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荒原的死寂被远远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复苏的生机。苏瑶与墨渊并未回归人群稠密的城镇,而是沿着灵气稀薄、人迹罕至的边界之地,如同两道无声的影子,开始了漫长的穿行。
他们的足迹踏过被凡人视为禁忌的古老丛林,那里栖息着不被正统修仙界记载的异兽,空气中弥漫着原始而混乱的法则气息。他们潜入千丈海底的废弃龙宫,在断壁残垣间辨认着被水流磨蚀的、记录着龙族背离此界远遁的壁画。他们攀登终年笼罩在雷暴之下的孤峰,在雷击木的焦痕中,感受着天地法则中那一丝不自然的、仿佛被强行缝合的裂痕。
苏瑶的秩序权柄成了最精密的探测仪。她不再试图对抗或净化,而是像最耐心的学者,记录、分析着每一处异常之地的规则构成。她将感知延伸到极致,捕捉着那些被主流灵气掩盖的、微弱却顽固的“杂音”——一段被篡改的山川地脉记忆,一缕残留在古战场上空、不属于任何已知种族的怨念波动,甚至是一首在边陲小村代代相传、却隐含对“上天”不敬的古老歌谣。
墨渊则如同最警惕的守护者。他的寂灭道种虽未痊愈,但那缕新生的微光却在游历中愈发凝实。他不再轻易动用毁灭性的力量,而是将寂灭之意内敛,如同覆盖了一层隔绝探查的尘埃。他更多地依靠重生带来的、对危险近乎本能的直觉,以及那双能看穿虚妄的眼睛。他负责甄别苏瑶搜集到的海量信息,以他前世的记忆与对力量本质的理解,剔除误导,锁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线索。
一次,在探索一处被称为“葬神渊”的裂谷时,他们遭遇了险情。裂谷深处弥漫着一种能侵蚀神识的诡异迷雾,苏瑶试图以秩序权柄解析迷雾结构时,不慎触动了某个古老的禁制。霎时间,无数由怨念与残缺法则构成的幻影如同潮水般涌来,直侵神魂。
苏瑶闷哼一声,秩序权柄瞬间展开,清辉如网,试图梳理、定住那些混乱的幻影,但数量太多,且源源不绝,她的脸色迅速苍白。
就在这时,墨渊一步挡在她身前。他没有动用寂灭之力攻击,而是将那股蕴含着新生意境的力量以极其精妙的方式扩散开来,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滴入一滴冷水。那新生的意境与葬神渊死寂、怨毒的气息形成了剧烈的冲突,竟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了一片规则的“真空”地带,所有冲入这片地带的幻影,如同失去了支撑,纷纷溃散!
“走!” 墨渊低喝,拉住苏瑶的手,两人急速后退,脱离了禁制范围。
脱离险境后,苏瑶看着他微微喘息的样子,知道他刚才那一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对控制力的要求极高,负荷不小。“下次我来试探,你策应。” 她递过一枚能温养神魂的丹药,语气不容置疑。
墨渊接过丹药,没有反驳。长时间的并肩而行,早已让他们形成了无需言明的默契。他知道她的谨慎与能力,她也信任他的判断与守护。
他们也开始接触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潜在的“觉醒者”。这些人或许并未完全理解天道的真相,但都因各种原因,对既定的秩序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在一个以酿酒闻名的小镇,他们找到了一位因酿出的酒能让人短暂摆脱“天命”影响而被当地神庙追杀的老酿酒师。苏瑶并未直接招揽,而是与他探讨了三天三夜的“发酵”与“变化”之道,临走时,留下了一缕蕴含秩序演化的灵韵融入他的酒曲。
在一处被大宗门抛弃的废矿,他们遇见了一群依靠挖掘废弃灵石、在夹缝中求生的散修。墨渊并未显露力量,只是指点了几句如何更有效率地引动地底残余灵脉、并规避监察的法门。那些散修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眼中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光。
他们如同播种者,小心翼翼地洒下怀疑与反抗的种子,却并不急于收获。他们知道,这些种子需要时间,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
岁月在跋涉与探寻中悄然流逝。苏瑶的秩序权柄在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与规则异常中,变得更加圆融、灵动,甚至开始衍生出一些独特的、介于“创造”与“修正”之间的应用。墨渊道种上的裂痕在缓慢愈合,那缕新生的微光与寂灭本体融合得更加紧密,他的力量不再仅仅是终结,更添了一份“否极泰来”的深邃。
他们依旧沉默多于言语,但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传递彼此的想法。他们见证了大陆各地的光怪陆离,也目睹了在天道无形掌控下,众生或麻木、或挣扎、或狂热的众生相。
游历,不仅是搜集证据,更是对他们自身道路的不断确认与夯实。
他们知道,当散落的线索被串联起来,当微弱的星火开始呼应,便是“星火”重聚,燎原之势再起之时。
而那一天,正在一步步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