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真实见闻录

来来666888

首页 >> 饭店真实见闻录 >> 饭店真实见闻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系统:宝贝,你认错人了 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重生追美记 大清第一纨绔. 深渊之狱 港岛大亨 风起北方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盗墓:神级血脉,雪莉杨倒贴! 
饭店真实见闻录 来来666888 - 饭店真实见闻录全文阅读 - 饭店真实见闻录txt下载 - 饭店真实见闻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章 麦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又到开饭时间了。

腊月的风裹着细碎的冰碴,如同无数把锋利的小刀,在周家村的上空呼啸盘旋,肆意地刮过每一处角落。周老汉佝偻着背,身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仿佛随时都会被撕扯成碎片。他那条残疾的右腿每迈出一步都格外艰难,膝盖处僵硬得如同生锈的齿轮,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天渐渐暗了下来,暮色像浓稠的墨汁,一点一点吞噬着整个村庄,周老汉心里着急,他必须赶回去给儿子做饭。

就在他拖着沉重的步伐,快要走到自家田埂时,一阵微弱的“呜哇——呜哇——”的哭声,若有若无地从田埂边的草垛传来。周老汉猛地停下脚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疑惑,他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大冷天的,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呵出的气瞬间就能凝成白霜,谁家孩子会被丢在这儿?他揉了揉耳朵,又仔细听了听,那哭声虽然微弱,却清晰地再次传入耳中。

周老汉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朝着草垛走去。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扒开积雪覆盖的稻草,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躺在那里,小脸被冻得发紫,哭声已经微弱得像只小猫。婴儿身上只盖着一层薄薄的小被子,在寒风中轻轻颤抖。旁边放着半袋奶粉和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求好心人收养,生日腊月初八。”

周老汉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今年六十二了,儿子周大勇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三十五岁的人了,干不了重活,母子俩一直靠着两亩薄田勉强度日,生活本就捉襟见肘,如今哪还养得起一张嘴?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转身离开时,那孩子突然不哭了,黑葡萄似的眼睛直直望着他,小嘴一瘪,竟露出个笑来。那笑容虽然虚弱,却像一道温暖的光,瞬间照进了周老汉冰冷的心。

“造孽啊...”周老汉长叹一声,眼眶微微发红。他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棉袄,小心翼翼地裹住孩子,那棉袄还带着他身体的余温。然后,他一瘸一拐地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怀里的婴儿在温暖的包裹下,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爹,你这是——”周大勇正在灶台前生火,看见父亲怀里的婴儿,惊得差点打翻水瓢。他拄着拐杖,艰难地凑了过来,眼神中满是惊讶和疑惑。

“田埂上捡的。”周老汉把婴儿放在炕上,炕头的温度让孩子的小脸渐渐有了一丝血色。他翻出儿子小时候的旧衣服,虽然已经洗得发白,还有些补丁,但还算干净。“先喂点米汤,明天我去镇上买奶粉。”周老汉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坚定。

周大勇也凑到炕边,婴儿正抓着他的手指往嘴里送。“是个女娃。”他轻声说,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孩子的脸蛋,“长得像麦穗似的圆乎,就叫小麦吧。”

那一夜,周家破旧的土坯房里,一老一残一婴,围着火盆度过了第一个夜晚。火盆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三张温暖的脸庞。周老汉时不时地往火盆里添些柴火,周大勇则守在婴儿身边,生怕她有任何不适。小小的婴儿在这陌生却温暖的环境中,安静地沉睡着,嘴角还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时光飞逝,周小麦五岁时,已经俨然是个小大人了。她个子比同龄孩子矮,小小的身子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力气大得出奇。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她就踩着板凳在灶台前煮粥。那板凳对她来说有些高,她需要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灶台。但她动作熟练,先把水倒进锅里,再小心翼翼地舀出适量的米,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煮。煮好粥后,她能提着半桶猪食,稳稳地走到猪圈,那桶猪食对她来说并不轻,但她咬着牙,一步一步坚持着。

“小麦,把爷爷的药端过去。”周大勇在院子里劈柴,他的右腿萎缩得只有左腿一半粗,每挥动一次斧头,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累得满头大汗。

小麦听到父亲的喊声,立刻放下正在洗的衣服。那双小手已经不像孩子的手了,关节粗大,掌心布满细小的裂口,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端着药碗,穿过堂屋。

“爷爷,吃药。”她爬上炕,轻轻扶起咳嗽不止的周老汉。周老汉就着她的手喝完药,摸了摸她的头,眼里满是疼爱:“乖孙...今天认了几个字?”

