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大秦末路

安岳的姜翠苹

首页 >> 天问:大秦末路 >> 天问:大秦末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女将星 调教女王 京门风月 贞观憨婿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穿越影视风云录 兵锋无双 唐人的餐桌 大魏宫廷 
天问:大秦末路 安岳的姜翠苹 - 天问:大秦末路全文阅读 - 天问:大秦末路txt下载 - 天问:大秦末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1章 朝堂惊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未央宫前殿,死一般的寂静。

这寂静并非源于敬畏,而是源于一种深入骨髓的、无法言说的恐惧。七国之乱的烽烟刚刚在东方的地平线上熄灭,胜利的熏香似乎还萦绕在朱漆廊柱之间,未及散尽,便被一股来自北方的、无形的恶臭所侵染。那是一种混杂着金属锈蚀与血肉腐烂的气味,仿佛穿透了数百里的空间,直接钻入每个人的鼻腔,冰冷而粘稠。

汉景帝刘启高坐于龙椅之上,那张刚刚因平定内乱而显得棱角分明的脸,此刻已从铁青转为一种病态的苍白。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几卷从北方边郡加急送来的竹简,竹简上的墨迹仿佛都带着冰冷的寒意,灼烧着他的掌心。

灰黑色的腐臭雾气、持续不断的尖锐嗡鸣、刀枪不入的“行尸走肉”、一个接一个失去联系的烽燧据点……每一条军报,都像是一柄来自九幽地府的铁锤,狠狠地砸在汉代君臣那建立在经义与理性之上的认知世界,将其砸得支离破碎。

景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那双曾让刘濞等诸侯王心惊胆战的眼睛,此刻却流露出一丝迷茫与疲惫。他试图从那些他赖以治理天下的饱学之臣脸上,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可以理解的敌人。

“诸卿……”他的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显得有些沙哑,在大殿中激起一阵微弱的回响,“皆饱读诗书,通晓经义。可知此等……异象,典籍可有记载?是为何物?又该如何应对?”

他的问题在死寂的大殿中回荡,却无人应答。文武百官,一个个垂首肃立,仿佛变成了泥塑木雕。他们可以辩论朝政,可以分析兵法,可以引经据典,但面对军报上那些如同《山海经》与《搜神记》里才会出现的恐怖描述,他们引以为傲的学识,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终于,丞相陶青,这位在朝堂上素以稳重着称的老臣,硬着头皮从队列中走出。他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显然也在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惊骇。

“陛下,”他躬身一拜,声音干涩而谨慎,“此等荒诞不经之事,闻所未闻。臣……臣以为,恐是边郡戍卒久居苦寒之地,心神紧张,又逢天时异常,产生了幻觉,以讹传讹。亦或是……匈奴人新学的惑敌之术,用些妖法邪术,意图动摇我军心。陛下当遣一干练之臣,严查此事,必能水落石出。”

他的话音刚落,队列中立刻响起一声冷哼。

“惑敌之术?”将军窦婴身披甲胄,大步流星地走出,他刚从平叛战场归来,身上还带着一股尚未消散的杀伐之气。他面容刚毅,眼神如鹰,此刻正毫不客气地盯着陶青,“丞相此言,未免太过轻巧!代郡、云中、上谷,三地相隔数百里,军报却同时抵达,描述的异象惊人一致,岂是巧合?斥候小队有去无回,烽燧失联,这是匈奴人能用‘惑敌之术’做到的吗?末将镇守边关多年,匈奴人的伎俩了如指掌,他们凶残,但他们也还是人!而军报上描述的……是‘人’吗?”

窦婴的声音洪亮如钟,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震得那些心存侥幸的官员心头一颤。

“那依将军之见,又当如何?”陶青被驳得面色涨红,反唇相讥,“难道要为此等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再兴刀兵?七国之乱方平,国库空虚,士卒疲惫,天下百姓亟需休养生息!此时再启大战,国何以堪?”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窦婴毫不退让,“边防乃国之门户,门户洞开,何谈休养生息?臣请陛下,立刻增兵北疆,加固长城沿线所有关隘,严防死守,阻其蔓延!只要它不越长城一步,我们便有时间查清真相,再图应对!”

“增兵?谈何容易!”一位掌管财政的大臣立刻出列,满面愁容,“平叛之耗,已使府库告罄。各地军粮调拨尚且捉襟见肘,何来钱粮再大规模增兵?若真是妖妄之事,派再多的兵马前去,岂非白白送死?兵戈又有何用?”

朝堂之上,瞬间分裂成两个阵营。以窦婴为首的武将和部分务实派官员,主张立刻采取强硬军事手段,先稳住局势。而以陶青为首的文官集团,则倾向于从理性角度解释,认为这是夸大其词,担心劳民伤财,动摇国本。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但无论哪一方,都无法真正解释那灰黑色的雾气究竟是什么,也无法提出一个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

景帝被吵得头痛欲裂,他挥了挥手,止住了这场毫无意义的争论。他靠在龙椅的扶手上,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可以驾驭人心,可以调动千军万马,但他要如何去对抗一场连“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的灾难?

