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首页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汉阙 铁十字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奋斗在红楼 穿越影视风云录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全文阅读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txt下载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0章 金鳞化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主子交代的事,黄锦从不打马虎眼,亲自给张昊安排了住宿,回到精舍,见嘉靖背着手来回的踱步,关心道:

“皇上,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朕不困,呵呵,一国之君,富有天下,还要去算计张家的东西。”

嘉靖负手而立,望着北墙素白尺幅大字,声音里不乏自嘲的苦涩。

“施比受幸福,这是过来人的大实话啊。”

黄锦宽慰主子道:

“功勋之家式微的不在少数,当年若非皇上垂怜,张耀祖焉有今日,张昊胆大妄为,就算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好在还算知道好歹。”

嘉靖颔首,眉头不觉便舒展开,去圈椅里坐下,臂膊支在扶手上,揉捏着眉心沉吟道:

“皂务你安排专人去办,仿照江南织造局,设立一套架构,皂利不输盐铁,两京十三省都要有相关负责人,凡事要慢慢来,不能急躁,先起草律条规制,这个最要紧,盐务前车之鉴,若是再弄成一个绞缠不清的烂摊子,朕决不轻饶!”

黄锦神情凝肃,伏地叩头称是。

他深知皂务对主子意味着什么,它能解决边疆驻军的吃、穿、用,从而巩固九边和海疆大防,至于立法之目的,与盐法是一样的。

大明盐政立法和边政紧紧相连,在于保证朝廷对盐业的控制,通过开中制度,鼓励商人或输粮米、或纳粮米、或其他军用物资,换取盐引,到盐场支盐经销,来解决边军后勤,巩固边防。

然而,宗藩贵戚及各色势要人等,奏讨占窝、垄断开中、多支夹带、贩卖私盐,开中制早已实行不下去了,为解决边军后勤,只得变革盐法,靠纳银换引和提高引价增加国库收入。

于是与盐务相关的部门,从为边政服务,到弃边政而专事捞银子,盐法名存实亡,为保证边军日用,朝廷投入的资金是从前数倍,陷入边军嗷嗷待哺,太仓空空如也的窘困局面。

鄢茂卿出京理盐,就是为了解决朝廷最头痛且最棘手的困局,也实打实的给皇帝搞来了银子,可这是敲骨吸髓,只会让糜烂的盐政雪上加霜。

张昊倡议皂务收归国有,是真真切切为国库开源,也因此赢得天恩——留宿皇家。

“跪着做甚?起来,你说说看,素嫃为何要弄污张昊卷子,朕咋就想不明白呢?”

嘉靖说着去拽下颌清须,一副好奇的神色。

黄锦的心悬了起来,他迅速掂量了一下,觉得不能说出真相,爬起身,语气平静道:

“老奴问过公主身边女官,二人没有交集,张家的生意抢尽别人风头,难免招人眼红嫉恨,腊月底,陆太尉亲自给皇上送菜蔬,还不是因为勋亲大臣一窝蜂去张家薅羊毛闹得。”

“哼。”

嘉靖这才回过味儿,牙根痒痒起来,原来是亲戚们在张家讨了没趣,利用他的女儿报复张家,不过这些狗屁倒灶事,他也懒得去追究。

“竟然找到我那个奶兄弟办事,小兔崽子真是无孔不钻!”

黄锦心里一凛,张家为何能让陆炳帮忙他一清二楚,公主为何报复张昊他同样明白,但是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没必要再惹主子大动肝火。

“皇上有所不知,张耀祖妻弟是锦衣卫,在东司房做事,与陆家老三是发小儿。

此事说起来滑稽,张家大棚菜让天海楼名声大噪不假,却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大伙都来薅羊毛,成国公去酒楼吃一顿,老脸都不要了,逼着人家天天送菜。

司苑局去询问张家种艺,发现毛贼频繁光顾,酒楼都不够用,哪有菜给他们送。

总之是陆老三在捣鬼,他爹倒是忘不了皇上,巴巴的拿着青椒番茄跑来献宝。”

嘉靖笑了起来。

“他呀,一辈子就这样了,改不了。”

张昊早上按时醒来,迷糊劲儿过去,顿时醒悟这里是西苑,忙爬起来开门看天,还好,寒星点点,夜幕尚未消散。

在院里打扫的小黄门听见开门动静,过来说:

“公子,老祖宗吩咐,等你醒来,小的会送你出苑,衣物昨晚就送来了,在堂屋桌上。”

张昊回头瞅一眼,让小太监找来镜子,回偏房点上蜡烛,先用手指头把脸上旧妆细细找匀。

套上圆领蓝袍,系上青鞓革带,戴上双翅乌纱,拿镜子照照,神清气爽,帅呆了!