小麦从兜里掏出半截粉笔和一块破石板,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爷爷,我会写‘麦’字了。”她在石板上歪歪扭扭画了几道,虽然字迹稚嫩,但充满了认真和努力。

“好,好...”周老汉眼里含着泪,声音有些哽咽,“等开春了,送你去上学。”

然而,开春的时候,爷爷的病却更重了。但小麦还是如愿去了学校,她是村里小学唯一的女生。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喂猪、做饭、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然后,她一路小跑着去上学,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却顾不上整理。放学后,别的孩子都在玩耍,她却要下地干活,帮家里分担农活。

她的书本总是沾着泥土和油渍,铅笔用得只剩指甲盖长短,但她学得比谁都快。老师说她“脑子像块干海绵,给多少知识都能吸进去”。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放学后还会借着月光复习功课。

十岁那年秋天,爷爷还是走了。小麦跪在灵堂前,看着那双曾经为她挡风遮雨的大手,现在静静地交叠在胸前,再也没有了温度。她没哭,只是不停地往火盆里添纸钱,火苗映红了她的脸,火星不时溅到她手上,直到手指被烫出泡来,她却浑然不觉。

“小麦,别烧了。”周大勇拉过她的手,用布条缠住伤口,“以后就咱爷俩了。”

那天晚上,小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株麦子,在风雨中摇晃。狂风呼啸着吹过,麦穗被吹得东倒西歪,但它的根却深深地扎在土里,无论风雨多么猛烈,都无法将它拔起。

小麦六年级那年,周大勇的腿病突然加重,整夜整夜疼得睡不着。村里的医生说,再不治就要瘫了。高额的医疗费像一座大山,压得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喘不过气来。

“爹,我不上学了。”一天早晨,小麦把书包挂在门后,眼神中满是坚定。

“胡说!你成绩那么好,怎么能——”周大勇一听,气得摔了碗。

“我能认字会算数,够用了。”小麦蹲下去捡碎片,手被划出血也不觉得疼,“等挣了钱,带你去城里看病。”

她走的那天,周大勇拄着拐杖送她到村口。清晨的雾还未散去,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小麦背着包袱,里面装着两件换洗衣服、半块肥皂和爷爷留下的《新华字典》。她回头望了望生活了十三年的村庄,晨雾中,父亲的背影佝偻得像棵老树,她的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还是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镇上的路。

纺织厂的工作比想象中辛苦十倍。小麦被分到染整车间,这里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每天十二小时,她都要站在热气蒸腾的染缸前。滚烫的水蒸气扑面而来,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滴落,她的双手被化学染料泡得脱皮,又疼又痒。晚上八人一间的宿舍里,环境嘈杂,灯光昏暗。但她借着走廊的灯光翻字典,把不认识的字抄在胳膊上,利用一切时间学习。

三个月后,厂里裁员,她因为年纪小第一个被辞退。拿着攒下的六百块钱,小麦的心里满是迷茫,但她没有放弃。她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忐忑。

上海的高楼让小麦看呆了眼,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切都那么陌生又新奇。她捏着写有“职业介绍所”地址的纸条,在迷宫般的街道上转了整整一天。终于,她在一家电子厂找到了工作,负责组装手机零件。

流水线的速度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她必须像机器一样精准快速地重复同一个动作,稍微慢点就会被组长骂。工资的一半寄回家给父亲买药,剩下的勉强够租一间地下室。那里终年潮湿,墙壁上长满了青苔,被子上总是长着霉斑。有次她发烧到四十度,整个人昏昏沉沉,但为了不丢工作,她硬撑着去上班,结果在流水线上晕倒。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三天的工资被扣光了,她的心里满是委屈和无奈。

十八岁那年,她的手已经变形了。长期的重复劳动让指关节粗大,掌心布满老茧,右手腕得了腱鞘炎,经常疼得拿不住筷子。但她从不在信里告诉父亲这些,只说上海很好,工作不累,老板和气。她不想让父亲担心,每次写信时,都会在脸上挤出笑容,仿佛真的生活得很幸福。

“小麦,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同宿舍的刘姐有天突然说,“我老乡,在饭店当厨师,人老实,不嫌你农村的。”

小麦红了脸,她从来没想过谈恋爱的事。但刘姐不由分说,周末就拉着她去见了面。

张建军比小麦大五岁,个子不高,但肩膀很宽,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给人一种温暖可靠的感觉。他们在公园长椅上聊了一下午,他说起自己老家在安徽农村,父亲早逝,母亲拉扯他和妹妹长大。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地就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你的手...”他突然注意到小麦放在膝盖上的手。

小麦下意识地把手藏到背后,那是她最自卑的地方。她觉得自己的手又粗糙又难看,和其他女孩细腻的手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一定很辛苦吧。”建军轻轻拉过她的手,指尖抚过那些茧子和疤痕,“我妈妈的手也是这样,为了供我上学,她给人洗衣服,冬天手都裂出血...”

