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烬墨染霜

首页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系统:宝贝,你认错人了 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重生追美记 大清第一纨绔. 深渊之狱 港岛大亨 风起北方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盗墓:神级血脉,雪莉杨倒贴!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烬墨染霜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全文阅读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txt下载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6章 照片里的第三个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阁楼的霉味是活的。

张宇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往上爬时,那股味道从椽子缝里钻出来,像无数细弱的藤蔓,顺着他的脚踝缠上来,越收越紧。梯级上积的灰厚得能埋住脚趾,每踩一步都扬起一阵灰雾,呛得他嗓子发紧。他伸手扶住梯壁,指尖触到一片黏腻,是经年累月的潮气凝在木头里,又混着灰尘结成的膜,触感像某种软体动物的皮肤。

“哐当……”

头顶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像是有什么东西从梁上掉了下来。张宇猛地抬头,阁楼里只有昏黄的光从气窗挤进来,在灰尘里投出一道光柱,光柱里浮动的尘埃像被困住的飞虫,嗡嗡地撞着光壁。他眯着眼扫过堆得半人高的旧物:摞成塔的报纸捆、蒙着布的樟木箱、掉了腿的木椅,还有爷爷生前用了几十年的藤编躺椅,椅面上的藤条断了好几根,露出里面发黑的棉絮,像老人豁开的牙床。

那声响是从躺椅底下传出来的。张宇爬完最后一级梯级,踮着脚走过去,灰厚得没过了鞋底,走起来像踩在棉花上。他蹲下身,手指刚碰到躺椅的藤条,就听见底下传来“咔嗒”一声……不是木头挤压的脆响,是金属摩擦的钝响,像生锈的齿轮被风碰了一下。

他屏住呼吸,伸手把躺椅往旁边挪了挪。底下压着一个蒙着深灰色厚布的东西,布面已经发脆,边缘脱了线,露出里面黑色的金属壳。张宇捏住布角往下扯,布面“刺啦”一声裂了道口子,一台海鸥dF-1相机露了出来。

相机机身磨出了包浆,黑色的金属壳上泛着冷幽幽的光,镜头盖紧扣着,背带是深棕色的皮革,已经脆得一碰就掉渣。张宇伸手去拿,指尖刚触到机身,突然觉得掌心一凉,不是金属的冷,是像摸到了一块浸在冰水里的石头,寒意顺着指尖往胳膊肘爬。他愣了愣,低头去看相机,机身侧面的铭牌上刻着“上海照相机厂”,字迹已经被磨得模糊,只有“海鸥”两个字还清晰,像两只蜷缩的鸟。

这是爷爷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三个月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张宇最后一次见爷爷时,老人枯瘦的手还攥着这台相机的背带,指节泛白得像老树皮。当时心电监护仪的线条已经成了一条直线,护士要把相机从爷爷手里取下来,扯了半天没扯开,最后用剪刀剪断了背带,那截断了的背带,现在还夹在爷爷的病历本里,上面沾着已经发黑的血迹。

奶奶当时红着眼眶站在旁边,看着护士把相机放进塑料袋,嘴唇抿得紧紧的,没说一句话。后来处理后事时,谁都没提这台相机,张宇以为它跟着爷爷的衣物一起烧了,直到今天收拾阁楼,才在躺椅底下翻出来。

张宇抱着相机往梯下走,刚踩下两级,怀里的相机突然“咔嗒”响了一声,和刚才在躺椅底下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他脚步一顿,低头去看相机,机身没任何变化,镜头盖依旧紧扣着,可那股寒意却更重了,像有什么东西隔着金属壳,在里面轻轻碰了他一下。

“宇啊,弄完了没?”

楼下传来奶奶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像被砂纸磨过。张宇应了一声,加快脚步往下走,怀里的相机突然变得沉了些,不是重量的沉,是像吸了水的棉絮,往骨头缝里坠。

客厅的挂钟刚敲过三点。阳光斜斜地从老式木窗的窗棂挤进来,在地板上投出格子状的光斑,光斑里浮动的灰尘像细小的银虫。奶奶坐在光斑边缘的藤椅上择菜,银白的头发垂在脸侧,遮住了半张脸,手里的青菜叶被掐得汁水淋漓,滴在脚边的搪瓷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奶,你看这是什么?”

