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首页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将军好凶猛 调教女王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日月风华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唐人的餐桌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全文阅读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txt下载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3章 御赐匾的风骨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晋商实业集团蒲州分号广场 —— 庚子年冬(1900 年)】

西安来的快马踏碎了蒲州的晨霜,领头的侍卫高举明黄圣旨,在分号广场的香案前立定。香案上铺着红绸,摆着果品,山西巡抚毓贤率文武官员垂手侍立,目光却死死盯着站在最前的王静淑 —— 这个敢扣下九十万两官银的女掌东,今日要接慈禧亲题的匾额了。

“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 侍卫展开圣旨,绢帛上的 “奉天承运” 四字用金线绣就,正是前卷提过的宫廷防伪绣法,“晋商实业集团助驾西狩、赈济粮荒,特赐‘忠义商帮’匾额一方,以彰其功。王静淑接匾!”

两名太监抬着鎏金匾额缓步上前,紫檀木边框雕着双龙戏珠,“忠义商帮” 四个大字墨色沉厚,钤着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 朱印。王静淑上前半步,指尖尚未触到匾额,毓贤已阴阳怪气地开口:“王掌东,太后恩典厚重,只是那九十万两欠银,也该一并缴清了吧?”

一、接匾时的疏文递

辰时的日头爬上檐角,照得匾额上的鎏金晃眼。王静淑没接匾额,反而转身从伙计手中接过一卷素绢,绢边用三股蚕丝细密缝缀 —— 正是前卷的 “三蚕丝绣” 装订法,针脚里藏着 “晋商助民” 的暗纹。

“巡抚大人,太后御赐匾额,王氏感激涕零,” 她捧着素绢高声道,“只是山西百姓尚有一事相求,容我宣读《晋商助民疏》!” 不等毓贤阻拦,她已展开绢卷,清朗的声音传遍广场:

“窃闻山西自秋至冬,旱蝗连发,饥民逾三十万。晋商以库银购粮,救民于水火,然粮税苛重,百姓虽得一时果腹,来年仍恐流离。今蒙太后赐‘忠义’匾额,王氏愿以匾额之荣,换朝廷免山西三年粮税。若得恩准,欠银九十万两分三年缴清;若不准,欠银可还,民心难违 —— 晋商宁负官责,不负民望!”

毓贤气得脸色铁青,指着王静淑怒斥:“放肆!你敢以御匾要胁朝廷?” 他身后的官员纷纷附和,广场上的百姓却炸开了锅,有人举着空碗高喊:“王掌东说得对!官家粮税压得人喘不过气!”

王静淑将疏文递向侍卫:“此疏附百姓联名请愿书,烦请转呈太后。” 侍卫接过疏文时,指尖蹭到绢上的字迹,那是用前卷 “鸦片膏检测” 改良法书写的 —— 墨汁中掺了提纯的鸦片膏残渣,遇官府篡改的朱砂会显黑痕,任谁也动不得半个字。

二、请愿书的民声震

巳时的风卷着黄沙掠过广场,毓贤看着侍卫手中的请愿书,忽然想起西安传来的密令 —— 慈禧虽恼晋商抗命,却需晋商票号汇兑西逃开支,更倚仗其驼队防范义和团残余势力。可他刚要发作,人群里突然挤出十几个老农,为首的平遥粮农李老汉捧着个粗瓷碗,碗底还沾着带茶香的麦糠:

“毓大人,您尝尝这碗麦粥!” 李老汉哽咽道,“这是晋商用验过的好粮煮的,没有沙土!要是朝廷不免粮税,明年开春咱们缴了税,还是得吃树皮!” 十几个老农齐刷刷跪下,身后的百姓跟着跪倒一片,“求大人免粮税!求太后体恤百姓!”

毓贤的脚像钉在地上,看着请愿书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 —— 足有三千多个,每个手印旁都用盐晶水标着姓名籍贯。他突然想起临行前慈禧的叮嘱:“晋商不可逼急,民心更不可失。” 若真闹出事端,丢官是小,触怒圣颜可就万劫不复了。

“起来!都起来!” 毓贤强压怒火,对王静淑冷声道,“请愿书本抚会转呈,欠银暂缓催缴。但你记住,朝廷的恩典不是无限的!” 说罢甩袖就走,官员们也跟着悻悻离去。侍卫捧着匾额尴尬站着,王静淑这才上前接匾,指尖触到冰凉的紫檀木,心里却松了口气 —— 这一局,民声赢了。

三、民生局的匾额悬

未时的 “晋商民生局” 前,伙计们正搭着木梯,准备挂那块 “忠义商帮” 匾额。民生局门口的黑板上,用盐晶水写的粮价与银价清晰可见,几个百姓正围着核对刚买的小麦,不时发出赞叹:“这价儿比昨天还低些,晋商真不哄人!”