其实这是礼服,尚缺一块禽兽补子,随后金殿传胪,上谢天恩,赴恩荣宴,再拜孔庙,几日流程走下来,还要还回去。

观政时,会发一身绿袍,换上这身皮,便是金鳞化龙,这种站在大明金字塔顶端的感觉,犹如胁下生双翼,飘飘欲仙。

穿戴打扮好出来,擦拭门窗的小黄门艳羡道:

“公子,没想到你真的是进士老爷。”

说着抽了自己一巴掌。

“小的嘴贱,老爷大量。”

“什么老爷不老爷的,听着别扭,我叫张昊,叫我名字就好,多蒙你照顾,得空去天海楼找我玩,我就住那儿。”

小黄门拿着孟冲给的牌子,带张昊出西苑,一直送到大明门附近,这才辞别回去。

天色麻麻亮,御街通衢已经有了动静,冷清的京城正在渐渐醒来,街口南边传来裘花的声音。

“少爷、少爷,是我。”

裘花带着两个手下跑过来,激动得声音发颤。

“哎呀,官袍都换上了,我就知道,状元是少爷的!”

张昊一肚子麻麻批,把包着旧衣的包裹递过去。

“看仔细,状元是绯红袍,我不是状元,走,饿死我了。”

“老爷好早,这会儿正冷。”

做烧饼的老丈听到脚步声,热情的抬头招呼,然后就被炉火映照的稚嫩面孔惊得呆滞。

张昊笑道:

“老伯,来碗羊杂,四个烧饼,你们自己点。”

“原来是新科进士老爷,怪道这般面生。”

老丈麻溜的取碗打汤,从棉胎里取了烧饼递上。

“老爷靠炉子这边坐,暖和。”

裘花把手伸到炉膛里烤火。

“我们早就吃撑了,老丈今儿开张的生意就是我们,羊杂汤硬是地道!”

老丈呲牙笑,手中的小擀杖搓得飞快,葱花细盐撒上,抓起面饼贴在炉膛里。

晨曦初露,大街上人流渐多,今日是三年一度的传胪大典,文武百官皆要出席。

御街上官轿一乘接一乘抬过,随从们打着官衔牌,前呼后拥,还要按职衔高低避让,喝道声、招呼声、马蹄声,此起彼伏。

大明门外灯火缭绕,头戴乌纱的新科进士们悄无声息,与一旁闲聊的百官泾渭分明。

填饱肚子的张昊混入进士队伍,与丁世美小声说话,傻兮兮询问昨日廷对之事,听到旁边的志友插话,惊讶道:

“哎呀、世美兄,圣上钦点的状元郎吔,老司机、咳,老哥,千万要带带小弟啊。”

丁世美好奇道:

“昨日官差为了找你,来会馆数趟,你后来进宫没?”

“一言难尽,你们奉诏入宫是御前问对,我卷子有问题,是去受训挨骂的,小弟当真是无地自容,莫再提、莫再讲。”

张昊摇头做苦不堪言状,乌纱翅膀乱晃。

周边众人面色各异,几百进士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小道消息传得飞快。

今科进士中,眼前这黑小子年纪最小,昨日圣上召见前十,随后听说还有这货,能把人羡慕嫉妒死,怎么就凉了?

景阳钟悠然做响,回荡在皇城的红墙碧瓦间,大明门随之洞开,道道宫门依次开启。

百官自动分出一条道来,几位重臣在前,公候勋贵、文官百官、新科进士随后,徒步入城。

守门将官检查门禁,辨视官员牙牌,御史点名,百官入宫准备就绪。

巳时,传旨太监的声音由远及近而来。

“传文武百官、新科进士······”

等在承天门外的官员和进士们奉旨入宫。

鸿胪寺官员引导,进士们的排列次序和殿试一样,来到可容纳数万人的奉天广场。

红日钻出云层,普照天下,锦衣大汉将军们顶盔贯甲,一手叉腰,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站在御道、金銮殿四周,肃穆威严。

金銮殿前,石阶以丹漆地,一级级而上,丹陛月台上有十八尊铜炉,吐出缕缕香烟,奉天金銮殿如在云雾之中,恍若天庭。

传旨声再次响起。

“······奉天殿面圣······”

广场上文武分作两列,沿着御道齐进,近丹陛同时转班,文东武西,相对而立。

位居文官班首的自然是严阁老,锦衣卫头子陆炳乃武官班首。

御史站在最末,面北而立,纠察百官礼仪。

金銮殿前,百官肃立,象笏金绣,班行整齐。

正此时,丹陛之上,啪的一声嘹亮鞭响,陡然在众官员心头炸开。

两名科道官手持三四丈长的黄丝静鞭,再次重重抽出,又是两记鞭响,百官肃然。

乐师奏起韶乐,这是天子的卤薄仪仗到了,嘉靖帝御临,韶乐方停,鸿胪寺官上前唱道:

“班齐!”