张宇把相机放在茶几上,金属机身碰到玻璃桌面,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奶奶的手突然顿住,择菜的动作像被按了暂停键,指腹在菜叶上掐出一道深痕,绿色的汁液顺着指缝往下流。她没抬头,目光盯着盆里的水,水面映出她皱巴巴的脸,像被揉过又展开的纸,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一片碎菜叶。

“你爷爷的东西,别碰。”

奶奶的声音很轻,像从喉咙深处滚出来的沙粒。她抬手把垂在脸侧的头发捋到耳后,张宇才看见她的耳朵尖是红的,像被冻过。奶奶站起身往厨房走,脚步迈得很急,蓝布围裙的带子在身后晃得厉害,像只受惊的鸟,走到厨房门口时,她突然回头看了一眼茶几上的相机,眼神里藏着什么,快得像闪过的影子。

张宇坐在沙发上,盯着茶几上的相机。阳光照在机身上,反射出的光晃得人眼睛发疼,可那股寒意却没散,反而顺着玻璃桌面往他的指尖爬。他伸手去碰镜头盖,指尖刚触到,就觉得盖内侧贴着什么东西,是张泛黄的纸条,边缘已经发脆,被胶水粘在盖内侧,上面是爷爷歪歪扭扭的字迹,用蓝黑墨水写的,有些字已经褪色,却依旧能看清:“阿秀的卷,勿动。”

“阿秀?”

张宇愣了愣,指尖在纸条上蹭了蹭,纸纤维簌簌地往下掉。他从没听过这个名字。奶奶叫李秀兰,爷爷的亲戚里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大伯、二姑、三姨婆,连远房的表叔都数得过来,没有一个叫“阿秀”的。这个名字像颗突然掉进米粥里的石子,硌得人心里发慌。

他把镜头盖拧下来,对着阳光看。镜头玻璃很干净,没有一点划痕,却像蒙着一层极薄的雾,怎么擦都擦不掉。镜头内侧刻着一行小字:“f=58mm 1:2”,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刻痕,像用指甲划出来的,弯弯曲曲的,像个“秀”字。

当晚张宇把相机摆在书桌中央,台灯的光打在金属机身上,反射出冷幽幽的光,在墙上投出一个小小的影子,像只蹲在桌上的鸟。他从书架上翻出一本《老式相机维修手册》,对着手册研究了半小时,才弄明白怎么打开胶卷仓。

他用指尖捏住相机底部的卡扣,轻轻一扳,“咔嗒”一声,胶卷仓盖弹了开来。一股更浓的霉味涌出来,还混着点淡淡的腥味,像旧书里夹着的干花腐烂后的味道。张宇探头去看,胶卷仓里果然有一卷胶卷,黑色的胶卷壳上没有任何标签,只有一道浅浅的划痕,和镜头内侧的刻痕一模一样。

他小心翼翼地捏住胶卷的边缘,想把它取出来,指尖突然碰到仓壁上黏着的东西,是半张撕碎的照片,边缘已经发脆,像干枯的树叶,上面能看到一截蓝布衫的衣角,布料纹理清晰得像刚织出来的,针脚细密,领口处还绣着一朵小小的花,花瓣是淡蓝色的,已经褪得快要看不见了。

张宇把那半张照片捏下来,放在台灯下看。照片纸是老式的相纸,背面是粗糙的纹理,正面的蓝布衫上沾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像血,又像褪色的红墨水。他用指尖蹭了蹭,痕迹没掉,反而在指尖留下一点黏腻的触感,和白天在阁楼梯壁上摸到的一样。

胶卷送去冲洗的店在老街拐角,叫“老陈冲印”。店主老陈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头发白得像雪,背驼得厉害,走路时身子往前倾,像随时要栽倒。他接过胶卷时,手指抖得厉害,老花镜滑到鼻尖上,露出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眼白黄得像陈年的宣纸。

