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兴

小说份子

首页 >> 大唐中兴 >> 大唐中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大夏第一假太监 1908远东狂人 神医毒妃 奋斗在红楼 至尊特工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唐中兴 小说份子 - 大唐中兴全文阅读 - 大唐中兴txt下载 - 大唐中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章 肃宗初立议储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灵州城内的朔方节度使府被临时改作行宫,廊下悬挂的赭黄幔帐还带着新染的气味,工匠们踩着梯子,将 “大唐” 二字的鎏金匾额钉在正厅门楣上。十月的朔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卷着沙尘落在青砖上,却吹不散殿内的凝重气氛 —— 炭盆里的银霜炭烧得正旺,映得满殿朝臣的脸忽明忽暗,每个人的目光都落在御座旁的李亨身上。

“太子殿下,” 郭子仪率先出列,玄色朝服的下摆扫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今安禄山僭越称帝,长安、洛阳沦陷,陛下远在蜀地,社稷无主。灵武虽偏,却是朔方军根基所在,当早登大位,以安天下民心,号令四方勤王之师。”

他话音刚落,殿内立刻响起附和声。礼部侍郎崔器捧着朝服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激动:“郭将军所言极是!臣已按礼制备好登基仪轨,只需殿下点头,三日后便可祭天称帝,遥尊玄宗陛下为太上皇。”

李亨坐在临时雕琢的胡杨木御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的纹路。他望着殿内的文武官员 —— 郭子仪麾下的朔方军将、东宫旧臣、河西来的富商代表,甚至还有几个从长安逃来的宗室子弟,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得喘不过气。直到昨日,他还只是个 “北逃的太子”,如今却要在这边陲小城扛起大唐的社稷。

“此事…… 还需与二位皇子商议。” 李亨的目光扫过站在阶下的李豫与李倓,声音里带着几分犹豫,“倓儿方筑营垒,豫儿一路护持流民,尔等意下如何?”

李豫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王乃国本所系,今叛军肆虐,天下百姓盼主心切,父王称帝,是顺应民心之举,儿臣无异议。”

李倓也随之躬身:“兄长所言极是。有父王登位,朔方军便有名正言顺的旗号,河西、陇右的勤王之师也会闻讯而来,平叛之事才能事半功倍。”

见两个儿子都无异议,李亨终于松了口气,对崔器道:“既如此,便依卿所言,三日后行登基之礼。”

殿内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官员们开始议论大典的细节,从祭天的祭品到赦令的措辞,嗡嗡的人声里透着久违的希望。可就在这时,崔器忽然又开口:“殿下登基之后,国本需定。储君乃社稷之基,臣以为,当尽早册立太子,以安朝野之心。”

这句话像一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李豫与李倓身上 —— 李豫身为长子,一路随李亨颠沛流离,既护持仪仗,又安抚百姓,有功无过;而李倓自马嵬坡起,先是献策筹粮,继而退叛军、筑营垒,甚至不惜以王府金器抵押换粮,其功劳尤为突出,深得朔方军将的认可。

“崔侍郎所言有理。” 一个白发老臣出列,是从长安逃来的吏部尚书韦陟,“建宁王殿下数立奇功:武功县以金器换粮解燃眉,好畤县率亲卫退叛军护百姓,昨日又筑梯形营垒固灵武,此等勇毅与智谋,实乃宗室之表率,臣以为,太子之位当属建宁王。”

韦陟的话音刚落,几位朔方军将立刻附和:“末将等也以为建宁王殿下合适!” 他们昨日亲眼见李倓与流民一起筑营垒,亲力亲为,毫无皇子骄气,心中早已暗暗佩服。

李亨的眉头微微蹙起,目光落在李倓身上。他并非未曾思量过储位之事,李豫年长稳重,然稍欠决断;李倓有勇有谋,却年纪尚轻,且功劳过盛,难免引人生议。他正想开口说 “此事容后再议”,却见阶下的李倓忽然动了。

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李倓已撩起衣袍,快步跪伏在丹墀之下,甲胄上的铜扣撞在青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垂着头,声音清晰而诚恳:“父王,诸位大人,臣弟以为,太子之位绝不可属臣弟,当属兄长广平王。”

殿内一片哗然,连韦陟都愣住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李豫也显得十分意外,上前一步想扶他,却被李亨用眼神制止。

“自马嵬坡兵变后,兄长李亨随父王北上,日夜守护父王安危,亲力亲为安抚流民。在营垒中,兄长不仅亲自为受伤的亲卫换药,还迅速北上灵武,稳定军心,组织平叛,其仁厚之心和果敢行动,臣弟自愧不如。” 李倓的声音透过大殿,落在每个人耳中,“臣弟不过是凭一时之策偶立微功,若论稳重周全、得民心,皆不如兄长。且礼法有‘立嫡以长’之训,兄长年长于臣弟,德行兼备,若立为太子,必能助父王安定社稷,凝聚人心。臣弟愿为兄长辅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说着,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发出 “咚” 的一声:“求父王三思,册立兄长为太子!”