有服章之美,有礼仪之大,大明就是妥妥的世界灯塔,不少新科进士,禁不住热泪盈眶,此情此景,其实与后世观看升国旗类似。

张昊站在文官之后的队列里,内心无比平静,颇有些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

严阁老诣前,百官一并进趋拱拜,齐声山呼圣躬万福,赞礼官唱拜,众官行拜叩礼,赞礼官唱平身,礼毕,四品以上朝官随驾入殿。

其余官员和进士们在丹陛下侯立。

不久,一个老头捧制诰来到殿前丹陛,这位是礼部吴尚书,也是严阁老的江右同乡。

听说老吴和严嵩相看两厌,始终不得入阁,张昊竖耳倾听,这可是关系自己名次呢。

只听吴尚书高声念道:

“巳未年三月十八日,礼部尚书、臣吴山于奉天殿、奏为科举事。

会试天下举人,取中312名,本年三月十五殿试,合请严嵩、徐阶、李本等18人读卷。

其进士等第,恭依太祖高皇帝钦定资格,第一甲例取3名,第一名授从六品,第二三名授正七品,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取57名,授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252名,授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吴尚书话语顿住,从一旁太监手里捧过金榜卷轴,缓缓展开,下面寂静无声,空气仿佛凝固。

“嘉靖三十八年巳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丁世美!”

殿试三鼎甲唱名三遍,三遍过后,殿内太监传旨声传来,鸿胪寺嗓门大的官员重复道:

“圣上有旨,宣第一甲第一名丁世美觐见!“

丁世美仰头望天,深呼吸努力退去眼中潮水。

天上湛蓝,紫禁城的琉璃瓦熠熠生辉,丁状元朝鸿胪寺导驾官恭敬施礼,手捧笏板,旋身从进士班首走向班末,踏上丹陛。

跨过金銮殿门槛,殿上斗栱密集,梁枋彩饰,地铺金砖,满殿朱紫大员林立。

嘉靖金冠龙袍,坐在金漆云龙宝座上,身后是龙纹大屏风,金碧辉煌,晃得人眼花。

丁世美自然不会看这些,目光低垂,依着鸿胪寺官员指引,在殿内一处站定。

“臣,丁世美、叩谢圣上隆恩!”

他提起袍角,对御座上嘉靖行三拜五叩之礼。

外面吴尚书接着念出榜眼毛惇元、探花林士章的名字,同样是唱名三遍,上丹陛觐见。

一甲三人名字念完,随后就简单了,二甲三甲只会念出若干几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姓名,不会再唱,皇帝更不会召见。

张昊没听见自己的名字,勾头翻白眼,随大流一起跪拜谢恩。

礼乐再次奏起,这是皇帝回宫的节奏,静鞭三响,众官员和进士们行拜叩礼,恭送天子离朝,随后殿内外众官和进士按班退朝。

仪式还没有结束,金殿传胪后,便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御街夸官,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皇家御赐进士的恩荣,也是大明朝万千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

不过张昊素来低调,打算抽空闪人,恩荣宴要去礼部参加,那是明天的事,今日没必要去街上装逼显摆,自己还是个娇嫩嫩滴绿叶,衬托丁状元这朵大红花,有别人就足矣。

广场上,乐师们吹起喜庆的曲子,偏殿里,小答应早早拉起了帷幔,分割出三个空间,为状元、榜眼、探花郎更换专属冠服。

丁世美换上状元服返回大殿前,乌纱帽两侧簪亮银花枝、饰以翠羽,大红罗袍素银带,玉佩垂挂,站在一众蓝袍进士中,真真是鹤立鸡群。

新科进士们无不羡慕眼红,纷纷上前道贺,一旁百官也过来贺喜,进士们识趣让道,张昊更是退得远远地,生怕妆给他挤花了。

“听闻昨日君前奏对,圣上钦点的三鼎甲,今日之后,丁状元就要名扬天下了,羡煞旁人啊!”

张昊闻声扭头,说话的老家伙褶子满脸,簇新进士袍服,正望着众人当中的三鼎甲冒酸水呢。

“老哥,你难道没看见小弟。”

张昊笑眯眯抖抖袍袖施礼。

老头见他转身,表情愈发的拧巴了,那分明就是羡慕嫉妒恨,呲牙咧嘴道: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神童大袖惹春风,我辈情何以堪,你是江阴张昊?”

