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慧静就是慧觉,如同拿到了解开所有谜团最后的那把钥匙。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把钥匙插入锁孔,看清他这长达三十年、处心积虑的复仇计划的全貌。
众人再次齐聚,将目前掌握的所有线索——前朝灭佛惨案、江南氏族的趁火打劫、慧觉(慧静)的幸存与潜伏、《千佛朝宗图》的秘密改造、绣娘的双重作用、地宫的精神折磨——如同散落的珍珠,一一串联起来。
裴昭雪站在绘有案件关系图的木板前,目光沉静,条分缕析:
“第一步,幸存与潜伏。慧觉在宝相寺浩劫中侥幸生还,带着对朝廷(间接)和江南氏族的滔天仇恨,隐姓埋名。他选择了同样被毁、地理位置相近且相对不起眼的兰若寺作为基地,凭借其能力和可能暗中积累的财力(或是‘金刚遗脉’组织的支持),花费三十年时间,逐步将其复兴,并暗中修建地宫,作为复仇的指挥中心和囚禁之地。”
“第二步,寻找与改造‘武器’。他不知通过何种途径,得到了蕴含前朝宫廷秘辛、且本身画工精湛、易于改造的《千佛朝宗图》。他或许从一开始就看中了这幅画承载的‘怨愤’底色(沈墨卿感知的底层墨韵),并将其视为复仇的完美载体。他利用自己或其同党(如寂明)掌握的诡异知识,设计出利用金线微雕地狱经文、结合光线角度触发幻觉的精密机关。”
“第三步,‘制作’武器。要完成金线微雕,需要最顶级的绣娘。他通过兰若寺的官方身份,以‘保养修补圣物’为名,合理合法地邀请了姑苏城最顶尖的几位绣娘。这些绣娘,恰好多与当年参与灭佛并获利的陈、陆、张等氏族关系密切。他在她们工作时,通过精心控制藏经阁的光线、可能配合以药物或暗示,诱发她们初步的精神恍惚,这既是为了后续掳走她们做准备,也可能……是他在测试这套致幻系统的效果。”
“第四步,收割与惩戒。在绣娘完成‘工作’、价值被利用完后,他选择雨夜,利用其心神不宁的状态,以‘月光金丝’为工具,进行密室操作,将她们掳至地宫。在那里,通过持续的光线、诵经和精神压迫,对她们进行更深度的精神控制和折磨,让她们日夜诵念《地藏十轮经》,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满足某种扭曲的仪式感,另一方面,也是对她们背后所代表的氏族,进行一种最残忍的‘惩戒’——让象征他们体面与文化的绣艺大家,变成形容枯槁、心神崩溃的诵经机器,直至自残而亡!”
白砚舟接口道,语气沉重:“这是一场针对性的、延续了三十年的复仇。他不仅要让当年的仇人后代付出代价,更要以其最在意的方式——摧毁他们的‘体面’(绣娘)、折磨他们的精神(幻觉)、玷污他们的信仰(利用佛画)——来实施报复。这不仅仅是杀人,更是诛心!”
慧觉的复仇计划,漫长、精密且充满了扭曲的仪式感。
他将个人的仇恨,与对信仰沦丧、同门惨死的悲恸交织在一起,化为了这柄名为《千佛朝宗图》的、饱含诅咒的复仇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