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试心
慈航斋坐落于城市老区一条僻静的青石巷尽头,门脸古朴,仅悬一块黑底金字的旧匾,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毫不显眼。
林逸与唐雪见推门而入,一股混合着陈年木料、书香和淡淡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店内光线昏黄,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物,从青铜器到瓷器,从古籍字画到玉石摆件,看似杂乱,却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律。
柜台后,一位穿着素色棉麻袍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太太正戴着老花镜,就着台灯修补一本泛黄的古籍。她便是店主,姜婆婆。
听到脚步声,她头也未抬,只淡淡说了一句:“随意看,真东西不便宜,假东西白送也不要。”
林逸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姜婆婆,晚辈林逸,冒昧来访,想求购一物。”
姜婆婆这才缓缓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打量了林逸和唐雪见一番,目光在林逸身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他背着的针囊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求什么?”
“听闻贵斋藏有一块‘神农辟邪玉’,晚辈急需此物救人济世,还请婆婆割爱,价格不是问题。”林逸开门见山。
姜婆婆放下手中的镊子和古籍,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一个多宝格前,取下一个紫檀木盒。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形状不规则的乳白色玉石,玉质温润,内部仿佛有云絮流动,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心静神宁的祥和气息。
正是神农辟邪玉!
然而,姜婆婆并未将木盒递给林逸,而是重新盖上,放在柜台上。
“玉是真玉,但我不卖。”
林逸心中一沉:“婆婆,此物对我至关重要,关乎一城百姓安危,还请…”
姜婆婆抬手打断了他,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我这里的规矩,不是买卖,是缘分。玉识有缘人,你若能通过我的考验,证明你与此玉有缘,分文不取,玉你带走。若不能,纵是金山银山,也请回吧。”
“什么考验?”唐雪见冷声问道。
姜婆婆目光扫过店内:“我这店里有三件‘病物’,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寻常人靠近便会心神不宁,甚至大病一场。你们既是医道中人,便去将它们‘治好’。限时一炷香。”
她指了指角落的香炉,里面已经插上了一根细长的檀香,火星明灭。
林逸与唐雪见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这考验看似简单,实则凶险。所谓“病物”,很可能就是被强大邪气或怨念侵蚀的古物,处理不当,反噬自身。
没有犹豫,两人立刻分头行动。
林逸运转望气术,目光如电,扫过店内。很快,他锁定了一尊青铜饕餮纹爵。此爵周身缠绕着浓郁的血色煞气,隐隐有金戈交击、战场厮杀之声传入脑海,显然是一件陪葬的凶兵,煞气之重,足以影响心智。
他不敢怠慢,取出金针,功德之力灌注,以“鬼门金针”为笔,凌空在爵周围虚画下一个安魂定煞的符咒。金光没入青铜爵,那血色煞气如同被灼烧般剧烈翻腾,发出无声的嘶吼,最终渐渐平息,化为一股中正平和的古拙之气。
另一边,唐雪见则盯上了一面菱花铜镜。镜面模糊,照不出人影,反而散发着一股勾魂摄魄的阴冷气息,能引动人心底最深的执念与恐惧。她屏住呼吸,双手十指翻飞,如同穿花蝴蝶,将数种特制的清心破障的药粉,以独特手法弹射在镜面与镜框的关键节点上。药粉与阴冷气息接触,发出“滋滋”轻响,镜面的扭曲感逐渐消失,恢复了几分清明。
两人手法各异,一者至阳至刚,一者奇诡精妙,却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医道(毒道)修为。
姜婆婆在一旁静静看着,浑浊的眼中不时闪过赞许之色。
当林逸以雷音针法震散最后一幅古画上附着的痴怨之气时,香炉里的檀香,恰好燃尽最后一缕青烟。
店内那股隐隐让人不适的阴冷气息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通透与祥和。
姜婆婆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将那个紫檀木盒推到林逸面前。
“后生可畏。此玉,归你了。望你谨记今日之心,莫负了这‘辟邪’二字。”
林逸郑重接过木盒,深深一拜:“多谢婆婆成全,晚辈定不负所托!”
取得神农辟邪玉,无疑是巨大的进展。然而,当他们走出慈航斋,回到杏林斋附近时,却发现那里的混乱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