“这卷……放了至少二十年了。”老陈把胶卷举到阳光下看,眉头皱成了疙瘩,“柯达的金胶卷,当年俏得很,现在早停产了。能不能洗出来不一定,你得有心理准备。”

张宇盯着老陈把胶卷放进显影液。暗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剂味,显影液是深褐色的,像浓茶水,胶卷放进去的瞬间,液体里立刻浮起一层细密的泡沫,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呼吸,泡沫顺着胶卷的边缘往上爬,很快就盖住了整个胶卷。

“你先回去吧,三天后来取。”老陈的声音在暗房里显得格外沙哑,他用镊子夹着胶卷,动作轻得像在夹一片羽毛,“这卷怪得很,显影的时候别来瞅,对你不好。”

张宇走出冲印店时,老街的天已经黑了。路灯是老式的黄炽灯,光线昏黄,照在青石板路上,投出长长的影子。风卷着落叶刮过脚踝,凉得像浸了冰,他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却觉得那股寒意是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和抱着相机时的感觉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三天,张宇总觉得心里发慌。白天在公司上班,对着电脑屏幕,眼前总闪过那截蓝布衫的衣角;晚上躺在床上,总听见客厅里传来“咔嗒”声,像相机的快门声,起来看时,客厅里空荡荡的,只有挂钟在滴答作响,茶几上的相机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机身泛着冷光。

第三天下午,张宇提前下班去取照片。老陈冲印店的门虚掩着,里面没开灯,一股潮湿的霉味从门缝里钻出来,和阁楼里的味道一模一样。他推开门,“吱呀”一声,门轴发出刺耳的响声。

“老陈?”

张宇喊了一声,没人应。暗房的门开着一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红光。他走过去,刚要推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老陈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在和谁说话。

“……不能看……真的不能看……”

张宇推开门,暗房里的红光刺得人眼睛发疼。老陈蹲在显影液槽前,背对着门,肩膀抖得厉害,手里攥着一叠照片,照片湿漉漉的,水珠顺着边缘往下滴,在地上积了一小滩水。

“老陈,照片洗好了?”

张宇走过去,老陈猛地回头,眼睛红得像兔子,脸上沾着几点显影液的痕迹,像血。他把照片往张宇手里塞,动作快得像在扔什么烫手的东西,指尖碰到张宇的手,凉得像冰。

“你自己看吧,怪得很。”老陈的声音发颤,他指着照片,又立刻把手缩了回去,像被烫到一样,“我洗了三十年照片,从没见过这样的……每张都有她,甩都甩不掉。”

张宇接过照片,指尖立刻感觉到一股潮气,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他走到暗房门口,借着外面的光线看第一张照片,那是二十年前的全家福,背景是老房子的堂屋,正中央挂着毛主席像,像前摆着一个搪瓷脸盆,里面插着几支塑料花。爷爷站在最左边,穿着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笑;奶奶站在他旁边,穿着碎花衬衫,怀里抱着襁褓里的堂哥,堂哥的脸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可在照片右侧的门框边,赫然站着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

女人的身形很单薄,蓝布衫是斜襟的,领口扣得严严实实,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白得像纸的皮肤。她的头发很长,乌黑的,垂在肩膀上,可她的脸像是蒙在一层水雾里,五官模糊成一片灰白,只有嘴角的位置微微向上翘着,像是在笑,又像是被什么东西扯着。

张宇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他把照片凑到阳光下,水雾依旧散不去,反而随着光线的移动,在她脸上缓缓流动起来,像有什么东西在皮肤底下蠕动,一会儿聚在眼睛的位置,一会儿又移到嘴角,模糊的轮廓里,隐约能看到一点黑色的东西,像眼睛,又像污渍。

