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苹果树上的葡萄

首页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三国之召唤猛将 贞观憨婿 红楼春 北朝求生实录 1908远东狂人 崛起之第三帝国 红色帝国1924 黑铁之堡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苹果树上的葡萄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全文阅读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txt下载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5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即位初期,明宪宗还重用贤臣,任命李贤、陈文、彭时三人入阁。其中李贤既是儒学大家又是名臣,身兼内阁大学士与吏部尚书,颇有治国之才。史载其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李贤任人唯贤,提拔清官,同时革除四千余名冒功投机者,令朝野振奋。

可惜这位 虽功绩不少,荒唐事也做得不少。作为史上着名的炼丹皇帝,他沉迷服食红丸、金丹,终日幻想得道成仙。

明宪宗贪财好利,与民争利,在位期间不仅大肆扩充内库,还推行制度和传奉官制度,前者侵占民田,后者公然卖官鬻爵。

成化朝后期,明宪宗日渐昏聩,任用的大臣多是万安、刘吉这等庸碌之辈,被时人讥为纸糊阁老泥塑尚书。王恕、马文升等贤臣要么被迫致仕,要么被贬地方。

朱佑樘继位时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但他励精图治,即位后立即革除前朝弊政,废除法王、佛子等封号,诛杀妖僧继晓,并提拔徐溥、刘健等贤臣,开创了弘治中兴的盛世。

这位皇帝最特别的是终生只娶张皇后一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另一边,朱慕带着三位夫人来到秦淮河畔。工业部官员早已恭候多时,向汉王及王妃行礼。朱慕兴致勃勃地准备带夫人们参观新建的工厂,自然地挽起沈玉莲的手。众臣对此习以为常——汉王虽宠爱妻室,但在政务上从善如流,且允许臣子直言进谏,深得人心。

工厂坐落在秦淮河畔二十米外的空地上。

数条引水渠延伸至工厂内部。

巨大的机械在水流推动下运转不休。

嘎吱作响的机械声中,数十个转子飞速旋转。工人们一手捏着棉线,一手抽绪捻匀,将棉线变成细匀的纱线。随着转子的转动,纱线不断缠绕在纱锭上。

朱慕在工人们敬畏的目光中巡视着水力纺车,心中难掩兴奋。

这架水力大纺车是他前往襄阳前交给工业部的任务,并许诺了丰厚奖励。没想到一回来就听说已取得初步成果。

不知是工匠们技艺精湛,还是工业促进buff起了作用!

登基之初,朱慕就在思考如何发展大汉国的主打产业。

在他看来,这个产业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问题。由于系统的存在,他对辖地的税收需求不高,导致青壮年人口众多,增长迅速。

但土地有限,虽然目前尚能支撑,却必须未雨绸缪。历史上封建王朝由盛转衰,往往源于土地无法承载人口,加上土地兼并,最终导致流民四起,王朝覆灭。

朱慕决定双管齐下,既要解决土地兼并(通过全球征服),又要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最佳选择。

第二,产业的产品必须有广阔市场。他考虑过瓷器、茶叶、丝绸等,但以目前的工业水平,暂时无法将规模扩大到倾销全球的程度,只能放弃。

第三,原材料必须能自给自足。依赖外部供应容易被卡脖子,这是朱慕绝不能接受的。

综合来看,棉纺业完美符合他的所有要求。

发展棉纺业不仅能带动纺织业本身,还能促进上下游产业,如棉花种植、机械制造、布料染色、成衣制作、运输等,进而推动更多消费行业的发展。

华夏的棉纺业在宋代初期就已相当发达。棉花最初传入福建和广东,后来江南地区的棉种产量更高,使得闽广转向蔗糖类经济作物,棉纺业重心逐渐转移至江南。

早在元代,华夏就出现了水转大纺车,广泛应用于丝、麻、棉的纺织。而欧洲直到1769年才由英国发明阿克莱水力纺纱机。华夏比西方领先了四个多世纪。

华夏的水转大纺车在棉纺织业兴起时,未能成功转型为水力棉纺机,反而被手摇棉纺车取代;而英国的阿克莱水力纺纱机迅速普及全国,催生出工厂制度,引发了工业变革。

这一世,朱慕决心将这个改变世界的历史机遇留在华夏。

朱慕清楚,元朝时棉花种植已遍布全国,连辽东这样的极北地区都有种植。这为他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大批量生产棉纺织品并销往全球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朱慕看来,棉纺织业比丝绸业更适合工厂化生产。棉纺机械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大规模制造。相比之下,丝绸机械的制造和纺织流程复杂得多,虽然利润更高,但销量远不及棉布。瓷器、茶叶等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朱慕计划将丝绸、瓷器和茶叶定位为奢侈品,专供贵族阶层;而棉布则作为主打产品,占领中低端市场。

历史上,在战争爆发前,华夏年产量高达六亿匹棉布,是英国外销量的六倍。虽然朱慕辖地人口不及清末,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他的目标不仅是华夏市场,更要让棉布行销全球。待拿下泉州、开辟上海港,加上舟山,他麾下将拥有三大出海口。

