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首页 >> 醉剑江湖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男儿行 将军好凶猛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1908远东狂人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宋之最强纨绔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96章 心声破铁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光初破,晨雾如纱,笼罩着汴京南门外的宋军大营。

炊烟袅袅升起,战马低嘶,铁甲轻响,将士们按例整队巡防,箭楼之上弓弩森然。

然而主帅辛弃疾并未登临了望台查看敌情,亦未召幕僚议事,只披一件素色深衣,缓步登上了高台。

这高台原是前朝烽燧遗构,地势高出数丈,可俯瞰南门瓮城与外郭残垣。

风从黄河故道吹来,带着泥土与艾草的气息,拂动他鬓边白发。

他立于石栏之前,目光不落城头旌旗、不察敌楼动静,反而闭目凝神,似在倾听什么。

片刻后,他睁眼,转向身侧亲兵周小角:“昨夜城中,可有异声?”

周小角一怔,随即低头禀报:“三更过后,南门内巷中有百姓聚议,低声相问者三——‘南人能守土否?能安民否?能祭陵否?’言辞惶惑,却非嘲讽,反倒像是……渴求一个答案。”

辛弃疾抚须不语。

他岂止听见?

那三问早已如钟鸣九霄,在他心镜图深处回荡彻夜。

自金手指“山河同感”初显以来,他便能在静极之时感知千里之内民心波动,如同江河暗涌,无声而有力。

昨夜烛火将尽之际,那三问便自虚空中浮现,字字清晰,直叩本心。

守土?安民?祭陵?

此非兵事之问,乃天下归心之计。

良久,他转身,声音沉稳如磐石:“传李铁头。”

铁甲铿锵,都统制李铁头疾步而来,抱拳听令。

“即刻下令全军:凡占民田者,加倍偿麦;毁屋者,代为修缮;掳马者,原物归还。三日内务须落实,违者斩。”顿了顿,又道,“取笔墨。”

亲兵奉上文房四宝。

辛弃疾提笔蘸墨,略一凝思,挥毫写下三道告示:

其一曰《安土令》:“宋军所至,寸土不侵,民田如故,秋毫无犯。”

其二曰《安民居》:“拆屋者偿梁柱,伤墙者补泥瓦,旬日内复其旧。”

其三曰《祭陵约》:“不日将遣使赴巩县,整修皇陵,四时以礼。”

字字端方,句句如誓。

“命童子以箭缚之,射入南门瓮城,不得误伤一人。”

号令既出,军中肃然。

士卒虽有不解,然知主帅向无虚令,皆凛遵不怠。

消息传至后营,范如玉正在帐中缝补战袍。

她展读告示,眼中微光闪动,忽而起身,召来随军妇人十余名:“取旧曲,《鹧鸪天》,改新词。”

众人面面相觑,一名老妪颤声道:“夫人是要……以歌动城?”

“正是。”范如玉执笔落纸,笔走龙蛇,“民心若水,导之则流;军威如山,压之则溃。今当以声化刃,不战而入人心。”

当夜,月升东垣,寒露初降。

城郊林畔,数十名妇人列坐于溪石之上,怀抱琵琶筝笛,轻启朱唇:

麦浪翻时春已深,

牛羊归处是故林。

南军不夺村头树,

只护当年种田人。

歌声婉转,随风北渡,飘入南门街巷。

起初细若游丝,继而连绵成片。

城中农夫倚门静听,老者垂泪,少妇掩面,孩童竟随之哼唱。

张小禾领着一群稚子,在坊间穿行传唱,声音清亮如泉:

战鼓远,犁铧近,

门前桑柘未曾损。

若教故土重归耕,愿献壶浆迎王师!

一夜之间,街谣四起,人心暗动。

城头守军闻之,握矛的手渐渐松了力道。

有人低声问:“他们……真是来抢地的吗?”

开封府衙内,完颜合达正披甲巡视,忽闻乐声入耳,脚步一顿。

他屏退左右,独坐堂上,听那歌词反复吟咏“种田人”“故林”“壶浆”,久久不语。

“此非兵威……”他喃喃道,“乃心归。”

烛火摇曳,映着他铁青的脸色。

他知道,一座城池可以固若金汤,但若百姓不再愿守,纵有千军万马,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而此刻,他听见的不是歌声,是民心崩解的裂响。

更深露重,一道黑影悄然翻越城墙,直奔宋营祭坛。

白守真,太庙守吏,三十年孤守废庙,鬓发尽白。

他怀中紧裹一卷残帛,跪于祭坛前,声带哽咽:“小人守庙三十载,不敢亡祖制。今献太庙旧图一卷,殿宇方位、神位次序、祭器陈设,纤毫毕现……愿辛公重光祖制,使魂有所归。”

辛弃疾亲自上前扶起,双手接过图卷,缓缓展开。

刹那间,金手指骤然共鸣——心镜图中,竟与此图完全重叠!