他一张张地翻下去,一共十七张照片,全是二十年前的家庭合影。有春节时拍的,全家围坐在圆桌旁,桌上摆着鱼和饺子,女人站在圆桌后面的墙角,手里攥着一个青花瓷碗;有堂哥满月时拍的,奶奶抱着堂哥坐在藤椅上,爷爷站在旁边递红包,女人站在藤椅旁边的窗户旁,半个身子藏在窗帘后面,只露出一只搭在窗台上的手,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泛着青白色的光;甚至还有一张是爷爷生日时在饭店拍的,包厢里挤满了人,女人站在最边缘的阴影里,蓝布衫的下摆被风吹得微微扬起,露出一截脚踝,皮肤白得像雪,没有一点血色。

最让张宇头皮发麻的是最后一张照片。那是在老房子的院子里拍的,背景是院墙上的爬墙虎,叶子绿得发黑。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爷爷站在她身后,手搭在奶奶的肩膀上,而那个女人就站在爷爷右侧,肩膀几乎靠在爷爷胳膊上,像是要依偎过去。她的蓝布衫领口处绣着一朵小小的蓝花,和张宇在胶卷仓里找到的半张照片上的花一模一样。这一次,她的脸依旧模糊,可张宇却在照片左下角发现了一行极小的字迹,是用钢笔写的,已经褪色成浅灰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1998.10.16,阿秀来。”

1998年,正好是二十年前。

张宇攥着照片往家走,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老街的风更大了,卷起地上的落叶,打在腿上,疼得像小石子砸过来。他想起相机镜头盖里“阿秀的卷,勿动”的纸条,想起胶卷仓里的半张蓝布衫照片,想起老陈发红的眼睛,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越收越紧,连呼吸都觉得疼。

路过街角的小卖部时,张宇停下来买了瓶矿泉水。他拧开瓶盖,往脸上泼了点水,冰凉的水让他稍微清醒了些。小卖部的老板是个老太太,坐在门口织毛衣,看见他手里的照片,突然抬起头,眼神怪怪的。

“小伙子,你这照片……是老陈洗的?”

张宇愣了一下,点头。老太太放下毛衣,往他身边凑了凑,声音压得很低:“老陈昨天就病了,发着高烧,说胡话,嘴里一直念叨‘蓝布衫’‘雾蒙蒙的脸’……你这照片,是不是有啥不对劲?”

张宇的后背瞬间冒起一层冷汗。他攥紧照片,没说话,转身就走。老太太在后面喊:“小伙子,别拿那些照片回家!不吉利!”

风把老太太的声音吹得七零八落,张宇没回头,脚步迈得飞快,像在逃。

到家时,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毛线是深灰色的,毛线针戳得飞快,“咔嗒咔嗒”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像某种倒计时。线团在她脚边滚来滚去,沾了不少灰尘。张宇把照片摊在茶几上,指着最上面那张照片角落里的女人:“奶,这个是谁?”

奶奶的手猛地停住,毛线针“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滚到沙发底下。她盯着照片的眼神发直,瞳孔缩成了针尖大小,嘴角的皱纹绷得紧紧的,像是在忍着什么剧痛。过了足足半分钟,她才缓缓抬起手,指尖抖得厉害,像秋风里的落叶,刚碰到照片上蓝布衫的位置,突然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去,指节泛白得几乎透明,手背上的青筋突突地跳着。

“不知道。”

奶奶的声音很哑,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点颤音。她伸手去抢照片,动作快得不像个七十岁的老人,胳膊伸得笔直,手指蜷曲着,像要抓住什么救命的东西。张宇下意识地躲了一下,照片角刮到奶奶的手背,留下一道红痕,像蚯蚓一样趴在皮肤上。

奶奶没管手背上的伤,依旧伸着手抢,眼神里透着一种张宇从没见过的恐慌,像被逼到墙角的野兽,嘴角微微抽搐着,眼泪突然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很快就被灰尘吸干。

“把照片给我,”奶奶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肩膀抖得厉害,“别问了,以后再也别提这些照片,好不好?”