张昊笑眯眯点头。

“敢问老哥高姓大名,贵庚几何?”

“免贵施宗瑞,三十年前我也十八,知道那些官员在干什么吗?”

老头小声道。

“哦?愿闻其详。”

张昊斜眼,看见小严扶着他爹离开人群,朝百官拱手,貌似准备回家了。

“那些勋贵都想招个状元女婿哩,这叫榜下捉婿,你成亲没?今日可要小心,夸完街没准就有人把你抢走,让你的家人跟着最保险。”

张昊点头受教,笑道:

“老哥也要小心,我看你老当益壮,当心大登科后小登科,贞节不保。”

老头嘿嘿嘿乐了。

“就算有人看得上我,家里的黄脸婆也要发疯,哎,我想当陈世美都难。”

张昊笑道:

“就知道你贼心不死。”

随着一声呼喝传来,勋贵、官员、进士们纷纷入列,伞盖鼓乐队伍已收拾完毕,吴尚书捧云盘承榜,乐队引导,诸进士百官跟随其后出宫。

大伙一起走,不过路却不同,丁状元领着榜眼和探花走的是御道,其他人都是靠边走。

这条御道只能皇上走,就连皇后也只是在大婚时候走一次,然后就再也没资格走了。

当然,三鼎甲也只能走这一次,这便是读书人做梦都想要的至高殊荣——鱼跃龙门!

历年殿试金榜要悬挂在长安左门,金榜题姓名的举子,皆是跃入龙门的朝廷新贵。

三鼎甲专用的四驱座驾早已恭候多时,大兴、宛平知县亲自给丁状元牵马执镫。

顺天府尹扬声喝道:

“新科进士御街夸官啦!”

候在此地的鼓乐仪仗吹吹打打,衙役们两两一对,肩扛牌匾,锦旗引路,鸣锣开道。

此刻通衢两边早就成了人山人海,御街夸官三年一度,京城百姓们争相涌至长安街头,引颈翘首,要一睹新科状元的风采。

张昊还说看一眼长安左门上的黄榜呢,哪里有机会,眨眼就随着队伍到了大街之上。

街边百姓不比后世球迷的热情差,要不是顺天府早就做好安排,队伍两边又有衙役护持,看百姓架势,恨不得扑上来,把文曲星抢回家。

百姓是真把进士们看做星星下凡,尤其白马上的状元郎,他要是朝哪边拱手,随之就是一片欢呼,简直不要太拉风。

丰乐楼就在前面,张昊捂起肚子,小脸拧巴成一团,他之前和裘花说好,在这里接应他。

“哎呀,我憋不住了。”

张昊愁眉苦脸,给身边几个进士示意尿急,朝队伍边上靠,顺势钻进街边人群。

楼边巷子里有备好的轿子,裘花掀开轿帘,候着少爷钻进去,急急喝令起轿。

到家脱了袍服,上楼洗脸卸妆,严教授见幺娘端茶进屋,识趣回了自己屋子。

“看榜的回来没?”

张昊坐去书案后,接过热茶,感觉幺娘眼神怪怪的,摸摸脸,又勾头看看身上。

“咋啦?”

幺娘一副有话说不出口的模样。

张昊把茶杯搁案上,奇怪的打量她。

难道家里出啥事了?不像啊,心里猛的一跳,差点自己把自己吓死,进士确实到手了,街也夸了,最差不过吊榜尾,决不可能落榜!

“那个、张郎,胜败是兵家常事,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我心里是最好的。”

幺娘咬咬唇瓣,握住他手,目光恳切,这种话她还是头回说,发自真情实意,自然没有丝毫忸怩。

“你、我,我第几名?不会是倒数第一吧,嘿嘿嘿······”

张昊盯着幺娘的眼睛,已经笑不出来了,他的面容有些呆滞、僵硬,眼神有些空洞、茫然,呼吸有些急促、声粗,继而一股戾气直冲顶门。

荣登今科三甲黄榜、倒数第一的张进士一蹦三尺高,草泥马汹涌出笼,奔腾在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冲着吃相难看的嘉靖和严东楼,以及严嵩为代表的十八房考官,狂喷毒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穿越后,太子妃靠种田轰动全京城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我真是大明星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大明:朕杀敌成神 唐晟春秋 deepseek 冒牌皇叔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汉末三国路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那时的原始纪元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穿越之边疆崛起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一枪定山河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在大唐苟活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唐风流小厨师 大明卫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洪武:医圣朱橚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柠初青酸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txt下载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最新章节 -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