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首页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军好凶猛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三国之召唤猛将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奋斗在红楼 兵锋无双 崛起之第三帝国 黑铁之堡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全文阅读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txt下载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4章 开科取士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烛火在案前轻轻跳动,林昭将最后一行朱批落下,笔尖微顿,随即搁于笔架。他未抬头,只道:“徐工部,昨夜调来的土地清册可到了?”

脚步声自门外传来,徐怀之快步而入,手中捧着一卷黄纸文书。“已到。”他将册子放在案上,指尖点向几处红印,“浙东赵氏、湖广李家、归德王族,皆以祖产为由拒交地契。三地拟建义塾之地,俱被强占或拖延过户。”

林昭翻开册页,目光扫过一行行标注,眉心微蹙。半晌,他抽出一份县令禀报,正是前夜所批那件——赵氏祠堂占地三亩,原定改建为县学,然族中长老聚众阻拦,称“官府无权亵渎宗庙”。

“他们不是护祖地,”林昭低声道,“是怕学堂立起来,寒门子弟识了字,再不受其辖制。”

徐怀之颔首:“正是此理。我查过,这几家私塾皆不收外姓,蒙童若非本族血脉,连书箱都不得带入。”

林昭合上册子,起身踱至窗边。天色尚早,宫道上已有小吏捧卷往来,脚步匆匆。他静立片刻,忽道:“你去会同户部,从屯田盈余中划出一笔专款,名目就叫‘兴学经费’,不得挪作他用。另拟一道章程:每州设官学一所,每县立义塾三所,三年内务必落地。”

徐怀之略一迟疑:“若守旧派以劳民伤财为由反对?”

“那就让他们看看,是谁在真正耗国力。”林昭转身,坐回案前,“你再命工部勘测各州闲置公产——废寺、空仓、旧驿馆,凡可改作学堂者,一律登记造册。不必等豪族让地,我们自己动手。”

话音未落,谢允掀帘而入,手中握着一叠文稿。“子明,城南又有新话本流出,说官办义学是‘夺民资以养懒汉’,还编了俚曲,在茶坊传唱。”

林昭接过文稿翻看,只见其中罗列所谓“百姓苦状”,言官学征役修屋,强摊银钱,甚至称孩童入学后“日日背书,累死堂中”。

他冷笑一声:“又是老套路。虚造民情,煽动舆情。”

谢允沉声道:“单靠辩驳不行,得让百姓亲眼看见学堂如何开起来。”

“不错。”林昭提笔蘸墨,在纸上疾书数行,“先选三地试点——浙东婺州、湖广岳陵、岭南钦州。皆是新政初行之地,民心可用。你与徐工部今日便拟出《兴学令草案》,明日我要在阁议上提请推行。”

谢允凝神片刻,忽问:“师资何处来?翰林院那些清贵,未必肯去偏远州县授课。”

林昭搁下笔,从柜中取出一本薄册,封皮题曰《蒙学辑要》。“这是我贬谪岭南时所编,取六经要义,化为浅语,专供乡童启蒙。即日起刊印千部,分发各试点。至于教习……新科进士中择优抽调二十人,以‘观政士’身份赴任,执教一年,计入考绩。”

徐怀之眼前一亮:“如此既可磨砺新人,又能确保学问不偏。”

“正是。”林昭目光渐深,“过去科举只重经义,选出的人满口仁义,却连赋税账目都算不清。如今要改。”

次日辰时,内阁直房。

六部官员陆续到场,礼部尚书陈恪抚须端坐,神色冷峻。“相公召我等前来,可是又要压科举之事?”

林昭未答,只命内侍呈上一份文书——《科试新规十三条》。

“自今往后,乡会试增设‘策论·实务’一科。”他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题目不出四书五经,专考赋税调度、灾荒赈济、刑狱断案、河工测算。考生若不能解一县之困,何谈治国平天下?”

堂下哗然。

陈恪拍案而起:“荒唐!科举乃抡才大典,岂能沦为匠吏角逐之所?若重实务而轻经义,士风必堕,纲常必乱!”

“那请问尚书大人,”林昭反问,“去年北境水患,某县令空读圣贤书,面对堤溃竟不知如何调夫运石,延误七日,致三百户流离失所——此人文章锦绣,可救得一人?”

陈恪语塞。

林昭继续道:“我不是废经义,是要补实学。古之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日读书人若连一方百姓温饱都管不好,谈何平天下?”

谢允在旁接口:“我御史台近半年弹劾贪官十七人,其中十二人殿试名列前茅。可见文章好,不代表能做事。”

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默然低头。

林昭环视众人,语气转沉:“诸位若仍有异议,不妨看看这份。”他示意内侍展开一张图表,上列历年进士任职三年后的政绩对比,“读死书者,多滞于文案;通实务者,九成以上能安一地民生。”

堂中渐渐安静。

陈恪脸色铁青,终未再言。

三日后,首批试点章程批复下达。

婺州知府连夜召集乡老,宣布县学选址定于城西废驿,原属赵氏私田,但因多年撂荒,官府依法收回改建。消息传出,赵氏族长怒斥“欺宗灭祖”,率子弟围堵工地,扬言“宁拆不建”。

林昭闻报,只批八字:“依法推进,不必请示。”

同时,他亲撰《论取士之道》一文,由谢允送至竹溪书院、白鹿堂等处刊发。文中直言:“取士非为诵经,而在问能。农夫知节气,工匠晓尺寸,何况治民之官?”又举数例,皆为空谈义理却误事的官员败绩。

民间反响渐起。有老儒感叹:“原来做官不是只会背书就行。”

半月后,婺州第一所官立义塾破土动工。工部派员监督建材采买,户部特派主事驻点稽核账目。林昭更下令,所有开支明细三日一报,张贴于市集告栏,任百姓查阅。

一日午后,徐怀之带回消息:“婺州百姓开始自发捐砖送木,说是‘自家孩子将来能上学,值得’。”

林昭正在批阅一份新报来的师资名单,闻言抬眼:“真有人愿去?”

“不止。”徐怀之递上一封信,“一名新科进士,家在京城,自愿赴钦州执教。他说——‘昔年贫不能学,今有机会,愿代山野子弟执鞭’。”

林昭久久不语,良久,提笔在信尾批道:“准。俸外加米二斗,冬赐棉袍一件。”

谢允傍晚来访,带来一桩新事:“孙维清昨日在崇古会讲学,痛斥‘官学乱制’,说此举将使‘庶民妄议朝政,社稷危矣’。”

林昭听罢,只问:“他门下可有人报名执教?”

“无。”

“那就让他继续说。”林昭合上文案,“等明年婺州头一批孩童能写家书时,他的道理就不攻自破了。”

夜深,值房只剩他一人。

烛火映着墙上悬挂的《天下州县兴学进度图》,三枚铜钉已钉入婺州、岳陵、钦州。其余之地,尚是一片空白。

他伸手抚过地图,指尖停在江南一处。

窗外,晨光初透。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唐晟春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 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帝业从捡垃圾开始 五世同堂记 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 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重生1949海外争霸 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 再造山河三十年 靖康逆转:易枫传 大明博弈 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 梦主:从拾荒开始 朕的大学时代 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华天元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txt下载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最新章节 -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