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刺破云层,洒在京城的午门广场上,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广场两侧早已挤满了百姓,人人手持清香,神色肃穆——今日既是赵承业逆党伏法之日,也是告慰太子英灵、昭告大夏重回安稳的时刻。禁军将士列阵而立,甲胄在阳光下泛着亮泽,长枪斜指地面,将囚车围在广场中央,气氛庄重得让人屏息。
李凤瑶随皇帝、萧战立于午门城楼之上,身上穿着绣着缠枝莲纹的浅粉色宫装,微隆的小腹被宽大的衣袍衬得愈发明显。她身旁的萧战身着玄色朝服,腰间玉带束腰,面容冷峻却难掩眼底的释然,目光扫过广场上的百姓,又下意识落在李凤瑶身上,见她指尖微紧,便悄悄伸手,与她掌心相握,传递着安稳的力量。
皇帝站在城楼正中,手中捧着一个锦盒,里面装着太子生前最爱的那把小弓箭。他望着下方囚车内披头散发、枷锁加身的赵承业,声音透过传声筒传遍广场,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赵承业勾结藩王、谋逆作乱,更弑杀朕之爱子——太子殿下,桩桩件件,罄竹难书!今日午门问斩,既是为太子报仇,也是为大夏清剿逆贼,告慰所有因战乱逝去的英灵!”
话音落下,广场上的百姓纷纷高举清香,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储君英明!”呼声震彻云霄,久久回荡。赵承业在囚车内疯狂挣扎,枷锁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他嘶声喊着:“大夏江山本是我的!我不服!”可回应他的,只有百姓的唾骂与禁军的冷喝,往日的野心与疯狂,此刻只剩狼狈与绝望。
“时辰到——”司仪官高声唱喏,手中的令牌猛地掷落在地。
刽子手手持鬼头刀,大步走到囚车前,赵承业的嘶吼声戛然而止,眼中满是恐惧。随着一声脆响,逆贼伏法,广场上的百姓先是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清香袅袅升起,飘向天际,似在告慰太子的在天之灵。
皇帝轻轻合上锦盒,眼中闪过一丝释然,转身对萧战与李凤瑶道:“逆贼伏法,太子也算安息了。继位大典的吉日,钦天监已经选定,就在半月后的霜降之日,届时,你正式登基,凤瑶册封为后,大夏的新章程,就交给你们了。”
“儿臣定不辜负父皇嘱托,不负万民期望。”萧战躬身应道,掌心依旧紧握着李凤瑶的手,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返回皇宫后,御书房内早已摆满了继位大典的筹备章程。内阁首辅张大人手持一卷文书,躬身禀报:“殿下,继位大典的流程已拟定完毕,从祭天、拜祖到登基受贺,每一步都按祖制安排,同时也加了安抚民心的环节,届时会开放宫门,让百姓观礼,彰显殿下与民同乐之心。”
“张大人考虑周全。”萧战点头,目光落在文书上的“拜祖”环节,补充道,“拜祖时,需将太子的牌位请入太庙,与列祖列宗一同受拜。太子虽年幼,却为大夏牺牲,理应受此殊荣。”
“殿下仁厚,老臣这就去安排。”张大人躬身退下,心中对这位未来的帝王更添敬佩。
御书房内只剩三人,李凤瑶见皇帝面色略显疲惫,便轻声道:“父皇,继位大典的筹备有我们和众臣打理,您不必操劳,好生静养身子才是。方才太医院来报,说您近日气色好了许多,再好好调理,定能康健如初。”
皇帝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李凤瑶的小腹上,语气柔和:“朕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们顺利登基封后,再看着这孩子平安降生,大夏江山后继有人,朕也就放心了。”他顿了顿,又道,“昨日北疆传来捷报,你当年平定的叛乱余孽已彻底肃清,北疆将领特意上表,说要在继位大典当日赶来朝贺,可见你在军中的威望,足以镇住四方。”
萧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北疆的战火是他年少时的历练,如今山河安稳,正是他守护江山的初心。李凤瑶轻轻靠在他身侧,轻声道:“北疆安稳,四方臣服,继位大典定能顺顺利利,大夏也会越来越安稳。”
接下来的半月里,皇宫内外一片忙碌却有序的景象。宫人们忙着布置宫道,挂起五彩宫灯;禁军加强了皇宫内外的巡逻,却少了往日的紧绷;百姓们更是欢天喜地,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不少人还特意赶制了新衣,盼着霜降之日能去宫门外观礼。
瑶光殿内,李凤瑶正坐在窗前,看着宫女们为她缝制封后大典的礼服。礼服以正红色为主,绣着鸾凤和鸣的纹样,金线勾勒其间,华贵却不张扬。萧战从外归来,手中提着一个食盒,大步走到她身边:“刚从御膳房过来,知道你近日总想吃酸的,特意让他们做了山楂糕,你尝尝。”
李凤瑶接过食盒,拿起一块山楂糕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驱散了孕期的不适感,她笑着道:“你日日忙着筹备大典,还惦记着我的口味,倒让你费心了。”
“你和孩子是我最在乎的人,再忙也不会忘。”萧战坐在她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小腹,语气温柔,“昨日钦天监的人来说,霜降那日是难得的吉日,天朗气清,正适合登基封后。等大典结束,咱们就去御花园的暖阁里晒太阳,好好歇几日。”
“好啊。”李凤瑶点头,眼中满是憧憬。她想起太子生前总爱拉着她去御花园的暖阁喂鸽子,如今虽物是人非,可太子的心愿——大夏安稳、亲人平安,终究是实现了。她轻声道:“等孩子出生了,咱们就带着他去皇陵看看太子,告诉他,他有一个很勇敢的哥哥,用生命守护了大夏。”
萧战心中一酸,随即点头:“嗯,还要告诉孩子,他的使命,是和咱们一起,守护好这片江山,不让战火再燃,不让百姓再受苦难。”
夜色渐浓,瑶光殿内的烛火温暖明亮。李凤瑶靠在萧战的怀里,看着窗外的月色,听着宫道上偶尔传来的宫人说笑声,心中满是安稳。多日的战乱与动荡终于过去,逆贼伏法,太子安息,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不仅是萧战的新征程,更是大夏的新起点。
而此刻的太庙内,太子的牌位已被小心翼翼地供奉在列祖列宗之间,牌位前的香炉里青烟袅袅。守庙的老太监轻轻擦拭着牌位,轻声道:“太子殿下,您放心吧,逆贼已经伏法,储君殿下即将登基,大夏会越来越好的。”
月光透过太庙的窗棂,洒在牌位上,似在回应这份牵挂。半月后的霜降之日,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将如期举行,届时,新帝登基,皇后册封,大夏将开启一段长治久安的新征程,而那些逝去的英灵,也将在天之灵,见证这份安稳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