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尖在纸张上,划过最后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新收科技跌停板的,那根“一”字线上。钟卫东停下笔,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了一口气。
完成了。
第一百张。
他放下那支,已经短得,几乎握不住的hb铅笔,揉了揉,有些发僵的右手腕。指尖的茧子似乎,又厚了一点,沾染的石墨灰,仿佛已经渗进了,皮肤纹理里。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扫过桌角,那厚厚一摞,完工的图纸。它们不再是,一堆令人烦躁的废纸,而像是,一叠沉甸甸的、用时间和专注,浇筑而成的砖石。
田晴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安静地站在桌边。她的目光落在,那最后一张图纸上,停留了片刻。
“铺开。”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性。
“铺开?”钟卫东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把这一百张图,全铺开,”田晴抬起手,划了一个圈,指向训练室空旷的地面,“按时间顺序,一张一张,铺在地上。”
钟卫东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他蹲下身,像是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记载着新收科技从诞生、辉煌到最终毁灭,全部过程的,一百张K线图,依次在地板上铺展开来。
一张,两张,十张,五十张……
图纸逐渐蔓延开来,覆盖了,冰冷的光滑地砖,形成了一条曲折蜿蜒的、由无数墨线构成的奇异河流。
当最后一张,代表彻底崩盘的,图纸被放置妥当,钟卫东缓缓站起身,向后退了几步。
他站定,目光从这“河流”的源头,慢慢移向它的终点。
那一刻,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了。
宏观的、连贯的视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那不再是,一根根孤立的K线,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波动。它们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清晰、惊心动魄的资金流动图,和情绪演化史!
他看到起初温和的放量推升,是资金悄然建仓的痕迹; 看到主升浪时,那巨量长阳的疯狂冲刺,是贪婪情绪,被彻底点燃的狂欢; 看到顶部,那反复的巨震,和长长的上影线,是主力边拉边撤的,狡猾与残酷; 看到下跌初期,每一次缩量反弹的挣扎,是侥幸心理编织的,诱人陷阱; 最后,是那连续的无量跌停,是恐惧彻底蔓延、多杀多的绝望惨剧。
每一根K线,仿佛都在无声地嘶吼,诉说着当时,投资者的狂喜、犹豫、恐惧和崩溃。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曾经的自己”和“营业部的陈叔们”,在这条河流的,不同阶段兴奋地,跳进去,最终却被湍急的漩涡吞没。
这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图表,这是一部用金钱,和人性写就的史诗。
一百张单独的图纸,是零散的知识点(量变)。但当它们被系统地、连贯地铺陈开来,宏观的规律便豁然显现,完成了,从零散认知,到系统理解的质变。这片铺满地面的图纸,就是他构建投资框架,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
田晴的声音,在一旁淡淡响起,似乎看穿了,他心中的波澜:“看清楚了?”
钟卫东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盯着地面上,那条波澜壮阔,又残酷无比的“河流”,过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地点了下头。
喉咙有些发干,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清了。”
这条路,他曾经掉下去过。 而现在,他正站在岸上,看清了它的全貌,以及水下那些致命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