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温柔地笼罩着别墅,书房里只亮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出安静交叠的轮廓。叶尘刚结束与一位外地病人的视频问诊,合上电脑,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眉心。傅雨霏则蜷在旁边的沙发上,膝盖上放着一台超薄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微微蹙起的眉头。
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钢琴曲,但傅雨霏周身散发出的那丝若有若无的烦躁,还是被叶尘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放下手,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身上。
“怎么了?”他轻声问,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傅雨霏闻声抬起头,像是才意识到自己泄露了情绪。她合上电脑,随手放在一旁,身体向后靠进柔软的沙发里,长长地、带着点夸张意味地叹了口气。这神态,与她平日里的冷静自持截然不同,倒显出几分罕见的、属于年轻女孩的娇憨与……刻意营造的“普通”。
“没什么大事,”她撅了撅嘴,语气带着一种刻意模仿的、小职员般的抱怨,“就是工作上遇到个‘老顽固’,烦死了。”
“老顽固?”叶尘挑眉,配合着她的“表演”,他知道她并非真的需要他解决什么,或许只是想换个身份,倾诉一下压力。
“嗯哼,”傅雨霏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开始用“普通项目组成员”的口吻“吐槽”,“我们组最近不是接了个新项目嘛,挺重要的,前期市场调研、方案设计都做得差不多了,眼看着就要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了。结果,卡在财务部一个姓王的总监那里了。”
她拿起茶几上的水杯,喝了一小口,继续道:“流程报上去,他就各种挑刺。不是说我们预算明细不够清晰,就是质疑某个环节的成本预估不合理。返工修改了好几次,每次他都能找出新的问题。明明都是按照公司规定流程走的,有些地方甚至比其他项目更细致了,可他就像故意卡着我们一样。”
叶尘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看着她微微鼓起的腮帮和那双因为不满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觉得这样带着点“烟火气”的她,格外生动。
“今天下午我又去找他沟通,”傅雨霏学着那种无奈又有点气愤的语气,“你猜他怎么着?拿着我们那份厚厚的预算表,指着其中一项不算核心的差旅费,说‘这个城市最近的酒店价格波动比较大,你们这个标准依据是什么?需要提供近三个月的市场价格调研数据作为支撑。’我的天,就那么几千块钱的差旅费,他非要我们拿出三个月的市场数据!这不是存心为难人吗?”
她越说越有点“入戏”,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划拉着:“我们组长急得嘴角都起泡了,项目进度耽误不起啊。可那个王总监,资历老,在公司里有点根基,听说跟上面某个副总关系也不错,我们小组长也不敢跟他硬顶。真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叶尘看着她这副“小职员受气”的模样,眼底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当然知道,以她傅雨霏的真实身份,那个王总监恐怕连见她一面都难,更别提如此刁难。但她此刻沉浸在这种“角色扮演”中,用这种方式排解着作为集团最高决策者所不能轻易表露的、对中层管理僵化和低效的烦恼。
“或许,”叶尘沉吟着开口,并非以神医或盟友的身份,而是像一个普通的、试图为伴侣分忧的丈夫,“他并非刻意针对你们小组?”
傅雨霏抬起眼帘看他,带着询问。
“听你描述,这位王总监行事刻板,注重细节,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叶尘缓缓分析,目光沉静,“这种人,通常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性格使然,谨慎过头,缺乏变通,信奉规则高于一切。其二……”
他顿了顿,看向傅雨霏:“是他自身安全感不足。他所在的财务部,是敏感部门,他或许是用这种极度严格、甚至略显苛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确保自己的位置稳固。你们这个新项目,可能涉及金额较大,或者创新性较强,存在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变量,这触发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所以才会反应过度,试图用繁琐的流程和细节要求,来构建他认知中的‘安全屏障’。”
傅雨霏微微怔住。她作为总裁,看待这个问题,更多是从公司效率、项目进度和管理权威的角度,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制度或权力去疏通、乃至更换这块“绊脚石”。而叶尘,却从一个近乎“医者”的视角,直指人心,剖析对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这种角度,是她很少会去采用的。
“那……按你这么说,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真的去给他做三个月的酒店价格调研吧?”她顺着他的话问,带着点好奇,想听听他这个“局外人”能给出什么不同的思路。
叶尘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洞察与平和:“既然他需要‘安全感’和‘掌控感’,那不妨给他。下次再去沟通,不要只带着修改好的预算表。带上你们组长,以及这个项目最核心、数据最扎实的成员。当着他的面,不是去争论对错,而是以一种请教、协同解决问题的姿态,将项目最关键、也是他可能最担心的几个核心财务节点的测算逻辑、风险预估、备用方案,极其详尽、耐心地向他解释清楚。”
他顿了顿,补充道:“重点是,让他感觉到,他不是被挑战的‘关卡’,而是被纳入流程的‘伙伴’,他的严谨和细致,对项目至关重要。当他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得到满足,他对那些非核心细节的执着,或许就会自然松动。这比强行施压或反复扯皮,可能更有效。”
傅雨霏听着,眼中的烦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叶尘的方法,核心在于“理解”与“疏导”,而非对抗。这确实是她习惯了的强势管理风格之外的一种补充。虽然在她真实的世界里,有更多、更直接的手段可以动用,但不可否认,这种细腻的、基于人性洞察的解决思路,在某些情境下,或许能起到奇效,尤其是在她不想轻易暴露身份或动用高层权力的时候。
她歪着头看他,灯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柔和,眼神清澈而睿智。“没想到,叶大神医不光会治病,还会治‘职场心病’?”
叶尘失笑,摇了摇头:“万物同理。病气郁结于脏腑,需疏通导引;人事阻塞于流程,亦需理解沟通。本质都是让不顺畅的,重新顺畅起来。”
他这话说得平淡,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智慧。傅雨霏心中的那点因为公司琐事而生的烦闷,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大半。她并非真的需要他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这种被理解、被倾听,以及从他不同视角获得启发的片刻。
她重新拿起电脑,脸上的表情轻松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点狡黠的笑意:“好吧,明天我就把我们组的‘攻坚小队’组织起来,按叶顾问的方子,去会会那位王总监,看看能不能‘药到病除’。”
叶尘看着她恢复神采的模样,眼中暖意更盛。他知道,她自有她的战场和手段,他所能做的,便是在她偶尔卸下铠甲,流露出些许疲惫和烦恼时,提供一个可以安心停靠、并获得不同视角的港湾。
这晚的“普通”烦恼,如同平静生活里的一支小插曲,却让两人之间的距离,在柴米油盐和职场琐事的烟火气中,靠得更近了一些。而对于傅雨霏而言,叶尘这种超越医术的、对人心的洞察力,也让她对未来可能面对的、更复杂的“人”的问题,多了一份别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