“挂这儿,就挂在黑板正上方。” 王静淑指着民生局的门楣对伙计说。老掌柜刘德海愣了愣:“掌东,御赐匾额该供在总号祠堂才合规矩,当年乔家的‘福种琅嬛’匾,可是供在正厅的。”

“乔家的规矩是乔家的,咱们的忠义是百姓的。” 王静淑抬手抚过匾额,“太后赐‘忠义’,是想让晋商忠于朝廷;可晋商的忠义,该忠于捧着空碗求活的百姓。挂在民生局,让所有人都看看 —— 忠义在民,不在官。”

匾额挂稳时,围观的百姓爆发出掌声。李老汉摸着匾额的边框,眼泪掉了下来:“这匾挂得好!比官家的功德碑管用!” 王静淑看着人群中的笑脸,忽然明白父亲当年说 “民间资本当为百姓谋” 的深意 —— 官商依附的旧路走不通了,晋商的根,从来都在百姓的信任里。

四、银库锁的双钥改

酉时的地下金库入口,王静淑盯着盐晶感应器上的淡红光晕,脸色凝重。昨夜伙计发现的陌生脚印还在石阶上,靴底的官靴纹路清晰 —— 清廷果然派探子来了,想摸清银库的底细,怕是要故技重施,用 “军需” 的名义强调银两。

“得把盐晶锁改了。” 王静淑对刘德海说,“原来的三联锁防不住朝廷的硬抢,得加一道‘民防’。” 她让人取来自己的象牙私印,印钮刻着双驼纹,又让人去请民生局的三位粮农代表 —— 李老汉正是其中之一。

新的 “双钥双验” 锁很快改好:库门的盐晶片旁加了两个印槽,一个刻着 “掌东印”,一个刻着 “民代表”。王静淑将私印按在左槽,淡蓝光晕亮起;李老汉哆哆嗦嗦地按上手印,右槽也亮起蓝光。两道光交汇时,盐晶片才从红转绿,暗门缓缓开启。

“以后没有粮农代表的手印,就算有太后的懿旨,也开不了银库。” 王静淑看着金库内整齐的银箱,“晋商的银是救民的银,不是朝廷的私产。要动银子,得问过百姓答应不答应。” 李老汉攥着还沾着印泥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 这辈子没想到,庄稼人的手印能跟掌柜的私印一样管用。

五、风骨显的伏笔留

亥时的分号书房,王静淑在复式账簿上记下 “欠银暂缓催缴,粮税待批”,用磁石笔在页脚画了个小驼铃 —— 那是给各分号的暗号,提醒他们继续筹备粮荒救济。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沉稳而坚定。

刘德海拿着一封密信走进来,是西安的线人送的:“掌东,毓贤在给太后的奏折里骂您‘恃民抗上’,还说要查咱们的粮税账目。”

王静淑看完密信,随手放在烛火旁烧了:“让他查。咱们的账用盐晶水记着,每一笔粮银都能对上百姓的领粮记录,他查不出错。” 她看向墙上的 “忠义商帮” 匾额,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忠义” 二字泛着淡淡的光,像极了晋中田埂上的霜。

密信烧尽的灰烬里,还能看到 “民间资本渐强,需早作提防” 的残字。王静淑知道,清廷不会善罢甘休,这场官商博弈才刚刚开始。但她不慌 —— 有百姓的联名请愿书作盾,有双钥双验的银库作防,更有 “忠义在民” 的底气,晋商的风骨,能扛住乱世的风刀霜剑。

第二天一早,李老汉带着几个粮农送来一块木牌,上面用茶汁写着 “民为邦本”,遇热显形。王静淑把木牌挂在民生局的匾额旁,阳光照下来,两块牌子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双护着百姓的手。远处的驼铃声又响了,第四趟粮队正往运城去,驼颈上的磁粉铜铃 “叮当” 作响,那是晋商写给乱世的答卷 —— 以民为盾,以技防伪,以义立骨,方能行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寻常书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我的贴身老板娘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名门艳旅 唐枭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战火与权力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汉末三国路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那时的原始纪元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 穿越之边疆崛起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一枪定山河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唐风流小厨师 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 大明卫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酸辣汤肥牛面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txt下载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最新章节 -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