就在这绝望的混乱中,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大殿的角落。那里,是兰台令史的队列,一群负责整理图籍、记录历史的年轻官员。在一片或惊慌、或激昂、或愁苦的面孔中,唯有一张脸,虽然同样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沉静。

那不是镇定,而是一种……沉痛的明了。

仿佛,他所看到的,不是一份荒诞的军报,而是一个早已写好的、正在上演的预言。

景帝的心猛地一动。在这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刻,这丝异样,如同一根在黑暗中划亮的火柴,让他下意识地想要抓住。

“兰台令史杜衡可在?”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争论声戛然而止。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那个一直默默无闻的角落。

杜衡的心脏,在这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他体内的巫血,正因为皇帝的注视而疯狂地奔涌、刺痛,那幅星图幻象在他的脑海中轰鸣作响,仿佛在催促着他,逼迫着他。

他知道,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他无法再躲在历史的阴影里,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头的腥甜,迈步出列,在所有人复杂的注视下,跪倒在地,声音因刻意的压抑而显得有些低沉:“臣在。”

景帝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锁定着他,那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和探究:“朕记得,你曾在兰台整理过前代典籍,于那些异闻杂录亦有涉猎。对此……你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如同一座大山,轰然压在了杜衡的肩上。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刺在他的背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怀疑。他知道,他的回答,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死,更可能决定这个帝国未来的走向。

他不能说出真相。说出“巫真”和“星图”,他会被立刻当成妖言惑众的疯子,拖出去斩首。但他又不能完全敷衍,因为这场灾难,远超所有人的想象,任何轻视和错误的决策,都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他必须在谎言与真相之间,走出一条生路。

杜衡再次叩首,额头触地冰凉的金砖,让他混乱的思绪稍稍清明。他抬起头,迎向景帝的目光,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回陛下,臣确曾在《山海异闻》、《淮南毕万术》等古籍残篇中,见过类似‘瘴疠惑心’、‘阴兵过境’、‘死士行军’之传说。然书中多语焉不详,或归于山川精怪,或归于阴阳二气失衡,皆不可尽信。”

他先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为自己的话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出处,这让殿上的官员们稍稍松了口气。

“然,”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沉重,“今日军报所述,其范围之广,为害之烈,远超任何古籍记载。臣以为,窦将军所言极是,此非寻常之敌,当先固边防,以雷霆手段,阻其蔓延。此为守势,乃安国之本。”

这番话,既肯定了窦婴的军事主张,又将其拔高到“安国之本”的层面,让窦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景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杜衡知道,最关键的部分来了。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实则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同时,臣以为……此乃‘非常之灾’,当用‘非常之法’应对。常规兵戈,或能阻其形,却难解其源。军报中所述的‘瘴气’与‘嗡鸣’,能乱人心智,这已非人力所能及。因此,臣斗胆建议……陛下或可……广召天下方士异人,齐聚长安。”

“方士?”丞相陶青皱起了眉头,显然对此不以为然。

杜衡没有理会他,继续对景帝说道:“陛下,天下之大,奇人异士众多。或有遁世山林,通晓上古秘法者;或有家学渊源,能解奇门遁甲者。他们或许知晓应对此等异象的古法。与其让朝堂诸臣在此揣测天意,不如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或许……能于绝境之中,寻得一线生机。”

他没有提“巫”,而是用了“方士异人”和“上古秘法”这两个在汉代既神秘又具有一定“合法性”的词汇。这既给了皇帝一个可以操作的方向,又将自己与“妖言”划清了界限。这是一个完美的折中方案,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保全自己的答案。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杜衡这番大胆而又条理清晰的建议所震惊。

景帝死死地盯着杜衡,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看得出,这个年轻的令史,所说的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但在这绝望的境地,杜衡的话,却像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门。

是的,常规的办法已经没用。既然敌人是“非常”的,那为何不能用“非常”的办法去应对?

“好……”景帝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的声音重新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决断,“准奏!”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命窦婴为北疆诸军统帅,即刻北上,统筹代郡、云中、上谷等边郡防务!加固所有关隘,深沟高垒,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塞接战!朕要你,把那片该死的雾,给我死死地挡在长城之外!”

“臣,遵旨!”窦婴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另,”景帝转向内侍,“立刻拟诏,颁行天下各郡国!征召所有通晓古法、能驱邪避秽、能应对异象的方士、异人、甚至于……江湖术士!无论其出身来历,只要有一技之长,能解北方之危,皆可持诏来京!沿途官府需予以配合,不得阻拦!若有功者,封侯赏地,绝不食言!”

这道前所未有的诏令,让满朝文武都倒吸一口凉气。以帝王之尊,公开征召方士异人,这在大汉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这几乎等于承认,帝国正面临着一场无法用常理解释的灾难。

命令下达,朝堂上的争论声终于平息。但每个人心中,都笼罩上了一层比那灰黑浓雾更加厚重、更加冰冷的阴云。一种未知的、无法理解的恐惧,比任何明确的敌人,都更加令人窒息。

杜衡跪在原地,缓缓松开了紧攥的拳头,手心里已满是冷汗。他知道,自己成功了,也失败了。成功的是,他暂时保住了自己,并为帝国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失败的是,他亲手将这个世界的秘密,撕开了一道口子。

从此,人与非人的战争,将不再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而他,这个身负巫血秘密的“旧眼”,已经被无可挽回地,推向了命运的风暴中心。未央宫的目光,将第一次,真正地投向那片被星图诅咒的、黑暗的宇宙。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古今中外奇案录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 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 扶苏已死,秦匠当立 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 撰鼎记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翰土惊尘 穿越到古代当农民?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黄浦江的潮声 开局明末建基业 九鼎圣王 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再造山河三十年 大明博弈 
天问:大秦末路 安岳的姜翠苹 - 天问:大秦末路txt下载 - 天问:大秦末路最新章节 - 天问:大秦末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