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首页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女王 庶女有毒 四季锦 贞观憨婿 极品驸马 青鸾乱 北朝求生实录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唐朝工科生 黑铁之堡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文阅读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txt下载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章 西南烽烟 天府沉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户部尚书人选尘埃落定,毕自严的名字如同一块投入泥潭的巨石,虽激起了层层涟漪,却也暂时压下了底部的污浊,让朝堂水面呈现出一种短暂的、异样的平静。朱由检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流转着暗金光泽,心中那股因黄运泰去职和顺利推出毕自严而带来的些许快意,并未持续太久便消散无踪。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理顺朝局这盘大棋的第一步,而且是一步相对容易的 “棋子”,真正的激战,还远未拉开序幕。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方才黄运泰哭穷时,那看似不经意提及的一条理由 ——“西南黔地战事未息”。这轻飘飘的七个字,背后关联的,却是困扰了大明朝廷近十年,耗资巨万,至今仍未彻底扑灭的奢安之乱。

四川,素有 “天府之国” 的美誉,沃野千里,河网密布,自古以来便是帝国重要的粮仓和税赋重地。全盛之时,仅四川一省每年上缴的税粮和饷银,便能撑起国库的半壁江山。若能尽快平定叛乱,恢复其旧日繁华,无疑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帝国财政注入一剂强心针。然而,正是这场持续多年的叛乱,不仅让这天府之国彻底沦为战场,无法再向中枢输送半分养分,反而像一个巨大的、不断流血的伤口,日复一日地吞噬着本已枯竭的国库。朱由检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心中已然明了:若能迅速平定此乱,恢复四川的秩序与生产,那么,这盘看似毫无生机的死局棋,或许就能盘活关键一角,为后续的 “重振大明” 计划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和战略资源。

想到这里,朱由检收敛心神,原本略带松弛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他需要让满朝文武,特别是那些仍沉浸于党争内耗,或是觉得西南边陲之事无关痛痒的官员,清楚地认识到这场叛乱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让他们明白,西南的烽烟,早已烧到了帝国的心脏地带。

他清了清嗓子,那清越而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再次响彻大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将众人的注意力从刚刚结束的户部尚书之争彻底拉了回来:“方才议及国库空虚,黄运泰曾言,西南黔地用兵,亦是耗饷之一端。” 朱由检缓缓开口,语气沉凝如铁,“朕于潜邸时,亦曾闻西南有变,然所知不详。今日当着诸卿之面,朕倒要问个明白:此乱起于何时?因何而起?如今战局如何?每年所耗钱粮几何?为何迁延至今,尚未平定?”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从左都御史到六部尚书,最终精准地落在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然而,现任兵部尚书乃是阉党骨干崔呈秀,此人此刻正因皇帝方才对户部人事的乾纲独断而心中惴惴不安,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见皇帝突然将矛头指向兵事,更是吓得头皮发麻,后背的官袍瞬间被冷汗浸湿。他对于西南的具体战况,所知大多来源于下面官员粉饰过的奏报,其中真假掺半,哪里能说得清楚透彻?崔呈秀下意识地低下头,避开皇帝的目光,恨不得将自己缩在朝班之中,祈祷这道 “难题” 能有人接过去。

就在这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崔呈秀手足无措之际,一个沉稳的身影从朝班中缓步出列,手持象牙笏板,躬身行礼道:“陛下,臣,李邦华,愿为陛下及诸公,陈奏西南‘奢安之乱’之始末情由。”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李邦华是他此前秘密召见并委以整顿京营重任的干臣,此人不仅勇于任事,刚正不阿,而且对各地军务多有留心,平日里便极为关注西南战局,由他来陈述此事,再合适不过。更重要的是,李邦华并非兵部主官,由他出面回应,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直接打脸崔呈秀,为朝堂保留了一丝回旋余地,不至于让场面太过难堪。

“李卿但讲无妨,朕与诸卿,洗耳恭听。” 朱由检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鼓励。

李邦华再施一礼,挺直略显单薄却异常挺拔的身躯,面向御座,也面向满朝文武,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展开一幅沉重的历史画卷,开始叙述那段绵延近十年、荼毒西南数省的滔天祸乱:“启奏陛下,‘奢安之乱’,起于天启元年(公元 1621 年)。其祸首有二:一为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一为贵州水西宣慰使安邦彦。此二人皆为世袭土司,手握重兵,割据一方,久有不臣之心,只是一直寻不到合适的发难时机。”

“天启元年九月,朝廷因辽东战事吃紧,急需兵力增援,遂下旨征调奢崇明所部兵马北上援辽。奢崇明表面应承,暗地里却早已筹划叛乱,此番征调令,恰好给了他发动叛乱的绝佳借口。他率领兵马行至重庆府时,悍然发动兵变,控制重庆全城,随即竖起反旗,僭号‘大梁’,公然设立丞相、五府等朝廷建制,与大明分庭抗礼。” 李邦华语气沉重,每一个字都带着硝烟的味道,“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席卷川南数府,随即分兵数万,日夜围攻四川省会成都,围城时间长达一百零二日!城内军民奋力抵抗,粮草断绝,死者枕藉,川蜀全境为之震动,近乎糜烂!”