张宇看着奶奶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他知道奶奶一定有事瞒着他,可看着奶奶通红的眼睛,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把照片叠好,递给奶奶,奶奶接过去,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易碎的珍宝,转身就往卧室走,脚步踉跄,差点撞到门框上。

那天晚上,张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枕头底下的手机亮了三次,每次都是凌晨一点零六分,像是被什么东西定了时,屏幕光在黑暗里映出他的脸,泛着和相机机身一样的冷白。客厅里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太阳穴上,混着阁楼方向飘来的霉味,在空气里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裹得他喘不过气。

他索性坐起身,赤着脚踩在地板上。地板凉得像冰,却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些。走到卧室门口时,他特意放轻了脚步,门缝里漏出一道微弱的光,是奶奶卧室里的台灯没关。他趴在门缝上看,月光从窗帘缝里斜斜地挤进来,正好照在奶奶床尾的五斗柜上,那只红漆木箱就摆在柜顶,箱盖边缘的红漆已经掉得露出木头底色,边角被岁月磨得圆润,像块被盘了多年的玉。

奶奶坐在木箱前的小板凳上,背对着门,银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泛着霜一样的光。她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正对着台灯的光看,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动作轻得像在抚摸一片羽毛。张宇眯着眼睛,能看见照片上那截熟悉的蓝布衫衣角,奶奶的肩膀微微发抖,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只有偶尔传来的抽气声,像被捂住嘴的啜泣,断断续续飘出门缝。

“阿秀……别怪我……”

张宇的心脏猛地一缩。这是他第一次从奶奶嘴里听到这个名字,声音里的颤栗像针一样扎进耳朵。他看见奶奶抬手抹了把脸,然后把照片小心翼翼地塞进木箱,接着又从怀里掏出另一张,一张张照片被叠得整整齐齐,像一叠薄纸,却压得奶奶的肩膀越来越沉。

直到后半夜,挂钟敲过两点半,奶奶才站起身,把木箱往五斗柜最里面推了推,又从抽屉里翻出一把铜锁,锁身是青绿色的,上面锈迹斑斑,钥匙孔里积了层灰。她把锁扣在木箱的搭扣上,钥匙插进锁孔时,“咔嗒”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和张宇在阁楼里听到的相机声、胶卷仓的卡扣声,像出自同一个模具。

奶奶躺在床上翻了很久,床板吱呀的响动终于平息时,张宇才悄然后退,回到自己的卧室。他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脑子里全是奶奶摩挲照片的动作,还有那句“阿秀……别怪我”。木箱上的“阿秀”二字、相机里的纸条、照片里的蓝布衫女人,像一串被线串起来的珠子,在他脑子里滚来滚去,却始终串不成完整的链。

凌晨三点零二分,张宇悄悄起身。客厅的挂钟依旧滴答,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地板上,像个歪歪扭扭的鬼影。他走到奶奶卧室门口,门虚掩着,能看见奶奶熟睡的侧脸,呼吸很轻,嘴角还带着未干的泪痕。五斗柜上的木箱在月光下泛着暗哑的光,像只蛰伏的兽。

他屏住呼吸,踮着脚走过去。木箱入手比想象中轻,却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像是刚从冰窖里取出来的,寒意顺着指尖往胳膊肘爬,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抱着木箱走到客厅,不敢开台灯,只能借着月光摸索着找钥匙,白天收拾爷爷的旧物时,他在一个铁皮饼干盒里见过一串铜钥匙,其中一把的大小正好能插进这只木箱的锁孔。

饼干盒放在厨房的橱柜顶上,积了层灰。张宇搬来凳子踩上去,指尖刚碰到盒子,就听见身后传来“嗡”的一声,不是厨房电器的声音,是相机开机的低鸣。他猛地回头,只见白天摆在书桌上的海鸥相机,此刻正稳稳地摆在茶几中央,镜头盖已经打开,黑色的镜头对着木箱的方向,屏幕亮着,泛着幽幽的绿光。

张宇的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手指僵硬地攥着饼干盒,不敢动。相机怎么会在这里?他明明把它放在卧室书桌上了。难道是奶奶夜里起来挪过?可奶奶的呼吸明明还很平稳,没一点醒过来的迹象。