小麦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这是第一次,有人看她的眼神不是嫌弃或怜悯,而是带着心疼和尊重。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些年的辛苦都值得了,仿佛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港湾。

他们结婚很简单,领了证,在出租屋里请几个朋友吃了顿饭。建军用积蓄盘下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小饭馆,起名“麦香居”。

小店只有六张桌子,空间狭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小麦负责采购、打扫和招呼客人,建军掌勺。她的手虽然粗糙,但干活利索,能同时端三个盘子不洒一滴汤。她热情周到,总是能记住熟客的口味,常给熟客多加个菜或送碗汤,客人都很喜欢她。

开业第一天,只来了两桌客人。打烊后,他们坐在空荡荡的店里数钱,除去成本,赚了二十八块五。

“会好起来的。”建军揉着酸痛的肩膀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小麦突然想起什么,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盒子:“给你,开业礼物。”

里面是一副护腕。建军的手腕因为常年颠勺,也落下毛病,最近疼得厉害。

“你怎么知道我的尺寸?”

“晚上你睡着时量的。”小麦笑着帮他戴上,“我的手是没救了,但你的得保护好。”

建军突然抱住她,头埋在她肩上。小麦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渗进她的衣领,她知道,那是建军感动的泪水。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渐渐地,小店有了回头客。建军的手艺好,价格实惠,小麦又特别会招呼人,“麦香居”的生意越来越好。虽然每天从早忙到晚,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增加,两人心里都踏实。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计划着攒够钱后,把老家的房子修缮一下,再把父母接过来享福。

婚后第三年,小麦怀孕了。建军高兴得在厨房里转圈,差点打翻一锅高汤。他立刻买了张火车票,要带小麦回老家见母亲。

安徽农村比小麦想象的还要穷。建军的家是两间低矮的土房,墙壁上有许多裂缝,屋顶还漏着雨。母亲是个瘦小的老太太,眼睛因为常年流泪已经半瞎了。

“好,好。”老太太摸着小麦的手,又摸她的肚子,“手上有力气,生孩子不费劲。”那双手上的老茧比小麦的还厚,但温暖干燥,像晒过的棉被。小麦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心里暖暖的。

回上海后,建军不让小麦干重活了,自己扛起了大部分工作。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去采购食材,然后在厨房里忙碌一整天,精心烹制每一道菜肴。小麦闲不住,就坐在柜台后面记账,顺便给未出生的孩子织毛衣。她的手虽然粗糙,但意外地灵巧,能织出各种花样。一针一线,都包含着她对孩子满满的爱和期待。

分娩那天,建军在产房外急得团团转。他不停地走来走去,耳朵紧紧贴着产房的门,想要听到里面的动静。护士出来说产妇手劲太大,把床栏杆都掰弯了,他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女儿出生时六斤八两,哭声洪亮。小麦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看着建军笨拙地抱着那个皱巴巴的小生命,眼泪止不住地流。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了幸福和满足。

“叫小雨吧,”她说,“希望她的人生不像我们,总是晴天多,雨天少。”

出院那天,阳光特别好。小麦抱着女儿坐在三轮车后座,建军小心翼翼地踩着踏板,生怕颠着她们。路过一家幼儿园时,里面传来孩子们的歌声。那歌声清脆悦耳,充满了童真和欢乐。

小雨在她怀里扭了扭,小手抓住了她的手指。那手小小的,软软的,完美无瑕。小麦突然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所有的辛苦和坚持是为了什么。她低头亲了亲女儿的额头,轻声说:“妈妈会让你读书,读很多很多书,去妈妈没去过的地方。”

风吹起她的头发,露出眼角细小的皱纹。她才二十五岁,手像四十岁的人,但眼神明亮如少女。那眼神中,有着对过去苦难的坦然,更有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三轮车驶过梧桐树下,斑驳的光影掠过这一家三口,前方的道路虽然未知,但他们充满了勇气和信心,携手走向幸福的未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网游之血御天策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大齐魔人传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高纬游戏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戮途 一睡万年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侯爷,见到妾身为何不跪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最近更新重生九零考上中专 庶女惊华:苏悦传奇 食人山庄之阴阳诡谋 贵女为后,事业批帝王杀疯了 民俗规则怪谈:我的纸扎能通神 游戏入侵:一心求死的我杀穿副本 千金归来,她用科技封神 天擎:我的道侣是圣女 快穿之典当人生 别人啃老我啃小,后妈在年代暴富 四合院:51开局,截胡秦淮茹 天才家族与凡人操盘手 快穿漂亮男配就该被宠爱 穿女装被朋友妈妈当成儿媳妇 快穿:病娇救赎计划 戏精主播:长相花瓶攻击力Max 崩铁:从智识令使到自由星神 没招了!谁家好人在恨综磕CP啊 富豪老公不回家,没事,我也不回 剑影横霄 
饭店真实见闻录 来来666888 - 饭店真实见闻录txt下载 - 饭店真实见闻录最新章节 - 饭店真实见闻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