仿佛时光倒流,北宋诸帝端坐于太庙正殿,目光如炬,穿透千年尘埃,直视于他。

他双膝一软,几欲跪下,终强忍悲怆,低语一声:

“陛下……臣,回来了。”

泪落如雨,滴在泛黄图卷之上,晕开一点墨痕,宛如血印。

远处高坡,信鸽再次振翅,白羽划破长夜,飞向临安方向。

而开封城内,灯火渐熄,唯有一室烛光未灭。

完颜合达坐在案前,面前摊着刚送来的密报:“白守真出城献图,辛弃疾设坛受之。”

他盯着那几个字,良久不动。

窗外,风起,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像极了昔日太庙晨钟。

第297章 灯火照归途

晨风拂过汴京南门,残雾如帛,缓缓裂开一线天光。

城头三盏红纱灯笼悬于旗杆之下,随风轻摇,映得瓮城青砖泛出血色微芒。

一灯问“守土”,二灯问“安民”,三灯问“祭陵”,静而不语,却重若千钧。

开封府衙内,烛火将尽,灯芯爆响一声,完颜合达抬手捻灭余焰。

他坐于案前,铁甲未卸,面上却无杀气,唯有一片苍茫如雪原般的寂静。

亲兵立于阶下,屏息不敢言。

良久,主将开口,声若寒泉滴石:“取我朝服,备香案。”

帐中骤然一震。

亲兵惊愕抬头,欲言又止。

降宋者多脱甲弃印、匍匐请罪,何曾有人着金紫朝服、设香案以迎?

这非屈膝,倒似归宗。

“将军……真决意如此?”副将低声问道,声音发颤。

完颜合达不答,只起身缓步至墙边,亲手解下壁上悬挂的金线织锦朝服——那是金廷所赐,象征文官极品之尊。

他凝视良久,指尖抚过胸前绣着的日月纹章,忽而一笑:“我守此城三载,未曾失一堞;今不战而退,非怯也,乃知天命所在。”

他转身,执笔蘸墨,在素绢上徐徐写下两字:归正。

非“降表”,非“乞命”,而是“归正”——天下有道,正朔所归。

笔锋沉稳,力透纸背,仿佛不是写给辛弃疾,而是写给千秋史笔。

“传令:南门三灯已悬,待南军回应。”他又道,“凡我将士,解甲入库,不得妄动。若有敢私斗扰民者,斩立决。”

此时城外,宋营高台上,辛弃疾独立于晨光之中。

他遥望那三盏灯笼,眼中波澜暗涌。

山河同感未发,心已先知——民心已转,城防自溃,胜负不在刀兵,而在道义之间。

“点香。”他轻声道。

亲兵捧来铜炉,燃起三炷清香,烟缕袅袅升腾,直入初阳。

全军默然肃立,旌旗低垂,战鼓封尘,唯有香火如誓,遥应城头三问。

天地俱静。

范如玉披氅而来,站于其侧,望着那渐渐明亮的城门方向,低语:“夫君可知,昨夜妇人传歌至五更,街巷已有孩童梦中唤‘王师’?”

辛弃疾点头,目光深远:“昔者武王伐纣,未至牧野,殷民已倒戈。非兵强,乃心离也。今日之事,古道复见。”

话音方落,远处林间一道白羽掠空而起——小羽放飞信鸽,羽翼划破晨曦,向东南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李守忠藏身于出城的粮夫队伍中,肩挑竹筐,内裹密录文书。

他临行回首,望见南门灯笼犹在,守军却已悄然撤离。

街道上,老农携帚清扫落叶,妇人抱柴燃灶,几个孩童采野艾铺于门前青石,口中哼唱仍是那曲《鹧鸪天》。

他怔立良久,喃喃出口:“非城破,乃门开……”

马蹄声急,快骑破雾南去,奔向临安。

而开封城内,香案已设于南门之内。

白守真跪捧宗庙牌位,双手颤抖,泪流满面。

完颜合达整衣束带,捧起北宋宗庙印绶,缓步登阶。

辰光渐近,天幕由灰转金。

南门外,宋军列阵十里,皆按剑而立,不进寸步。

辛弃疾立于最前,深衣素冠,身后万众无声。

风起,吹动城头残旌。

完颜合达立于门中,金紫辉耀,如朝日临庭。

身后唯白守真一人持香案相随。

他仰首望天,再俯瞰长道,终启唇,声震四野——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美食的俘虏:我有一只猫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满唐华彩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世子请叛逆 
最近更新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 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我在明朝修铁路 李世民重生水浒 糊涂县令贾清廉 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 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 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三国:美女收集者 山河劫之青云志 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 书虫眼中的历史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 
醉剑江湖 小九点九 - 醉剑江湖txt下载 - 醉剑江湖最新章节 - 醉剑江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