他慢慢转过身,目光死死盯着茶几上的相机。屏幕上没有任何画面,只有一道绿色的电量条在缓缓跳动,像某种倒计时。就在这时,他听见怀里的木箱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翻动。他低头去看,木箱的锁扣依旧扣得紧紧的,红漆斑驳的箱身没任何变化,可那声音却越来越清晰,像有人在用指甲轻轻刮着箱壁。

张宇咬了咬牙,把饼干盒放在茶几上,翻出那把小铜钥匙。钥匙插进锁孔时,他能感觉到锁芯里锈迹摩擦的阻力,轻轻一转,“咔嗒”一声,锁开了。就在木箱盖被掀开一条缝的瞬间,茶几上的相机突然“咔”地响了一声,是快门声。

他猛地回头,相机屏幕上闪过一道白光,像是拍了张照片。几秒钟后,屏幕上弹出一张新拍的照片,照片里木箱旁站着那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身形依旧单薄,蓝布衫的斜襟扣得严严实实,领口的蓝花在月光下泛着淡青色的光。她的脸还是蒙在一层水雾里,看不清五官,可肩膀却微微前倾,对着木箱里的东西,缓缓弯下了腰,乌黑的头发垂下来,遮住了半张脸,像一道黑色的帘。

张宇的手指开始发抖,冷汗顺着后背往下淌,浸湿了睡衣。他明明就站在木箱旁边,为什么照片里只有女人和木箱?他的身影去哪里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尖泛着青白色,和照片里女人的手一模一样,连指甲修剪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窜上来,他颤抖着低下头,看向木箱里的东西,里面铺着一层深蓝色的绒布,绒布上整齐地摆着那些照片,还有一个巴掌大的布偶。布偶穿着蓝布衫,和照片里女人的衣服一模一样,斜襟上绣着同样的蓝花,头发是用黑色的棉线缝的,梳成两条辫子,垂在肩膀两侧。

最让他头皮发麻的是布偶的脸,没有五官,只有一层缝死的白布,白布上用黑丝线缝了两道弯弯曲曲的线,像眼睛,又像泪痕。而在布偶的领口处,正缓缓渗出一丝暗红色的痕迹,像血,又像褪色的红漆,顺着蓝布衫往下淌,在绒布上晕开一小片暗痕。

“我的脸……在布偶里……”

突然,相机屏幕上弹出一行白色的字,字体歪歪扭扭的,像用指甲在屏幕上划出来的,每个字都带着毛边,在绿光里泛着冷意。张宇猛地抬头,相机屏幕上的字还没消失,镜头却缓缓转了过来,对准了他的脸。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很轻,像光脚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带着潮湿的水汽。张宇不敢回头,只能死死盯着相机屏幕,屏幕黑得像一面镜子,映出他惨白的脸,还有他身后,那个缓缓靠近的蓝布衫身影。身影很淡,像蒙在水雾里,可他能清楚地看见,女人的手正搭在他的肩膀上,指尖泛着青白色,指甲缝里沾着一点暗红色的东西,和布偶领口渗出的痕迹一模一样。

“你看见我的脸了吗?”

女人的声音很轻,像风拂过窗纸,带着一股冰冷的潮气,吹在他的耳朵上。张宇的身体僵得像块石头,连呼吸都忘了。他想喊,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他想跑,脚却像被钉在了地板上,动弹不得。

相机屏幕又亮了,这一次,弹出的不是字,是一张新的照片。照片里,爷爷站在老房子的堂屋中央,怀里抱着穿蓝布衫的女人,女人的头靠在爷爷的肩膀上,蓝布衫的胸口插着一把剪刀,银白的剪刀柄露在外面,暗红色的血顺着剪刀往下淌,浸湿了爷爷的灰色中山装。女人的脸依旧模糊,可爷爷的脸却清晰得可怕,眼神空洞,嘴角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照片的右下角,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1998.10.16,阿秀走了。”

张宇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1998年10月16日,就是照片上“阿秀来”的日子,也是她“走”的日子。爷爷镜头盖里的“阿秀的卷”,不是阿秀拍的卷,是拍阿秀的卷,从她来,到她走,每一个瞬间都被定格在胶卷里,连带着那些本该只有家人的合影,都被她悄悄挤了进去,像个永远甩不掉的影子。

怀里的木箱突然变沉了,像是里面的东西活了过来。张宇低头去看,布偶正缓缓抬起头,两条辫子垂在胸前,缝着黑丝线的“眼睛”正好对着他的方向。而布偶的领口处,暗红色的痕迹越来越深,已经渗到了绒布上,像一条小小的蛇,顺着绒布往他的手腕爬。

“别碰她!”