“与此同时,” 他话锋一转,语气愈发沉痛,“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与奢崇明互为姻亲,早有勾结,见奢崇明起兵反叛,立刻遥相呼应。他悍然挟持其侄、年幼的水西宣慰使安位,打着‘扶持幼主’的旗号起兵反明,自称‘罗甸王’,短短数月之内,便纠集黔地各土司兵马十余万之众,倾巢而出,围攻贵州布政使司所在地贵阳。贵阳被围长达近三百日!城内粮尽援绝,军民无以为食,竟至人相食的惨状!城破之日,原有军民十余万,仅存者不足千人…… 其状之惨烈,实乃人间地狱,惨不忍睹!”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整齐的倒吸冷气之声。许多久居京师的官员,虽然隐约知道西南有战事,却从未想过竟惨烈到如此地步。成都被围百日,贵阳近乎化为鬼域,这哪里是什么寻常边患,分明是动摇国本的滔天巨祸!不少官员面露惊骇之色,相互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原本还算平静的朝堂,瞬间被沉重的气氛所笼罩。

李邦华面色凝重,丝毫没有停顿,继续说道:“此乱之初,朝廷因辽东战事紧急,主力兵力被牵制在北方,对西南叛乱应对不及,致使叛军得以迅速坐大,其势力蔓延至川、黔、滇、桂四省,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后,朝廷虽屡派大员前往征剿,然或因统帅指挥失当,或因将士久疏战阵、贪生怕死不用命,或因各省督抚各自为政、互相推诿扯皮,致使战事一拖再拖,叛军则利用西南复杂的地理环境,时而假意受抚,时而卷土重来,始终未能被彻底根除。至今,这场叛乱已持续七载有余!”

他略微停顿了片刻,给群臣留出消化这惊人时间跨度的余地,然后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更令人心惊的具体数字:“至于所耗钱粮…… 据兵部与户部不完全统计档案记载,七年来,为平定此乱,朝廷从国库直接拨付的饷银已逾四百万两!这尚不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本地为支撑战事而额外加派的赋税、各地协济的粮草物资,以及因战乱而彻底损失的正常税赋收入。要知道,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在叛乱之前,每年上缴朝廷的岁赋可达百万两以上,如今却非但分文无收,反而需要朝廷不断输血供养!此消彼长之下,本就空虚的国库,焉能不彻底亏空?”

四百万两!这个数字如同惊雷般在大殿内炸响,让朱由检的眉头狠狠一跳,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心中快速盘算,这几乎相当于现在国库存银的二十倍之多!就这么源源不断地填进了西南那个无底洞,却未能换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他仿佛清晰地看到,一车车白花花的银子,如同流水般消失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只留下遍地疮痍和持续的战火。

李邦华的叙述还在继续,并且开始触及这场叛乱的关键转折点,语气中多了几分复杂:“然,天无绝人之路,此乱也非全无转机。至去岁,也就是天启六年,朝廷终于下定决心,任用朱燮元总督贵州、湖广、云南、四川、广西五省军务,专司办理西南平叛事宜。朱燮元老成持重,深谙兵法谋略,更对西南的地理民情了如指掌。他到任之后,迅速调整此前混乱的平叛方略,采取‘剿抚并用,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收缩包围圈,叛军的嚣张气焰被有效遏制,战局渐趋有利,胜利的曙光已然显现。”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审慎的欣慰,继续说道:“尤其在天启六年二月,朱燮元督师前线时,巧用反间计,成功收买了永宁叛酋奢崇明之子奢寅麾下的核心心腹阿引,令其在阵前倒戈,于乱军之中刺杀了骁勇善战、号称叛军第一猛将的奢寅!此贼一死,永宁叛军顿时如失臂膀,士气大跌,其父奢崇明年迈昏聩,无力掌控局势,叛军势力更趋颓势。安邦彦见盟友遭受重创,军心涣散,一时亦心生惧意,曾数次通过秘密渠道向朝廷表露愿意接受招抚的意愿。”