李亨坐在御座上,眼底的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他原本还担心李倓功劳太盛会生出争储之心,如今见他主动推让,且句句在理,不仅顾全了礼法,更顾全了兄弟情谊,心中对这个儿子的认可又深了几分。

郭子仪站在列末,望着跪伏的李倓,眼底闪过一丝赞许。他原本还担心储位之争会动摇灵武的根基,如今李倓的举动,不仅化解了潜在的矛盾,更显其胸襟 —— 这年轻王爷,不仅有勇有谋,更有 “不争” 的大智慧,实为大唐之幸。

李亨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倓儿所言极是。豫儿年长稳重,一路护持有功,确有储君之姿。然而,鉴于当前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叛军未平,两京未复,故册立储君之事,宜待局势明朗,再行定夺。”

他顿了顿,看向仍跪伏在地的李倓,语气缓和了许多:“倓儿,你虽然辞让了储位,但你的功劳是不可不赏的。朕决定封你为太常卿同正员,享受正三品的俸禄,负责掌管礼仪祭祀之事,并兼任亲卫都指挥使,继续统领你的二百五十亲卫。”

太常卿同正员虽无实职,却是正三品的荣誉官职,且 “兼领亲卫都指挥使”,意味着李亨将东宫亲卫的指挥权交予了他,这既是信任,也是对他功劳的认可。

李倓连忙叩首:“儿臣谢父王恩典!”

大典的筹备继续推进,殿内的官员们再次忙碌起来,只是每个人看李倓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敬佩 —— 既能立不世之功,又能主动辞让储位,这样的宗室子弟,实在难得。

散朝后,李豫拉着李倓的手,快步走到行宫的偏殿。偏殿内只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李豫的眼眶微微泛红:“三弟今日之举,为兄铭感五衷。你本可……”

“兄长此言差矣。” 李倓打断他,语气诚恳,“我二人乃兄弟,自小一同长大,当同心协力为父王分忧,岂容计较个人得失?再说,兄长本就有储君之姿,臣弟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顿了顿,想起昨日筑营垒时,李豫亲自为流民分发衣物,想起好畤县外,李豫冒箭雨安抚百姓,又道:“兄长的仁厚,臣弟看在眼里,百姓也看在眼里。只有兄长做太子,才能凝聚更多人心,咱们才能更快收复两京,迎回太上皇。”

李豫紧紧攥住李倓的手,力道骤然加重:“三弟放心,为兄若真能成为储君,日后定与你兄弟同心,共掌国事,绝不让你受半分委屈。”

“兄长说的哪里话。” 李倓笑了笑,抽回手,拍了拍李豫的肩膀,“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帮父王办好登基大典,再协助郭将军筹备平叛之事。尽管王元宝送来了两千石粮草,但朔方军数万将士的长期供给仍需周密规划,这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李豫点了点头,神色也严肃起来:“你说得对。郭将军刚才还跟我说,想在灵武开设互市,用盐池的盐换取河西的粮草与战马,此事还需你多费心 —— 毕竟盐池抵押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此事我已与郭将军商议过,待大典之后,便召集河西的富商,敲定互市的章程。” 李倓说着,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朔风裹着黄河水汽扑面而来,却已不复刺骨 —— 远处流民安置区传来孩童欢笑,亲卫正在营垒外操练,甲胄反光在暮色中格外耀目。

“兄长你看,” 李倓指着窗外的景象,“灵武虽小,却已有了生气。只要咱们兄弟同心,再加上郭将军的朔方军,定能一步步收复失地,让大唐重归安稳。”

李豫走到他身边,望着窗外的灯火,重重点头:“好!咱们兄弟同心,共复大唐!”

油灯的光映在两人脸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偏殿外,巡逻亲卫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远处传来锤击声,在寂静的朔夜里,仿佛奏响了兴复大唐的序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雪花神剑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颜心记】脸盲郡王的百变小娇妻 国民导演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逍遥侯内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翰土惊尘 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 大宋茶事案 儒心弈世 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东汉:格物致癫 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九鼎圣王 我当皇帝那些事儿 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 重生1949海外争霸 再造山河三十年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美利坚望族 宫闱明君路 红楼第一宗师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大唐中兴 小说份子 - 大唐中兴txt下载 - 大唐中兴最新章节 - 大唐中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