奶奶的尖叫突然从卧室里传来,刺破了寂静的夜。张宇猛地回头,奶奶跌跌撞撞地跑出来,头发乱糟糟的,眼睛通红得像要滴血,身上还穿着蓝布睡衣,睡衣的领口处,赫然绣着一朵小小的蓝花和布偶、照片里女人衣服上的花一模一样。

奶奶扑到木箱边,一把抢过布偶,紧紧抱在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那是阿秀的脸!是我缝进去的!”她的声音嘶哑,带着崩溃的哭腔,“1998年,你爷爷带她回家,说她是远房亲戚,来家里帮忙做饭……可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你爷爷在外头养了三年的女人!”

张宇坐在地上,浑身冰凉。奶奶的哭声像针一样扎进耳朵,断断续续的话语在空气里散开,拼出一段被尘封了二十年的往事,1995年,爷爷在老街的裁缝铺认识了阿秀,阿秀是铺子里的裁缝,手巧,会绣蓝花,爷爷每次去做衣服,都会和她聊上半天。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1998年,阿秀怀了孕,爷爷不敢告诉奶奶,就把她藏在老房子后面的小杂院里,每天偷偷去送吃的。

直到1998年10月16日,奶奶去杂院拿腌菜,撞见了爷爷和阿秀。阿秀穿着爷爷给她买的蓝布衫,正坐在院子里绣布偶,肚子已经显怀了。奶奶疯了一样冲上去,和阿秀扭打在一起,混乱中,奶奶抄起院子里的剪刀,插进了阿秀的胸口。

“我不是故意的……是她先推我的……”奶奶抱着布偶,眼泪滴在布偶的蓝布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你爷爷怕事情闹大,就把她的尸体埋在了阁楼的地板底下……还把她的脸……缝进了这个布偶里,说这样她就不会来找我们了……”

张宇的目光死死盯着奶奶怀里的布偶,布偶的领口处,暗红色的痕迹还在渗,越来越多,已经染透了蓝布衫。他突然想起胶卷仓里的半张照片,想起照片上那截沾着暗红痕迹的蓝布衫,那根本不是撕碎的照片,是阿秀临死前,被剪刀划破的衣角。

相机屏幕又亮了,这一次,弹出的照片里,阁楼的地板被掀开了一块,露出底下黑褐色的泥土,泥土里埋着一具白骨,白骨穿着破烂的蓝布衫,胸口的位置插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而白骨的旁边,站着穿蓝布衫的女人,她正弯腰去捡那把剪刀,脸依旧蒙在水雾里,可嘴角那道缝错的线,却咧开了一个很大的弧度,像是在笑。

“咔嗒。”

就在张宇还沉浸在对自己身体异样的恐惧中时,相机突然又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那快门声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显得异常刺耳,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召唤。

张宇的心脏猛地一紧,他像触电般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只见那原本应该红润的指尖此刻已经完全变成了青白色,毫无血色可言,就如同被抽走了生命力一般。他颤抖着伸出手,试图去触摸自己的脸颊,然而当手指触及到那片肌肤时,却只感觉到一种陌生而僵硬的触感,就好像是被缝死的白布一样,硬邦邦的,完全没有温度,宛如布偶的脸。

与此同时,奶奶的哭声依旧在耳边回荡,那哭声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和绝望。而就在这时,张宇注意到奶奶怀中的布偶竟然突然动了一下!它那原本垂在两侧的两条辫子,此刻正缓缓地垂落下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着它们。随着辫子的落下,它们恰好遮住了奶奶的脸庞,只留下一片诡异的阴影。