朱慕坚信,棉布倾销将推动经济、技术和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劳动密集型生产与技术创新的结合,必将加速这一进程。

在朱慕看来,工业变革未能在华夏发生实属历史遗憾。要知道,工业变革前的英国,纺织技术甚至不及华夏十三世纪的水平——当时英国连多锭纺机的概念都没有,而华夏早在宋朝就研制出多锭纺织机。英国直到1764年才发明珍妮纺纱机,1769年出现水力纺纱机,比华夏的水力纺机晚了四百多年。

令人唏嘘的是,宋代已有用于麻纺的水力纺车,但直到明末都未出现棉纺水力机械。这个微小差异,最终导致华夏逐渐落后于世界。

汉王,这款新型纺织机既可用水力驱动,也可人力操作。只是人力效率稍逊。工业部官员汇报道。

效率相差多少?朱慕问道。

人力最多带动二十四转,水力可达六十转。

非常好!朱慕眼中闪过欣喜之色。这已是超越时代的工艺成就。

朱慕满意地拍了拍工业部官员的肩膀。

他环视众人,朗声说道:

诸位表现甚佳,本王向来赏罚分明,此次人人皆有封赏。

谢汉王恩典。

工匠、工人与官员们纷纷躬身行礼。

几名新来的工人刚要下跪,立刻被旁人拽住,低声提醒汉王不喜跪礼。

免礼免礼。朱慕笑容可掬地摆手。

这时工业部官员上前一步:汉王,属下有位大匠研制出新物件,已做出样品,不知您可愿一观?

哦?是何人所制?朱慕顿时来了兴致。

回...回汉王,是...是小人。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战战兢兢出列,双腿不住发抖。

小人琢磨了个飞梭的改进法子,样品就在后头工坊里,斗胆请汉王过目。

飞梭?朱慕眼前一亮,速带本王去看!

官员与老工匠喜出望外。

朱慕对飞梭并不陌生——在他前世记忆中,这物件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机械,却在工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当年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不仅让织布效率翻倍,更间接催生了珍妮纺纱机的问世。

实验室内,飞梭在织机上来回穿梭,每次引线都精准利落。老工匠操作片刻,便织出两尺余宽的布匹,效率远超当下织机。

随行的沈玉莲与侍女方方、圆圆皆面露讶色。她们精于女红,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织具。沈玉莲尤其注意到,这些由木头与铁器组成的机关,竟将繁复的纺织工序变得这般简易。

如此一来,那些纺织匠人几十年的手艺积累,岂不是都成了无用功?

江南的家庭纺织作坊怕是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朱慕对此早有准备。他巴不得手工作坊倒闭,正好让纺织工人都进工厂干活。这也是他建国伊始就推行男女平等的原因——毕竟家庭纺织业的主力都是女性。

为了让女子能光明正大走出家门,朱慕经常带着三位夫人招摇过市。连王爷都不介意夫人抛头露面,旁人还有什么理由阻拦?

甚好!你叫什么名字?朱慕满意地问道。

小、小人宫二。方才还滔滔不绝的老匠人,此刻又变回战战兢兢的模样。

汴梁城外,红巾军列阵如林。

韩林儿站在将台上,望着麾下千军万马,不禁豪情万丈:有此雄师,三日必破汴梁!

殊不知二十里外的山坳里,察罕正举刀怒吼:建功立业就在今日!随我杀贼立功!

数万元 枪如雪,杀声震天。

这一瞬,杀伐之气如怒涛席卷,整片战场地动山摇,肃杀之意直冲九霄。

王保保立于军阵之中,只觉浑身战栗。

大丈夫生当如此!

比 父,脱脱终究逊色三分。

察罕帖木儿既是王保保的叔父,亦是养父。他自幼长于察罕府中,待这位养父比生父更敬重十分!

进军!

察罕翻身上马,挽缰振臂,英姿勃发。

(汴梁城头。

攻守之战已至癫狂。

箭雨、炮石、嘶吼、哀嚎交织成死亡乐章。

城墙内外尸骸枕藉,鲜血浸透砖石,凝作紫黑。

高台之上,刘福通紧抿双唇。

韩林儿见久攻不克,暗自焦灼,却见众人皆神色如常,遂强自按捺。

这般定力,他尚能持守。

……

福建泉州。

暮色浸染海天,落日熔金,鸥鸟翩跹。

好一派安宁画卷。

然泉州城下,黑压压的军阵如浊浪排空,守军肝胆俱颤。

宋清策马阵前,胸中激荡——此乃他首度为汉王统兵征伐,王恩浩荡,岂能辜负?

此战必胜!

取泉州,定八闽!

见守军毫无降意,宋清眸中腾起怒焰。

愚顽之辈!

先前与郭氏兄弟分兵入闽,所过州县无不望风归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三国渔皇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这穿越成猎户? 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穿越大夏秀诗词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七星大罗盘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苹果树上的葡萄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txt下载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最新章节 -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