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谷寂静,瘴气在谷口盘旋,却不得其门而入。青梧散修看着眼前这两位不速之客,心中波澜起伏。他在此隐匿百年,自以为阵法精妙,足可瞒天过海,却在对方眼中如同无物。
苏瑶并未急于进入石屋,她站在谷中那片贫瘠的药圃旁,目光扫过四周嶙峋的怪石与扭曲的地脉。指尖微动,一缕蕴含秩序权柄的神识如同溪流般渗入地下,感知着地脉的每一丝细微颤动与灵气的贫瘠流向。
“地脉虽弱,却有一丝罕见的‘沉星铁’矿脉残存,虽不足以支撑大型聚灵阵,但其性沉凝,可作‘定基’之用。”她声音平静,如同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东南巽位,地气有隙,需引三缕‘癸水之精’填补,否则隐匿之阵每逢子时必有微瑕。”
青梧散修闻言,脸色骤变。那“沉星铁”矿脉乃他最大的秘密,也是他赖以在此布阵的根基,竟被一语道破!而那阵法微瑕,他自身都未曾察觉!
墨渊则走向谷口,那里瘴气最浓。他并未施展任何驱散之法,只是静立片刻,周身那内敛的寂灭之意微微扩散。霎时间,翻涌的瘴气仿佛遇到了无形的壁垒,非但不能侵入分毫,反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约束、压缩,缓缓沉降,在谷口外围形成了一道更加浓郁、却界限分明的天然屏障。这屏障不阻灵气,却对一切带有“探查”性质的神识有着极强的干扰与腐蚀作用。
他抬手,指尖一缕极细的、融合了新生意境的寂灭之力弹出,如同墨滴入水,悄然融入谷口一块看似普通的巨石。巨石内部结构被瞬间改变,核心处一点微光闪烁,与周遭沉降的瘴气、地脉中的沉星铁矿脉产生了极其隐晦的共鸣。这成了整个根据地防御体系的第一个“锚点”,一个兼具隐匿、防御与反击的节点。
苏瑶见状,微微颔首。她走到谷地中央,双手虚按地面。秩序权柄全力运转,她不再仅仅“感知”地脉,而是开始“梳理”与“引导”。地面微微震动,那深藏地底的沉星铁矿脉被她的力量温和地激发,散发出一股沉静、稳固的磁场,如同给整个山谷打下了一层坚实的地基。
随即,她以指代笔,凌空勾勒。一道道简洁却玄奥的符文凭空生成,并非青岚宗或任何已知流派的传承,而是她基于秘境核心权柄与自身理解,重新架构的规则纹路。这些符文如同拥有生命般,自行飞向山谷各处关键节点——巽位地隙、坎位水脉、离位火煞交汇处……精准地嵌入、稳定,开始自发地牵引、调和谷内紊乱的灵气与地气。
青梧散修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看见贫瘠的药圃土壤开始泛起微光,灵气虽未变得浓郁,却更加精纯且易于吸收;他看见自己布下的隐匿阵法被无形中加固、优化,运转变得圆融无暇;他更感觉到,整个山谷仿佛“活”了过来,与外界天地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隔离感”,自成一方小小天地。
这已非简单的阵法加固,而是……规则层面的改造!
墨渊的身影在谷中几个关键位置闪烁。每至一处,他便留下一道寂灭剑意烙印,这些烙印深埋地底或隐于虚空,平日里毫无动静,一旦被触发,便会爆发出足以湮灭元婴修士的恐怖一击。它们与苏瑶布下的规则符文相互勾连,构成了一个隐而不发,却危险至极的防御网络。
数日后,荒谷已然面目一新。外观依旧荒凉贫瘠,瘴气笼罩,但在内部,灵气稳定,规则有序,防御森严。石屋被重新修葺,虽不华丽,却坚固实用。药圃在苏瑶的调理下,生机盎然,那些原本萎靡的灵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青梧散修看着这片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山谷,心中五味杂陈。他在这里躲藏了百年,如同阴沟里的老鼠。而如今,这荒谷却成了连天道都难以窥探的“方外之地”。他看向那对正在检查最后一道防御符文的男女,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敬畏,躬身道:
“此地……已有雏形。不知二位,欲为何名?”
苏瑶与墨渊对视一眼。
“便叫‘隐星’吧。”苏瑶轻声道,目光仿佛穿透山谷,望向了无尽苍穹,“于晦暗处,积蓄微光。”
墨渊没有反对。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进可攻、退可守的起点。
根据地的建立,并非只是几间石屋,一片药圃。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他们正式在此界扎根,开始汇聚微光,准备照亮那看似不可撼动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