张宇的目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吸引住了,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布偶。突然,他看到布偶的“眼睛”里,竟然渗出了黑色的液体!那液体像是被压抑了许久,此刻终于找到了出口,顺着白布流淌而下,形成了一道黑色的痕迹,宛如墨汁一般。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那黑色的液体并没有停止流淌,而是继续沿着布偶的身体滑落,最终滴落在了奶奶的手背上。那一瞬间,张宇清楚地看到,奶奶的手背上留下了一道黑色的印记,就像是被墨汁浸染过一样。

而就在这时,那相机的镜头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控制着,缓缓地抬起,最终对准了奶奶的脸。屏幕上原本显示的画面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行新的字:“该换你了,秀兰。”

奶奶的哭声突然停了,她抬起头,眼睛里没有了眼泪,只剩下一片空洞的白。她抱着布偶,缓缓站起身,朝着阁楼的方向走去,脚步轻飘飘的,像没有重量。蓝布睡衣的衣角在月光下飘着,像一只张开翅膀的鸟。

张宇如同雕塑一般静静地坐在地上,双眼凝视着奶奶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阁楼门口。他的手紧紧握着那把铜钥匙,仿佛这是与奶奶最后的联系。

相机屏幕上的照片还在不断变化着,每一张都如电影般在他眼前闪现。有阿秀在裁缝铺里专注地绣着蓝花的模样,针线在她灵巧的手中穿梭,仿佛赋予了那蓝花生命;有爷爷蹑手蹑脚地给阿秀送吃的情景,那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不禁为他的憨厚可爱而发笑;还有奶奶高举着剪刀,眼神犀利而坚定的瞬间,那把剪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能剪断一切烦恼。

然而,当最后一张照片弹出来时,张宇的呼吸骤然停止。照片里,他正坐在客厅的地板上,怀里紧紧抱着那只红漆木箱,脸上仿佛被一层薄薄的水雾所笼罩,模糊了他的五官,让人难以看清他此刻的表情。而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个身穿蓝布衫的女人和穿着蓝布睡衣的奶奶,她们的脸同样被水雾遮掩,若隐若现。三个人就这样一同对着木箱里的布偶,缓缓地弯下了腰,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而神秘的仪式。

布偶的面容正对着镜头,仿佛在凝视着什么。那原本应该是眼睛的地方,被黑色的丝线缝得密密麻麻,而此刻,黑色的液体却正从这些缝隙中缓缓渗出,如同一股诡异的黑色细流,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布偶的嘴角那道缝错的线,此刻却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动着,慢慢地咧开,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笑容。这个笑容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诡异,让人毛骨悚然。

阁楼里突然传来“咔嗒”一声,那是相机快门的声音。张宇心里很清楚,这是奶奶在拍摄新的照片。这张照片将会成为他们三个人的纪念,永远不会褪色。

客厅里的挂钟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走动,指针静静地指向凌晨三点十六分,与照片上阿秀到来的日子完全一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了三个模糊的影子,它们就像是三颗被牢牢钉在地上的钉子,永远都不会分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网游之血御天策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大齐魔人传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高纬游戏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戮途 一睡万年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侯爷,见到妾身为何不跪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最近更新万界盗帝:从秦时开始长生 执与念 当东北撩精遇上霸总:姐迷不死你 逆时典当行:用未来换真相 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 资本家小姐随军孕三胎惊艳家属院 凡人修仙!从杂役弟子开始 一章一个人性小故事 修罗战神:奶爸携神算萌娃破局 死神青木 替嫁新娘:冷遇千金的逆袭 空洞骑士:虚妄容器该去往何处 衍天道纪 崩坏:满级舰长来到崩三主线 崩铁:列车上的替身使者 飞狐后传:恩怨了处是新生 战锤:黄皮耗子害我不浅 锁春情 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 四合院:跑错界面,怎么修仙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 烬墨染霜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txt下载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最新章节 - 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