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好吃的,有二儿子做的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有二儿媳做的各种海鲜,老儿媳做的糖醋排骨,酸甜可口,有大闺女做的小鸡炖蘑菇,是栀兰最爱吃的家乡味。
鲜鱼化作浓香四溢的佳肴,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举杯共祝新年。
窗外烟花绽放,映亮了每个人的笑脸。政儿刚把每个人的酒杯斟上酒,远在东北的两个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就纷纷打来电话拜年。大外孙她特意从国外给栀兰打来电话,为全家人送上吉祥的祝福。
二儿子首先站起来,给每一个人都发了红包,然后端着酒杯“妈,谢谢您这一年来的理解和包容,也谢谢姐姐和弟弟弟妹们过来陪咱妈过年,祝妈身体健康,咱们一家人永远开开心心的。”
栀兰举起酒杯,眼含热泪地说:““好,好,咱们一家人永远开开心心的。”众人齐声应和,杯盏交错间,温情在喧闹中静静流淌,年夜饭的香气与亲情的暖意交织,久久不散。
窗外烟花次第绽放,映亮了每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屋内暖意融融,话语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成最动听的年音。这一刻,岁月仿佛凝固在欢声笑语中,时光也放缓了脚步。
栀兰望着满堂儿女,心中无限感慨。年夜的钟声敲响时,栀兰轻轻握住身旁小孙儿的手,暖意从掌心蔓延至心底。
她望着窗外璀璨的烟花,仿佛将整片夜空都染成了团圆的颜色。团圆的味道,就藏在烟火里,落在笑声中。是啊,烟火虽短,却照亮了人间最长的路——那便是归途。
岁月流转,人会老去,可这满屋的笑语、桌上的余温,却在记忆深处永不褪色。她轻抚孙儿发梢,心中默念:愿我的儿孙们,永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团团圆圆。
这一夜,政儿和卓卓放了一大堆礼花和鞭炮,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春晚,欢声笑语随着节目高潮迭起,卓卓模仿着春晚小品中的台词逗得全家人前仰后合。
栀兰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身边的儿孙,举起酒杯,轻声说:“谢谢你们,能陪我在这儿过年,这是我这一辈子,过的最高兴的一个年。”
冠臣赶紧举起酒杯,对栀兰说:“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每年春节,我们都来北海陪您过!”
其他孩子们也纷纷点头,说着 “对,以后每年都来”。栀兰听着,眼里泛起了泪光,却笑着把杯里的酒喝了下去。酒杯轻放,她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心被暖意填得满满当当。
这个春节,栀兰在北海过得分外开心。她不仅感受到了南方春节的温暖与热闹,更体会到了儿孙绕膝的幸福。海风轻拂过窗台,带着咸涩又清新的气息,栀兰夜里躺在床上久久未眠。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她望着天上的月亮,心中默默地念叨,“嘉濠啊,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都有出息了。你能看到今天这欢乐的场面吗?”
如今儿孙满堂,南北无阻,她心里像被暖流一遍遍冲刷如洗,所有的牵挂与思念都化作了此刻的满足。
栀兰深知,这团圆的分量,是岁月与牵挂堆叠出来的。从前总盼着孩子们能回老家过年,如今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把爱送到她身边。这份情谊,是她生命里最珍贵的财富。也是对她最好回报。
天快亮了,栀兰闭上眼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耳边一直回响着海浪声与孩子们的欢笑。
这一幕,足以融化所有过往的孤独与等待。人到晚年,不求繁华似锦,只愿家人安康、团圆常在。
栀兰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始终含着笑。这份温暖,让她觉得,哪怕再冷的冬夜,也已被爱填满。
那段日子,健斌也特别开心,每天晚上忙完工作,都会趴在二楼的栏杆上,朝着一楼栀兰的房间望。有时候栀兰还在画画,灯光透过窗户洒出来,暖融融的。
有时候她已经睡了,震天响的呼噜声,从二楼到三楼的七个卧室,全都能听到。
每当这时候,健斌心里就格外踏实,他笑着跟家人说:“每天晚上趴在楼梯上,听着妈妈的呼噜声,这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那呼噜声一起一伏,像是岁月谱写的安眠曲,伴着海风轻轻飘进耳朵。
健斌靠在栏杆上,望着母亲房间那扇透着微光的窗,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安宁。那光,像一根细线,牵着他儿时的记忆,他想起栀兰经历的那些艰难岁月,独自守着老屋等待儿女归期。
如今角色悄然互换,他才懂那份守候里的深情。他在心底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让栀兰的晚年幸福无忧,一定要以最大的孝心来安慰她的余生。无论未来多远,家永远是她最温暖的港湾。
海风依旧轻拂,卷着远处渔火的微光,掠过院前的三角梅。花瓣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倾听这静谧中的温情。
健斌缓缓直起身,目光扫过院子里那条小径,默默规划着要为栀兰修葺的花园长廊。他想着待开春,便在廊下种满栀子花,让香气顺着风飘进栀兰的梦里。
月光下,三角梅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岁月温柔地延展,将过往与今宵紧紧相连。他轻轻推开门,让海风带着咸味涌进来,拂过脸庞。
他知道,这份宁静来之不易,是栀兰用一生守望换来的团圆诗篇。而他,愿用余生续写这诗,一字一句,皆是陪伴。他轻轻下楼,脚步放得极缓,生怕惊扰了这夜的静谧。
他走到院子中央,仰头望着满天星斗,海风拂面,带着熟悉的咸味。星光如碎银般洒落,映在健斌的眼底,仿佛栀兰一生的坚韧与温柔都融在这片夜空。
那一刻,他看见嘉濠年轻时的身影,也这样站在这里,守护着这个家。如今轮到自己接过这份责任,心中没有负担,只有感恩与坚定。他轻轻闭上眼,任海风拂过面颊,仿佛听见嘉濠低沉的叮咛。
那声音融在风里,化作心底最柔软的嘱托。健斌睁开眼,月光将窗棂的影子印成旧时的模样。他想告诉嘉濠,那些承诺,他始终没忘忘,也永远不会忘,“没来得及报答父亲,就加倍地报孝母亲吧。”
他认为,自己不只是栀兰的儿子,更是她余生的屋檐。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他都要亲自为她撑起。海风依旧,人已换代,但守护的姿势从未改变。
这份静默的誓言,如星子恒久,照亮归途,也温暖来路。他转身走向工具房,手抚过锈迹斑斑的铁锹,仿佛触到了嘉濠当年的掌纹。春泥将翻,花种已备,每一寸土地都将承载他对栀兰的诺言。
夜渐深,星未散,守望者仍在,心灯不灭。他轻轻擦拭铁锹,锈屑簌簌落下,如同剥落的旧时光。铁锹焕然一新,如同他心中那份初心。
他凝视着院角那片空地,仿佛看见来年春日,栀子花开满廊下,栀兰坐在藤椅里,笑意轻漾在眼角。
他知道,孝不是补偿,而是细水长流的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