听到这里,不少官员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期待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平定西南叛乱的希望曙光,殿内沉重的气氛也稍稍缓解了几分。

“朱燮元审时度势,认为这是彻底平息叛乱的绝佳时机,便将招抚之议奏禀朝廷,并派遣参将杨明辉作为使者前往叛军大营接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平息事端,恢复西南秩序。” 李邦华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与愤懑,“可就在这功败垂成的关键时刻,天不佑大明!同年六月,朱燮元因家中老父不幸去世,依循儒家礼法,必须丁忧守制,不得不解任离营,归乡奔丧!这一去,直接导致西南平叛战局急转直下!”

“啊?!” 殿内响起一片整齐的惋惜惊叹声。丁忧是儒家千年传承的礼法,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众人心中无不扼腕叹息,只觉得天意弄人。

李邦华痛心疾首,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朱燮元一去,朝廷仓促之间,先以偏沅巡抚闵梦得接替其督师之职,然闵梦得到任不久,便因与地方官员不和被朝廷召回。无奈之下,朝廷又令时任兵部尚书张鹤鸣前往督师,可张鹤鸣迟迟未能抵任。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西南军中群龙无首,号令不一,人心涣散。那先前派去招抚安邦彦的参将杨明辉,或因未能及时知晓上层战略变动,或因自身行事操切鲁莽,在与安邦彦交涉时,竟只字不提赦免安邦彦本人之事,仅言招抚其侄安位!安邦彦本就心存疑虑,见朝廷招抚文书中没有自己的名字,顿时疑惧交加,认为朝廷毫无诚意,分明是要秋后算账!他勃然大怒,当场下令将杨明辉斩杀,随即再次举兵反叛,战火再起!”

“至此,” 李邦华沉痛地总结道,“朱燮元苦心经营、本已出现转机的大好局面,因主帅易人、策略失续、用人不当,最终功败垂成!安邦彦等残余叛军死灰复燃,凭借西南复杂的地形负隅顽抗,抗拒朝廷王师。致使西南战事,再次陷入僵局,迁延至今,未能平定!”

他最后转向御座,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诸公!西南之乱,非不能平,实乃人事未尽,策略失续!若朝廷能当机立断,重新启用如朱燮元般老成谋国、威望素着、深知彼己之大臣,授予其专阃之权,使其能够不受掣肘,持之以恒地推行既定平叛方略,则平定奢安余孽,恢复川黔安宁,指日可待!届时,天府之国重归王化,岁赋可得,国库可充,民生可安,此乃利国利民之根本大计,更是我大明重振雄风的关键一步!”

李邦华的叙述,条理清晰,数据详实,逻辑严密,既有对惨烈战况的生动描述,也有对巨大财政消耗的精准揭示,更有对关键人物朱燮元的作用、其离任导致策略中断以及接任者处置失当致使局势反复的深刻分析。他的话语,如同一张沉重的历史画卷,在满朝文武面前缓缓展开,让所有人都清晰地认识到,西南战事绝非疥癣之疾,而是关乎国家财政命脉、动摇帝国根基的心腹之患,而其迁延不决的核心症结,正在于人事任用的混乱与平叛策略的缺乏连贯性。

朱由检静静听完,脸上看不出丝毫喜怒,但心中早已翻江倒海,波澜壮阔。四川的税赋,他势在必得;西南的乱局,他必须平定。李邦华口中那个能力卓着、曾一度接近成功却因丁忧去职,且其精心制定的方略被后人肆意破坏的朱燮元,无疑是他解决西南问题的最佳人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念头在他脑中迅速形成:必须尽快起复朱燮元,让他重返西南,收拾残局!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目光深沉地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臣子,将他们或震惊、或惋惜、或麻木的反应一一记在心里。关于起复朱燮元之事,还需等待一个更恰当的时机提出,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但种子,已经在他心中埋下,并且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为饱满、坚定。

皇极殿内,关于西南战事的沉重气息久久弥漫不散,暂时冲淡了此前党争的硝烟。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天子关注的,绝不仅仅是朝堂之上的人事纷争和权力博弈。帝国的疮痍与困境,正一件件、一桩桩地,被他摆上案头,逐一审视。而如何解决西南这颗烫手的山芋,已然成为大明王朝下一个亟待落子的关键棋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寻常书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极品桃运村医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王直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这穿越成猎户?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 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墨苏传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红楼梦白话文版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清史错位录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谋杀三国精编版 吴三桂称帝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鬼王爷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平少888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txt下载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最新章节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