅程终将结束,但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手作和标本,更是跨越千里的情谊和永不褪色的记忆。未来的日子里,南京的秦淮河畔会飘着敦煌的胡杨香,敦煌的胡杨林里会藏着江南的刺绣韵,两地的手作会继续传递心意,两地的情谊会像胡杨一样,在岁月里扎根、生长,成为彼此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而那棵刚种下的胡杨苗,会在敦煌的春日里慢慢长大,等着他们明年再来,听它讲新的故事,续新的手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徒之路 新白蛇问仙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皇兄在上 
经典收藏逆青春 虚空塔 手机通天庭,开局撩到哪吒三太子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婚后热恋 英雄联盟电竞梦 迟来的深情,我不要了! 止末白马怕青牛(GL) 混在现代当阎王 爱一场 我从安朝来,整日只想去父留子! 诱她缠撩 易界杀手之王 景家五姑娘 全球末日后我觉醒了自然亲和 DC宇宙当飞人 快穿之苏醒后的旅途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修仙之鸿蒙炼神决 
最近更新凡尘问道:从矿奴到仙尊 假装虫族掉马后我be强改he 穿成难民小厨娘把腹黑侯爷逗笑了 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 重光华 京枝欲孽:替身带球跑狠甩太子爷 原神病娇短文合辑 火影:我在木叶的进步生活 KPL:渣攻他不想打职业 鸣潮:我,开局获得,魔刀千刃! 跑道尽头的心动方程式 黑暗动乱?我赛亚人横推禁区! 开局杂役,吞噬成神 飞升仙界,我搞职场KPI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便利店系统:在大佬心上种良田 重生回到10岁1998年 港综:我只想做点生意 崩坏三,结果是前文明 娇娇胎穿七零又虎又彪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 月幽殿殿主月幽钰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txt下载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最新章节 - 他把错题本当成了情书投递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